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51)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51)
1. 燥結案(內科)
張錫純(住天津)
病者,劉敷陳,年四十餘,奉天清丈局科員。
病名,燥結。
原因,素有習慣性便閉,今因天氣溫燥而發病。
證候,飲食行至下脘,復轉而吐出,無論服何藥亦如此,且其處時時切疼,上下不通者已旬日。
診斷,脈右浮澀沉實。澀主血鬱而結,沉實主胃腸燥結,且舌苔黃厚而干,尤為陽明府實之現狀。
療法,硝菔通結湯以潤降之。
處方,用朴硝六兩,與鮮萊菔片同煮,至萊菔爛熟撈出,又添生片再煮,換至六七次。要用萊菔七八斤,將朴硝鹹味,借萊菔提之將盡。余濃汁四茶杯,每次溫飲一杯,兩點鐘一次,以便通為度。
效果,飲至三次,其結已開,大便通暢而痊。其女公子適患痢疾,俾飲其餘,痢疾亦愈。
說明,軟堅通結,朴硝之所長也,然其味鹹性寒,若遇燥結甚實者,少用之則無效,多用之則鹹寒太過,損肺傷腎,其人素有勞疾,或下元虛寒者,尤非所宜,惟與萊菔同煎數次,則朴硝之鹹味盡被萊菔提出,萊菔之汁漿盡與朴硝融化。夫萊菔味甘,性微溫,煨熟食之,善治勞嗽短氣,其性能補益可知。取其汁與朴硝同用,其甘溫也可化朴硝之鹹寒,其補益也可緩朴硝之攻破,若脈虛不任通下,可加野臺參之大力者以為之扶持保護,然後師有節制,雖猛悍亦可用也。按用朴硝煉玄明粉法,原用萊菔,然此法今人不講久矣。至藥坊所鬵者,乃風化硝,非玄明粉也。今並載其法,以備參考。實心救人者,亦可照法煉之,以備施用。其法於冬至後,用潔淨朴硝十斤,白萊菔五斤切片,同入鍋中,用水一斗五升,煮至萊菔爛熟,將萊菔撈出。用竹篩一個,鋪綿紙兩層,架托於新缸之上,將硝水濾過。在庭露三日,其硝凝於缸邊,將余水傾出曬乾,將硝取出。用沙鍋熬於爐上,融化後,攪以銅鏟,熬至將凝,用剷剷出,再裝以瓷罐,未滿者寸許,蓋以瓦片。用釘三個,釘地作鼎足形,釘頭高二寸,罐置其上。用磚在罐周遭砌作爐形,多留風眼,爐磚離罐三寸。將木炭火置於爐中,罐四圍上下都被炭火壅焙,以煅至硝紅為度。次日取出,再用綿紙鋪於靜室地上,將硝碾細。用絹羅篩於紙上厚一分,將戶牖皆遮蔽,勿透風,三日後取出。其硝潔白如粉,輕虛成片,其性最能降火化痰,清利臟腑,怪症服之可蠲,狂躁用之即愈,搜除百病,安斂心神。大人服二三錢,小兒服五分至一錢,用白湯或蔥湯融化,空心服之。服藥之日,不宜食他物,惟飲稀粥,服二三次後,自然精神爽健,臟腑調和,津液頓生,百病如失矣。惟久病泄瀉者,服之不宜。
康按:此大腸燥證也,先由胃積熱生燥,繼則大腸津液枯槁,腸中宿垢秘結,大府旬余不通,適陽明燥氣加臨,五液內燔,肺津無以滋潤,不能潤達腸府,傳導之官失其常度,遂致窒滯不宜,氣不下通。方用硝菔通結湯,潤燥通便,俾得熱結下行,津液漸復,便自通暢,為大腸燥結證,別創一便賤良方。惟用量太重,必北方風氣剛強者始為合度,若南方風氣柔弱者,減十之九方可服用。
白話文:
病人是劉敷陳,年約四十,是奉天清丈局的一名科員。
病名為燥結。
病因是他平時就有便祕的習慣,此次因為天氣溫暖乾燥而發病。
症狀表現為,食物吃到下腹後會再次吐出,無論服用什麼藥都如此,而且該部位持續疼痛,上下不通已經十多天了。
經過診斷,他的脈象右側浮澀沉實。澀代表血液瘀結,沉實則代表胃腸道的燥結,再加上舌苔黃厚且乾燥,這是陽明腑實的明顯現象。
治療方法是使用硝菔通結湯來潤滑並降低燥熱。
處方是,使用六兩朴硝,與新鮮的蘿蔔片一起煮,直到蘿蔔煮熟後撈出,再加入新的蘿蔔片繼續煮,如此更換煮至六七次。需用到七八斤的蘿蔔,將朴硝的鹹味透過蘿蔔充分提取出來。剩下的濃汁約有四杯茶,每次溫熱飲一杯,每隔兩小時一次,直到通便為止。
結果,服用三次後,他的燥結已經解開,大便順暢,病癒。他的女兒正巧患有痢疾,喝剩餘的藥湯,痢疾也好了。
解釋,軟化硬結,通暢阻塞,這是朴硝的特長,然而其味道鹹且性質寒,若遇到嚴重的燥結,少量使用無效,大量使用則鹹寒過度,可能損傷肺部和腎臟。對於有慢性疾病或下元虛寒的人,更不宜使用。只有與蘿蔔一起煎煮多次,朴硝的鹹味才會被蘿蔔充分提取,蘿蔔的汁液會與朴硝完全融合。蘿蔔味道甘甜,性質微溫,煮熟食用可以治療勞累咳嗽和短氣,其補益作用可見一斑。與朴硝一起使用,其甘溫可以中和朴硝的鹹寒,其補益可以緩和朴硝的破壞力。如果脈象虛弱,無法承受通下的藥力,可以加入大量的野臺參作為支撐保護,這樣即使藥力猛烈,也可以控制在安全範圍內。
康按:這是大腸燥的病症,先由胃積熱導致燥,接著大腸的津液乾涸,腸道中的舊垢祕結,大腸十多天沒有通暢,加上陽明腑的燥氣加劇,體內的液體燃燒,肺部的津液無法滋潤,無法滋潤腸道,使得傳導功能失常,導致氣滯不暢,氣不下降。使用硝菔通結湯,潤燥通便,讓熱結下行,津液逐漸恢復,大便自然通暢,這為大腸燥結的病症,創造了一個便宜有效的治療方案。只是藥量太重,必須是北方風氣剛強的人才適合,如果是南方風氣柔弱的人,需減少十分之九的藥量才能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