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73)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73)
1. 春溫夾痰案(內科)
葉鑑清(住上海)
病者,席錫蕃先生令侄潤身兄,年廿餘歲,洞庭山人。
病名,春溫夾痰。
原因,新感風溫,素蘊痰熱。
證候,但熱不寒,有汗不解,咳嗽氣逆,痰厚若膠,咯吐維艱,病已逾候。表分之風邪雖從汗達,里分之痰熱正在熏蒸,蒸於胃,則脘悶渴飲,發熱不已,熏於肺,則咳嗽痰厚,氣急不平,便閉溺赤,煩躁少寐。
診斷,脈來右寸關浮滑數,左弦數,舌尖邊紅,根中黃苔。津液已經受傷,最恐上痹肺氣為痰厥,內陷包絡為神迷,不可不預防也。
療法,初方,用鮮斛清胃生津,蘇、葶、桑皮、白前瀉肺開降為君,蘆根、苡仁、冬瓜子(即千金葦莖湯去桃仁),清肅肺胃為臣,余如杏仁利肺,蔞、貝化痰,連翹清熱,枇杷葉順氣,用為佐使,各盡其清肅上中兩焦之功能也。
處方,鮮石斛(四錢),炙蘇子(三錢),象貝(錢半),連翹(四錢),生苡仁(四錢),水炙桑皮(四錢),甜葶藶(一錢),瓜蔞仁(五錢),杏仁(三錢),冬瓜子(四錢),白前(錢半),枇杷葉(三片,去毛),嫩蘆根(二兩,煎湯代水),服一劑。
次診,大便先清後溏,痰濁下達,氣急較平,熏灼勢緩,身熱稍和,惟咳嗽尚甚,稠痰咳吐尚艱,煩悶渴飲,飲又不多,小溲短赤,赤而且渾,脈右數大於左,舌紅苔黃膩。種種胃熱上蒸,肺不清肅,痰與熱熏灼,津與液受傷。熱無形也,痰有質也,宜清無形之熱,化有質之痰,清理肺胃,順氣生津。病已經旬,慎防昏喘變端。
次方,霍石斛(三錢,另煎),炙蘇子(錢半),象貝(錢半),杏仁(二錢,去尖),廣鬱金(錢半,生打),生桑皮(四錢),甜葶藶(一錢),瓜蔞皮(四錢),連翹(四錢),枇杷葉(三片,去毛),嫩蘆根(一兩,去節),生苡仁(四錢),冬瓜子(四錢),一劑。
三診,昨夜寐頗安,氣分逐漸平降,惟咳嗽依然,咳痰尚利,身熱較輕,煩悶亦減,大便又行,微帶溏薄,病勢日見退機,全賴痰從上出,熱從下達。今日診脈,右部浮大雖平,滑數尚甚,左尚弦數,舌苔化薄。當再清化肺胃痰熱。
三方,水炙桑皮(三錢),杏仁(二錢,去尖),象貝(一錢),冬瓜子(四錢),赤苓(四錢),蘆根(一兩,去節),白前(錢半),連翹(四錢),瓜蔞皮(三錢),生苡仁(四錢),通草(一錢),枇杷葉(三片,去毛)一劑。
四診,身熱乍盛乍衰,咳嗽或平或作,所幸咳痰頗爽,氣逆已和,肺氣不至有升無降,痰熱亦不至有入無出,舌質既淡,苔亦化薄,小溲較長,色尚深黃,脘悶口渴均減,右脈仍形滑數。再擬清胃肅降,順氣化痰,不加昏喘變端,可保無虞。
白話文:
葉鑑清,住在上海。
病人是席錫蕃先生的姪子潤身,二十多歲,是洞庭山人。
病名是春溫夾痰。
病因是新感染了風溫,加上本身就有的痰熱。
症狀是只有發熱沒有發冷,出汗卻無法退燒,咳嗽、呼吸不順暢,痰很濃稠像膠水一樣,很難咳出來,病程已經超過了應有的時間。表面的風邪雖然已經隨著汗液排出,但體內的痰熱還在不斷地蒸騰。蒸騰在胃部,就會覺得胸悶、口渴想喝水,發燒不止;蒸騰在肺部,就會咳嗽、痰多濃稠、呼吸急促不順,大便不通暢、小便赤黃、煩躁不安、難以入睡。
