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3)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3)
1. 風濕飧泄案(內科)
尹榘山(住濟南西小王府)
病者,徐鑑秋,年近五旬,業農商,嗜煙,住山東平陰縣河北牛角店。
病名,風濕飧泄。
白話文:
患者是徐鑑秋,年約五十歲,從事農業和商業,喜歡抽菸,住在山東省平陰縣河北牛角店。
病症是風濕和腹瀉。
原因,素呼雅片,眠食無節。秋初夜間乘涼庭中,忽聞鄰有盜警,狂奔村外,匿田禾中,因感風濕,患泄瀉不止。
白話文:
這名病人原本就習慣吸食鴉片,作息不規律。入秋後某個晚上,他在庭院乘涼。突然聽到鄰居有大盜,便發狂似的跑到村外,躲藏在田地裡的禾苗中。因此受了風寒,得了腹瀉,而且一直無法止住。
證候,面黃瘦黧黑,飧泄數月,醫治罔效。藥甫入口,旋即瀉出,夜稍閉目,則遺矢滿床,因之四肢疲乏,腰膝痠痛,形衰氣短,目花耳鳴,種種敗象畢露。
白話文:
症狀:面色蠟黃憔悴,腹瀉數月,治療無效。藥物剛入口,立刻就瀉出來;夜晚稍微閉上眼睛,就失禁將糞便弄滿牀,因此四肢無力,腰膝痠痛,身體衰弱,氣短,眼睛昏花,耳朵嗡鳴,各種衰敗的跡象都顯現出來。
診斷,脈兩寸虛大微數,兩關浮弦而空,尺細弱無力。脈證合參,此飧泄日久,脾腎兩虛之候也。前醫不求病因,不論體質,始用克伐分利之藥,繼以溫燥蠻補之劑,久之脾土愈衰,腎水亦竭。幸而兩尺脈弱而不小,手足尚溫,頭面無虛汗之發,胃中尚容谷少許。《內經》論疾診尺篇云:「飧泄脈小者,手足寒難已。」茲據各現象觀之,尚不難治。
白話文:
診斷: 脈象在兩寸位置虛浮有力,微弱而略快,兩關脈浮動無力,尺脈細弱無力。脈象和臨牀症狀結合,說明此為久瀉不止,脾腎兩虛所致。
前醫生沒有探求病因,也不考慮病人的體質,一開始使用了耗傷元氣的藥物,後來又使用了溫熱燥火的補藥,導致脾土功能進一步衰退,腎水也枯竭。慶幸的是,兩尺脈雖然弱但尚不細小,手足仍有溫度,頭面沒有虛汗,胃中還能容納少許食物。
《內經》中提到:「飧泄脈小者,手足寒難以治癒」。從目前的症狀來看,患者尚不難以治癒。
療法,因用蓮子、芡實、山藥、人參,甘淡之品以補脾氣為君,且蓮子、芡實皆生水中,性澀不燥,補脾而不傷腎;更以補骨脂、菟絲子、巴戟覆盆、五味等酸甘微辛者,化陰以補腎陽為臣;牛膝、木瓜、山萸肉皆舒肝之品,可以為佐;再加升陽祛風藥如升麻、柴胡、羌獨活,均以為使;大劑濃煎,調赤石脂末,頓服。
白話文:
治療方法:
使用蓮子、芡實、山藥、人參等甘淡的藥材來補益脾氣作為君藥,蓮子、芡實都生長在水中,性質溫和不燥熱,補脾氣而不傷腎。
再搭配補骨脂、菟絲子、巴戟覆盆、五味等酸甘微辛的藥材,調和陰陽來補益腎陽作為臣藥。
牛膝、木瓜、山萸肉皆有舒緩肝氣的作用,可以作為佐藥。
另外加入升陽祛風藥如升麻、柴胡、羌獨活等,作為使藥。
將所有藥材濃煎,調入赤石脂末,趁熱一次性服下。
處方,蓮子肉(三錢),南芡實(三錢),淮山藥(二錢,炒),人參(錢半),補骨脂(二錢),巴戟天(二錢,去心),菟絲子(二錢,制),五味子(三十粒),覆盆子(一錢),川牛膝(一錢),宣木瓜(錢半),山萸肉(錢半),升麻(五分),川柴胡(一錢),羌、獨活(各八分),外用赤石脂二錢,煅為末,調服。
白話文:
處方:
- 蓮子肉:三錢
- 南芡實:三錢
- 炒淮山藥:二錢
- 人參:半錢
- 補骨脂:二錢
- 去心巴戟天:二錢
- 制菟絲子:二錢
- 五味子:三十粒
- 覆盆子:一錢
- 川牛膝:一錢
- 宣木瓜:半錢
- 山萸肉:半錢
- 升麻:五分
- 川柴胡:一錢
- 羌活、獨活:各八分
外用藥:
- 赤石脂:二錢,煅燒成粉,調服
效果,服二三劑泄止,餘症亦減,惟覺稍悶。後於原方內去升、柴、羌獨活、赤石脂,加陳皮一錢、廣木香三分。服四五劑,旬日痊愈。
白話文:
效果:服了兩到三劑藥,腹瀉症狀停止,其他症狀也減輕了,但仍然覺得有點胸悶。後來,在原有的方劑中去掉了升麻、柴胡、羌活和赤石脂,增加了陳皮一錢和廣木香三分。再服了四到五劑藥,十天後就完全康復了。
廉按:飧泄原屬於風,風木一盛,土必受哉,脾氣因而下陷。升補之法,正宜用也,惟牛膝、羌獨宜刪。
白話文:
廉仲師認為:腹瀉原本是由於風引起,風屬木性旺盛,土性脾胃必定受制,脾氣因此向下滑脫。所以治療方法宜用升補之法,但牛膝和羌獨這兩味藥應刪除。
2. 風濕腳氣夾腎虛案(內科)
李伯鴻(住汕頭仁安里)
病者,黃谷生,年三十二歲,新聞界,住汕頭。
病名,風濕腳氣夾腎虛。
白話文:
病人是黃谷生,三十二歲,從事新聞工作,住在汕頭。
病情是風濕腳氣加上腎虛。
原因,日則政務勞形,兼奔走各機關以訪查新聞,夜則撰稿勞心,加之花酒應酬,輒夜深始歸,如斧伐枯樹。由是思傷脾,色傷腎,脾腎氣虛,風濕因而乘虛入經絡,下襲兩足而發病。
證候,兩足腫痛,行履不能,日夜呻吟痛苦,食入即嘔,臥病月餘,職務催迫,更覺心悶氣促。
白話文:
原因:
白天因為公務勞累,還要奔走各機關採訪新聞,晚上還要撰寫稿件,再加上應酬喝酒,常常深夜纔回家,就像拿斧頭砍乾枯的樹木一樣。因此思慮傷脾,聲色傷腎,脾腎元氣虛弱,風濕邪氣乘虛而入經絡,下侵兩足而發病。
診斷,脈左尺滑而細數,右尺浮而澀弱。脈證合參,浮為風,滑為濕,風濕中於下肢,脈細數澀弱,腎氣更虧於內,外形所以發為腳氣症也。況事罷帶疲入房,內外交困,心腎兩勞,竭澤而漁,難供需索,精髓消鑠,血不榮筋,足焉有不痠痛者哉。
白話文:
診斷: 左手的尺脈滑而細數,右手的尺脈浮而澀弱。脈象與症狀結合起來看,浮脈表示風,滑脈表示濕。風濕邪氣侵襲下肢,加上脈象細數澀弱,說明腎氣內虛。因此,外在表現為腳氣症狀。
另外,患者在勞累之後進入房事,導致內外交困,心腎受損。就像涸澤而漁,難以滿足需求。精髓消耗,血液不足以濡養筋骨,所以腳部痠痛難免。
療法,先以加減三痹湯去風濕而止痛,繼用加減六味以補腎,外治以野葛膏,更用龜桑膠以榮血而淘汰花酒余積。
白話文:
治療方法:
- 先用加減三痹湯去除風濕,止痛。
- 接著用加減六味地黃丸來補腎。
- 外用野葛膏。
- 再用龜桑膠來補血,並排除花酒留下的餘毒。
處方,潞黨參(三錢),赤茯苓(四錢),炙甘草(二錢),制首烏(六錢),鮮石斛(六錢),鮮生地(四錢),川杜仲(二錢),川牛膝(三錢),續斷(三錢),左秦艽(二錢),川桂枝(二錢),獨活(二錢),花檳榔(三錢)
白話文:
藥方:
- 潞黨參(15克)
- 赤茯苓(20克)
- 炙甘草(10克)
- 制首烏(30克)
- 鮮石斛(30克)
- 鮮生地(20克)
- 川杜仲(10克)
- 川牛膝(15克)
- 續斷(15克)
- 左秦艽(10克)
- 川桂枝(10克)
- 獨活(10克)
- 花檳榔(15克)
次方,山萸肉(三錢),肉蓯蓉(三錢),巴戟天(三錢),丹皮(二錢),澤瀉(二錢),雲茯苓(四錢),大生地(四錢),淮山藥(四錢),羌活(三錢),鮮石斛(六錢),制首烏(四錢),川牛膝(三錢),千年健(三錢),走馬胎(三錢)
白話文:
方劑名稱: 次方
配方:
- 山茱萸肉:3 錢
- 肉蓯蓉:3 錢
- 巴戟天:3 錢
- 丹皮:2 錢
- 澤瀉:2 錢
- 雲茯苓:4 錢
- 大生地:4 錢
- 淮山藥:4 錢
- 羌活:3 錢
- 鮮石斛:6 錢
- 制首烏:4 錢
- 川牛膝:3 錢
- 千年健:3 錢
- 走馬胎:3 錢
三方,嫩桑枝(一斤),生烏龜(二隻,重約一斤),宣木瓜(四兩),川牛膝(一兩)
白話文:
三方藥材:
- 嫩桑枝:一斤 (約 600 公克)
- 生烏龜:二隻,重量約一斤 (約 600 公克)
- 宣木瓜:四兩 (約 120 公克)
- 川牛膝:一兩 (約 30 公克)
效果,後贈余匾,其跋云:丙戌秋,余患腳氣,跬步不行,而身兼政界報界,不能久病不出。急延西醫治,不效,復延中醫治,又不效,床第呻吟月餘,苦難言狀。先生到診,施以內外兼治術,是夕獲安枕臥,越兩旬而痊愈云云。
廉按:探源敘症,明辨以晰,處方選藥,精切又新,真治內傷腎虛外感腳氣之佳案也。
白話文:
療效很顯著。後來他贈送我一面匾額,題跋上寫道:丙戌年的秋天,我得了腳氣病,連走一步都困難,但因為同時身兼政界和報界職務,不能長期臥病不出。急忙請西醫治療,沒有效果。又請中醫治療,還是沒有效果。在牀上呻吟了一個多月,痛苦難以形容。先生前來診治,採用內外兼治的方法,那天晚上我就睡得很安穩。兩個多星期後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