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二集 傳染病案 (62)
二集 傳染病案 (62)
1. 麻疹痰閉案
周小農(住無錫)
病者,外科鄭鶴琴之侄,年甫齠齡,住日暉巷。
病名,麻疹痰閉。
原因,孩體乳痰上壅,以致麻疹不出表,溫邪熏蒸,咽喉腫痛。
證候,麻疹隱而未透,咳嗽氣急,痰多,喉關有聲,咽喉紅碎。
診斷,指紋隱隱。此即張廉《麻疹闡注》所謂痰閉之證,痧火不得外泄,或延爛喉。
療法,商用宣痹通血,化痰透達法。(通血為孫復初《麻疹要訣》,近賢梁達樵亦時用之。)
白話文:
病人是外科醫生鄭鶴琴的侄子,年紀剛滿一歲,住在日暉巷。
病人患的是麻疹痰閉。
原因是孩子體內乳痰上涌,導致麻疹無法發出來,溫邪之氣薰蒸,咽喉腫痛。
症狀是麻疹隱而不顯,咳嗽氣喘,痰多,喉嚨有聲音,咽喉紅腫。
診斷是手指紋路隱隱可見。這是張廉《麻疹闡注》中所說的痰閉症狀,痧火無法外泄,有可能蔓延至喉嚨。
治療方法是採用宣痹通血,化痰透達的方法。(通血是孫復初《麻疹要訣》中的方法,近來名醫梁達樵也經常使用。)
處方,廣鬱金(三錢,生打),泡射干(七分),光杏仁(三錢),牛蒡子(三錢,杵),丹參(二錢),鮮薄荷(四錢),象貝母(三錢),赤芍(二錢),元參(三錢),制殭蠶(三錢),鮮枇杷葉(五片,去毛),鮮茅根(一兩,去心),紫菀(三錢)
白話文:
處方:
- 廣鬱金:3錢,生用,搗碎
- 泡射干:7分,用溫水浸泡
- 光杏仁:3錢
- 牛蒡子:3錢,搗碎
- 丹參:2錢
- 鮮薄荷:4錢
- 象貝母:3錢
- 赤芍:2錢
- 元參:3錢
- 制殭蠶:3錢,經過加工的殭蠶
- 鮮枇杷葉:5片,去除毛絨
- 鮮茅根:1兩,去除中心
- 紫菀:3錢
另用西月石(三分),月雄精(二分),猴棗(一分),研細末,茅根湯送下。
白話文:
此外,再使用西月石(15 克)、月雄精(10 克)、猴棗(5 克),研磨成細粉末,用茅根湯送服。
效果,一劑而痰降氣平,二劑而麻疹透足,繼用清肅而瘳。
廉按:此開痰閉以透悶瘄之一法。另方月石、猴棗同雄精並用,豁痰解毒,最為著力,故能奏效如神。
白話文:
效果是,服用一劑後痰就減少,氣也平順了,服用兩劑後麻疹就完全發透了,接著使用清理的方法就可以痊癒。
另外記載,這是治療痰多氣悶和麻疹的一種方法。另外一個配方是使用月石、猴棗和雄精一起使用,可以清除痰液和解毒,效果非常顯著,所以能夠像神奇般地見效。
2. 疫痧內隱案
葉鑑清(住上海)
病者,朱孩,年二歲,太倉人,寓新閘路福康里。
病名,疫痧內隱。
原因,因冒風致痧子內隱。
白話文:
患者是朱孩,兩歲,太倉人,現居住在上海新閘路福康里。病症為疫痧潛伏體內。原因是因受風導致疫痧未能外發而隱於內。
證候,寒熱無汗,四日痧見,兩日胸頸兩手雖稠,而面顴額部隱約不透。痧為陽邪,頭面屬陽,尤為要緊。咳聲不揚,目紅多眵,脘悶,氣急微喘,泛嘔乳汁,便溏溺少。
白話文:
症狀:
- 寒熱交替,不發汗
- 四天後出現皮疹(痧)
- 兩天後胸頸和雙手皮疹較密,但面顴額部皮疹較淺、不太明顯
- 皮疹屬陽邪,頭面屬陽,所以皮疹在頭面部位尤為嚴重
- 咳嗽聲音低微,眼睛紅腫多眼屎
- 胸悶,氣息微急微喘
- 吐奶,大便稀溏,小便量少
診斷,紫紋已至氣關。此由風邪重受,痰熱交阻,抑遏肺氣,有痧陷昏喘之險。擬以宣透,必得痧達,邪勢向外,方有轉機。
白話文:
_診斷:_紫色的紋路已經延伸到氣管了。這是因為風寒邪氣加重,導致痰液和熱氣相互阻礙,抑制了肺氣,有陷入昏迷和喘不過氣的危險。應該使用宣通氣血的方法,讓惡氣排出,邪氣向外擴散,這樣纔有轉機。
療法,風痧為肺病,紅痧是胃病。今風痧內隱,當宣肺發表為首要。方中荊、蒡、蘇、薄、葛根辛散透發為君,天蟲、蟬衣祛風泄熱為臣,甘、桔、枳殼開肺宣喉,象貝、前胡解肌化痰為佐使,外用香菜湯揩者,亦取其辛香松肌,痧易透達也。
白話文:
在治療方面,風痧屬於肺病,紅痧屬於胃病。現在風痧隱伏在體內,應以宣肺發散為首要任務。
方劑中,荊芥、蒡薕、蘇葉、薄荷、葛根辛散透發,為君藥;天蟲(蜈蚣)、蟬衣祛風散熱,為臣藥;甘草、桔梗、枳殼開肺清喉,為佐藥;象貝、前胡解肌化痰,為使藥。
另外,外用香菜湯擦拭身體,也是利用它的辛香之氣鬆解肌肉,讓痧氣容易透達排出。
處方,荊芥穗(一錢),紫蘇葉(八分),炒天蟲(錢半),熟牛蒡(三錢),生甘草(四分),薄荷葉(八分,後入),煨葛根(一錢),淨蟬衣(八分),象貝母(三錢),苦桔梗(五分),生枳殼(一錢),嫩前胡(錢半)
外用香菜煎湯,用毛巾絞乾揩面頸。
白話文:
藥方:
- 荊芥穗:1 錢
- 紫蘇葉:8 分
- 炒天蟲:0.5 錢
- 熟牛蒡:3 錢
- 生甘草:0.25 兩
- 薄荷葉:0.5 兩(後放)
- 煨葛根:1 錢
- 淨蟬衣:0.5 兩
- 象貝母:3 錢
- 苦桔梗:0.3 兩
- 生枳殼:1 錢
- 嫩前胡:0.5 錢
次診,身已有汗,膚腠已松,面額兩顴痧子漸透,色赤,肢體尤稠,尚脘悶煩躁,啼哭淚少,咳嗽有痰,口乾干惡,目紅多眵,溺短,便溏、日行一二次,關紋色紫,此痧未透發,痰熱交阻,肺失清肅之令。慎防昏喘變端,治再宣泄。
白話文:
再次診視,身體已出汗,皮膚毛細孔已舒張,兩頰痧點逐漸浮現,顏色鮮紅,四肢仍感沉重,仍有胸口悶塞、煩躁不安,哭聲微弱、流淚少,咳嗽有痰,口乾噁心,眼睛發紅流淚多,小便少,大便稀溏,每天排便一兩次,嘴脣周圍紋路呈紫色,說明痧氣尚未完全透發,痰熱交阻,肺部喪失清肅功能。小心昏迷、喘息的危急狀況,治療上再次宣泄排毒。
次方,炒牛蒡(三錢),炒天蟲(錢半),象貝(三錢),生甘草(四分),生枳殼(一錢),薄荷葉(八分,後下),淨蟬衣(八分),光杏仁(二錢),苦桔梗(五分),嫩前胡(錢半),廣鬱金(錢半)
仍用香菜煎湯,乘熱揩面、顴、頸及兩手。
白話文:
現代
一次方:
- 炒牛蒡:3錢
- 炒天蟲:1錢5分
- 象貝:3錢
- 生甘草:4分
- 生枳殼:1錢
- 薄荷葉:8分(後放)
- 淨蟬衣:8分
- 光杏仁:2錢
- 苦桔梗:5分
- 嫩前胡:1錢5分
- 廣鬱金:1錢5分
三診,痧子齊布,紅潤尖透,邪勢已從汗外達,佳象也。咳頻,聲音較揚,便溏溺赤,脖悶泛惡雖減,尚煩躁少寐,啼哭有淚,紫紋色淡,脈來滑數,右部較甚。痰熱熏蒸,肺不清肅,慎防傳變,再以清化治之。
白話文:
經過三次診視,痧子已經散佈全身,呈現紅潤尖透的樣子。這表示病邪已經從汗液中排出體外,是一個好的徵兆。
咳嗽頻繁,聲音較高亢,大便溏稀,小便赤黃,脖子悶脹,噁心想吐的症狀雖然有所減輕,但還是心煩意亂,睡眠較少,啼哭時會流淚,胸前的紫紋顏色變淡,脈搏來勢滑而數,右脈比左脈明顯。
這是痰熱上蒸,肺氣不肅清所致。要注意避免病情轉變,繼續使用清熱化痰的治療方法。
