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二集 傳染病案 (53)

回本書目錄

二集 傳染病案 (53)

1. 痘毒攻心案

車伯鴻(住汕頭仁安里)

病者,溫和德,年歲半,暹羅圖書印務公司溫士貞之子,住行街德鄰里。

病名,痘毒攻心。

原因,孩體壯盛,感染痘疫。前醫溫補太過,致痘瘡黑陷,毒氣攻心。

證候,痘頂黑陷,額上痘爛,失音不乳,咳喘腹瀉,咬牙寒戰,已危在旦夕。

白話文:

汕頭仁安里的車伯鴻醫生診治了一名住在行街德鄰里的暹羅圖書印務公司溫士貞之子,名叫溫和德,年紀才一歲半。孩子患的是痘毒攻心,因為身體壯盛感染了痘疫。之前醫生溫補過度,導致痘瘡變黑凹陷,毒氣侵襲心臟。孩子痘頂發黑凹陷,額頭上的痘瘡潰爛,失聲無法吃奶,咳嗽喘息腹瀉,咬牙發冷,情況危急。

診斷,額為心陽,痘毒攻心,故額上痘瘡爛。失音不乳,因痘毒停蓄肺間,炎火衝上,閉塞咽喉,不能納乳,甚至失音。肺氣不能下達胃中,又有瘡腐爛,故便下黑豆汁。本屬不治之證,病家再三哀求,因血心想救治法。

白話文:

診斷,額頭是心陽聚集的地方,痘毒攻擊心臟,所以額頭上的痘瘡又紅又爛。失聲不喝奶,是因為痘毒積聚在肺部,熱氣上炎,堵塞了喉嚨,無法吞嚥食物,甚至失聲。肺氣無法下達胃中,再加上痘瘡潰爛,所以大便像黑色豆汁一樣。這本來是無法治療的病,但是家屬苦苦哀求,於是我出了血想救治的方法。

療法,患者危在萬分,若用煎劑,緩不濟急,且散又不能下,因想得一法,急用熊膽濃液,以解心毒而止便瀉,繼則以透解血毒,清肺化痰之品。

處方,真金絲熊膽(二分),汽水(小半杯),以清潔指頭乳融為液。

白話文:

作為治療方法,患者情況危急,用煎服的藥物來不及緩解,而且藥粉也不能服用。因此,我想到一種方法,緊急使用熊膽濃液,以解心臟中毒和止住腹瀉,然後再使用透發解毒、清肺化痰的藥物。

初方,黑犀角(三分),桔梗(三分),生甘草(一錢),葶藶子(錢半),杏仁(一錢),連心麥冬(一錢),射干(錢半),牛蒡(錢半),當歸尾(六分),童便(一鍾,沖),蓮子心(念支)

白話文:

處方 1

  • 黑犀角:三分
  • 桔梗:三分
  • 生甘草:一錢
  • 葶藶子:錢半
  • 杏仁:一錢
  • 連心麥冬:一錢
  • 射干:錢半
  • 牛蒡:錢半
  • 當歸尾:六分
  • 童便:一鍾(用於沖服)
  • 蓮子心:念支的量

次方,羚羊角(三分),瓜蔞皮(錢半),麥冬(一錢),花粉(錢半),桔梗(五分),生甘草(一錢),牛蒡子(錢半),歸尾(六分),赤芍(七分)

白話文:

藥方:

  • 羚羊角:3 克
  • 瓜蔞皮:5 克
  • 麥冬:1 克
  • 花粉:5 克
  • 桔梗:5 克
  • 生甘草:1 克
  • 牛蒡子:5 克
  • 歸尾:6 克
  • 赤芍:7 克

三方,北沙參(三錢),阿膠珠(八分),雲茯苓(錢半),川貝母(一錢),陳皮(五分),甜桔梗(五分),炙甘草(五分)

白話文:

三種藥材的中藥方:

  • 北沙參:3 錢
  • 阿膠珠:8 分
  • 雲茯苓:0.5 錢
  • 川貝母:1 錢
  • 陳皮:0.5 錢
  • 甜桔梗:0.5 錢
  • 炙甘草:0.5 錢

效果,熊膽汁入,即吐熱痰半碗,聲出。再灌二次,思乳,瀉止。服後列數方各二帖而愈。迄今該兒健壯,痘痕亦少,無麻子相。其父在暹感余勞,由暹寄回兒科聖手匾贈余。

白話文:

療效:熊膽汁灌入後,立刻吐出半碗熱痰,聲音也恢復了。再灌兩次,便想喝奶,腹瀉也停止了。服用後,列出幾個方子,各服兩劑就痊癒了。時至今日,該孩子健壯無比,痘痕也很少,沒有留下麻臉。孩子的父親在泰國為我感動,從泰國寄回「兒科聖手」的匾額贈送給我。

廉按:痘毒攻心,十難救一。今現此案,血熱太盛,上蒸心肺,故用苦寒咸降,清營解毒而幸全,非真痘毒直攻心藏也。然歲半嬰兒,得此危證,不救者多,勿謂此法定能獲效焉。

白話文:

廉先生說:痘毒侵犯心臟,十個才救活一個。現在這個案例,血熱太盛,熱氣上蒸心肺,所以用苦寒鹹降的藥物,清涼營血、解毒,才幸運救活,並不是痘毒直接攻擊心臟所致。但是一歲半的嬰兒一旦得了這危急的症狀,死亡的較多,不要以為這個方子一定有效。

2. 時疫水痘案

何拯華(住紹興同善局)

病者,蔣四九,年二十一歲,業商,住本城南街。

病名,時疫水痘。

原因,初夏濕熱當令,水痘盛行,感染風熱而發。

白話文:

