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二集 傳染病案 (51)

回本書目錄

二集 傳染病案 (51)

1. 疫痘夾疳案

嚴繼春(住紹興安昌)

病者,王玉安先生孫女,年七歲,住本鎮三板橋。

病名,疫痘夾疳。

白話文:

病患是王先生的孫女,年齡七歲,住在本鎮的三板橋地區。她的病情是由疫痘並發疳積。

原因,素患疳積,適染時疫而發痘。其父亦業兒科,曾進升麻葛根湯加蟬蠶蒡翹兩劑,因病勢頗險,第三日邀予會診,時正二月中旬也。

白話文:

由於體質因素,原本就有疳積的毛病。這時碰巧染上當時流行的疫病,於是長出痘疹。他的父親也從事兒科,曾給孩子服用升麻葛根湯,並加了蟬蛻、蠶砂、蒡薽、黃芩,共給了兩劑藥。但由於病情危急,第三天便請我前去會診。當時正是二月的中旬。

證候,蒸熱煩渴,面黃頰赤,肢細腹大,口生疳蝕,痘雖齊發而多不起脹,且多血泡,間有水泡,心神躁擾,晝夜不安。

白話文:

症狀:

  • 身體發熱、煩躁、口渴
  • 臉色發黃,雙頰泛紅
  • 身體瘦削,但肚子部位腫脹
  • 口腔內有潰瘍
  • 痘瘡雖已全部發出,但大多發育不良,沒有鼓起
  • 痘瘡中多為血泡,偶爾有水泡
  • 心神混亂,晝夜不安

診斷,脈浮洪搏數,舌純紅無苔。此血熱毒盛,銷爍氣液。況患疳者,氣液素虧,既不起脹,焉能灌漿,乃險中之逆證。惟且敬謝不敏而已。其父謂痘科書中雲:素有疳而患痘者,痘多無恙。蓋胎毒從久病而化,肌腠由疳熱而鬆。且兒既黃瘦,必骨勁筋強,腎元多實,他疾雖多,而於痘瘡則恆多無苦也。予曰:此但就濕熱蟲積肥熱疳之有餘者而言。若脾胃氣液兩虧之虛疳,又當別論。其父乃滿面憂容,謂同業三分親,務托盡心力而挽救之。予一再躊躇曰:證雖犯逆,幸而胃健善食,破格出奇以制勝,或有挽回之希望。

白話文:

診斷: 脈象浮大而有力,舌頭純紅無苔。這說明血熱毒氣旺盛,消耗了身體的氣血津液。況且得疳病的人,氣血津液本來就虧虛,既不會生腹脹,怎麼能夠灌腸灌食呢?這是病中兇險的逆症。我只能表示自己無能為力。

病人的父親說,痘科書上記載:本來就有疳病的人得了天花,天花往往不會出問題。這是因為胎毒隨著長時間的疾病而化解,肌膚腠理因為疳熱而疏鬆。而且孩子既黃且瘦,骨頭必然堅強筋腱有力,腎氣很足,其他疾病雖然很多,但對於天花卻往往沒有什麼問題。

我說:這只是針對濕熱蟲積肥熱疳的實證而言。如果是脾胃氣血兩虛的虛疳,就要另當別論了。

病人的父親滿臉憂容,說同行三分親,懇請務必盡心盡力地救治。我再三猶豫,說:病情雖然兇險,但幸好胃口很好,可以破格行險以求取勝,或許還有挽救的希望。

療法,起脹之由,必氣先至,而血乃行火上蒸,而水乃騰。藍真人曰:血少益氣,血乾滋氣。故以吉林參潞黨參為君。又曰:血熱清氣,血滯通氣。故以真西參、蘇丹參為臣。然必佐以雞冠血之溫蒸提頂,豬尾血、蚯蚓血之活血透毒,庶痘可起脹而灌漿,使以提清雞湯者,大滋氣液以托漿也。

白話文:

治療方法:

痘疹之所以會鼓脹,一定是氣先到,然後血才開始運行,火氣上升,水氣就會蒸發。藍真人說:血少就要補氣,血乾就要滋養氣血。所以把吉林參和潞黨參當做君藥。又說:血熱就要清氣,血滯就要通氣。所以把真西參和蘇丹參當做臣藥。但是一定還要搭配雞冠血的溫熱蒸氣來提頂部,用豬尾血和蚯蚓血來活血透毒,這樣痘疹才能鼓脹起來,灌入漿液。用提清雞湯來滋養氣血,幫助漿液灌入痘疹當中。

處方,吉林參(一錢),真西參(錢半),雞冠血(十滴),蚯蚓血(一瓢),潞黨參(錢半),蘇丹參(錢半),豬尾血一瓢,用棉紙濾清和梅冰少許三妙血和勻同沖。

先用提清雞湯兩碗,代水煎藥。

白話文:

藥方:

  • 吉林參:一錢(約3克)
  • 真西參:半錢(約1.5克)
  • 雞冠血:十滴
  • 蚯蚓血:一瓢
  • 潞黨參:半錢(約1.5克)
  • 蘇丹參:半錢(約1.5克)
  • 豬尾血:一瓢
  • 梅冰:少許

將棉紙濾清的雞冠血、蚯蚓血、豬尾血和勻,與梅冰少許混合,再與吉林參、真西參、潞黨參、蘇丹參一同沖服。

次診,一劑後,痘已漸次起脹,清漿如露。二劑後,漸次灌漿,漿如蠟色,或如茶色濃厚。予曰:奇哉!何藥之神應如斯耶。其父喜形於色,謂方奇特,奏效當然奇特。予曰:效不更方,囑仍服原方去雞冠血、豬尾血,加生耆尖錢半,暹燕窩二錢,再進一劑。消息其有否變端。

白話文:

