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70)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70)
1. 春溫發斑案(內科〕
葉鑑清(住上海)
病者,楊左,年三十餘,寧波人。
病名,春溫發斑。
原因,邪陷入胃,化火劫律,致熱蒸發斑。
證候,溫邪已逾一候,身不惡寒,蒸蒸發熱,斑如錦紋,頭面胸背四肢均有,色尚紅活,大渴飲冷,頭額汗多,煩躁氣悶,甚則神昏讝語,溺赤如血,便閉三日,舌乾絳,根苔黑,唇焦,前板齒燥。
診斷,脈來右洪數,左弦數。脈證合參,顯是陽明熱盛之候,上蒸包絡,則時有讝語,熏蒸肌表,則灼熱發斑,邪勢方張,津液已傷,誠恐驟變痙厥,勿謂言之不豫也。
療法,陽明經腑氣血皆熱,故用膏、知、地、斛雙清氣血生津救液為君,大青葉、生草化斑解毒為臣,竹葉清泄膈上之熱,茅根清宣血分之熱,元參專瀉浮游之火,味鹹色黑,且能養陰,以清心腎之熱,合銀翹清解為佐使。服一劑。
處方,生石膏(二兩),鮮生地(二兩),生甘草(一錢),大青葉(三錢),大竹葉(三錢),連翹(四錢),肥知母(四錢),鮮石斛(八錢),潤元參(四錢),金銀花(四錢),茅根肉(五紮,去心衣)
二診,熱灼較和,赤斑更多,昨夜讝語較少,寐亦稍安。醒後煩悶渴飲尚甚,舌根黑苔已化,干絳元津,唇焦便閉,溺赤莖痛,種種火盛劫津之象,未見少減。病已九日,右脈洪數,左脈弦數,仍防昏痙變端。再以大劑生津清熱法治。
二方,生石膏(二兩),鮮生地(二兩),生甘草(一錢),大青葉(三錢),淨連翹(四錢),肥知母(三錢),鮮石斛(三錢),肥玄參(四錢),天花粉(四錢),金銀花(四錢),茅根肉(五紮,去心衣),鮮竹葉(三錢),黑犀角(四分,磨沖)
另用鮮石斛三錢燉湯代茶。
三診,熱勢漸減,赤斑漸淡,有汗津津,讝語已止,舌絳有液,脈來洪數稍靜,煩悶渴飲尚甚,大便未行,小溲赤痛,邪戀陽明,慎防昏痙變端。守原法治。
三方,生石膏(一兩五錢),鮮石斛(八錢),京元參(四錢),淨連翹(四錢),焦山梔(三錢),鮮生地(一兩五錢),生草梢(一錢),天花粉(四錢),金銀花(四錢),竹葉心(三錢),茅根肉(五紮,去心),燈心(三紮),犀角(三分,磨沖)
另燉鮮石斛代茶。
四診,斑漸回,熱較退,煩躁氣悶渴飲等亦有減無增,夜寐較安,讝語不作,脈右尚形浮數,左弦數,便暢不痛,色深黃,舌苔紅潤,胃納漸展,病情已有轉機。治再生津清化,然必須加意謹慎,勿變為上。
四方,生石膏(一兩),鮮石斛(五錢),京元參(三錢),淨連翹(三錢),大竹葉(三錢),鮮生地(一兩),天花粉(四錢),焦山梔(三錢),金銀花(三錢),嫩蘆根(一兩,去節),燈心(三紮)
白話文:
病患: 葉鑑清(住在上海)
患者: 楊先生,三十多歲,寧波人。
病名: 春季溫病發斑
病因: 病邪侵入胃部,化為火熱,耗損津液,導致熱邪蒸發成斑疹。
症狀: 溫病已持續一段時間,身體不感到寒冷,而是持續發熱,皮膚出現像錦緞花紋一樣的斑疹,頭面、胸背、四肢都有,顏色鮮紅活躍,非常口渴想喝冷飲,頭部額頭出汗多,感到煩躁、胸悶,嚴重時會神志不清、說胡話,小便赤紅如血,大便三天沒排,舌頭乾燥呈絳紅色,舌根部有黑苔,嘴唇乾裂,前排牙齒乾燥。
