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二集 傳染病案 (56)
二集 傳染病案 (56)
1. 風溫時瘄案
何拯華(紹興同善局)
病者,俞四姑,年六歲,住紹興昌安門外瓦窯頭。
病名,風溫時瘄。
原因,暮春暴熱,肺感溫風而發。
證候,頭痛身熱,惡風自汗,繼即頭面項下均見紅疹隱隱,咳嗽氣逆,神煩少寐。
白話文:
患者:俞四姑,六歲,住在紹興昌安門外的瓦窯頭。
病名:風溫時瘄(風溫邪氣侵犯肌表,導致發熱、出汗、疹出等症狀)。
病因:暮春天氣炎熱,肺部感受溫熱之風而發病。
症狀:頭痛發熱,怕風自汗,接著頭面、頸部出現隱隱紅疹,咳嗽氣喘,精神煩躁,睡眠減少。
診斷,脈右浮滑數,左浮弦,舌邊尖紅,苔薄白。此葉天士所謂「溫邪上受,首先犯肺,熱入孫絡」而成疹也。
白話文:
診斷: 脈象右側浮滑而數,左側浮弦,舌頭邊緣尖紅,苔薄白。這符合葉天士所說的「溫熱邪氣從上而受,首先犯肺,熱氣侵入體內較小血管」而形成疹子的情況。
療法,從上焦治,以薄荷、蟬衣、牛蒡、連翹辛涼散風為君,桑葉、銀花、蔞皮、箬葉輕清透疹為臣,佐以前胡,使以桔梗,開降疏達以宣暢肺氣也。
白話文:
治療方法:
針對上焦部位,以薄荷、蟬衣、牛蒡、連翹等辛涼藥材散風除熱為主要藥物。
輔以桑葉、銀花、蔞皮、箬葉等輕清藥材透疹排毒為輔助藥物。
再配合前胡通宣肺氣,並用桔梗宣暢肺氣。
處方,蘇薄荷(八分),淨蟬衣(七分),炒牛蒡(錢半),青連翹(錢半),前胡(一錢),濟銀花(一錢),栝蔞皮(一錢),冬桑葉(錢半),青箬葉(三錢),桔梗(六分)
白話文:
藥方:
- 薄荷 (0.8 克)
- 蟬蛻 (0.7 克)
- 炒牛蒡 (0.75 克)
- 青金銀花 (0.75 克)
- 前胡 (1.5 克)
- 金銀花 (1.5 克)
- 栝樓皮 (1.5 克)
- 桑葉 (0.75 克)
- 箬竹葉 (3 克)
- 桔梗 (0.9 克)
效果,二日疹雖透足,而咳甚氣急,口渴引飲。原方去薄荷、蟬衣、桔梗,加生石膏四錢、知母二錢、甜梨皮三錢、枇杷葉五錢。連進二劑,至第五日,熱退身涼,氣平咳減。前方再去石膏、牛蒡、前胡,加川貝二錢、鮮石斛二錢、蔗漿兩瓢。連服三日,咳止胃動而痊。
白話文:
效果:
服用兩劑後,疹子雖然完全透發出來,但咳嗽加重、呼吸急促,口渴想喝水。於是,原先的藥方中去掉薄荷、蟬衣、桔梗,加入生石膏四錢、知母二錢、甜梨皮三錢、枇杷葉五錢。
連服兩劑後,到了第五天,體溫下降、身體涼快,呼吸平穩、咳嗽減輕。前面去掉石膏、牛蒡、前胡,加入川貝二錢、鮮石斛二錢、蔗漿兩瓢。
連續服用三天,咳嗽停止、胃口恢復,病症痊癒。
廉按:小兒風溫發疹,四時皆有,而以春冬兩季為最多。其病從傳染而來,吾紹謂之時瘄,又稱麻疹;蘇州謂之疹子,又名痧子。暇時遍查字典,並無瘄字,《辭源》謂痧為麻疹之俗稱。余謂瘄亦麻疹之俗名。名稱因地方而異,方藥以因證而殊,同一時瘄,當按四時法治,春時用春溫法,夏時用暑風法,秋時用秋燥法,冬時用冬溫法。
白話文:
廉(作者的自稱)認為:小兒風溫發出疹子,一年四季都有,但在春冬兩季發病最多。這種病是由傳染引起的,我們紹興稱之為時瘄,也叫麻疹;蘇州稱之為疹子,又叫痧子。我平時翻遍字典,都沒有找到「瘄」這個字,《辭源》上說「痧」是麻疹的俗稱。我認為「瘄」也是麻疹的俗名。名稱因地方而異,治療方法要根據具體症狀而不同。同是時瘄,也應該按照四季不同的方法治療,春天用春溫法,夏天用暑風法,秋天用秋燥法,冬天用冬溫法。
初起用辛涼開透法,液燥者佐甘寒,如鮮生地、鮮茅根之類,挾濕者佐淡滲,如生苡仁、浙茯苓之類,火盛者佐鹹寒,如犀角、羚角、金汁之類。至於俗傳單方,如棉絲線、櫻桃核、銅板草紙等,最為大忌。奉勸病家,切勿以最憐愛之嬰孩,斷送生命於有百害無一利之土方也。
白話文:
在治療初期,使用辛涼藥物來宣通化解熱邪。如果津液枯燥,就輔以甘寒之藥,例如新鮮生地、鮮茅根等。如果伴有濕熱,就輔以淡滲之藥,例如生苡仁、浙茯苓等。如果熱症嚴重,就輔以鹹寒之藥,例如犀角、羚角、金汁等。
至於民間流傳的偏方,例如棉絲線、櫻桃核、銅板草紙等,這些偏方都是錯誤且有害的。奉勸患者家屬,千萬不要因為對孩子的疼愛,而讓孩子因使用這些毫無益處、反有百害的偏方而失去生命。
此案風溫時瘄,理當用春溫法治。方亦輕清靈穩,從葉法脫化而出。惟牛蒡子為透發瘄疹之要藥,若初起作嘔者,用之嘔更甚。然經謂「在上者,因而越之。」風痰嘔出,瘄反出透,亦不必怕。若怕其嘔,加白蔻仁三四分,即不嘔。大便瀉者,兒科方書皆禁用,以牛蒡子多油,善能作瀉也。
白話文:
這個案例是風熱導致的瘄疹,應該用溫和的方法治療。藥方也比較清淡靈活,從葉天士的方子中變化而來。只有牛蒡子是透發瘄疹的重要藥物,如果一開始服用會嘔吐,用它會讓嘔吐更嚴重。但是《黃帝內經》說「在上者,因而越之」,如果風痰嘔出來,瘄疹反而會透發出來,也不必擔心。如果怕嘔吐,可以加三四分的蔻仁,這樣就不會嘔吐了。如果是大便稀溏的,兒科方書都禁止使用牛蒡子,因為牛蒡子油脂多,容易瀉下。
然瘄將出而作瀉者,不藥可愈,亦不必禁。若瘄後水瀉,用甘寒復以淡滲,加銀花炭最妙。慎勿用溫熱提補,如理中湯等,誤用反危,往往咯血、便血,不可救藥矣。
白話文:
如果癤腫將要成熟並出現腹瀉,不需要用藥,也不必禁止(腹瀉)。如果癤腫後出現水瀉,使用甘寒藥物配合淡滲利尿藥物,再加銀花炭效果最好。謹慎不要使用溫熱、補益藥物,例如理中湯等,誤用反而會加重病情,經常會導致咯血、便血,無法救治。
2. 風溫疫痧案
孫少培(住南京倉巷)
病者,夏玉笙之女公子,年二歲,鳳陽關司事,住南京土街口。
病名,風溫疫痧(即疹)。
白話文:
患者是夏玉笙的女兒,兩歲,家住南京土街口。
病症是風溫疫痧(也就是疹子)。
原因,因乳食不濟,飼以牛乳,又酷嗜香甜之品。風溫病頭面見痧,服升達劑轉劇。
白話文:
原因:
患者因母乳不足,被餵食了牛奶,同時又非常喜愛甜食。患風熱病時,臉部出現紅斑,服用升提陽氣的藥物後病情加重。
