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55)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55)
1. 燥痙案(兒科)
張錫純(住天津)
病者,陳秀山之幼子,年三歲,住奉大小西邊門外。
病名,燥痙。
原因,外感燥熱而發。
證候,周身壯熱,四肢拘攣,有抽掣之狀,渴嗜飲水,大便乾燥。
診斷,嬰兒脈不足憑,當舍脈從症,知系燥熱引動其肝經風火,上衝腦部,致腦氣筋妄行,失其主宰之常也。
療法,直清陽明為主,佐以熄風舒筋。
處方,生石膏(一兩),生甘草(一錢),薄荷葉(一錢),全蜈蚣(二條),肥知母(三錢),生粳米(二錢),鉤藤鉤(三錢),煎湯一鍾,分兩次溫飲下。
效果,一劑而抽掣止,拘攣舒。遂去蜈蚣,又服一劑,熱亦退淨而愈。
廉按:《內經》謂「陽明之上,燥氣治之」。故凡燥熱致痙,即《傷寒論》陽明熱盛,習習風動之候。此案直清陽明為主,佐以熄風舒筋,卻是正治。惟蜈蚣性溫微毒,病家每不敢服,然據張氏《藥學講義》云:蜈蚣性有微毒,而轉善解毒。凡一切瘡瘍諸毒皆能消之,其性尤善搜風,內治肝風萌動,癲癇眩暈,抽掣瘛瘲,小兒臍風;外治經絡中風,口眼歪斜,手足麻木。用時宜帶頭足,去之則減力,且其性原無大毒,故不妨全用也。
白話文:
【燥痙案例(兒科)】
患者是陳秀山的小兒子,年僅三歲,住在奉天的大西邊門外。
病症是燥痙,因感受外界的燥熱所導致。
病徵表現為全身高熱,四肢緊繃且有抽搐現象,極度口渴並頻繁喝水,大便乾硬。
診斷上,由於嬰兒的脈象不易判斷,所以主要根據症狀來判斷,確定是由燥熱刺激肝經,引起肝風上衝至腦部,導致腦神經功能紊亂。
治療上,主要以清除胃經的燥熱為主,輔以平肝息風和舒緩筋絡的方法。
處方為生石膏一兩、生甘草一錢、薄荷葉一錢、全蜈蚣兩條、肥知母三錢、生粳米二錢、鉤藤鉤三錢,煎成一碗湯藥,分兩次溫服。
服用後效果良好,一次服藥後,抽搐停止,四肢放鬆。隨後去掉了蜈蚣,再服一劑,熱度完全退去,病情痊癒。
廉按:根據《黃帝內經》記載,「在陽明經上,燥氣可以調理它」。因此,凡是由燥熱導致的痙攣,就如《傷寒論》中描述的陽明熱盛,風動的徵候。這個案例以清除陽明經的燥熱為主要治療方式,輔以平肝息風和舒緩筋絡,是正確的治療方法。雖然蜈蚣有微毒,但根據張氏《藥學講義》所述,蜈蚣雖有毒性,卻能解毒,能消除各種瘡瘍毒素,尤其擅長搜風,內服可治療肝風萌動,癲癇眩暈,抽搐,小兒臍風;外用可治療經絡風濕,口眼歪斜,手腳麻木。使用時最好保留頭尾,去掉會影響藥效,而且其實它的毒性不大,全用也無妨。
張錫純(住天津)
病者,那姓乳子,生月餘,住奉天北陵旁。
病名,燥痙。
原因,聞鄰家艾姓幼子前有抽風,經愚治愈,遂抱之來院求治。
證候,周身壯熱抽掣,兩日之間,不食乳,不啼哭,奄奄一息。
診斷,指紋不足憑,但憑現症。知系燥熱動風,上激腦筋,卒發痙厥之危候也。
