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2)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2)
1. 風溫暴泄案(內科)
錢蘇齋(住蘇州謝衙前)
病者,華鏡文室,年三十歲,住蘇城皮市街。
病名,風溫暴泄。
原因,產後彌月,新感風溫,發熱咳嗽。第三日經鄰醫徐某,投桂枝湯,乃作暴泄,證勢大劇。
證候,泄瀉一晝夜十餘次,津涸神昏,氣促痰鳴,舌苔焦黃乾燥,齒板面黝,目閉多眵,身灼熱,渴飲無度。
診斷,脈弦而駛,證本風溫犯肺,不與清解,反投辛溫,肺熱下移於大腸,乃作暴泄,《內經》所謂暴注下迫、皆屬於熱也。況產後營液先傷,利多又足亡陰,當此一身津液傾瀉無餘,非甘寒急救其津液,不足以挽茲危局,若誤認為脾病,與以溫燥升補之藥,必陰下竭而陽上厥矣。
療法,欲存陰必先止下利,欲止瀉必先清肺熱。因以白虎湯為君、專救肺熱,佐以甘涼諸品以救津液,不得謂泄瀉之症,忌進寒涼也。
處方,鮮霍斛(二兩),鮮沙參(三錢),川貝母(三錢),生甘草(一錢),生石膏(二兩),鮮生地(二兩),鮮竹葉(三錢),鮮蘆根(二兩),肥知母(三錢),麥冬肉(三錢),竺黃片(三錢)
又方,塘西青皮甘蔗榨清汁一大碗,頻頻服之。
效果,用大劑甘寒,服竟日,而瀉止津回,熱解身涼,竟以大愈。後加西洋參、扁豆衣等,兩日即痊。
廉按:風溫誤投桂枝湯,在上者輕則失音、重則咳血,在下者輕則泄瀉、重則痙厥,此由鞠通之作俑也,為其所欺以誤人者,數見不鮮。今用大劑甘寒以救誤,競得大愈,金在醫者之處方對證、用量適當耳,然而幸矣。
白話文:
病人是華鏡文的夫人,年約三十歲,居住在蘇城的皮市街。
她患的是風溫暴泄。
病因是在產後一個月時,新感染了風溫,出現發燒和咳嗽的症狀。第三天時,由鄰近醫生徐某開了桂枝湯,結果反而導致嚴重的腹瀉,病情急劇惡化。
她的症狀是每天晚上到白天會腹瀉十多次,口乾舌燥,精神恍惚,呼吸急促且伴有痰鳴,舌苔呈現焦黃且乾燥,牙齦及面部顏色深黑,眼睛常閉且分泌物多,全身灼熱,並且非常口渴。
診斷上,她的脈象緊繃且快速,原本是風溫影響到了肺部,但未得到清解,反而被投予辛溫藥物,導致肺熱轉移到大腸,造成了嚴重的腹瀉。根據《內經》所述,這種突然大量排便的現象,都是因為熱邪所致。況且她剛生產完,身體的營養液體已受損,再加上大量腹瀉更易耗盡陰液。在這種情況下,全身的津液幾乎已經完全流失,如果不立即使用甘寒的藥物來補充津液,病情可能更加危險。如果誤以為這是脾臟問題,再給予溫燥或升補的藥物,必然會導致陰液耗盡,陽氣過剩。
治療上,要保存陰液,必須先停止腹瀉,要停止腹瀉,必須先清除肺熱。因此選擇白虎湯作為主要藥物,專門用來清除肺熱,同時輔以其他甘涼的藥材來補充津液,不能因為腹瀉就避免使用寒涼藥物。
開出的處方包括:鮮霍斛二兩,鮮沙參三錢,川貝母三錢,生甘草一錢,生石膏二兩,鮮生地二兩,鮮竹葉三錢,鮮蘆根二兩,肥知母三錢,麥冬肉三錢,竺黃片三錢。
另外,還開出了塘西青皮甘蔗榨取的清汁一大碗,要她頻繁服用。
結果,服用了一整天的大劑量甘寒藥物後,腹瀉停止,津液恢復,熱度消退,身體冷卻,病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之後再加入西洋參、扁豆衣等藥物,兩天後病情就完全康復了。
