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50)

回本書目錄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50)

1. 肺燥脾濕案(內科)

六診,據述每服一次丸藥,大便一次,色如紅醬而穢,然不甚多,便至四次色轉醬黃,五次色轉老黃,六次色轉淡黃,腹熱已除,胃亦思食,診脈軟而不數,舌轉嫩紅,捫之微干,此胃腸津液兩虧也。與七鮮育陰湯以善後。

六方,鮮生地(五錢),鮮石斛(四錢),鮮茅根(一兩),鮮枇杷葉(五錢,炒香)

四味煎湯,臨服衝入鮮稻穗露、蔗漿、梨汁各兩瓢。

效果,連進四劑,胃納大增,津液精神復舊。後用燕窩冰糖湯,調理旬余而瘥。

廉按:秋日暑濕踞於內,新涼燥氣加於外,燥濕兼至,最難界限清楚,稍不確當,其敗壞不可勝言。蓋燥有寒化熱化,先將暑濕燥分開,再將寒熱辨明,自有準的。此案先用苦溫發表,辛潤宣上,以解涼燥外搏之新邪,俟涼燥外解,濕開熱透,然後肅清其伏熱,或用芳透清化,或用緩下清利,必俟伏邪去淨,津液兩虧,改用增液育陰以善後。先後六方,層次頗清,為治燥夾伏暑之正法。

白話文:

肺燥脾濕案例(內科)

患者六次診脈,據說每次服用丸藥後,都會大便一次,大便顏色 initially 像紅醬,但量不多;接著,大便顏色逐漸變化,第四次變成醬黃色,第五次變成深黃色,第六次變成淺黃色。腹熱已消,胃口也恢復了。脈象軟弱,不快速;舌頭顏色轉為嫩紅色,摸起來略微乾燥,這是胃腸津液都虧損的表現。之後,醫生開立七鮮育陰湯調理身體。

處方:鮮生地黃五錢、鮮石斛四錢、鮮茅根一兩、炒香的鮮枇杷葉五錢。四味藥煎湯服用,服用前加入鮮稻穗露、蔗漿、梨汁各兩瓢。

療效:連服四劑藥後,胃口大增,津液和精神都恢復了。之後再用燕窩冰糖湯調理十多天,病就好了。

心得:秋季暑濕停留在體內,又遇到新涼乾燥的氣候,燥濕夾雜,很難區分清楚,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很大的損害。因為燥邪有寒化、熱化之分,必須先將暑濕和燥邪分開,再分辨寒熱,才能準確治療。這個案例先用苦溫的藥物發散表邪,辛潤的藥物宣通上焦,以解除外來的乾燥寒邪;等到外來的燥邪解除,濕邪去除,熱邪透出後,再清除體內的伏熱,可以使用芳香透達、清熱化濕的方法,或用緩和的瀉下清利方法。必須等到伏邪完全清除,津液虧損後,再改用滋陰增液的藥物來調理。前後六個處方,層次分明,是治療燥邪夾雜伏暑的正確方法。

2. 燥結案(內科)

何拯華(紹興同善局)

病者,周茂蓮,年三十二歲,業商,住阮港。

病名,燥結。

原因,素有習慣性便閉,現受深秋風燥,其閉益甚。前醫用五仁橘皮湯,不應,特來邀診。

證候,腹脹便結,旬余不通,胃氣已鈍,喜飲而不喜食。

診斷,脈右沉滯,左弦澀,舌苔黃膩帶焦。此由氣為燥郁,不能布津,下輸於腸,腸乃燥結而痹也。

療法,內外兼治。外治先用蜜煎導以引之,蔥熨法以運之,內治仿丹溪開腸痹法,用蔞、薤、桔梗開提上竅為君,使上焦燥郁通暢,肺氣下降,胃氣自隨之以運行,且以元明精及白蜜潤降下竅為臣,以枳實為佐使,速通幽門以寬其腸氣,氣機一通,大便自解,又何必峻下為能乎。

處方,生薑(四分),拌搗全瓜蔞(六錢),干薤白(二錢,白酒洗,搗),苦桔梗(錢半),小枳實(錢半),元明精(三錢),淨白蜜(一兩),開水沖兩湯碗,代水煎藥

外治方,蜜煎導法。

用淨白蜜煎成如膏子,一二時許,將皂莢、麝香、細辛為末,和蜜捻成條子,放入穀道中,其便即通。

又方,蔥白熨法。

大蔥白(四斤,切作細絲),干米醋,多備待用。

將蔥白絲和醋炒至極熱,分作兩包,乘熱熨臍上,涼則互換,不可間斷。其涼者仍可加醋少許再炒熱,然炒蔥時,醋之多少須加斟酌,以炒成布包後,不至有湯為度。熨至六點鐘,其結自開。