診斷結果是:右手的寸脈和關脈呈現浮、滑、數的脈象,左手則是弦數脈,舌尖和舌邊是紅色的,舌根中間有黃色的苔。體內津液已經受到損傷,最擔心的是痰阻礙肺氣導致昏厥,或者是熱邪內陷到心包導致神志不清,所以必須事先預防。
治療方法:初次開的藥方,以新鮮石斛來清胃生津,蘇子、葶藶子、桑白皮、白前來宣洩肺氣、使之順暢下降為主要藥物;蘆根、薏苡仁、冬瓜子(即千金葦莖湯去掉桃仁)來清理肺和胃為輔助藥物;其他藥物如杏仁利肺、瓜蔞和貝母化痰、連翹清熱、枇杷葉順氣,這些作為佐使藥物,各自發揮其清理上中二焦的功效。
處方:鮮石斛(四錢)、炙蘇子(三錢)、象貝(一錢半)、連翹(四錢)、生薏苡仁(四錢)、水炙桑白皮(四錢)、甜葶藶(一錢)、瓜蔞仁(五錢)、杏仁(三錢)、冬瓜子(四錢)、白前(一錢半)、枇杷葉(三片,去除絨毛)、嫩蘆根(二兩,煎湯代替水),服用一劑。
第二次診斷:大便先是排出清液,接著拉肚子,痰濁有排出,呼吸急促的情況比較平穩,熱邪的蒸騰減緩,發燒稍微緩和,只有咳嗽仍然很嚴重,稠痰還是難以咳出,覺得煩悶、口渴想喝水,但又喝不多,小便短少而且顏色發紅混濁,脈象是右手比左手跳動得更快更大,舌頭紅且有黃膩的舌苔。這些症狀都是因為胃熱向上蒸騰,導致肺氣不清,痰和熱邪互相灼燒,損傷津液。熱是無形的,而痰是有形的,應該要清理無形的熱,化解有形的痰,清理肺和胃,使氣順暢,生發津液。病程已經有十天,要小心昏厥或氣喘等變故。
第二次藥方:霍石斛(三錢,另外煎)、炙蘇子(一錢半)、象貝(一錢半)、杏仁(二錢,去除尖端)、廣鬱金(一錢半,打碎)、生桑白皮(四錢)、甜葶藶(一錢)、瓜蔞皮(四錢)、連翹(四錢)、枇杷葉(三片,去除絨毛)、嫩蘆根(一兩,去除節)、生薏苡仁(四錢)、冬瓜子(四錢),服用一劑。
第三次診斷:昨天晚上睡得比較安穩,呼吸逐漸平穩下降,只有咳嗽仍然存在,咳痰比較順利,發燒比較輕微,煩悶感也減少,大便又通暢了,但稍微有些稀薄,病情一天天好轉,這全靠痰能從上面排出,熱能從下面排出。今天診脈,右手浮大的脈象雖然比較平穩,但滑數脈象仍然明顯,左手仍然是弦數脈,舌苔也變得比較薄。應該繼續清化肺胃的痰熱。
第三次藥方:水炙桑白皮(三錢)、杏仁(二錢,去除尖端)、象貝(一錢)、冬瓜子(四錢)、赤茯苓(四錢)、蘆根(一兩,去除節)、白前(一錢半)、連翹(四錢)、瓜蔞皮(三錢)、生薏苡仁(四錢)、通草(一錢)、枇杷葉(三片,去除絨毛),服用一劑。
第四次診斷:身體發熱時好時壞,咳嗽有時平緩有時發作,幸好咳痰順暢,呼吸不順也已緩和,肺氣不至於只能上升不能下降,痰熱也不至於只能進入不能排出,舌質變淡,舌苔也變得比較薄,小便比較多,顏色還是比較深的黃色,胸悶口渴都減輕了,右脈還是呈現滑數的脈象。應該繼續以清理胃部、使肺氣下降、順氣化痰為治療方向,只要不出現昏厥或氣喘等變故,就可以確保平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