三方,炒牛蒡(三錢),蟬衣(八分),光杏仁(二錢,勿研),生甘草(四分),嫩前胡(錢半),炒天蟲(錢半),象貝(三錢),青連翹(三錢),生枳殼(一錢),茅根肉(三紮,去衣)
白話文:
三方湯
- 炒牛蒡:三錢
- 蟬衣:八分
- 光杏仁:二錢(不研磨)
- 生甘草:四分
- 嫩前胡:錢半
- 炒天蟲:錢半
- 象貝:三錢
- 青連翹:三錢
- 生枳殼:一錢
- 茅根肉:三紮(去掉毛衣)
四診,表熱已解,痧子漸回,交一候病勢轉松,最為正當。煩躁較平,夜寐較安,惟咳嗽尚甚,痰多艱咯,便溏溺暢,舌尖邊紅,苔膩口穢。此肺邪未清,胃熱亦盛,脈來右部滑數,當兩清之。
白話文:
經過四診,表熱已經消解,皮疹逐漸消退,病情開始轉為緩解,這是最恰當的時機。心煩氣躁症狀已經減輕,夜間睡眠比之前安穩,但咳嗽仍然比較劇烈,痰多難以咳出,大便稀溏,小便通暢,舌尖邊緣發紅,舌苔膩而口臭。這說明肺部邪氣尚未清除乾淨,胃部熱氣仍然較盛,脈搏在右手部位滑而數,應該同時清肺和清胃。
四方,炒牛蒡(二錢),冬桑葉(錢半),淨連翹(三錢),茅根(三紮),蘆根(八錢),生竹茹(錢半),象貝(三錢),炒蔞皮(三錢),冬瓜子(三錢),嫩前胡(錢半),枇杷葉(三片,去毛)
五診,痧子漸回,諸恙均平,惟咳嗽痰多,脈來數象已和,當再清肅肺胃。
白話文:
四方:
- 牛蒡(炒過,2錢)
- 冬桑葉(1.5錢)
- 乾淨連翹(3錢)
- 茅根(3紮)
- 蘆根(0.8錢)
- 新鮮竹茹(1.5錢)
- 象貝(3錢)
- 炒過的蔞皮(3錢)
- 冬瓜子(3錢)
- 嫩前胡(1.5錢)
- 枇杷葉(3片,去除毛)
五方,冬桑葉(錢半),炒蔞皮(三錢),金銀花(三錢),生竹茹(錢半),茅根(三紮),蘆根(八錢),象貝(四錢),淨連翹(三錢),冬瓜子(三錢),嫩前胡(錢半),枇杷葉(三片,去毛)
六診,咳嗽較減,邪勢漸化,脈來右滑。滑屬痰邪,痰與餘熱,尚流連肺胃,仍主清化。
白話文:
五方草藥:
- 冬桑葉(1.5 克)
- 炒蔞皮(3 克)
- 金銀花(3 克)
- 生竹茹(1.5 克)
- 茅根(3 束)
- 蘆根(8 克)
- 象貝(4 克)
- 淨連翹(3 克)
- 冬瓜子(3 克)
- 嫩前胡(1.5 克)
- 枇杷葉(3 片,去除茸毛)
六方,象貝(四錢),嫩蘆根(七錢,去節),生苡仁(三錢),淨連翹(三錢),通草(一錢),瓜蔞皮(三錢),冬瓜子(三錢),生蛤殼(四錢,打),生竹茹(錢半),鮮地慄(三枚)
效果,服二劑,咳嗽仍未平,即停藥。旬日後,咳始痊愈。
白話文:
六方藥方:
- 貝母(四錢)
- 嫩蘆根(七錢,去掉節)
- 生苡仁(三錢)
- 連翹(三錢,洗淨)
- 通草(一錢)
- 瓜蔞皮(三錢)
- 冬瓜子(三錢)
- 生蛤殼(四錢,打碎)
- 生竹茹(半錢)
- 鮮地慄(三枚)
廉按:凡發疫痧,最怕冒風內隱。隱則痧毒內攻,勢必痰熱交阻,氣喘神迷,險象蜂起。此案內外並治,仍使痧毒外達,幸而痧子齊布,紅潤尖透。後用兩清肺胃,轉危為安,的是兒科能手。
白話文:
廉先生說:凡是得瘟疫出痧的,最怕吹風導致內伏。一旦內伏,痧毒就會內攻,必定會痰熱交阻,引起氣喘神志昏迷,兇險的情況接連出現。這個案例內外並治,仍然讓痧毒發出體外,幸好痧疹佈滿全身,紅潤且尖凸。之後使用兩味清肺化痰的藥物,使危急轉為平安,確實是小兒科的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