廉按:風溫錯誤使用桂枝湯,上半身可能輕則失音,重則咳血;下半身可能輕則腹瀉,重則痙厥。這是由鞠通引起的,很多人被他誤導,導致病情加重的情況屢見不鮮。如今使用大劑量甘寒藥物來糾正錯誤,病情竟得以大幅好轉,這都歸功於醫生對症下藥、用藥適量。然而,能有這樣的結果,實屬幸運。
2. 風溫火逆案(內科)
榮錫九(住永川五間鋪太平紫)
病者,榮錫九,年四十八歲,時住川東永邑五間鋪觀音橋。
病名,風溫火逆。
原因,是年三月,春行夏令,溫度太高,繼以因公赴縣,往來受熱,故致此病。
證候,四月一日回家,沉睡昏迷、不省人事。延族兄診視,以錫九素病吐血,身體極弱,誤認為陰寒,進以補中湯,身灼如火。是由火逆,病勢一變,幸次日發衄,衄後稍蘇。
診斷,自診脈浮數孽指。浮為風,數為熱,身灼熱焦痛乾燥,此風溫證也。
療法,擬用銀翹散加減,風溫身灼,焦燥如火熏,非汗不解,焦燥陰傷,汗之反逆,只得養陰,聽其自解。
處方,蜜銀花(三錢),青連翹(三錢),大力子(三錢),苦桔梗(二錢),薄荷(三錢),淡竹葉(三錢),生白芍(三錢),生甘草(八分)
效果,此方穩服一星期,胸腋頭面,稍得汗解,得汗處肌肉便活,以外焦灼如前,將前方去大力,加真川柴胡三錢以為輸轉。又一星期,腰以上得汗,以下無汗。再一星期,汗至足脛,兩足無汗、焦痛不敢履地。直服到四星期,全身皆得汗解,安好無恙矣。此症原誤服補中湯,故纏綿不愈有如此久,然猶幸衄後人蘇頗能自主,不然病久不解,未有不東扯西挪寒熱雜投者,其為病不知胡底矣。
康按:病本熱厥,妄投補中,豈作中熱氣脫治耶?不然,何所見而率用提補耶!幸而鼻衄人蘇,經治而愈,然亦險而幸矣。
白話文:
【病患資訊】病患為榮錫九,四十八歲,當時居住在川東永邑五間鋪觀音橋。
【病症】被診斷出風溫火逆。
【病因】在今年三月,春季卻像夏季般炎熱,溫度過高。榮錦九因公務往返縣城,長時間在高溫下活動,因此引發了這場疾病。
【症狀】於四月一日回家後,他陷入深度昏睡,失去意識。由家族中的醫生檢查,由於榮錦九平時就有吐血的毛病,身體虛弱,被誤判為體質陰寒,於是開了補中湯。但服用後,他的體溫反而高燒如火。這是因為體內的火氣逆流,導致病情突然變化。幸運的是,第二天開始鼻出血,出血後情況稍微改善。
【診斷】自己檢查脈搏,發現脈搏快速且浮躁。脈象浮表示有風邪,脈象快表示有熱邪。身體高燒,皮膚乾燥疼痛,這都是風溫的症狀。
【治療】決定使用銀翹散進行調配,風溫讓身體高燒,像被火烤一樣,必須出汗才能緩解。然而,如果身體過度乾燥,出汗反而會造成陰傷,只能通過滋陰,讓身體自然恢復。
【藥方】蜜製銀花三錢,青色連翹三錢,大力子三錢,苦桔梗二錢,薄荷三錢,淡竹葉三錢,生白芍三錢,生甘草八分。
【療效】穩定服用該藥方一週,胸部、腋下和麪部開始出汗,出汗的地方肌膚變得活潑。然而,除了出汗的部分,其他地方仍舊像之前一樣焦灼。於是去掉大力子,加入真川柴胡三錢以促進藥物吸收。再過一週,腰部以上的部分開始出汗,但以下的部分仍無汗。再過一週,汗液終於流至腳踝,但雙腳仍然無汗,且焦痛難忍,無法著地。持續服用至第四周,全身開始出汗,病情終於得到緩解,榮錦九也完全康復。此病原本因誤服補中湯,纏綿不愈,但幸好鼻出血後人逐漸清醒,能夠自行控制,否則病情久拖不愈,可能會亂投藥,病情更難預測。
【康氏評論】本來病情是因熱氣過旺導致昏厥,卻錯誤地使用補中湯,難道是把熱氣過旺當成氣脫來治療嗎?如果不是,為什麼會選擇這種補充方法呢!幸好鼻出血後病情有所緩解,經過治療後康復,但也算是險中求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