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二集 傳染病案 (49)

回本書目錄

二集 傳染病案 (49)

1. 疫痘夾癍案

嚴繼春(住紹興安昌)

病者,漏嘯貌之郎,年七歲,住遺風。

病名,疫痘夾癍。

原因,素稟體強質實,去年冬痘疫盛行,適感冬溫而暴發,至第二日始延余診。

證候,痘瘡見點,出而不透。壯熱煩躁,晝夜不止。口渴引飲,目睛呆瞪,眼白紅絲,五心如烙。痘癍間雜,便閉溺赤。

白話文:

病症:

天花出現痘點,但無法透發出來。

症狀:

  • 高燒不退,煩躁不安
  • 口渴想喝水
  • 眼睛呆滯,眼白有紅血絲
  • 手心、腳心灼熱如烙鐵
  • 痘痘之間混雜,大便不通,小便赤黃

診斷,脈右洪盛搏數,左勁數而駛,舌紫赤有朱點。此心經血熱,挾胃經梟毒暴發於肌表。所慮者,紫癍漸起,痘反隱伏,已現悶陷之逆候,幸而天稟茁實,竭力挽救或可轉危為安。

白話文:

診斷:

脈搏右側強勁有力,跳動快而有力,左側有力而快速。舌頭呈紫紅色,有紅色點點。這是心經有熱,夾雜胃經的毒素,爆發在皮膚表面。

令人擔憂的是,紫色的斑塊逐漸出現,痘痘卻隱藏了下來,出現了嚴重的潰爛症狀。但患者體質原本強壯,全力搶救或許能轉危為安。

療法,大劑清營托痘,透毒提癍,使血分轉出氣分,痘能發透,癍亦自化。犀角大青合麻杏甘膏湯加味。

白話文:

_治療方法_是大量使用清熱解毒的中藥來促進痘痘排出,清除體內的毒素,讓痘痘能夠發出來並自行化解。具體藥方為犀角大青合麻杏甘膏湯,並適當加味。

處方,犀角尖(五分,磨汁)

鮮大青(五錢),焦山梔(三錢),淡香豉(二錢),生甘草(四分),生石膏(八錢,杵),光杏仁(錢半),淨麻黃(四分),陳金汁(二兩),鮮地龍汁(兩瓢,同沖)

白話文:

鮮大青(5 錢)

焦山梔(3 錢) 淡香豉(2 錢) 生甘草(4 分,約 2 克) 生石膏(8 錢,研成粉末,約 40 克) 光杏仁(1.5 錢,約 7.5 克) 淨麻黃(4 分,約 2 克) 陳金汁(2 兩,約 100 克) 鮮地龍汁(2 瓢,與其他藥材一起沖泡)

先用鮮茅根二兩、鮮青箬五錢、冬筍尖五個(切碎),三味煎湯代水。

次診,前於大劑涼血透毒之中,反佐以一味麻黃,直達橫開,互相救濟。疊進兩劑頭煎,果能痘癍齊發,形圓而綻,色亦鮮紅。間有紫陷,痘毒尚有蘊伏,便仍閉,溺仍赤澀。幸而脈雖搏數,駛象已無,舌雖紫赤,朱點已隱,病勢漸有轉機。議以涼血解毒,使痘易長而貫漿。

白話文:

第二次診治時,在大量涼血透毒的藥物中,又加入了一味麻黃,直接徹底地發散,相互配合救助。連續兩劑藥的第一煎,果然能使痘瘡密集發出,形狀圓潤並綻開,顏色也鮮紅。偶爾有發紫的痘瘡,表明痘毒還有潛伏,這些痘瘡就仍舊閉合,尿液仍然發赤發澀。幸好脈象雖然還是搏動得很快,但奔馳的狀態已經沒有了,舌頭雖然還是紫紅色,但紅點已經隱退,病情逐漸出現轉機。討論後決定繼續用涼血解毒的藥物,讓痘瘡容易生長和化膿。

次方,鮮生地(五錢),藏紅花(八分),紫草(二錢),銀花(錢半),桔梗(一錢),生西草(四分),青連翹(三錢),制殭蠶(錢半),活桑蟲(三錢),陳金汁(二兩,沖),綠豆清煎藥。