第二次問診後,服用了一劑藥,痘痘已經逐漸腫脹起來,清澈的液體像露珠一樣。服用第二劑後,痘痘逐漸化膿,膿液像蠟油一樣,或像濃茶一樣。我感嘆道:真是太神奇了!什麼藥能有如此神效啊。病人的父親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神情,說藥方很奇特,效果當然也很奇特。我說:如果效果好,就不需要換藥方,囑咐他繼續服用原來的藥方,去掉雞冠血和豬尾血,加入生耆尖半錢、暹燕窩二錢,再服用一劑。觀察一下是否有什麼變化。

三診,痘將結痂,忽起口臭齦腫,牙隨齒疼,神煩啼哭,口渴引飲。大便閉,溺如米泔。此痘後牙疳也,乃素有疳積之餘毒,上攻牙齒而然。予已早料及此。故前方去溫蒸血氣之雞冠血,幸未色黑腐爛,諒不致牙齒脫落,穿腮破頰,蝕唇透鼻。然必急急救療,以免轉險為逆。內服清毒涼血飲,以瀉火而攻毒,外敷人中白散,以消疳而保齒。

白話文:

痘瘡後牙齦腫痛

痘瘡即將結痂時,突然出現口臭、牙齦腫脹、牙齒疼痛、精神煩躁、啼哭,且口渴想喝水。大便不通,小便像米湯一樣。這是痘瘡後期的牙齦腫痛,是由於體內原有的疳毒上攻牙齒所致。我早就預料到這種情況。所以,我之前的藥方中已經去掉了能溫熱蒸騰血氣的雞冠血。還好沒有出現黑色腐爛,估計不會導致牙齒脫落、腮部穿破、嘴脣糜爛或鼻子腐蝕。但是,必須立即積極治療,以免病情惡化。內服清毒涼血飲,以瀉火排毒,外敷人中白散,以消解疳毒,保住牙齒。

三方,尿浸石膏(四錢),知母(三錢),鮮生地(五錢),生赤芍(錢半),胡連(四分),酒洗生川軍(錢半),連翹(二錢),粉丹皮(錢半),人中白(三分),生甘草(四分)

白話文:

三方

  • 尿浸石膏:4錢
  • 知母:3錢
  • 鮮生地:5錢
  • 生赤芍:1.5錢
  • 胡連:0.4錢
  • 浸酒生川芎:1.5錢
  • 連翹:2錢
  • 粉丹皮:1.5錢
  • 人中白:0.3錢
  • 生甘草:0.4錢

外治方,人中白(二錢,煅),制硼砂(一錢),上青黛(一錢),兒茶(一錢),腰黃(八分),頭梅冰(四分),共為細末,搽敷患處。

白話文:

外用藥方:

  • 人中白(2 錢,煅燒過的)
  • 制硼砂(1 錢)
  • 上青黛(1 錢)
  • 兒茶(1 錢)
  • 腰黃(8 分)
  • 頭梅冰(4 分)

將這些藥物研磨成細粉,塗抹在患處。

四診,大便兩次,色紅帶黑。牙宣齒痛、煩熱等證已除,胃健喜食。舌潤淡紅,脈轉虛數。法當補氣生津,養胃陰而解餘毒。

白話文:

四種症狀:大便兩次,顏色為紅色帶黑色。牙痛、發熱等症狀已經消除,胃口好,喜歡吃東西。舌頭濕潤,顏色淡紅,脈搏微弱而跳動較快。

治療方法 :應當補氣生津,滋養胃陰,清除殘留的毒素。

四方,北沙參(三錢),生玉竹(錢半),蜜銀花(錢半),生西草(四分),原麥冬(錢半),甘蔗漿(一大瓢,分沖)

白話文:

各取下列藥材:

  • 北沙參:3錢
  • 生玉竹:1.5錢
  • 蜜銀花:1.5錢
  • 生西草:0.4錢
  • 原麥冬:1.5錢
  • 甘蔗汁:一大瓢,分次沖服

五診,今已回漿,十分全功。惟痂癢,便溏。脈虛不數。法當補氣以實脾。仿錢氏參苓白朮散加減,以善其後。

白話文:

五診 :現在已經開始結痂,整體情況良好。但結痂處發癢,大便稀溏。脈象虛弱,但跳動次數不高。

治療方法: 宜補氣益脾。仿照錢氏的參苓白朮散加減,以調理後續症狀。

五方,米炒黨參(錢半),浙茯苓(三錢),廣木香(四分),五穀蟲(三錢),生、炒於朮(各一錢),清炙草(五分),生苡仁(三錢),炒廣皮(五分)

效果,連服四劑,諸證皆愈。後用飲食調補,恢復原狀。

白話文:

米炒黨參、茯苓、木香、五穀蟲、生朮、炒於朮、炙草、苡仁、炒廣皮各適量,連服四劑,各種症狀都會痊癒。之後用飲食調理身體,就能恢復到原本的狀態。

說明,此病告痊,其父虛心請益。予謂醫貴實學,尤貴實驗。自問數十年來,於疫痘甘苦備嘗,姑以一得之見,為吾兄略言其要。

一、首辨疫痘形色

白話文:

這個病人康復後,他的父親誠心誠意地請教。我說醫術貴在實學,尤貴在實踐。我自問數十年來,在瘟疫和天花的治療中,嚐盡了各種甘苦,姑且拿我的一點心得,簡要地告訴兄長。

痘瘡吉凶,全在形色。始出之形,尖圓堅厚;起壯之形,發榮滋長;成漿之形,飽滿充足;收靨之形,斂束完固,與水珠光澤者,皆為正形。或平或陷,形之變也。若初出之時,隱如蚊蚤之跡,空若蠶種之脫,薄如麩片,密似針頭,如熱之痱,如寒之粟者,必不能起發而死。黏聚模糊,肌肉虛浮,溶軟嫩薄,皮膚潰爛者,必不能收靨而死。

白話文:

