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47)

回本書目錄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47)

1. 秋燥化痢案(內科)

何拯華(紹興同善局)

病者,趙君,年三十四歲,業商,住華舍。

病名,秋燥化痢。

原因,素稟陰虧,夏月炎蒸,液為暗耗,裡氣已燥,適逢秋燥司令,以燥感燥,下侵於腹,初則燥瀉,繼變燥痢。

證候,下痢赤白,晝夜二十餘次,腸中切痛,痛而後行,裡急後重,艱澀不通,行後稍止,氣機終覺不利,身體熯燥,口澀咽乾。

診斷,脈右沉弦細澀,左浮澀沉數,舌乾紅,苔薄白少津。此石芾南所謂肺燥直逼大腸,而成腸澼。燥鬱氣機,則腸垢下而色白,燥傷血絡,則血滲大腸而色紅也。

療法,下燥治血,故重用地、芍、膠、黃,大劑養營滋燥為君,瓜蔞滑利氣機為臣,佐以桔梗開提肺氣,宣其壅而舉其陷,使以甘草,扶助白芍緩其急以止其痛。

處方,細生地(六錢),生白芍(一兩),陳阿膠(二錢,烊沖),瓜蔞仁(五錢,炒香),白桔梗(錢半),生甘草(一錢),雞子黃(兩枚,煎湯代水)

次診,下痢次數漸減,惟少腹切痛,心煩口燥,夜甚不寐,脈同前,舌稍潤,防有糟粕結為燥糞。用加味雪羹煎滋陰潤燥,兼清余積。

次方,陳阿膠(三錢,烊沖),生白芍(一兩),生甘草(一錢),淨楂肉(二錢),薺菜乾(五錢)

先用淡海蜇四兩、大地慄四枚,煎湯代水。

三靜,連投兩劑,果下燥糞六七枚,下痢十減六七,腸中切痛漸減。惟身體因病羸弱,自覺氣虛下陷,小溲短赤且少,甚至點滴而來,脈象漸轉流利,沉細數而不弦澀,舌紅轉潤。當於滋陰清燥藥中,特加潞黨參以助其生機,取其性平而潤,乾燥痢尤相宜也。用天水滌腸湯加石斛、茅根。

三方,淮山藥(六錢,生打),生白芍(六錢),鮮石斛(四錢),天水散(三錢,荷葉包煎),潞黨參(三錢),白頭翁(三錢)

先用鮮茅根(二兩,去皮),煎湯代水。

四診,腹痛已止,痢亦見愈,小溲暢利,胃氣漸動,夜能安寐,脈尚微數。原方去白頭翁、天水散,加細生地四錢,原麥冬二錢。

效果,連投四劑,病愈十之八九,囑其用北沙參四錢,光燕條一錢,奎冰糖三錢,每日一服,調養旬余而瘥。

廉按:舒馳遠曰:痢之為病,其綱凡四:曰陷邪,曰秋燥,曰時毒,曰滑脫。四者痢門之大綱也。若秋燥化痢,肺氣為燥氣壅遏,陷入腹中,搏結作痛,故但清其燥,無所往而不得之矣。石芾南曰:習俗遇有腸澼,不辨燥濕,輒用敗毒散升陽,芍藥湯通里。其在風濕致痢,用敗毒散升陽轉氣,逆流挽舟,自可獲效。

濕熱致痢,用芍藥湯酸苦泄熱,苦辛通降,亦可獲效。若是燥邪,治以辛燥苦燥,必致傷及血液,剝盡腸膏而斃。此案前後三方,一以滋燥養營為主,隨症加減,競收全功,可為深得舒石兩家之心傳矣。

白話文:

病人是趙先生,34歲,從商,住在華舍。

疾病名稱是秋季燥氣導致的痢疾。

病因在於他本來就有陰虛的體質,在夏季高溫蒸騰下,體液暗暗流失,內臟已經處於乾燥狀態。正值秋季燥氣盛行,燥上加燥,導致腹部受到影響,開始是燥性腹瀉,後來轉變成燥性痢疾。