白話文:

次方:

材料:

  • 鮮生地(5 克)
  • 藏紅花(0.8 克)
  • 紫草(2 克)
  • 銀花(1.5 克)
  • 桔梗(1 克)
  • 生西草(0.4 克)
  • 青連翹(3 克)
  • 制殭蠶(1.5 克)
  • 活桑蟲(3 克)
  • 陳金汁(60 克,用於沖煮)
  • 綠豆湯(適量)

做法:

用綠豆湯煮藥。

三診,前用伍氏涼血解毒湯加金汁,善泄血中濁氣,桑蟲最能清血催漿。連服兩劑,根盤即化,一線圈紅緊附,頂滿滾圓,紫陷已起清漿。亦見便通溺利,神靜喜寐。脈圓,舌紅漸淡。此為血毒已化之佳兆。當轉機清滋氣液,使血活灌膿,而成漿自易也。參燕異功煎加減。

白話文:

「三診」時,先服用伍氏涼血解毒湯加金汁,能有效排出血液中的濁氣(毒素),而桑蟲善於清血,促進膿液生成。連續服用兩劑,膿包根部逐漸化解,緊附在根部的紅線圈縮小,頂端滾圓鼓脹,紫色陷坑處開始滲出清澈的膿液。同時,大便通暢、小便清利,精神安定、睡眠良好。脈象圓滑,舌頭顏色由紅轉淡。這些都是血毒已化的良好跡象。

此時,應轉為清熱滋養氣液的方劑,讓血液活絡灌注膿包,使其自行化膿。可加減使用參燕異功煎。

三方,真西參(一錢),光暹燕(八分),細生地(三錢),藏紅花(三分),紫草(八分),川芎(五分),生西草(三分),炙甘草(三分),生糯米(五十粒,乾荷葉包煎)

白話文:

複方藥方:

成分:

  • 西洋參(1 錢)
  • 燕窩(8 分)
  • 地黃(3 錢)
  • 藏紅花(3 分)
  • 紫草(8 分)
  • 川芎(5 分)
  • 豨薢草(3 分)
  • 甘草(3 分,烘烤過)
  • 糯米(50 粒,用乾荷葉包裹煎煮)

四診,連服兩劑,漿已貫足,脈靜神安,胃動喜食,二便均調。雖有虛熱,但宜扶正,正足則虛熱自平。八珍湯加減以善後。

白話文:

四種診脈,連續服用兩劑藥,汗液已經充足,脈搏平靜,精神安適,胃部蠕動,食慾恢復,大小便通暢。雖然還有虛熱,但應該扶持正氣,正氣充足,虛熱自然會消退。使用八珍湯加減方進行後續治療。

四方,潞黨參(錢半),光暹燕(一錢),浙茯苓(錢半),炙西草(五分),白歸身(錢半),細生地(三錢),生白芍(錢半),淮山藥(三錢),小津棗(三枚),金橘脯(一枚,切片)

白話文:

四種藥材:

  • 潞黨參:半錢
  • 光暹燕:一錢
  • 浙茯苓:半錢
  • 炙西草:五分

六味藥材:

  • 白歸身:半錢
  • 細生地:三錢
  • 生白芍:半錢
  • 淮山藥:三錢
  • 小津棗:三枚
  • 金橘脯:一片(切片)

五診,膿窠已結,胃氣亦健,別無他證。略有餘熱。脈軟微數,舌淡少津。但宜調養脾胃,以復元。《金匱》麥門冬湯加減。

白話文:

五診,膿瘍已經形成,胃氣也很好,沒有其他症狀。略有餘熱。脈搏軟而微數,舌頭淡而少津液。只需要調理脾胃,以恢復元氣。《金匱》麥門冬湯加減方。

五方,鮮石斛(二錢),北沙參(三錢),提麥冬(錢半),炙西草(四分),生於術(八分),生白芍(錢半),蘋果片(三錢),甜石榴(四十粒)

白話文:

五種食材:

  • 鮮石斛:2錢
  • 北沙參:3錢
  • 提麥冬:1.5錢
  • 炙西草:4分(1分約0.3克)
  • 生於術:8分
  • 生白芍:1.5錢
  • 蘋果片:3錢
  • 甜石榴:40粒