診斷: 右手脈搏洪大而跳動快速,左手脈搏弦硬且跳動快速。綜合脈象和症狀,明顯是陽明經熱盛的表現。熱邪上擾心包,所以時有胡言亂語;熱邪熏蒸皮膚表面,所以出現灼熱的斑疹。病邪正盛,津液已經損傷,很擔心病情突然惡化,出現抽搐痙攣,事先提醒大家要注意。
治療方法: 陽明經的臟腑和氣血都充斥著熱邪,所以用石膏、知母、生地、石斛等藥材,來清熱、滋養氣血、生津止渴,作為主要的藥物;再用大青葉、生甘草來化解斑疹、解毒,作為輔助藥;用竹葉來清除膈上的熱邪,茅根來宣洩血分中的熱邪,元參專門瀉除浮游之火,它味鹹色黑,又能滋養陰液,用來清除心腎之熱;再搭配金銀花、連翹等藥材來清熱解毒,作為佐藥和使藥。服用一劑藥。
處方: 生石膏(二兩),鮮生地(二兩),生甘草(一錢),大青葉(三錢),大竹葉(三錢),連翹(四錢),肥知母(四錢),鮮石斛(八錢),潤元參(四錢),金銀花(四錢),茅根肉(五扎,去除心和外衣)
第二次複診: 熱勢稍緩,但紅色斑疹更多了,昨晚說胡話的情況減少,睡眠也稍微安穩了些。醒來後仍感到煩悶、口渴,舌根部的黑苔已經消退,但舌頭仍然乾燥絳紅,嘴唇乾裂,大便不通,小便赤紅且排尿時疼痛。種種火熱旺盛、耗損津液的症狀,沒有絲毫減輕。病程已經九天,右手脈搏仍然洪大而跳動快速,左手脈搏仍然弦硬而跳動快速,仍然要防範昏厥和抽搐等變症發生。再次使用大劑量的生津清熱療法治療。
第二次處方: 生石膏(二兩),鮮生地(二兩),生甘草(一錢),大青葉(三錢),淨連翹(四錢),肥知母(三錢),鮮石斛(三錢),肥玄參(四錢),天花粉(四錢),金銀花(四錢),茅根肉(五扎,去除心和外衣),鮮竹葉(三錢),黑犀角(四分,磨成粉沖服)
另外,用三錢鮮石斛燉湯,代替茶飲用。
第三次複診: 熱勢逐漸減退,紅色斑疹也逐漸變淡,開始微微出汗,說胡話的情況已經停止,舌頭的絳紅色中有了些潤澤,脈搏雖然仍跳動快速,但已稍趨緩和。依然感到煩悶和口渴,大便仍然沒有排,小便赤紅且排尿時疼痛。病邪仍然停留在陽明經,要小心預防昏厥和抽搐等變症發生。繼續沿用之前的治療方法。
第三次處方: 生石膏(一兩五錢),鮮石斛(八錢),京元參(四錢),淨連翹(四錢),焦山梔(三錢),鮮生地(一兩五錢),生甘草梢(一錢),天花粉(四錢),金銀花(四錢),竹葉心(三錢),茅根肉(五扎,去除心),燈心草(三扎),犀角(三分,磨成粉沖服)
另外,燉鮮石斛代替茶飲用。
第四次複診: 斑疹逐漸消退,熱度也逐漸減退,煩躁、胸悶、口渴等症狀也減少了,沒有再加重,夜間睡眠也較為安穩,沒有再說胡話,右手脈搏仍然浮大而跳動快速,左手脈搏弦硬而跳動快速,大便通暢且排便時不再疼痛,顏色呈現深黃色,舌苔紅潤,食慾逐漸恢復,病情已經出現轉機。治療上繼續以生津清熱為主,但必須更加謹慎小心,避免病情發生變化。
第四次處方: 生石膏(一兩),鮮石斛(五錢),京元參(三錢),淨連翹(三錢),大竹葉(三錢),鮮生地(一兩),天花粉(四錢),焦山梔(三錢),金銀花(三錢),嫩蘆根(一兩,去除節),燈心草(三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