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72)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72)
1. 春溫誤治案(內科)
陳作仁(住南昌中大街四川會館)
病者,楊春芳,年四十八歲,南昌人,住廣潤門外。
病名,春溫誤治。
原因,房事過勞,時屆春令,無以應生髮之氣,致發春溫重症。誤服辛溫發表等劑,病日加重,延誤旬日。
證候,壯熱不退,汗多口渴,大便旬余不通,舌苔黑生芒刺,病勢危險已極。
診斷,脈左右俱洪數鼓指。合參病勢現象,察其前服各方,知系春溫誤藥所致。證已至此,非大劑滋陰兼滌腸,不及挽救。
療法,議以增液承氣法,重用元參、生地、麥冬為君以滋水養陰,合大承氣湯以急下存津,此亦破釜沉舟之意也。
處方,潤元參(六錢),鮮生地(六錢),杭麥冬(五錢,去心),生川軍(三錢),川厚朴(二錢),炒枳實(二錢),元明粉(二錢,沖)
次診,一劑大便即通,熱渴俱減,險象已除。遂改以復脈湯去薑、桂續進。
細生地(六錢),杭麥冬(五錢),杭白芍(三錢),阿膠珠(三錢),生甘草(二錢),火麻仁(三錢,去殼,搗)
效果,服二劑,熱渴均愈,惟胃陰不足,正氣尚虧。又進益胃湯加減,以為善後調理。
北沙參(四錢),潤玉竹(三錢),細生地(四錢),杭麥冬(三錢),抱木茯神(三錢),粉甘草(二錢),鮮橄欖(四枚,剖破。若無橄欖時不用亦可)
煎成後去渣,加上冰糖五錢烊化,頻頻服之,服四劑而痊愈。
廉按:春溫誤治,至舌黑而生芒刺,症勢已險,方用增液承氣法救誤,確有巨功。惟續進減味復脈湯,稍嫌太驟。當先進益胃湯為合法,俟胃陰復而胃氣健,然後用復脈法滋填收功,較為適當。
白話文:
病人是楊春芳,四十八歲,來自南昌,居住在廣潤門外。
病情是因為春季溫病治療失當。
病因是過度性生活,正值春季,無法適應春季生發的氣候,導致嚴重的春季溫病。誤用了辛辣溫熱的發汗藥物,病情逐日加重,拖延了十多天。
病徵是高燒不退,大量出汗且口渴,十多天未排大便,舌苔黑色並長出尖刺,病情極為危險。
診斷結果是脈搏兩側都顯現出洪大且數跳的特徵。結合病情表現和過去所服用的藥方,確定是由於春季溫病用藥失當所導致。病情發展至此,除非使用大劑量滋陰和清腸的藥物,否則無法挽救。
治療方案是使用增液承氣法,大量使用元參、生地、麥冬作為主要藥材以滋補水分和滋陰,配合大承氣湯來緊急排便保存津液,這是一種破釜沉舟的治療方式。
處方是潤元參六錢,鮮生地六錢,杭麥冬五錢(去心),生川軍三錢,川厚朴二錢,炒枳實二錢,元明粉二錢(沖服)。
再診時,服用一次藥後大便即通暢,熱渴症狀都減輕,危險的病況已經解除。於是改用去薑、桂的復脈湯繼續治療。
細生地六錢,杭麥冬五錢,杭白芍三錢,阿膠珠三錢,生甘草二錢,火麻仁三錢(去殼,搗碎)。
效果是服用兩劑後,熱渴症狀全愈,只是胃部陰分不足,正氣仍有所虧損。再進益胃湯加減,做為後續調理。
北沙參四錢,潤玉竹三錢,細生地四錢,杭麥冬三錢,抱木茯神三錢,粉甘草二錢,鮮橄欖四枚(剖開,如無橄欖時可省略)。
煮好後去掉藥渣,加入五錢冰糖融化,頻繁服用,服用四劑後痊癒。
廉評:對於春季溫病治療失當,舌頭變黑且長出尖刺的情況,病情已經非常危險,使用增液承氣法救誤,確實有巨大的功效。但接下來使用的減味復脈湯,有些許倉促。應該先使用益胃湯才符合規範,待胃陰恢復且胃氣健康後,再使用復脈法滋補收功,會更為恰當。
2. 春溫夾食案(內科)
錢存濟(住廣德城內)
病者,張修臣子,年十二歲,住廣德北鄉。
病名,春溫夾食。