證候,風溫七八日,熱壯無汗,晝夜煩躁,飲水無度,兩足逆冷,腹痛脹,得瀉稍松。少頃又脹,痧點僅見於頭面,自頸以下無點,氣喘鼻扇,喉音乾澀,血上溢。細視其面部痧點,乾紅焦萎,有退縮之象,周身全無點粒,身半以上發熱,身半以下冰冷,腹膨氣喘,目瞑眵多,鼻血咯血,時而索飲,時而下利。晝夜如是,不能安枕,逆象已見。
白話文:
症狀:
風熱病已經七八天,高熱不出汗,晝夜煩躁,飲水不止,雙足冰冷,腹痛腹脹,拉肚子後稍有緩解,但一會兒又脹起來,痧點只出現在頭部和麪部,頸部以下沒有,氣喘鼻子翕動,喉嚨乾澀,血衝上頭部。仔細觀察臉上的痧點,顏色乾紅焦枯,有消退的跡象,全身其他部位沒有痧點,身體上半身發熱,下半身冰冷,腹脹氣喘,眼睛閉不上且分泌物多,鼻血和咯血,時而想喝水,時而腹瀉。這樣的情況晝夜持續,無法安睡,逆症已經出現。
診斷,脈細數少神。審察前醫所用方劑,類皆升發藥品。費建中氏有云:放點時而升發者,理也。執升發於放點時者,障也。蓋痧證本由熱邪遏郁所化,古人謂痧本於陽而生於陰。《內經》曰:陽主天氣,陰主地氣。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今痧點但擁於頭面,而不見於正身,是但親其上而不親其下,用藥僅執一升發為不二法門,是不明剝復之道也。經云,亢則害,承乃制。又曰:病在上,取之下。證勢本屬棘手,所幸兩手之脈尚不散亂,而所見逆象,純是藥誤,尚有一線生機。欲挽救此證,猶逆水行舟,有稍縱即逝之勢。用大劑涼血清金之品,以冀挽回於萬一。
白話文:
診斷:脈搏細弱、快速、數量少,神志不清。檢查先前醫師使用的藥方,幾乎都是促進氣血上升的藥物。費建中醫師說:在適當時候使用升發藥物是合理的,但一直使用升發藥物就是錯誤的。因為痧症主要是由熱邪阻滯鬱積所引起,古人認為痧的根源來自陽氣,但卻產生於陰邪。 《內經》記載:陽氣主導天上的氣,陰氣主導地上的氣。源自於天的氣會向上走,源自於地的氣會向下走。現在痧點只集中在頭部和臉部,卻沒有出現在身體的其他部位,這表示痧只親近上焦而疏遠下焦。如果我們只使用升發藥物,而不顧及平衡陰陽,就違背了自然規律。經典上說,亢盛就會帶來危害,適應和調和才能控制。又說:病症在上面,就要從下面治療。病情危急棘手,但這患者兩手脈象尚且未散亂,所觀察到的不良症狀皆是由於用藥錯誤所致,還有救治的機會。想要挽救這個病症,就像逆水行舟一樣,稍有不慎就會功虧一簣。使用大量的涼血清熱的藥物,希望能有萬一救回患者的機會。
療法,湯液療法,鮮生地有涼血止血之功,用以為君。生石膏、黃芩有滌熱清金之妙,均屬肺家要藥,肺與大腸相表裡,用以導熱下行為臣。玄參清熱解毒,梔子能去曲折之火,用以為佐。夏枯草能開火府之閉,用以為使。外加梨汁、藕汁各一酒杯,並鮮生地汁和入,緩緩喂之。
處方,鮮生地(半斤,榨汁,和服)
白話文:
治療方法:
使用湯液療法。
- **君藥:**鮮生地,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
- **臣藥:**生石膏、黃芩,具有清熱清肺的功效,是肺部的重要藥物。肺與大腸表裡相通,可以導熱下行。