痘瘡的吉凶,全看外觀和顏色。剛發出來時,尖圓厚實;長大時,發育良好,滋潤生長;化膿時,飽滿充盈;收口時,緊密結實,有水珠光澤的,都是健康的樣子。有的平坦,有的凹陷,這是外形的變化。如果一開始長出時,像蚊蟲叮咬的痕跡,空洞像蠶蛹脫殼,薄如麩皮,細密如針尖,像熱生痱子,像冷生粟粒的,一定無法發育而死亡。黏稠不清,肌肉浮腫,軟爛薄嫩,皮膚潰爛的,一定無法收口而死亡。

痘之色,喜鮮明而惡昏暗,喜潤澤而惡乾枯,喜蒼蠟而惡嬌嫩。紅不欲豔,豔則易破;白不欲灰,灰則難靨。由紅而白,白而黃,黃而黑者,此始終次第漸變之正色。若出形而帶紫,起發而灰白,色之變也。至於根欲其活,窠欲其起,腳欲其固,地欲其寬,四者俱順,痘雖重而無慮;四者俱逆,痘雖輕而必險。然形色為氣血之標,氣血乃形色之本。

白話文:

痘瘡的顏色,喜愛鮮明而討厭昏暗,喜愛潤澤而討厭乾枯,喜愛蒼蠟色而討厭紅潤嬌嫩。紅顏色不要太鮮豔,太鮮豔容易破裂;白色不要太灰暗,太灰暗難以癒合。從紅色變成白色、白色變成黃色、黃色變成黑色,這是痘瘡顏色正常漸變的順序。如果痘瘡出現後帶有紫色,生長後變成灰白色,那是痘瘡顏色的異常變化。痘瘡的根基要牢固、豆窩要隆起、痘腳要結實、部位要寬敞,這四個條件都符合,痘瘡即使嚴重也不必擔心;四個條件都不符合,痘瘡即使輕微也一定危險。但是,痘瘡的形狀和顏色是氣血的徵兆,而氣血纔是形狀和顏色的根本。

氣盛則痘窠圓滿而周淨,氣虛則頂陷,氣散則窠塌。亦有氣虛極而不塌陷者,乃火載之故,外狀雖見圓滿,實空殼如水泡。血盛則痘窠光明而紅活,血虛則暈淡,血憊則暈結。亦有血虛極而外面猶紅者,乃火浮之故,外狀雖見圓暈,實枯槁而不潤澤。至於形色相較,寧可形平塌而色紅活,不可形光圓而色晦滯;寧可有色無形,不可有形無色。蓋形屬乎氣,氣可旺於斯須;色屬乎血,補血難圓速效也。

二、辨疫痘部位

白話文:

如果氣勢強,痘瘡就會圓潤飽滿、四周乾淨;氣虛,痘瘡就會頂部塌陷;氣散,痘瘡就會塌陷。也有氣虛到極點但痘瘡不塌陷的,這是因為有火氣的支持,外表雖然看起來圓潤,其實就像一個空殼,像水泡一樣。

如果血氣旺盛,痘瘡就會光亮紅潤;血虛,痘瘡就會暗淡;血衰竭,痘瘡就會發黑。也有血虛到極點但外面還是紅潤的,這是因為火氣浮在表面,外表雖然看起來紅暈,但實際上很乾燥而不滋潤。

比較形狀和顏色,寧可痘瘡形狀平坦而顏色紅潤,也不可痘瘡形狀圓潤而顏色晦暗;寧可有顏色沒形狀,也不可有形狀沒顏色。這是因為形狀取決於氣,氣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而顏色取決於血,補血很難快速見效。

痘瘡為陽毒,諸陽皆聚於面,吉凶善惡,但以面之部位占之即可。概其餘額屬心火。如印堂以上,髮際以下,橫兩日月角位,先見點,先作漿,先結靨者,為惡候。蓋心為君主,毒發於心,故先見其位。君危則十二官皆危,故凶。左臉屬肝木,右臉屬肺金。如兩臉先見紅點磊落者吉,如相聚作塊其肉腫硬者死。

白話文:

痘瘡是一種熱毒性疾病,所有陽氣都會集中在臉上。吉凶好壞,只需根據臉上的部位來判斷。一般來說,額頭部分屬於心火。

如果在印堂(兩眉中間)以上、髮際線以下的位置,橫跨日月角(兩側太陽穴附近)的地方,首先出現紅點、膿包,然後凝結かさ痂,這是凶兆。因為心是人體的君主,毒從心發,所以會先在心位出現問題。君主有危險,十二臟腑就會有危險,所以兇險。

左側臉頰屬肝木,右側臉頰屬肺金。如果兩側臉頰先出現分散的紅點,這是吉兆。但如果這些紅點聚集在一起形成塊狀,而且腫脹變硬,則是不吉之兆,預示着死亡。

蓋肝藏魄,肺藏魄,生意既絕,魂魄將離,故不治。頦屬腎水,承漿橫抵兩頤。先見紅點,先發先靨者吉。此位雖屬腎,然三陰三陽之脈皆聚於此,陰陽和,故可治。鼻屬脾土,若準頭先出先靨者凶。蓋四臟稟命於脾土,敗則四臟相隨而敗,必綿延日久而死。腎之竅在耳,又心開竅於耳,心腎皆少陰君火。

白話文:

肝臟儲藏魂魄,肺臟儲藏魄。人一旦沒有生命跡象,魂魄就會離體,所以無法醫治。

下巴屬於腎水,承漿穴橫貫兩腮。如果下巴先發紅點或先長青春痘,這是吉兆。儘管下巴屬於腎,但三陰三陽經脈都匯聚於此,陰陽調和,所以可以治療。

鼻子屬於脾土,如果鼻準先發紅點或先長青春痘,這是凶兆。因為四臟都由脾土統治,脾土敗壞,則四臟也會跟著衰敗,必定會拖延許久而死亡。

腎臟的竅穴在耳朵,而心臟也開竅於耳朵,心腎都屬陰火。

又少陽相火之脈,行耳之前後。凡在耳輪先見紅點者凶。蓋君相二火用事,則燔灼之勢難以撲滅。惟口唇四圍先出先起先靨者吉。因陽明之脈,挾口環唇,胃與大腸主之,無物不受故也。(一說前法亦時有不應,大抵從正額間及兩顴先見者多順,人中口鼻先見者多險。或口唇目胞預為浮腫者,此脾胃受毒尤險。

