《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75)

回本書目錄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75)

1. 春溫夾痰案(內科)

十方,西洋參(一錢),宋公夏(錢半),甜杏仁(三錢),橘白(一錢),茯苓(三錢),川石斛(三錢),川貝母(錢半),冬瓜子(三錢),炒竹茹(錢半),穭豆衣(三錢),紅棗(三枚),四劑。

十一診,胃熱已清,肺痰亦化,平素食後,時欲作噯,胃氣不和所致,脈來較振。治再清養,飲食尤宜謹慎。

十一方,西洋參(一錢),川貝(錢半),杏仁(二錢,去尖),旋覆花(錢半,包煎),炒竹茹(錢半),原金斛(三錢,另煎),瓜蔞皮(三錢,炒),橘白(一錢),綠萼梅(一錢),枇杷葉(三片,去毛)

效果,服六劑痊愈。

廉按:新感風溫,素蘊痰熱,為春季最多之候。敘證詳明,處方輕穩,先清化,後清養,治則井然。似此佳案,堪為後學法程。

白話文:

春溫夾痰病例(內科)

某患者服用十劑藥方後,症狀有所改善,西洋參、麥冬、甜杏仁、橘皮、茯苓、石斛、川貝母、冬瓜子、炒竹茹、黃豆衣、紅棗等藥物組合清熱化痰。

第十一診診察發現胃熱已消,肺部痰濁也已化解。患者平時飯後常打嗝,這是胃氣不和造成的,脈象較有力。因此,繼續治療以清熱養陰為主,飲食需更加注意。

於是開立第十一劑藥方,處方包括西洋參、川貝母、杏仁(去尖)、旋覆花(包煎)、炒竹茹、石斛(另煎)、炒瓜蔞皮、橘皮、綠萼梅、枇杷葉等藥物,以繼續調理。

患者服用六劑藥後痊癒。

按語:春天容易感受風溫,體內又有痰熱者,是春季常見的病症。此病例的病症描述詳細,處方平和穩妥,先清熱化痰,後清養陰氣,治療原則清晰明確。這樣的優秀病例,值得後輩學習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