療法,辛涼復甘寒法,為其系嬰孩,擬用前白虎湯方減半,為其抽掣甚劇,薄荷葉、鉤藤鉤、全蜈蚣仍舊,又加全蠍。
處方,生石膏(五錢,杵),肥知母(錢半),生甘草(五分),生粳米(三十粒),薄荷葉(一錢),鉤藤鉤(三錢),全蜈蚣(二錢),制全蠍(三個),煎藥一鍾,不分次數,徐徐溫灌之。
效果,歷十二小時,藥灌已,而抽掣愈,食乳知啼哭矣。翌日又為疏散風清熱鎮肝之藥,一劑痊愈。隔兩日,其同族又有三歲幼童,其病狀與陳姓子相似,即治以陳姓子所眼藥,亦一劑而愈。
廉按:乳子燥熱動風,每多發痙。此案辛涼復甘寒法,卻為清熱潤燥熄風鎮痙之正治。惟全蠍與蜈蚣並用,病家鄉畏不敢服。然據張氏《藥學講義》云:蠍子色青味鹹(本無鹹味因皆醃以鹽水故咸),性微溫,其腹有小黃點兩行,數皆八,始可入藥。
夫青者木色,八者木數,原具厥陰風木之氣化,故善入肝經,搜風發汗,治痙癇抽掣,中風口眼歪斜,或周身麻痹,其性雖毒,轉善解毒,消除一切瘡瘍,為蜈蚣之伍藥,其力相得益彰也。
白話文:
【燥痙案例(兒科)】
病人是一位那姓人家的嬰兒,出生一個多月,住在奉天北陵附近。
病症是燥痙。
病因是聽說鄰居艾姓的小孩之前有抽搐的症狀,經過我治療後康復,於是抱著孩子來到診所尋求治療。
症狀是全身高燒且抽搐,兩天內不吃奶,也不啼哭,只剩下一息尚存。
診斷上,因為年齡太小,指紋並不能作為可靠的依據,只能根據當下的症狀判斷。得知這是因為燥熱引發的風熱,影響到了大腦神經,突然出現了抽搐的危險症狀。
治療方法,使用辛涼和甘寒的方法。由於是嬰兒,打算用白虎湯的配方減半。因為抽搐非常嚴重,所以保留薄荷葉、鉤藤鉤、全蜈蚣的份量,另外再加入全蠍。
藥方:生石膏(5錢,研碎)、肥知母(1.5錢)、生甘草(5分)、生粳米(30粒)、薄荷葉(1錢)、鉤藤鉤(3錢)、全蜈蚣(2錢)、制全蠍(3個)。煎煮成一碗藥,不論次數,慢慢溫熱地喂他服用。
效果:過了十二小時,藥已經灌完,抽搐的症狀已經緩解,開始吃奶,也能啼哭了。第二天,再給他服用疏風清熱、鎮靜肝臟的藥物,服用一劑後就痊癒了。隔兩天,他的族人中有一個三歲的小孩,病情跟這位那姓的小孩類似,直接用相同的藥物治療,也只用了一劑就痊癒了。
廉按:嬰兒燥熱引發的風熱,常會出現抽搐的症狀。這個案例使用的辛涼和甘寒的方法,正是清除燥熱、潤燥、熄風、鎮定抽搐的正確治療方式。只是全蠍和蜈蚣一起使用,患者家人有些畏懼不敢服用。然而根據張氏的《藥學講義》,蠍子顏色是青色,味道是鹹的(實際上並沒有鹹味,因為通常都泡在鹽水中,所以才會鹹),性質微溫,腹部有兩排小黃點,每排八個,這種才能入藥。
青色代表木色,八代表木的數字,本身就具有厥陰風木的氣息,因此能很好的進入肝經,搜風出汗,治療抽搐、中風導致的面部偏斜,或是全身麻痹。雖然它的性質有毒,但反而能解毒,消除一切的瘡瘍,和蜈蚣一起使用,效果更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