白話文:

此外,少陽相火之脈運行在耳前的周圍。如果耳輪上先出現紅點,是不吉利的徵兆。這是因為君火相火的作用過度,火勢過大難以撲滅。

相反地,口脣周圍最先出現紅點、先腫脹、先出現酒窩,則表示吉利。這是因為陽明之脈環繞著嘴部和嘴脣,由胃和大腸所主導,所以能吸收一切營養。

(另一種說法表示:前述的方法有時並不準確,大體上來說,如果紅點最先出現在正額間以及兩顴上,多數是吉兆;如果是人中、口鼻最先出現紅點,則多半是不吉利的徵兆。另外,如果口脣或眼皮事先浮腫,表示脾胃遭受毒氣侵害,更加危險。

太陽頤頰腮耳先見者多逆。其不能先見於上而反見於下部者,此元氣不振,起漿收靨亦同。凡初見點於正面吉部,相去一二寸,一顆尖細,淡淡桃紅色者,其痘必稀而輕,若初見於正面凶部,二三相併,五六成叢,或赤或白,頂平而少神者,其痘必密而重。)

三、辨痘疫傳變日期

白話文:

長在太陽穴、臉頰、腮幫和耳朵等部位的痘痘,大都是「逆痘」。痘痘不能先長在上面,卻反過來長在下面,這是由於元氣不足所致,痘痘的消退和復發也是如此。痘痘初起時,如果長在臉部的吉利部位,相隔一兩寸,只有一顆細尖的痘痘,呈現淡淡的桃紅色,這種痘痘通常較稀疏且輕微。如果痘痘初起時長在臉部的凶兆部位,一塊有二三顆,五六顆成一片連在一起,痘痘呈紅色或白色,頂端平平且沒什麼光澤,這種痘痘通常較密集且嚴重。

痘非有外氣來召,則不出,所召或非其類亦不出。出而不能逐去其毒,人即不生。欲逐其毒,悉由氣血固托,元陽蒸化。氣血不能出自一經,心以供血,初傳在心。肝以納之,血足實綻,二傳在肝。肺以供氣,氣到泛白,三傳在肺。腎以納之,腎伏真火,上蒸於脾,四傳在腎。

白話文:

痘瘡並不是因為有外來的病氣來引發才會出現,否則不會長痘。引發痘瘡的病氣如果性質不適合,也不會長痘。痘瘡出現後,如果不能把它的毒氣驅除出去,人就會死亡。想要驅除痘瘡的毒氣,完全靠氣血緊緊地包裹住毒氣,然後用元陽之氣蒸發並化解毒氣。氣血不能只從一個經絡運作,運作的過程中,心臟負責提供血液,所以痘瘡一開始出現在心臟經絡。肝臟負責儲藏血液,血液充足就會發紅,所以痘瘡的第二個階段出現在肝臟經絡。肺臟負責提供氣,氣足了痘瘡就會變白,所以痘瘡的第三個階段出現在肺臟經絡。腎臟負責儲藏氣,腎臟深藏著真火,真火往上蒸發到脾臟,所以痘瘡的第四個階段出現在腎臟經絡。

脾得真火,生氣化血,各經之東道主人,故五傳到脾,而功成循環無端,缺一不可。傳經訣自見點時算起,歷一周有半是也。見點一日半,共十八時,心經主事。第二日下半日,與三日十八時,肝經主事。起脹一日半,共十八時,肺經主事。第二日下半日,與第三日十八時,腎經主事。

白話文:

脾臟在接受真火後,將氣轉化為血液,是各經絡的總管。因此,五臟傳輸的氣血都必須經過脾,才能完成循環,缺一不可。

傳經的順序如下,從開始算起,共一週半的時間。

  • 第一日半,共十八小時:心經主導。
  • 第二日下半日,與第三日共十八小時:肝經主導。
  • 第四日半,共十八小時:肺經主導。
  • 第二日下半日,與第三日共十八小時:腎經主導。

貫膿一日半,共十八時,脾經主事,初傳一遍矣。其貫膿第二日下半日,與三日十八時,心經主事,回靨一日半,共十八時,肝經主事。第二日下半日,與第三日十八時,肺經主事。結痂一日半,共十八時,腎經主事。第二日下半日,與第三日十八時,脾經主事,凡傳兩遍方畢。

白話文:

膿包形成需要一天半,共十八個小時,主要由脾經控制,這是第一次傳導。膿包形成的第二天後半天和第三天十八個小時,主要由心經控制。膿包消退需要一天半,共十八個小時,主要由肝經控制。第二天後半天和第三天十八個小時,主要由肺經控制。結痂需要一天半,共十八個小時,主要由腎經控制。第二天後半天和第三天十八個小時,主要由脾經控制。總共傳導兩遍才會完成整個過程。

惟各經之用,有時有日,何經先到何經,後接相連不絕,危而後安,離而復合,若或離絕橋斷,船敗陷溺可。必所以輕重不均,吉凶不一。此傳經之言,要妙微密。時者十八時也,日者一周半也。先後者,氣血之程途也。到與接者,經之傳也。不絕者,各經用命也。危而後安者,氣血之應也。

白話文:

各條經脈的運作都有特定的時間,像一天有午前和午後,哪條經脈先運作,哪條經脈後接,它們緊密聯繫,不會斷絕。當人遭遇危險時,身體會應變,經脈也會暫時離散,然後又重新聚合。如果經脈離散後就斷絕了,會像船隻無法航行、陷入困境。這些都會導致身體的平衡失調,帶來不同的吉凶禍福。古人關於經脈傳輸的理論,奧妙而精微。所謂的「時」,是指一天的18個時辰;「日」,是指一週半。先後運作,是指氣血在體內的運行路線。傳遞和連接,是指經脈之間的相互傳承。不間斷地運作,是各條經脈維持生命活動的根本。在危難時機化險為夷,是氣血的調整作用。