患者是蔣四九,二十一歲,從事商業,住在本城南街。

病症是時疫水痘。

病因是在初夏濕熱的氣候下,水痘流行,因感染風熱而發病。

證候,初起見點,狀如真痘相似,尖圓而大,內含清水,身熱二三日而出。面赤唇紅,眼光如水,噴嚏咳嗽,涕唾稠黏。

白話文:

症狀

疾病初期發作時,可以看到痘點,形狀類似真正的天花,尖尖圓圓且較大,裡面含有清澈液體。患者會持續發燒兩到三天。臉色潮紅、嘴脣鮮紅、眼睛浮腫無神,還會打噴嚏、咳嗽,鼻涕和唾液黏稠。

診斷,脈右軟滯,左浮弦數。舌尖邊紅,苔膩,微黃。此時行水痘也。發於脾肺二經,由濕熱醞釀而成,感風逗引而外發也。

療法,先與疏風化濕,以透發之。荊防敗毒散加減。

白話文:

診斷:

  • 脈搏:右側軟弱停滯,左側浮動而快速數次。
  • 舌頭:舌尖邊緣發紅,舌苔濕潤,略帶黃色。

病因:

此時患者患有水痘,它是由脾和肺兩條經絡發病,來自體內的濕熱,受風寒誘發而向外發作。

處方,荊芥(錢半),川芎(五分),羌活(七分),浙苓皮(錢半),桔梗(八分),防風(一錢),枳殼(一錢),白芷(八分),新會皮(八分),生甘草(四分)

白話文:

處方:

  • 荊芥:一半錢
  • 川芎:五分
  • 羌活:七分
  • 浙苓皮:一半錢
  • 桔梗:八分
  • 防風:一錢
  • 枳殼:一錢
  • 白芷:八分
  • 新會皮:八分
  • 生甘草:四分

次診,一劑即遍身起脹,但不灌漿,亦不作膿,身熱已輕,面唇淡紅。惟咳嗽痰多,口膩胃鈍,四肢倦怠。脈右仍滯,舌紅苔黃膩。此風邪去而濕熱尚盛也。治以辛淡芳透,吳氏四苓湯加味。

白話文:

第二次看診:

服過一劑藥後,全身腫脹,但沒有積水也沒有化膿,體溫已下降,嘴脣和臉色變淡紅色。只是咳嗽、痰多,口裡發膩,胃口變差,四肢無力。脈象右側仍然滯澀,舌頭紅、舌苔黃且膩。這是因為風邪已去,但濕熱之邪仍然嚴重。

治療方法:

使用辛辣、淡味、芳香、滲透性好的藥物,選用吳氏四苓湯加味。

次方,赤苓(三錢),澤瀉(錢半),光杏仁(三錢),竹瀝半夏(三錢),前胡(錢半),豬苓(二錢),廣皮(錢半),生苡仁(四錢),絲通草(一錢),桔梗(八分),三診,二劑後身熱已除,痰嗽亦減,胃動思食,大便通暢。惟心煩少寐,溺短赤澀。舌紅苔薄,脈轉沉數,左尺尤甚。此痰濕輕而伏熱獨重也。治以清心利溺,導赤散加減。

白話文:

使用了以下藥材:紅苓(9克)、澤瀉(4.5克)、杏仁(9克)、竹瀝半夏(9克)、前胡(4.5克)、豬苓(6克)、廣皮(4.5克)、生苡仁(12克)、通草(3克)、桔梗(2.4克)。

經過三次出診,服用兩劑藥後,病人的發熱症狀已經消失,痰液和咳嗽也有所減少。胃口有所恢復,大便也通暢了。

但是,病人仍然心煩失眠,小便少而赤黃。舌頭紅,舌苔薄,脈象沉而數,尤其是左手寸脈尤甚。這是痰濕較輕,而伏熱較重的表現。

因此,治療方案調整為清心利尿,使用導赤散加減方。

三方,鮮生地(四錢),漢木通(一錢),赤苓(三錢),淡竹葉(錢半),小青皮(六分),小川連(六分),生甘草細梢(七分),滑石(四錢,包煎),焦山梔(二錢),燈心(二分)

效果,連服二劑,神安溺利,後以飲食調養而痊。

白話文:

**處方:**三方

藥材:

  • 鮮生地:4錢
  • 漢木通:1錢
  • 赤苓:3錢
  • 淡竹葉:0.5錢
  • 小青皮:0.6錢
  • 小川連:0.6錢
  • 生甘草細梢:0.7錢
  • 滑石:4錢(包煎)
  • 焦山梔:2錢
  • 燈心:0.2錢

廉按:時行水痘,西醫謂之假痘,與真痘似同實異。往往但為水疱,而不成膿疱。其熱度於痘發之時,即降為常溫,不再升騰。痘疱亦早就干固,不復有瘢痕之遺留。痘瘡之中,凡屬假痘,其預後必良。若已種牛痘者,縱罹本證,亦惟發假痘最多,發真痘甚少。故痘疫之預防法,以種牛痘為必要。此案敘證清切,治法恰當,方亦輕穩。

白話文:

根據我多年的診療經驗,時令水痘,西醫稱為假痘,與真正的痘瘡雖然外觀相似,但本質卻不同。假痘往往只有水泡,而不會形成膿包。假痘發作時的體溫,很快就會恢復正常,不再繼續上升。假痘的水泡也會很快乾枯,不留疤痕。在痘瘡中,只要是假痘,預後一定良好。如果已經接種過牛痘,即使得水痘,也大多是發假痘,很少會發真痘。因此,預防痘疫的必要措施,就是接種牛痘。本案例對水痘的描述清晰準確,治療方法也很恰當,所用藥方也較為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