效果,疊進四劑而痊。

廉按:痘點初出,皮肉紅腫,片片如錦紋者,此痘內夾癍也。皆由瘟毒入血,血熱毒盛,乘其痘毒之熱而發為癍。紅癍易退,紫癍稍難,藍癍黑癍則不治。就余所驗,服藥後,其癍漸退,痘粒堅實者吉,否則皮膚癍爛,痘易瘙癢,皮嫩易破者凶。如紫癍成塊,其肉浮腫結硬者,又名𰣤瘤。

白話文:

我(廉)觀察到:痘痘剛長出來時,皮膚紅腫,像錦緞一樣一塊塊的,這種痘痘裡面夾雜著膿包。這都是因為瘟疫之毒侵入血液,導致血液發熱中毒,趁著痘毒發熱時,化膿形成膿包。紅色的膿包容易消退,紫色的膿包稍難消退,藍色和黑色的膿包就治不好了。根據我的經驗,服用藥物後,膿包會逐漸消退,痘痘變結實是吉兆。否則,皮膚會化膿潰爛,痘痘會發癢,皮膚嫩容易破裂是凶兆。如果紫色的膿包成塊狀,肉腫脹變硬,又稱為「腫瘤」。

其血瘀實,其毒最酷。痘未發齊而癍先爛者,證多不治。此案初方,於大劑涼血透毒之中,反佐以一味麻黃,橫開腠理,迅達皮膚,使瘟毒從表排泄,則痘易於起齊,而癍亦隨之退化,最為對證發藥之妙法。第二方涼血解毒,亦不可緩,一俟癍退血附,毒化痘齊,則血中之氣液必虧,即轉機而清滋氣液,助痘咸漿,托漿貫膿,亦屬適當之方法。處方用藥,井井有條,似此驗案,洵堪為後學師範。

白話文:

血瘀嚴重,毒性劇烈。天花還沒發齊就開始紅腫潰爛,這種情況大多難以治癒。這個案例一開始開的方子,在大量的清熱解毒藥物中,加入麻黃一味,可以打開皮膚腠理,迅速到達皮膚表面,讓毒素從表皮排出,這樣天花就容易發齊,紅腫潰爛也會隨之消退,是非常符合病情的妙法。第二個方子清熱解毒,也刻不容緩,一旦紅腫潰爛消退,血液凝固,毒素轉化為天花,發齊了,那麼血液中的津液肯定會虧損,所以轉而清補津液,幫助天花生漿,託漿化膿,也是適當的方法。處方用藥,條理清晰,這樣的驗證案例,實在值得後學者學習。

2. 痘夾癍疹案

嚴繼春(住紹興安昌)

病者,沈仁齋先生郎,年二歲,尚吃乳,住本鎮沈家□。

病名,痘夾癍疹。

原因,素稟火體,適深秋天氣溫燥,天花盛行,遂傳染而痘夾癍疹併發。第二日即延予診。

證候,壯熱多啼,煩躁不寧。面赤目紅,咋唇弄舌。痘雖發現,一片紅點,癍疹錯雜,殊難分辨。形同攢簇,又類堆聚。

白話文:

症狀:

  • 發高燒,哭鬧不止,煩躁不安。
  • 臉部紅潤,眼睛發紅,嘴巴亂動,舌頭亂伸。
  • 痘痘出現,但散佈許多紅色小點,疹子和膿皰交雜,難以區分。
  • 痘痘有的密集聚集,有的成片堆積。

診斷,指紋青紫浮露,舌紅苔白,兼有朱點。予斷之曰:此夾疹挾癍,險中逆痘。由乳孩身小元弱,表氣虛而時毒重,一齊奔潰而出,最怕不能上漿。急則驟變癢塌,緩則成為潰爛,勿謂言之不預焉。

白話文:

診察病人的外觀,發現手指紋呈青紫色並浮現出來,舌頭紅潤,舌苔為白色,並伴有紅點。我根據這些症狀判斷:這是夾帶疹子和瘡毒,在病情危急中逆轉為麻疹。由於嬰兒身體虛弱,表面的正氣虛弱,而外部的毒邪太過強盛,這些毒邪一齊發作出來,最怕的是孩子不能發燒出疹。如果病情進展迅速,會突然出現瘙癢和脫皮;如果病情進展緩慢,會形成潰爛。千萬不要認為我說的太早或不準確。

療法,涼血消毒,透解癍疹為首要。使疹透癍化,則痘可陸續發出。《千金》犀角地黃湯加減。

白話文:

治療方法:

以清熱解毒,促進痘疹透發為主要目標。讓痘疹順利透發、消退,痘痘才能陸續長出。《千金方》中的犀角地黃湯可以加減使用。

處方,黑犀角(三分,先煎),鮮生地(三錢),銀花(一錢),淨蟬衣(七隻),皂角針(五分),羚角片(五分,先煎)

白話文:

藥方:

  • 黑犀角(0.6克,先煮)
  • 新鮮生地黃(9克)
  • 金銀花(3克)
  • 去淨蟬蛻(7隻)
  • 皁角刺(1克)
  • 羚羊角片(1克,先煮)

粉丹皮(八分),連翹錢(半牛蒡子錢半),白頸蚯蚓(三錢),先用鮮茅根五錢、紫花地丁四錢、青箬尖三錢煎湯代水,臨服調服三酥餅一分。

白話文:

粉丹皮(8 克),連翹錢(半牛蒡子錢,半連翹錢),白頸蚯蚓(3 克),先用鮮茅根(5 克)、紫花地丁(4 克)、青箬尖(3 克)煎湯代水,服用時調和三酥餅(1 克)。

次診,一劑後,症狀脈舌如前。病勢既不進行,亦不退化。皆由梟毒把持,亢陽太盛可知。便已三日不通,溺短赤澀,由熱熬乾血液,後恐不能上漿,深為可慮。翁氏曰:堆聚攢簇者,必用攻,姑遵其法以消息之。

白話文:

第二次診療,服了一劑藥後,症狀和脈象舌苔跟上次一樣。病情既沒有好轉,也沒有惡化。這都是因為毒性很強,陽氣太旺所致。已經三天沒有大便,小便短少赤紅。這是因為熱氣把血液熬乾造成的,以後恐怕沒辦法服藥,這一點非常令人擔憂。翁氏說:堆積擁堵的,一定要用攻法治療。暫且依照這個方法,讓病情逐漸好轉。

次方,前方去鮮地丹皮,加光桃仁五粒,酒洗生錦紋錢半。

三診,連進兩劑頭煎,大便紫赤帶黑,疹透癍化,攢簇盡散,痘已陸續起發,或裡外肥紅,或外黑裡赤,甚或外白里黑,形色不一。證尚弄口咂唇,唇舌色絳,指紋仍紫而滯。心火太重,猶是血熱毒盛之險候。病勢方張,切宜慎重。且與大劑涼血敗毒,毒化則痘易長而灌漿。

白話文:

在連續服用兩次煎藥後,病患的大便呈現紫紅色帶有黑色,疹子已經透出,膿包化解,密集的痘疹全部散開,新痘陸續長出。這些痘疹有的內外呈現肥厚的紅色,有的外黑內紅,甚至有的外白內黑,形狀和顏色各不相同。患者仍有口乾舌燥、吮吸嘴脣的症狀,嘴脣和舌頭顏色深紅,手指指紋仍呈現紫色且滯留。這表明心火過重,仍然是血熱毒盛的危險徵兆。病情正在加重,必須慎重對待。此時應給予大劑量的涼血解毒藥物,毒性消除後,痘疹才能順利生長並化膿。

三方,犀角尖(五分,磨沖),鮮生地(三錢),銀花(錢半),鮮大青(三錢),桔梗(八分),羚角片(八分,先煎)

白話文:

三方湯:

  • 犀牛角尖(5 分,磨成粉末)
  • 新鮮生地(3 錢)
  • 金銀花(1.5 錢)
  • 新鮮大青葉(3 錢)
  • 桔梗(8 分)
  • 羚羊角片(8 分,先煎)