離而復合者,毒之化也。心到而肝不應,則不高聳。肝到而肺不應,則不橫鋪。肺到而腎不應,則乾枯,或抬空亮。腎到而脾不應,則氣血無來路,而諸證蜂起矣。各經互用,變化相連,毒無所容,必至消化。七日有零,而復一經有疵,氣血至此而敗絕,毒至此而得反攻,不亡何待。

白話文:

當不同的經絡之間出現阻隔不通時,就會導致毒素的產生。如果心經通暢而肝經不通暢,就會導致心氣無法升騰。如果肝經通暢而肺經不通暢,就會導致肝氣無法橫行。如果肺經通暢而腎經不通暢,就會導致肺氣乾枯,或者出現氣虛神疲的症狀。如果腎經通暢而脾經不通暢,就會導致氣血無法循行,從而引發各種疾病。各條經絡之間相互合作,相互轉化,如果毒素無法排出,就會導致毒素堆積,最終導致組織消化。如果過了七天左右,又有一條經絡出現問題,氣血就會在這個點上中斷,毒素就會趁機反攻,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危及生命。

能明乎此,思過半矣。此就急性疫痘而言,若慢性疫痘,發熱三日而後見標,出齊三日而後起脹,蒸長三日而後貫膿,漿滿三日而後收靨,發熱之初,耳尻中指俱冷,耳後起紅絲,呵欠噴嚏,眼目困倦,兩顴之間,有花紋見者,預知其為痘也。

四、辨疫痘用藥宜忌

白話文:

如果你能理解這些,對於痘症的認識就已經過半了。這裡所說的主要是急性痘症,如果是慢性痘症,發熱三天後纔出現皮疹,皮疹出現三天後才開始腫脹,腫脹三天後才化膿,膿液充滿三天後才會開始消退。發熱初期,耳朵周圍、中指都發冷,耳後出現紅筋,打哈欠和噴嚏,眼睛睏倦,兩顴之間出現花紋,如果看到這些徵兆,就可以預測是痘症。

活血宜紫草、紅花,惟見點紅甚,或便滑者忌。山楂散血消積,胃虛不能食則忌,甘草解毒和中,中滿則忌。陳皮健脾行氣,自汗則忌。大腹皮利水治脹,發散則忌。牛蒡子疏風潤色,滑竅通肌,泄瀉則忌。木通疏利膀胱,溺多則忌。訶子、烏梅止瀉渴斂汗,便實則忌。人參、白朮扶元益胃,血燥毒盛則忌。

白話文:

活血化瘀

  • 適合使用紫草、紅花,但如果看到上火、出汗或滑便的跡象,就不要使用。
  • 山楂可以散瘀消積,但胃虛不能進食的人不宜使用。
  • 甘草可以解毒和中,但中滿症狀(腹脹、腹痛)的人不宜使用。
  • 陳皮可以健脾行氣,但自汗的人不宜使用。
  • 大腹皮可以利水消脹,但發散症狀(出汗、頭暈)的人不宜使用。
  • 牛蒡子可以疏風潤色、滑潤通暢,但腹瀉的人不宜使用。
  • 木通可以疏通膀胱,但小便過多的人不宜使用。
  • 訶子、烏梅可以止瀉、止渴、斂汗,但大便硬結的人不宜使用。
  • 人參、白朮可以補氣健脾,但血熱、毒盛的人不宜使用。

升麻、葛根升發開提,痘密汗多,毒盛裡實則忌。羌活、白芷敗毒追膿,氣虛則忌。當歸、川芎活血補血,血熱痘爛則忌。芍藥、地黃涼血助陰,血寒不發則忌。辰砂定神除熱卻煩,灰白不發則忌。糯米暖胃實脾,氣滯則忌。防風散風解熱,氣喘則忌。木香調氣散寒,止腹痛瀉青,斑黑燥渴則忌。

白話文:

升麻、葛根:

幫助發汗,促進發疹。痘痘密集、汗多時應避免。

羌活、白芷:

清熱解毒,引膿外出。氣虛時應避免。

當歸、川芎:

活血補血。血熱痘爛時應避免。

芍藥、地黃:

涼血滋陰。血寒不起疹時應避免。

辰砂:

安神清熱,消除煩躁。灰白不起疹時應避免。

糯米:

溫暖胃脾,益氣。氣滯時應避免。

防風:

散風清熱。氣喘時應避免。

木香:

理氣散寒,止腹痛瀉青。痘疹發黑、口渴時應避免。

厚朴溫胃寬脹,煩渴則忌。細辛發散上行通肺,燥熱則忌。柴胡發表透熱,氣升則忌。前胡除痰治嗽,便泄則忌。半夏消痰止嗽,燥渴則忌。麻黃、紫蘇散表逐寒,表虛則忌。生薑、肉桂助胃溫中,血熱妄行,乾紅焦紫則忌。附子回陽補元,治虛寒厥冷,煩亂則忌。大黃盪滌實熱,胃虛食少則忌。

白話文:

**厚朴:**溫暖胃部,緩解脹氣,但有煩渴時不宜服用。

細辛: 發散寒氣,上行至肺部,但燥熱時不宜服用。

柴胡: 疏散風熱,透達熱邪,但氣血上升時不宜服用。

前胡: 化痰止咳,但腹瀉時不宜服用。

半夏: 化痰止咳,但口乾舌燥時不宜服用。

麻黃、紫蘇: 發散外邪,驅逐寒氣,但表氣虛弱時不宜服用。

生薑、肉桂: 溫助脾胃,但血熱妄行、面紅舌紫時不宜服用。

附子: 回陽補虛,治療虛寒厥冷,但煩躁不安時不宜服用。

大黃: 攻逐實熱,但胃氣虛弱、食慾不振時不宜服用。

人牙起發腎邪陷伏,血熱毒陷則忌。山梔降火下行,氣虛便溏則忌。犀角涼血止衄,時值行漿則忌。牡丹皮行血歸經,痘前多汗則忌。肉豆蔻健脾止瀉,便實則忌。桔梗開鬱發導,瀉下則忌。蟬蛻驅風散毒,表虛汗脫則忌。枳殼寬胸下氣,氣虛下陷則忌。胡荽、乳香焚之開竅,血熱毒盛,煩渴衄汗則忌。

