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67)

回本書目錄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67)

1. 溫病兼沖氣上衝案(內科)

張錫純(住天津)

病者,鄭伯恕,年五十二歲,奉天裕盛銘印書局經理。

病名,溫病兼沖氣上衝。

原因,其人素有痰飲,偶有拂意之事,肝火內動,其沖氣即挾痰飲上湧,連連嘔吐痰水。季春之時,因受感冒成溫病,溫熱內傳,觸動沖氣,又復上沖。

證候,表裡壯熱,渴嗜飲水,痰水上泛,屢屢咳吐,呃逆噦氣,連連不除,兩脅作脹,大便三日未行。

診斷,脈象左部弦長,右部洪滑而長,重按皆甚實,舌苔白厚,中心微黃。此溫病之熱已入陽明之腑,又兼肝火挾沖氣上衝也。

療法,當重用白虎湯以清陽明之熱,而以降沖兼鎮肝之品輔之。

處方,生石膏(三兩,研細),生赭石(一兩,研細),生龍骨(八錢),生牡蠣(八錢),白知母(八錢),生杭芍(六錢),清半夏(三錢),厚朴(錢半),甘草(二錢),煎湯三茶鍾,分三次溫飲下。

效果,將藥三次服完後,熱退氣平,脈亦較前和平。其大便仍未通下,遂將石膏、龍骨、牡蠣各減半,再煎服一劑,大便通下痊愈。

說明,醫家用石膏,未有與赭石並用者。即愚生平用石膏,亦未嘗與赭石並用,恐其寒涼之性直侵下焦也。然遇有當用之病而用之,則病當之,非人當之。如此證,不重用石膏則陽明之大熱不除,不重用赭石則上逆之沖氣莫制,此所以井用之而無妨礙也。

康按:沖屬於胃,又隸於肝,凡有痰飲者,每兼肝鬱,肝火內動,挾沖氣上衝,勢必連嘔痰水,甚則呃逆噫氣,若感溫病,其勢更甚。此案方用清降潛鎮,確是對症發藥,案後說明理亦充足。

白話文:

病人是鄭伯恕先生,五十二歲,擔任位於天津的奉天裕盛銘印書局經理。他患的是溫病,同時伴有衝氣上衝的症狀。

他平時就有痰飲的問題,偶爾遇到不如意的事,肝火就會在體內燃起,這時他的衝氣會夾帶著痰飲向上湧,連續不斷地嘔吐痰水。在春季末期,他因受到風寒感染而得了溫病,體內的溫熱傳導至內部,觸發了衝氣再次上衝。

症狀表現為全身高燒,口渴且非常想喝水,痰水從喉嚨上升,頻繁地咳嗽和吐痰,打嗝和噯氣不停,兩側肋骨間感到脹痛,已經三天沒有排便。

診斷結果顯示,左手脈象呈現弦長狀,右手脈象則為洪滑且長,深度按壓均顯示出實象,舌苔呈白色且厚重,中間略帶黃色。這顯示溫病的熱度已進入陽明腑,同時還伴有肝火夾著衝氣上衝的情況。

治療方案是,應大量使用白虎湯來清除陽明腑的熱度,同時輔以降衝及鎮定肝臟的藥物。

開出的藥方包括,生石膏(研磨細碎,三兩),生赭石(研磨細碎,一兩),生龍骨(八錢),生牡蠣(八錢),白知母(八錢),生杭芍(六錢),清半夏(三錢),厚朴(錢半),甘草(二錢)。將這些藥材煎成三杯茶,分三次溫飲下。

藥效方面,服用完三劑藥後,體溫下降,氣息平緩,脈象也比之前平和。雖然大便仍未能通暢,於是將石膏、龍骨、牡蠣的份量各減少一半,再煎服一劑,大便得以通暢,病情痊癒。

補充說明,醫生使用石膏時,很少會同時使用赭石。即使是我本人在使用石膏時,也很少會同時使用赭石,因為擔心其寒涼性質會直接影響下焦。然而,當遇到適用這種組合的疾病時,使用它們反而能對症下藥。就這個案例來說,不大量使用石膏,就不能消除陽明腑的大熱;不大量使用赭石,就不能抑制上衝的衝氣。因此,這樣同時使用它們並不會有任何問題。

康按:衝氣屬於胃,但也與肝相關,通常有痰飲的人,往往伴隨著肝鬱。當肝火在體內燃起,會夾著衝氣向上衝,必定會連連嘔吐痰水,甚至出現打嗝和噯氣。如果再感染溫病,情況會更加嚴重。這個案例的治療方式,確實對症下藥,治療後的說明也非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