紫草(一錢),連翹(錢半),白頸蚯蚓(三錢),甘草(三分,生用)

白話文:

紫草(0.6 克),連翹(0.3 克),蚯蚓(1.8 克),甘草(0.18 克,生用)

豬尾膏(一小匙),藥湯調下。

四診,一劑後,大便又下,初則紫黑,繼如紅漿。咂唇弄舌已除,神寧喜寐。較昨日雖有起色,然痘色紫紅而滯,根松殼薄,面赤唇紅,指紋鮮紅而紫,此血分尚有蘊毒。姑用前法,參以活血提頂。

白話文:

在進行四診之後,服用一劑藥,大便又開始排出,起初是紫黑色,後來變成了紅色液體。舔嘴脣、伸舌頭的症狀已經消除,精神安寧,易於入睡。雖然與昨天相比有所好轉,但痘疹顏色仍為紫紅色且發紅,痘根鬆弛、外殼較薄,面部發紅,嘴脣發紅,手指印鮮紅偏紫,這些表明血中仍然有毒。暫且繼續使用之前的治療方法,並加入活血、提神的藥物。

四方,前方去犀羚豬尾膏,加生玳瑁錢半,紫花地丁二錢,三妙血雞冠血三滴、豬尾血一小匙、活地龍汁一小瓢,梅冰一釐,和勻同沖)一服。

白話文:

四方(指各方發熱),前方(指前方發熱)使用犀羚豬尾膏,再加入生玳瑁半錢,紫花地丁二錢,三妙血(雞冠血三滴、豬尾血一小匙、活地龍汁一小瓢)和梅冰一釐混合攪勻,一同服下。

五診,進一劑後,險中逆痘,頭面起發而色鮮,周身色淡,險而逆者,漸轉順境。現有行漿之勢,乘此氣血用事之機會,一以保和元氣,助疫貫漿為主,活血解毒佐之。

白話文:

中醫有「五診」的檢查方法。服用一劑藥後,若痘狀險惡,頭面發熱發紅,但身上發熱較淡,說明病情險惡轉為順利。此時脈象顯示有漿液流動的跡象,應該把握氣血運行的機會,以保全元氣,促進疫氣排出為主,並輔助活血解毒。

五方,潞黨參(一錢),炙生甘草(各三分),藏紅花(四分),桔梗(七分),麻菇(三分),生綿耆(一錢),細生地(二錢),暹燕根(一錢),生糯米(五十粒),鮮茅根(三錢)

白話文:

中藥材:

  • 潞黨參:1 錢
  • 炙生甘草:各 3 分
  • 藏紅花:4 分
  • 桔梗:7 分
  • 麻菇:3 分
  • 生綿耆:1 錢
  • 細生地:2 錢
  • 暹燕根:1 錢
  • 生糯米:50 粒
  • 鮮茅根:3 錢

六診,痘雖貫漿,漿行薄弱,腰下多未結痂。便溏溺利,面唇色淡,指紋已隱。此皆兒小元弱之確徵。議用回漿飲加減,助其收結。

白話文:

六診:痘瘡雖有膿液貫通,但膿液流動較弱,腰部以下多處未結痂。大便稀溏,小便頻利,面色和嘴脣都比較蒼白,指紋已經隱沒不明顯。這些都是小孩虛弱之確切徵兆。建議使用回漿飲加減方的藥物,幫助瘡口收合結痂。

六方,老東參(一錢),清炙耆(一錢),炒於朮(一錢),浙茯苓(一錢),嫩閩姜(四分),淮山藥(二錢,生打)

白話文:

六方

  • 老山參:1 錢
  • 清蒸黨參:1 錢
  • 炒白朮:1 錢
  • 浙江茯苓:1 錢
  • 福建嫩生薑:4 分
  • 淮山藥:2 錢(生打)

芡實(二錢),炒白芍(一錢),清炙草(四分),小津棗(三枚)

白話文:

南芡實 (30 克)

炒白芍 (15 克)

清炙草 (6 克)

小棗 (3 顆)

七診,連進三劑,漿足色蒼,形勢圓綻,四肢陸續貫漿,皮膚捫之平和,不冷亦不過熱,大勢已有成功之象。但大便略滯,口舌略干,吮乳不休,此係元氣雖復,津液尚虧。當用氣液雙補,參燕冰糖飲以善後。