白話文:

人牙:

  • 牙齒發炎時,腎臟疾病潛藏,血熱毒盛時忌用。

山梔:

  • 清熱利尿,氣虛大便稀薄時忌用。

犀角:

  • 涼血止血,行經期間忌用。

牡丹皮:

  • 活血通經,痘疹前出汗多時忌用。

肉豆蔻:

  • 健脾止瀉,大便實結時忌用。

桔梗:

  • 開鬱通氣,腹瀉時忌用。

蟬蛻:

  • 驅風解毒,表虛盜汗時忌用。

枳殼:

  • 理氣降逆,氣虛下脫時忌用。

胡荽、乳香:

  • 焚燒通竅,血熱毒盛,煩渴、鼻衄、出汗時忌用。

黃耆能密腠,痘未出齊則忌。

五、辨疫痘看護宜忌

痘瘡自初出至收靨時,臟腑俱虛,外邪易觸,飲食易傷,凡起居、飲食、服藥皆宜注意。

白話文:

黃耆能夠緊密肌膚毛孔,如果痘疹還沒有完全長出來就要避免使用。

在照料出疹期間,從疹子剛開始出現到恢復結痂的時候,人體的臟腑都很虛弱,容易受到外界邪氣的侵襲,飲食也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因此在日常生活、飲食和用藥上都應該多加留意。

(一)嚴冬多設炭火,盛暑多置冰水,務使室中寒暖和勻,臥處最要無風,又要通明,忌暗。常令親人看守,夜中燈火莫離。若遇烈風迅雷暴雨之變,更當謹慎。幃幙潔被服,除穢氣,忌見僧道師巫、孝服孕婦、生人六畜、掃地梳頭等事。忌觸油漆氣、燒頭髮氣、吹滅燈燭氣、熏抹瘡藥氣、硫磺腦麝諸香氣、韭蒜糞穢諸濁氣、魚腥煎炒諸油氣、房中淫液氣、婦人月經氣、狐臭氣、諸瘡腥臭氣、死人屍厭氣。忌聞哭泣詈罵呼怒歌樂及鑼鈸金器之聲。

白話文:

(一)

  • 在寒冷的冬天,要多放木炭取暖;在炎熱的夏天,要多放冰水降溫。確保房間溫度適中,不冷不熱。
  • 睡覺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沒有風,而且要明亮,不要黑暗。
  • 經常請親人看護,夜裡不能離開燈火。
  • 如果遇到大風暴雨,要更加謹慎。
  • 保持帳幔、被褥乾淨,去除穢氣。
  • 忌諱見到和尚道士、巫師、孝服者、孕婦、陌生人、六畜、掃地和梳頭等。
  • 忌諱接觸以下氣味:油漆味、燒頭髮味、吹滅燈燭味、燻抹瘡藥味、硫磺腦麝等香料味、韭菜大蒜糞便等濁味、魚腥味、煎炒油味、房事淫液味、婦人月經味、狐臭味、各種創傷的腥臭味、死人的屍臭味。
  • 忌諱聽見以下聲音:哭泣聲、咒罵聲、怒吼聲、唱歌聲、樂曲聲,以及鑼鈸金器聲。

忌洗面,恐生水入瘡而釀他證,生水入目而成眼患。眼鼻部之痘痂,不可動,恐有眼吊鼻齆之患。愈後行坐勿太早,恐成腰痠腳痛之痼疾。

白話文:

避免洗臉,以免生水進入傷口引發其他病症,生水進入眼睛可能導致眼疾。長在眼睛和鼻子部位的痘疤,不要動,以免引發眼吊鼻齆等疾病。康復後不要過早起身走動,以免留下腰痠腳痛的後遺症。

(二)痘初起時,宜食筍尖、雞腦、雞冠,飯內煮肉,酒釀桑蟲。能食者,與鯽魚白鯗之類(脾胃弱者,筍尖、鮮魚,皆不宜食)。至釀膿時,宜食鵝尾肉、雄雞頭,煮爛蓮肉、棗子,年深醃肉、圓眼肉、白黏米粥、嫩羊汁、頂大桑蟲。及收靨時,惟宜清淡,忌食毒物。始終忌食蔥、蒜、韭、薤、茄子、栗子、螃蟹、鮮魚、蜜浸椒辣、時果、圓蛤、雞鵝雞子、糕粽、醋、醬、酒糟、鮮豬肉,及豬之心、腎、血、髓、肝、腸等物。小米麥面、火酒,瓜、柿、梨、杏、櫻桃、荸薺、荔枝、橘子之類。

犯之則有伏匿、焦紫喘脹聲瘖之患。誤食糖霜,則多發疳蝕。

六、辨疫痘應用書籍

白話文:

(二)痘瘡剛發作時,建議食用筍尖、雞腦、雞冠,在飯裡煮肉吃,酒釀桑蟲。胃口較佳者可食用這些食物,還有鯽魚、白鯗等(脾胃虛弱者,不宜食用筍尖、鮮魚)。到了化膿階段,建議食用鵝尾肉、雄雞頭,煮爛蓮藕、紅棗,醃製多年的肉、圓眼肉、白米粥、嫩羊汁、頂大桑蟲。等到痘瘡收口時,只宜清淡飲食,忌食有毒食物。從發病到收口期間,都要忌食蔥、蒜、韭菜、薤、茄子、栗子、螃蟹、鮮魚、蜜餞辣椒、時令水果、蛤蜊、雞蛋、糕點、醋、醬油、酒糟、鮮豬肉,以及豬的心、腎、血、髓、肝、腸等器官。也不建議食用小米、麥面、烈酒、瓜類、柿子、梨子、杏子、櫻桃、荸薺、荔枝、橘子等。

