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二集 傳染病案 (63)

回本書目錄

二集 傳染病案 (63)

1. 瘄後受風夾食案

汪竹安(住紹興斷河頭)

病者,梁姓男孩,年三歲,住本城觀音弄。

病名,瘄後受風夾食。

原因,時瘄回後,不忌風寒,恣食油膩而發。

證候,咳嗽痰多,咬牙弄舌。

診斷,脈浮弦,苔紋干膩,最防陡變驚癇。

療法,宣肺化痰,兼消食滯。

處方,生桑皮(錢半),地骨皮(三錢),生甘草梢(四分),杭菊(二錢),生雞金(錢半,打),莖葦(八分),佛手片(六分),炒枳殼(一錢),絲通(一錢),嫩前胡(錢半)

次診,弄舌雖止,咬牙未除,咳痰漸減,惟脘滿胸逆,脈象仍弦,膩苔未法,慎防化為驚癇。治以宣肺清肝,佐以益腎。

次方,羚角片(五分,另燉,和沖),杭茶菊(二錢),生甘草梢(五分),生桑皮(錢半),前胡(錢半),甘杞子(四分),搗生東芍(錢半),陳皮(六分),桔梗(八分)

三診,咳嗽更甚,仍然咬牙,惟大便已下,神識較清,弦脈稍退,舌肉轉潤。病勢略有轉機,治守前法出入。

三方,甘杞子(六分),搗生東芍(二錢),陳皮(五分),清炙甘草(三分),辰染茯神(三錢),白滁菊(二錢),北沙參(二錢),破麥冬(二錢),羚角片(五分,煎透,分沖)

四診,咬牙較緩,神識已清,咳嗽亦減,惟潮熱往來,舌苔微黃。尚有餘邪逗留營分,恐再病變。治以參、麥益胃,參斂肝救腎法。

四方,北沙參(二錢),玄參(二錢),原麥冬(二錢),清炙甘草(三分),生東芍(錢半),川石斛(錢半),佛手片(五分),陳皮(六分),鮮竹茹(二錢),細生地炭(三錢)

五診,咬牙潮熱均除,咳嗽未瘳,肺胃尚有積熱,舌苔微黃兼膩。治以清潤肺胃,並疏厥陰,分消余積。

五方,北沙參(二錢),生玉竹(一錢),大腹皮(三錢),炒楂肉(二錢),清炙甘(三分),生東芍(錢半),炙橘紅(六分),破麥冬(二錢),白滁菊(一錢),絲通草(八分)

效果,連服三劑,餘熱肅清而愈。

廉按:萬氏密齋曰:凡疹初收,要避風寒,勿食煎炒葷腥酸成之物,宜淡滋味,至一月,可少與雞鴨肉食之物。若食葷太早者,外毒雖泄,內毒復萌,再出者亦有之,或屢出者亦有之。若誤食酸鹹,則增痰咳,遲延日久而難愈也。若誤食煎炒,則生毒熱,或變餘熱。冒觸風寒者,或咳而加喘,或生壯熱,或成瘧疾,變證百出,難以治療矣。

此案病固,適犯此弊。故必多方救濟,始奏全功。凡病後調其飲食,適其寒溫,為善後切要之良圖。

白話文:

[病例報告: 麻疹後感受風邪夾雜飲食不當案例]

患者爲紹興斷河頭的汪竹安先生。

病人是一位梁姓男童,3歲,居住在本城觀音弄。

病情是麻疹後感受風邪並伴有飲食不當。

病因在於麻疹恢復期間,沒有避免風寒,過量食用油膩食物導致病情復發。

症狀表現爲咳嗽,痰多,咬牙,玩弄舌頭。

診斷結果爲脈象浮弦,舌苔乾燥且膩,需警惕突然轉變爲驚癇的可能。

治療方針爲宣肺化痰,同時消除食物停滯。

處方內容包括生桑皮、地骨皮、生甘草梢、杭菊、生雞金、莖葦、佛手片、炒枳殼、絲通、嫩前胡等藥材。

第二次就診時,玩弄舌頭的症狀雖已停止,但咬牙症狀未消失,咳嗽和痰量漸減,但胃部脹滿,胸部不適,脈象依然浮弦,舌苔膩未改善,需謹防轉化爲驚癇。治療方針調整爲宣肺清肝,並輔以補腎。