症狀是日夜約有二十多次的赤白痢疾,腸子劇烈疼痛,痛到不得不排便,有急迫感和排便困難,排便後疼痛稍微緩解,但整體氣機仍覺不順,身體感到燥熱,口乾喉嚨乾。

診斷結果顯示,右手脈象沉、弦、細、澀,左手脈象浮、澀、沉、數,舌頭乾燥呈紅色,舌苔薄白且少津液。這就是石芾南所說的肺燥直接影響大腸,造成腸道問題。燥氣鬱結氣機,導致腸道排出白色污垢;燥氣傷害血絡,使得血液滲入大腸呈現紅色。

治療方法是針對燥氣傷害血液的情況,大量使用生地、白芍、阿膠、黃芩等滋補藥物作為主要治療,瓜蔞用於滑利氣機,桔梗用於提升肺氣,宣導壅塞並提升下陷,甘草用以輔助白芍緩解緊張並止痛。

處方包括細生地(六錢)、生白芍(一兩)、陳阿膠(二錢,融化服用)、瓜蔞仁(五錢,炒香)、白桔梗(錢半)、生甘草(一錢)、雞蛋黃(兩枚,煎湯代水)。

第二次診察,痢疾次數逐漸減少,但小腹仍然劇烈疼痛,心煩口燥,夜晚難眠,脈象與之前相同,舌頭稍顯濕潤,需防範可能有硬塊結成燥糞。使用加味雪羹煎滋陰潤燥,同時清理殘留的積累。

第二次處方是陳阿膠(三錢,融化服用)、生白芍(一兩)、生甘草(一錢)、山楂肉(二錢)、薺菜乾(五錢)。先用淡海蜇(四兩)、大地慄(四枚)煎湯代水。

第三次診察,連續服用兩劑後,果然排出六七枚燥糞,痢疾減少了六七成,腸子劇烈疼痛也逐漸減輕。但因病身體虛弱,自覺氣虛下陷,小便短赤且少,甚至只有幾滴,脈象逐漸轉為流利,雖沉細數但不再弦澀,舌頭由紅轉潤。在滋陰清燥藥物中,特別加入潞黨參以增強生命力,因其性質平和而滋潤,對乾燥痢疾尤其適合。使用天水滌腸湯加石斛、茅根。

第三次處方是淮山藥(六錢,生打)、生白芍(六錢)、鮮石斛(四錢)、天水散(三錢,荷葉包裹煎煮)、潞黨參(三錢)、白頭翁(三錢)。先用鮮茅根(二兩,去皮)煎湯代水。

第四次診察,腹痛已經停止,痢疾也逐漸康復,小便暢利,胃氣逐漸恢復,夜晚能安穩入睡,脈象仍有微數。去掉白頭翁、天水散,加入細生地四錢,原麥冬二錢。

經過四次治療,病情好轉了八九成,建議他每天服用北沙參四錢、光燕條一錢、奎冰糖三錢,持續十幾天就能完全康復。

廉按:舒馳遠表示,痢疾的分類總共有四種:陷邪、秋燥、時毒、滑脫。這四種是痢疾的大類。如果是由秋燥轉化成痢疾,肺氣被燥氣阻塞,陷入腹中形成結塊導致疼痛,只要清除燥氣,就可以解決問題。石芾南指出,一般人在遇到腸道問題時,往往不區分燥濕,就直接使用敗毒散提升陽氣,或用芍藥湯通裡。對於風濕引起的痢疾,使用敗毒散提升陽氣,逆流挽舟,可以有效。濕熱導致的痢疾,使用芍藥湯酸苦泄熱,苦辛通降,也能有效。但如果是燥邪,使用辛燥苦燥的治療方式,必然會傷害血液,剝奪腸道的保護層而導致死亡。這個案例中,三次治療都以滋潤燥氣和養營為主,根據症狀調整,最終成功治癒,可看出深深理解舒石兩家的治療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