學說惟《黃帝逸典》,最為高古,唐藍采和真人注。自序謂立功人寰,莫如醫藥,乃注此書,而附撰藥性藥方於後。藥性兼及構造之原理,藥方兼及配合之方法,可為治痘之綱要。看法惟翁仲仁《痘疹金鏡錄》最為精確。其書總括痘疹之病源、治法及處方,頗為簡明,且無偏於寒熱攻補之弊。

白話文:

最古老且崇高的醫學理論記載在《黃帝逸典》中,由唐朝的藍採和真人所註解。他在序文中寫道,醫藥是最能造福人世的功德,因此註解了這本書。書中還附有他撰寫的藥物的特性和藥方。藥物的特性涵蓋了其結構原理,而藥方則包括了配方的法則,可以作為治療天花的綱領。

至於天花的診斷方法,以翁仲仁的《痘疹金鏡錄》最為精準。他的書總括了痘疹的病因、治療方法和處方,寫得非常簡明扼要,而且沒有偏重於寒、熱、攻、補的弊端。

吳鞠通贊為痘科寶筏。其妙處全在於看,認證確實,治之自效。初學必須先熟讀其書,而後歷求諸家,方不誤事。故今之研究痘疹者,多以此為入門之書。而俞茂鯤撰《痘科金鏡賦集解》,取翁仲仁賦十一篇,加以註釋,亦不可不參看也。又次葉天士《幼科痘疹要略》,其看法有補翁仲仁不及之條,治法則參考諸家,廣收眾法,集前哲之長,而融化之。徐靈胎贊為不僅名家,可稱大家,良有以也。

白話文:

吳鞠通的《痘科寶筏》被譽為痘疹治療的指針。它的精髓在於觀察、確診,然後對症下藥,自然見效。初學者必須先仔細研讀此書,之後再參考其他著作,才能避免誤診誤治。因此,現在研究痘疹的人,大多以此書為入門之作。而俞茂鯤纂編的《痘科金鏡賦集解》,收錄了翁仲仁的十一篇賦,並加註解,也值得參考。再者,葉天士的《幼科痘疹要略》,在診斷方面補足了翁仲仁的不足之處,在治療方面參考了各家療法,廣納眾法,集前人的精華,融會貫通。徐靈胎讚嘆葉天士不僅是名家,更可稱之為大家,這評價實至名歸。

陸履安謂葉氏治痘,夙稱神奇。觀其案中寒熱攻補,不膠於一見,如毒火深伏,氣血壅遏者,藉芳香以搜逐,用紫雪丹。氣滯血凝,毒重火伏者,以酒大黃、石膏、青皮桃仁、荊芥、犀角、豬尾血之類主治。肝肺毒火不宣,氣血有焦燔之勢者,用犀角、羚羊、紫草、丹皮、石膏、鮮生地之類。

白話文:

陸履安說葉氏治療痘痘,一直以來都被稱為神奇。觀察她的病例記載,對寒熱虛實的治療,並非執著於某一種見解,例如:

  • 如果毒火深藏,氣血壅滯,則使用芳香藥物排出毒火,使用紫雪丹。
  • 如果氣滯血凝,毒火嚴重,使用酒大黃、石膏、青皮桃仁、荊芥、犀角、豬尾血等藥物治療。
  • 如果肝肺毒火不宣,氣血有被灼傷的跡象,則使用犀角、羚羊、紫草、丹皮、石膏、鮮生地等藥物。

元氣不支,陽虛內陷而見灰白濕爛泄瀉嘔惡等證者,用辛香溫煦,如陳文仲之法為要。氣血極虛而漿清塌癢,全無實證相兼者,當峻補氣血,用參歸鹿茸湯及坎炁湯之類。氣虛莫外乎保元及四君子,血虛不離於四物及補血湯。又於氣虛血熱者,補氣之中兼涼血。血虛氣滯者,補血之中佐辛香。

白話文:

如果出現元氣不足,陽氣虛弱內陷,導致面色蒼白、濕爛泄瀉、嘔吐惡心等症狀,應使用辛香溫煦的藥物,例如陳文仲的方法。

如果氣血極度虛弱,導致漿液清稀、皮膚塌陷瘙癢,沒有任何實證伴隨,則應大力補氣補血,使用參歸鹿茸湯和坎炁湯等藥方。

氣血虛弱可以從保元湯和四君子湯中補氣,也可以從四物湯和補血湯中補血。

此外,如果氣虛血熱,可以在補氣的同時涼血;如果血虛氣滯,可以在補血的同時加入辛香藥物。

用攻法須分部位經絡,用補法當辨寒熱燥濕。過清則有冰伏之慮,偏熱則有液涸之虞,此皆先生採擇先賢之法,因人見證而施治,可謂善法。古者矣!近世小兒痘疹,多挾熱疫時氣而發,故費建中救偏瑣言,法多中肯,必勝湯一方,《金鑑痘疹心法要訣》每採用之,以救非常之怪痘,厥功偉矣。葉氏《痘疹要略》云:近世布痘,每盛發於君相風木燥金司令,蓋非火不發也。

白話文:

使用攻法時必須仔細分辨部位和經絡,使用補法時應區分寒熱燥濕。如果過於清寒,就有寒氣潛伏的風險;偏熱則會有體液枯竭的隱憂。這些都是前輩名醫傳下來的方法,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施治,可謂良方。自古以來就是這樣!