次診,一劑而腹脹稍寬,頻放矢氣,再劑而下燥糞如羊屎者五六枚,肛門痛裂,焦苔雖退,黃糙依然,脈雖漸轉流利,而腸中尚有餘積。又以雪羹緩通以肅清之。

次方,漂淡陳海蜇(四兩),大地慄(六個),開水兩碗,煎成一碗,乘熱服之。

效果,連服兩日,大便如紅醬者三次,余積已盡。後用鮮石斛三錢,松子仁三十粒,調養胃氣,三日後胃能消穀而痊。

康按:凡津液素虧者,胃腸本燥,大便每多秘結,適逢秋燥傷肺,氣機不宣,則大便益不通矣。若用承氣猛攻,往往水瀉洞泄,中氣愈傷,津液益干,而燥矢不下,每致液涸動風,險症叢生。令仿丹溪翁開腸痹法,使上焦舒暢則下焦自通泰矣,又何勞峻下哉。

白話文:

病人是周茂蓮,今年32歲,從商,住在阮港。

病症是燥結。

病因是他本就有習慣性便祕,最近受到深秋乾燥季節的影響,便祕情況更嚴重了。之前醫生使用五仁橘皮湯治療,但沒有見效,所以特別請來診治。

病徵方面,他腹部脹滿且大便結硬,十幾天都無法排便,胃部消化能力減弱,喜歡喝水但不想吃東西。

診斷結果是,右手脈象沉滯,左手脈象弦澀,舌苔黃膩且有些燒焦。這是因為氣血被燥邪困擾,無法正常分佈津液到腸道,導致腸道乾燥且功能障礙。

治療方式是內外兼治。首先,外部治療使用蜂蜜煎煮後灌入直腸來引導排便,並配合蔥熨法來促進腸胃運作;內部治療則仿效丹溪翁的開腸痹法,使用瓜萎、薤白、桔梗作為主藥,使上焦的燥鬱得以順暢,肺氣下降,胃氣自然跟著運行,並且使用元明精及白蜜作為輔助,以快速通暢幽門,使腸胃氣息得以寬鬆,一旦氣機順暢,大便自然就能排出,不必強烈下瀉。

藥方如下:生薑(四分)、全瓜萎(六錢)、薤白(二錢)、苦桔梗(錢半)、小枳實(錢半)、元明精(三錢)、淨白蜜(一兩),用開水沖泡兩碗,代替水煎藥。

外治方法:蜂蜜灌腸法。

使用純淨的蜂蜜煎煮成膏狀,約一到兩個小時,將皁莢、麝香、細辛磨成粉末,混合蜂蜜搓成條狀,放入肛門內,大便就會排出。

另一種外治方法是蔥白熨法。

將四斤蔥白切成細絲,準備足夠的米醋。

將蔥白絲和醋炒至極熱,分成兩包,趁熱敷在肚臍上,冷了就互換,不可以間斷。冷掉的包可以再加一點醋再炒熱,但炒蔥時醋的量要酌情添加,確保炒完後不會有多餘的湯汁。持續熨敷六個小時,大便結硬的情況就會改善。

再次診治,服用一劑後腹部脹滿感稍微減輕,頻繁放屁,再服用一劑後,排出像羊糞一樣的乾燥糞便五六顆,肛門疼痛,舌苔雖然已經退去焦黑,但仍然黃糙,脈象雖然逐漸變得流暢,但腸中仍有殘留的糞便。再使用雪羹緩慢通便,清理腸道。

藥方如下:漂洗過的陳年海蜇(四兩)、大地慄(六個),用兩碗開水煎成一碗,趁熱服用。

效果:連續服用兩天,三次排出像紅醬一樣的大便,腸道內的殘留物已經清除。之後使用新鮮的石斛三錢、松子仁三十粒調養胃氣,三天後胃部能夠消化食物,病情得以痊癒。

康醫師補充:對於原本津液就不足的人,腸胃本來就比較乾燥,大便經常會祕結,如果遇到秋天乾燥季節,肺氣無法宣發,大便就更難排出。如果使用猛烈的瀉藥,往往會導致水瀉,中氣更受損傷,津液更幹燥,而乾燥的大便更難排出,可能會導致液涸動風,產生危險的併發症。仿效丹溪翁的開腸痹法,讓上焦的氣血順暢,下焦自然也能通暢,不必使用猛烈的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