第二次處方包括羚角片、杭茶菊、生甘草梢、生桑皮、前胡、甘杞子、搗生東芍、陳皮、桔梗等藥材。

第三次就診時,咳嗽加劇,仍咬牙,但大便已排泄,精神狀態較清晰,脈象稍緩,舌苔轉潤。病情略有好轉跡象,治療策略保持不變。

第三次處方包括甘杞子、搗生東芍、陳皮、清炙甘草、辰染茯神、白滁菊、北沙參、破麥冬、羚角片等藥材。

第四次就診時,咬牙現象緩解,意識清醒,咳嗽減少,但仍有潮熱反覆,舌苔略黃。體內殘留邪氣仍在營分停留,可能再次出現病變。治療方針爲使用沙參、麥冬益胃,同時收斂肝氣,補救腎功能。

第四次處方包括北沙參、玄參、原麥冬、清炙甘草、生東芍、川石斛、佛手片、陳皮、鮮竹茹、細生地炭等藥材。

第五次就診時,咬牙和潮熱現象消除,但咳嗽未痊癒,肺胃仍有積熱,舌苔微黃且膩。治療方針爲清潤肺胃,同時疏通厥陰經絡,消除剩餘積滯。

第五次處方包括北沙參、生玉竹、大腹皮、炒楂肉、清炙甘草、生東芍、炙橘紅、破麥冬、白滁菊、絲通草等藥材。

經過連續服用三次藥劑後,餘熱肅清,病情痊癒。

廉按: 萬氏密齋曾說,麻疹初期恢復階段,必須避開風寒,不可食用煎炸、葷腥、酸鹹的食物,應該清淡飲食,至少一個月後才能少量食用雞肉、鴨肉。如果過早食用葷腥,雖然外部毒素排出,但內部毒素又會滋生,再次發病的情況也是存在的,或者反覆發作。誤食酸鹹食物,則會增加痰咳,拖延病情,難以治癒。誤食煎炸食物,則會產生毒熱,或變爲餘熱。若不小心感受風寒,可能會出現咳嗽加重,甚至哮喘,或產生高熱,或者形成瘧疾,各種併發症層出不窮,治療難度加大。

此案例中,病人恰好犯了上述禁忌,因此必須採取多種措施救治,最終才能取得完全的療效。疾病恢復後的調養,飲食與保暖適中,是康復過程中的關鍵環節。

2. 時瘄夾斑案

嚴繼春(住紹興安昌)

病者,婁麗生令郎,年五歲,住本鎮西市。

病名,時瘄夾斑。

原因,冬應寒而反溫,瘄疫盛行,有瘄痘夾發者,有瘄斑併發者。今感染疫氣,而瘄與斑夾發。

證候,初起憎寒壯熱,噴嚏流涕,腮紅眼赤,咳嗽氣急。繼則蒸蒸內熱,現形成片,並無頭粒,色紅帶紫,神識煩躁,腹滿便閉。

診斷,脈右洪盛而數,左三部沉實,舌鮮紅帶有紫光。診畢,先有傅醫在座,謂:近來出瘄夾痘者甚多,先宜透發,不可涼遏,方用升麻、葛根、荊芥、薄荷、牛蒡、蟬蛻、桔梗、甘草等味。予謂:一齊湧出,粒粒可數者,瘄也。顆粒分明,先稀後稠者,痘也。成片現形,或稀或密,或癢或麻,以手撫摩平坦而無頭粒者,斑也。病由吸受瘟毒,犯肺則發瘄,入胃則發斑,必然之勢也。

療法,當以清營解毒,透瘄化斑為主治。病家極口贊成傅方,予遂不開方面出。

傅氏處方,升麻(五分),生葛根(七分),荊芥(八分),蘇薄荷(六分),炒牛蒡(錢半),淨蟬衣(十隻),桔梗(七分),生甘草(三分)