近代小兒痘疹,多合併熱疫時氣發作,所以費建中在《救偏瑣言》中提出的方法大多切中要害,而必勝湯一方更是《金鑑痘疹心法要訣》中常採用的方劑,用來治療罕見的怪痘,其功效顯著。葉天士在《痘疹要略》中說:近來痘疹的流行,往往盛發於君相風木燥金司令的時候,因為火熱之邪是痘疹發作的必要條件。

火鬱發之,升陽散火是已。但前證若裡熱甚重,煎灼脂液,苟非苦寒下奪,佐以升表,不能用也。費建中方,頗為中的。妙在寒涼清火解毒,必佐活血疏暢,預防其凝滯氣血也。乃後人不察,訾其偏任寒涼。蓋未知痘疫之同於熱疫也。審其為熱疫,必宗其法,又可曾亦論及。

白話文:

當體內有火鬱積時,需要發散出去,疏通陽氣來散熱。但如果體內熱邪過重,煎煮了脂液,若不使用非常苦寒之藥物來瀉下,配合發散的方法,是無法奏效的。費建中方的處方相當中肯。它的精妙之處在於用寒涼藥物清火解毒,同時必須配合活血化瘀的藥物,避免氣血凝滯。後人對此不瞭解,批評它過於偏重寒涼。這是因為他們不知道痘疫與熱疫的相似性。如果確認為熱疫,就必須遵循費建中的方法,而這一點,張志聰也曾討論過。

近惟王清任知之。即麻疹亦多因熱疫之氣而發,故治法亦與溫疫相埒。習幼科者,於溫熱暑疫諸證因,不可不細心研究也。總之書不在多,在乎精。苟能於此四種,明辨篤行,融會貫通,則於痘疫,已得其要矣。今承下問,容敢實告,願與吾兄一商榷之。

白話文:

我知道你最近在研究王清任的著作。其實,麻疹大多也是因為熱疫之氣而發生的,所以治療方法也與溫疫類似。從事小兒科的人,對於溫熱暑疫諸症的成因,一定要仔細研究。總之,讀書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如果你能熟讀這四本書,深入理解並融會貫通,那麼對於痘疫,你已經掌握了要領。現在你來向我請教,我將直言相告,並希望和你一起探討研究。

廉按:疫痘夾疳,較尋常痘疫為難治,以其實中夾虛,虛中夾實也。況痘已發齊,多不起脹,正聶久吾所謂出齊後,當起脹而不起脹,則漿不行,而五陷之症作矣。所謂五陷者,如痘稠密,暈紅紫,而頂陷下,紫陷也。甚則暈腳乾枯,中有黑臍,而成黑陷,此毒熱熾盛,蔽其氣,凝其血而陷也。

白話文:

廉氏按語:疫痘夾雜疳瘡,比一般的痘疫更難治療,因為其中夾雜有虛證和實證,同時又有實證夾雜在虛證中。況且痘痘已經發得齊全,大部分都不會起脹,正像聶久吾所說的那樣,出疹齊全後,本應起脹,但不起脹,那麼漿液無法運行,五陷之證就會出現了。所謂五陷,是指痘痘密集,暈圈呈紅紫色,而頂部下陷,稱為紫陷。嚴重的,暈圈乾枯,其中還有黑色臍點,形成黑陷,這是毒熱熾盛,遮蔽了氣血,凝結了血液而導致的陷。

若痘出稠密,色淡白,根無紅暈而頑陷者,白陷也。甚則遲一二日,轉為灰陷,此血氣虛寒,不能運化毒氣以成漿,故陷也。又有一種痘,顆粒通紅,成血泡而不成漿,此氣虛不能統血,而血反上居氣位也。血泡失治,則氣愈虛而為血陷。此案實為血陷之證,初方出奇制勝,妙在三血合用。

白話文:

如果痘痘長得又稠又密,顏色淡白,根部沒有紅暈,而且陷得很深,這就是「白陷」痘。嚴重的,過了一兩天會變成「灰陷」痘,這是因為血氣虛寒,不能將毒氣運化成膿液,所以會陷下去。還有一種痘痘,顆粒通紅,形成血泡而不化膿,這是因為氣虛不能統血,而血反而上佔了氣的位置。如果血泡沒有及時治療,那麼氣會越來越虛,變成「血陷」痘。這個病例實際上是血陷症的證據,原來的方劑奇特而有效,妙在使用了三種血藥。

雞冠居至高之分,取其陽氣充足,痘頂不起者,須此透發。但系盛陽之品,故加豕蚓等血為佐。豕,陰畜,尾又居至陰,凡血皆熱,惟此清涼。尾善動,故尤活血。地龍善竄,活血通經,能引諸藥直破惡毒所聚之處,且雞冠提漿,升表治上。豬尾性動,入里治下,二者更有上下表里兼顧之妙。

白話文:

雞冠位於雞頭的最高處,取其陽氣充盛,痘瘡不能發透者,需要用它來透發。但雞冠是盛陽之物,所以加入豬尾血等血類藥材作為輔佐。豬是陰性動物,而尾巴又位於至陰部位。一般血液都比較熱,而豬尾血卻是清涼的。豬尾善於運動,所以尤為活血。地龍擅長穿行,活血通經,能引導其他藥物直接攻破毒邪聚集的地方。此外,雞冠提漿,可以升發表氣,治療上部病症。豬尾性動,可以入裡治療下部病症。這兩味藥材配合使用,既能兼顧上下,又能兼顧表裡。

服後速奏特效,洵非虛誇。迨至漿足結痂,忽發牙疳,雖屬應有之變證,而內服、外敷二方,尤為中的。案後說明,足見學有心得,證多經驗,非老成練達者不能道。至若應用書籍,如上述四種外,又有《祝氏痘科良方》,簡當切用,後之學者,不可不瀏覽也。

白話文:

服藥後快速奏效,絕非誇張。等到膿液充足結痂後,突然出現牙齦發炎的併發症,雖然是意料中的變化,但內服和外敷的兩個方子,都非常有效。案例後的說明,充分說明瞭經驗豐富、見多識廣,不是年紀大經驗老道的人無法說出的。至於應用書籍,除了上述四種之外,還有《祝氏痘科良方》,簡潔切用,後來的學者不可不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