原因,初因傷風發熱,頭痛自汗,不寒而渴,余投以麻杏甘石湯加薄荷、銀花,一劑即愈。後因誤食鯽魚半碗,其症復作,他醫進以辛燥,病轉劇。
證候,目腫如桃,頭痛如劈,煩躁譫語,大渴引飲,潮熱自汗,小便短數,大便不通,胃脹拒按。
診斷,脈象滑實,舌絳苔燥,合病因脈證參之,此胃實證也。夫外邪初解,胃氣必虛,正宜清淡滋養,以生津液,乃不戒於口,恣食葷腥,停滯於胃,復進辛燥,助陽耗液,食積得陽明燥化,致胃經所統屬之地,皆結實不通。故目腫頭痛者,陽明燥火上衝也。煩躁譫語者,胃熱上蒸神經也。大渴引飲者,胃津竭而求救於水也。潮熱者,陽明旺於申酉,實則得旺而劇也。自汗者,津液外泄也。小便短數者,津液下逼也。大便不通者,腸有燥屎也。病既內外皆實,自宜急下,以瀉悍熱之氣,而救將絕之陰也。
療法,以大承氣湯原方,先煎枳、樸,繼納大黃,次入芒硝,蓋取生者氣銳而先行,熟者氣鈍而和緩之義,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黃繼通地道,而枳、樸除其積滯,皆所以通泄大腸而逐熱也。
處方,厚朴(五錢),枳實(四錢),大黃(四錢),芒硝(三錢)
以水三碗,先煮枳、樸取二碗,去滓,納大黃,煮取一碗,去滓,納芒硝熔化,頓服。
效果,服一劑,下燥屎數十枚,諸恙霍然,即占勿藥。令以米飲調之,一周而愈。
廉按:案語多所發明,選方極為確切,非精研《傷寒論》,膽識兼全者不辦。
白話文:
病人是張修臣的兒子,十二歲,住在廣德北鄉。
病症是春季的溫熱病,加上食物積滯。
起因是最初因為著涼發燒,頭痛且自發出汗,沒有畏寒但口渴,我用麻杏甘石湯加上薄荷和銀花治療,服用一次就好了。後來因為不小心吃了半碗鯽魚,病症再次出現,其他醫生使用了辛辣燥熱的藥物,病情反而加重。
病症表現為眼睛腫脹如桃,頭痛欲裂,煩躁並有胡言亂語,極度口渴頻頻喝水,發燒且自發出汗,小便量少次數多,大便不通,胃部脹滿按壓會痛。
診斷結果為脈搏滑實,舌頭深紅且舌苔乾燥,綜合病因、脈象與症狀判斷,這是一種胃實的病症。外感邪氣剛剛解除時,胃氣必然虛弱,應當食用清淡滋養的食物,以補充體內津液,但患者未注意飲食,肆意吃葷腥食物,導致食物在胃裡積滯,再使用辛辣燥熱的藥物,更助長了陽氣消耗了體內津液,食物積滯受到陽明經的燥熱影響,導致胃經所主管的部位,都形成了結實不通的情況。眼睛腫脹和頭痛,是因為陽明經的燥熱上沖。煩躁並有胡言亂語,是因為胃熱上升刺激到神經。極度口渴頻頻喝水,是因為胃部津液枯竭,身體在尋求水分補充。發燒,是因為陽明經在下午三點到五點最旺盛,如果體內有實熱,就會在此時更加劇烈。自發出汗,是因為津液從體表流失。小便量少次數多,是因為津液向下排泄。大便不通,是因為腸道有燥屎。既然內外都有實熱,應該立即使用瀉下法,以清除體內的熱氣,拯救即將耗盡的陰液。
治療方法,使用大承氣湯的原方,先煮厚樸和枳實,接著放入大黃,最後加入芒硝,這是因為生的藥物性質鋒利,能快速起效,熟的藥物性質較慢,作用溫和,希望芒硝能先溶解燥屎,大黃隨後疏通腸道,而厚樸和枳實則能消除積滯,這些都是為了通泄大腸並驅除熱氣。
處方為厚樸五錢,枳實四錢,大黃四錢,芒硝三錢。
用三碗水,先煮厚樸和枳實至剩下兩碗,去渣,再放入大黃煮至剩下一碗,去渣,加入芒硝使其溶解,一次服下。
效果是服用一次後,排出數十枚燥屎,所有症狀迅速消失,可以停止用藥。讓他用粥調理,一個星期後就痊癒了。
廉按:此案的診斷和治療方法都很到位,如果不是對《傷寒論》有深入研究,並且有膽識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