次診,據述服傅方一劑,身發大熱,譫語發狂,揚手躑足,痰聲如鋸,氣尤急促,不時昏暈,手足厥冷,脈兩寸沉伏,關尺滑數,舌絳且干。此瘟毒胃熱,上蒸於肺,痰隨氣上而昏厥也。病勢甚危,急用犀羚白虎湯,加紫雪西黃以挽救之。

次方,犀角汁(五分,磨沖),羚角片(八分,先煎),生石膏(八錢,先煎),白知母(三錢),生甘草(四分),紫雪(四分),西黃(一分,二味和勻,藥湯調下)

三診,服後,厥回神清,斑瘄透齊。惟咳喘痰多,便閉溺澀,脈甚滑數,按之沉實,舌絳轉紅,中心現黃濁苔。此肺氣為痰熱所阻,不能下輸大腸也。仍以清熱降痰為治。

三方,生石膏(八錢,先煎),白知母(三錢),栝蔞仁(四錢,杵),竹瀝半夏(錢半),濟銀花(二錢),青連翹(三錢),滾痰丸(二錢),拌滑石(三錢,包煎)

四診,服後腹痛異常,即解燥糞十餘枚。繼則白痰稠積齊下,諸證大減,脈之滑數亦輕。遂於前方去丸藥,加鮮生地五錢、鮮石斛三錢、雅梨汁兩瓢沖。

五診,熱勢復劇,氣又喘急,甚至痰壅發厥。原方去二鮮,又加丸藥。如是者二次,大便又下如膠漆者頗多,脈證漸和,險浪始息。改用竹葉石膏湯,甘涼濡潤,充津液以搜餘熱。

五方,鮮竹葉(三十片),毛西參(一錢),竹瀝半夏(錢半),青皮甘蔗(兩節),生石膏(四錢,先煎),原麥冬(一錢),生甘草(五分),鮮白茅根(六十支,去衣)

效果,連進兩劑,諸證漸瘥,胃能納粥。後用鮮石斛三錢,煎湯代茶頻飲,調養旬余而痊。

廉按:瘄因時疫而發,故謂之時瘄。其發雖由於瘟毒,傳染多吸自口鼻,鼻通於肺,肺受瘟毒則發瘄,口通於胃,胃受瘟毒則發斑。正治之法,當以清營解毒,透瘄化斑為主,隨證佐以他藥,其大要也。奈病家無醫藥常識,反信用治瘄套方,直至變端蜂起,遂敢服大劑涼解,近世俗見,大抵皆然。

幸而犀羚白虎湯加紫雪西黃挽救著力,第三方白虎合小陷胸加減合滾痰丸跟踵急進,始得轉危為安。可見瘟毒勢重者,清瘟敗毒之藥亦不得不重用也。孫氏《千金方》曰:膽欲大而心欲細。斯言也,不但醫家當作模範,即病家亦當奉為圭臬。

白話文:

[時瘄夾斑案]

嚴繼春(住紹興安昌)

患者是婁麗生的兒子,年僅五歲,居住在本地的西市區。

病症被診斷為時瘄夾斑。

病因是冬天應該寒冷卻異常溫暖,導致瘄疫流行。有些病例是瘄痘同時發生,有些則是瘄斑一同出現。患者感染了疫情,因而瘄與斑同時發作。

症狀初始表現為畏寒高燒、打噴嚏、流鼻涕、面頰泛紅、眼睛充血、咳嗽及呼吸急促。隨後體內熱度升高,疹子呈現大片分佈,無明顯突起,顏色偏紅帶紫,精神狀態煩躁不安,腹部脹滿,排便困難。

診斷結果顯示,右手脈象強烈且快速,左手三部脈象深沉且實,舌頭呈現鮮紅色並帶有紫色光澤。診斷完畢,當時傅醫生也在場,他認為近期瘄痘併發的情況較多,治療上應先讓病情透發,不可過度冷卻抑制,開出的藥方包括升麻、葛根、荊芥、薄荷、牛蒡、蟬蛻、桔梗、甘草等。然而我指出,若疹子一齊湧出,粒粒分明,這是瘄;若是疹子先稀疏後密集,這就是痘;而成片出現,觸感平坦無突起,這是斑。疾病源於吸入瘟疫毒素,影響到肺部會發瘄,影響到胃部會發斑,這是必然的趨勢。