- **佐藥:**玄參,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梔子,可以消除鬱熱。
- **使藥:**夏枯草,可以疏通肺部鬱閉。
此外,還加入梨汁、藕汁各一杯,以及鮮生地汁一同混合,慢慢餵服給患者。
生石膏(一兩,研細),黃芩(二錢),玄參(四錢),黑山梔(三錢),夏枯草(三錢),梨汁、藕汁各一酒杯,和服。
白話文:
生石膏(30克,研磨成細粉),黃芩(6克),玄參(12克),黑山梔子(9克),夏枯草(9克),梨汁和藕汁各一杯,混合服用。
效果,上藥分為數次,頻頻灌之。服藥甘之如飴,甫及半,躁亂略平。次晨藥已灌完,便能熟睡,至日中始醒,知索乳。視其正身,痧點甚密,兩足轉熱,亦有點。復診,舉家歡慰,視為奇事。擬一清化之方,為之調理。越數日痊愈。
白話文:
效果:
上一次的藥分成多次餵服,每隔一段時間就灌一點。孩子喝藥就像吃糖一樣甘甜,才喝完一半,浮躁不安的症狀就明顯緩解了。第二天早上藥完全灌完,孩子能夠熟睡,直到中午才醒來,並且主動要喝奶。檢查孩子的身體,痧點密集,雙腳轉熱,也有點點。再次診脈,一家人都很開心,覺得這是奇蹟。開了一個清熱化痰的藥方,給孩子調理身體。幾天後,孩子完全康復了。
廉按:葉氏謂春令發痧從風溫濕,夏季從暑風、或從暑濕,秋令從熱爍燥氣,冬月從風寒、或從冬溫。痧本六氣客邪,風寒暑濕,必從火化。痧既外發,世人皆云邪透。孰謂出沒之際,升必有降,勝必有復。常有痧雖外發,身熱不除,致咽啞齦腐,喘急腹脹,下痢不食,煩躁昏沉,竟以告斃者,皆屬裡證不清致變。須分三焦受邪孰多,或兼別病累瘁,須細體認。
白話文:
廉泉在批註中指出:葉天士認為,春季發痧是由於風溫濕邪;夏季則由於暑風或暑濕;秋季則由於熱燥之氣;冬季則由於風寒或冬溫。痧證本質上是由於六氣客邪所致,風寒暑濕之邪,必定會化熱。痧證發作後,世人都認為是邪氣已透發出來。但是,誰又能想到,升降之間必定會相互影響,勝利之後必定會有轉折。常常有這樣的例子,雖然痧證已透發出來,但身體發熱的症狀仍未消除,導致咽啞、牙齦腐爛、喘急、腹脹、腹瀉食不下咽、煩躁昏沉,最終死亡。這些情況都屬於內證未清引起的變證。需要分清三焦受邪的輕重,或者兼有其他疾病導致體力衰竭,需要仔細辨識。
此案風溫疫痧,當以辛涼開肺為首要,乃服升達劑轉劇者,大抵前醫執用古方,如升麻葛根湯、荊防敗毒散等,升散太過,痧毒上衝,以致喉干氣喘,鼻衄咯血,面部痧點、乾紅焦萎,變證蜂起。方用大劑涼血清金,力圖挽救,處方固屬雄健,診斷多所發明,真膽識兼全之佳案也。
白話文:
這個病例是風溫疫痧,首要治療方法應當是辛涼開肺,但是服用了升達劑後病情反而更嚴重。這可能是因為前一位醫生使用了古方,比如升麻葛根湯和荊防敗毒散,這些方劑升散太過,導致痧毒上衝,出現喉嚨乾燥、氣喘、鼻血、咯血、面部痧點、乾紅焦萎等變證。因此,後來的醫生改用了大量涼血清金的方劑,全力挽救,處方本身也很有效,診斷也很準確,是一個膽識兼全的好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