白話文:

經過連續三劑中藥的治療,孩子的排便已恢復正常,臉色轉為蒼白,身體形狀圓潤飽滿,四肢逐漸軟化,皮膚摸起來平穩,既不冷也不過熱,整體上有好轉的跡象。

但是,孩子的大便仍然有些乾燥,口舌略有乾涸,而且不斷吮吸乳汁,這表明元氣雖然有所恢復,但津液仍不足。

因此,應該使用既能補氣又能滋陰的中藥,並配合參燕冰糖飲來進行後續的調養。

七方,潞黨參(一錢),光暹燕(一錢),奎冰糖(一錢)

效果,連服八日,結痂落靨,喜笑活潑而痊。

廉按:凡看痘證,專科皆謂先疏後密者,輕而多順;先密後疏者,重而多逆。然亦有辨。如輕性痘證,作三四次出,大小不一等,先似疏而後漸密,此順證也,結果多吉,若初出時,只見面上胸前有三五處,顆粒模糊,根腳腫硬,待至起發,則一齊湧出,故先疏而後尤密,此逆證也,結果多凶。至若先密後疏,形同攢簇者,就予所驗,夾癍夾疹者多。

白話文:

我觀察痘證,各個中醫專家都說:

先疏後密:病情較輕,多半會順利痊癒。

先密後疏:病情較重,多半會出現不順遂的狀況。

不過,這其中也有例外:

輕微型的痘證:出痘三四次,大小不一,一開始看起來較為稀疏,之後逐漸變得密集,這是順證,多半會吉利。

如果痘痘剛出來時,只在臉上、胸前出現三五個,顆粒模糊不清,根部腫脹僵硬,等到病情加重時,痘痘會大量湧出,所以一開始較疏,後來變得異常密集,這是逆證,多半兇險。

至於先密後疏,痘痘像簇擁在一起似的,根據我的經驗,這種情況多半是痘疹夾雜在一起。

其初出也,看之一片紅點癍疹相雜,臨證時頗難診斷,至起發時,癍疹盡散,惟痘獨在。故先似密而後實疏,不比真正堆聚攢簇之怪痘,如遊蠶、燕窩、雁行、鼠跡、蟹爪、鳥跡、蛇皮、蟢窩、螺疔珠殼、疊錢、紫背、履底環珠、覆釜、兩截、矇頭托腮、鎖口、鎖唇、鎖項、鎖喉、抱鬢、披肩、攢背、蒙骫、咽關、攢胸、囊腹、纏腰、抱膝、鱗生、囊球等,為數大惡證,治之無益,徒招怨尤。

白話文:

一開始出現的時候,看起來是一片紅點和皮疹混雜在一起,診斷時比較困難。到了發作的時候,皮疹全部消散,只剩下痘痘。因此一開始看起來很密集,但實際上很稀疏,和真正堆積成簇的痘瘡不同,例如:遊蠶、燕窩、雁行、鼠跡、蟹爪、鳥跡、蛇皮、蟢窩、螺疔珠殼、疊錢、紫背、履底環珠、覆釜、兩截、矇頭托腮、鎖口、鎖脣、鎖項、鎖喉、抱鬢、披肩、攢背、蒙骫、咽關、攢胸、囊腹、纏腰、抱膝、鱗生、囊球等。這些都是很嚴重的表現,治療也無濟於事,只能招致怨言。

此案初診,即斷其為夾疹挾癍,首用透解癍疹,固已扼其首要,以後多方救濟,或涼血攻毒,或活血提頂,或涼血解毒,皆治血熱疫痘初中期間之必要。自中以後至末期,始轉機而用補法,亦屬一定之步驟。

白話文:

首次看診時,就診斷出他是夾疹夾癍的症狀。首先採用透解癍疹的方法,已經掌握了主要的治療方向。之後採用多種方法進行救治,包括涼血攻毒、活血提頂、涼血解毒等,這些都是治療血熱疫痘初期必要的步驟。從中期到末期,病情才開始好轉而採用補法,這也是一個必經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