治療方法上,應以清營解毒,透瘄化斑為主要治療方向。患者家屬非常贊同傅醫生的藥方,因此我未再另開藥方。

傅醫生的藥方如下:升麻(五分)、生葛根(七分)、荊芥(八分)、蘇薄荷(六分)、炒牛蒡(錢半)、淨蟬衣(十隻)、桔梗(七分)、生甘草(三分)。

第二次診察,患者服用藥方後,身體高燒,胡言亂語,手腳抽搐,痰聲如鋸,呼吸更加急促,時常昏倒,四肢冰冷,脈象兩寸沉伏,關尺滑數,舌頭呈深紅色且乾燥。這是瘟疫毒素和胃熱向上蒸騰至肺部,痰液隨著氣流上升而導致昏厥。病情危急,立即使用犀羚白虎湯,加入紫雪和西黃進行急救。

第二次的藥方:犀角汁(五分,研磨後沖服)、羚角片(八分,先煎)、生石膏(八錢,先煎)、白知母(三錢)、生甘草(四分)、紫雪(四分)、西黃(一分,二味混合均勻,用藥湯調服)

第三次診察,服用藥物後,患者恢復意識,疹子和瘄都已顯現。但仍有咳嗽、喘息、多痰、便祕、排尿困難等症狀,脈象滑數,按壓下去感覺實硬,舌頭從深紅轉為紅色,舌心呈現黃濁苔。這是肺部氣體受到痰熱阻塞,無法向下運送至大腸。治療上仍以清熱降痰為主要方向。

第三次的藥方:生石膏(八錢,先煎)、白知母(三錢)、栝蔞仁(四錢,搗碎)、竹瀝半夏(錢半)、濟銀花(二錢)、青連翹(三錢)、滾痰丸(二錢)、滑石粉(三錢,包裹煎煮)

第四次診察,服用藥物後,患者腹部疼痛異常,隨即排出了十幾塊乾硬的糞便。接著大量濃稠的白痰排出,各項症狀大幅改善,滑數的脈象也減輕。於是在先前的藥方中去掉丸藥,加入鮮生地五錢、鮮石斛三錢、梨汁兩瓢沖泡。

第五次診察,熱度再次升高,呼吸再次變得急促,甚至因痰多導致昏厥。在原藥方中去掉鮮生地和鮮石斛,再次加入丸藥。這樣的情況發生了兩次,大便排出如膠漆般稠厚的物質,脈象和症狀逐漸平和,危急情況終於得到控制。隨後改用竹葉石膏湯,甘涼滋潤,補充津液,以清除殘餘的熱度。

第五次的藥方:鮮竹葉(三十片)、毛西參(一錢)、竹瀝半夏(錢半)、青皮甘蔗(兩節)、生石膏(四錢,先煎)、原麥冬(一錢)、生甘草(五分)、鮮白茅根(六十支,去皮)

結果,連續服用兩劑藥後,所有症狀逐漸改善,胃部可以正常進食粥品。之後使用鮮石斛三錢,煎煮成湯,作為日常飲品,經過十幾天的調養,病情完全康復。

廉按:瘄因時疫引發,因此稱為時瘄。雖然其發病源於瘟疫毒素,但大多數是通過口鼻吸入。鼻子通向肺部,肺部受到瘟疫毒素影響會發瘄;嘴巴通向胃部,胃部受到瘟疫毒素影響會發斑。正確的治療方式,應以清營解毒,透瘄化斑為主,根據症狀輔以其他藥物,這是治療的大原則。然而,患者家屬缺乏醫學常識,反而信賴傳統的瘄治療方案,直到病情惡化,纔敢使用大劑量的清涼解毒藥物,這是目前社會上的普遍現象。

幸好犀羚白虎湯加上紫雪和西黃的治療方案效果顯著,第三次使用的白虎湯配合小陷胸湯加減和滾痰丸,緊急進行治療,才得以轉危為安。由此可見,對於瘟疫毒素嚴重的病例,清瘟敗毒的藥物也不得不加大劑量。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膽要大,心要細」。這句話不僅醫者應作為典範,患者家屬也應當遵循這一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