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41)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41)
1. 燥咳案(內科)
柳貫先(住鎮江城外山巷)
病者,郎君,年六十三歲,鎮江丹徒縣人,住本城內。
病名,燥咳。
原因,中年失偶,身長而瘦,木火體質,適感秋燥而發病。
證候,乾咳喉癢,胸脅刺痛,頭脹肌熱,鼻流濁涕。
診斷,舌紅苔干,脈浮而數。乃溫燥引動肝熱沖肺也。
療法,潤肺清肝,用桑葉、二母、蔞、蘆為君以清燥救肺,竹茹、瓜絡、夏枯、蘇子為臣以清絡平肝,佐以薄荷、梨皮之辛涼甘潤以疏風燥,使以生甘草調胃和藥。
處方,霜桑葉(二錢),紫蘇子(一(錢,蘇薄荷(五分),生甘草(五分),夏枯草(二錢),栝蔞皮(二錢),肥知母(錢半),川貝母(三錢),淡竹茹(三錢),水蘆根(一兩),雅梨皮(五錢),絲瓜絡(三錢)
效果,服二帖,即熱退咳減。原方去薄荷、蘇子,加鮮石斛三錢,青蔗漿兩瓢,增液養胃而痊。囑其日服藕粉,以調養而善後。
廉按:此外感溫燥之咳,故專用清泄以肅肺,方亦輕靈可喜。
白話文:
【燥咳案例(內科)】
患者爲柳貫先先生,現居鎮江城外山巷,是一位六十三歲的鎮冮丹徒縣人。
病症是燥咳。
病因在於他在中年時失去配偶,身材高瘦,體質偏向木火型,適逢秋季乾燥氣候導致發病。
症狀表現爲乾咳並伴有喉嚨癢感,胸部及脅部有刺痛感,頭部脹痛且身體發熱,鼻涕呈濁狀。
診斷結果顯示,舌頭呈現紅色且舌苔乾涸,脈象呈現浮而數的特徵,這是由於溫燥引發的肝熱衝肺現象。
治療方法是潤肺清肝,採用桑葉、二母、蔞、蘆作爲主要藥材來清燥救肺,竹茹、瓜絡、夏枯、蘇子輔助以清絡平肝,再配合薄荷、梨皮的辛涼甘潤性質以疏散風燥,最後使用生甘草調和胃氣與藥性。
處方包括:霜桑葉二錢,紫蘇子一錢,蘇薄荷五分,生甘草五分,夏枯草二錢,栝蔞皮二錢,肥知母錢半,川貝母三錢,淡竹茹三錢,水蘆根一兩,雅梨皮五錢,絲瓜絡三錢。
治療效果顯著,服用兩劑後,熱度減退,咳嗽減輕。隨後調整處方,去掉薄荷、蘇子,加入鮮石斛三錢以及青蔗漿兩瓢,通過增加液體攝入來養胃,最終病情得以痊癒。建議他每日服用藕粉,以調養身體並鞏固療效。
廉按:此爲因感受溫燥而引起的咳嗽,因此專門採用清泄的方法以肅清肺部,處方輕靈有效,令人欣慰。
2. 孕婦燥咳案(產科)
何拯華(紹興同善局)
病者,宋寶康之妻吳氏,年三十四歲,住本城南街。
病名,孕婦燥咳。
原因,妊已七月,適逢秋燥司令,首先犯肺而發。
證候,初起背寒乾咳,咳甚無痰,喉癢脅疼,甚至氣逆音嘶,胎動不安,大便燥結。
診斷,脈右浮滑搏指,左弦滑數,舌邊尖紅,苔薄白而干。此《內經》所謂「秋傷於燥,上逆而咳。」似子瘖而實非子瘖,子瘖當在九月,今孕七月,乃由燥氣犯肺,肺氣鬱而失音,所以經謂「諸氣膻郁,皆屬於肺」也。
療法,當從葉氏上燥治氣,辛涼宣上。故用桑、菊、荷、蒡疏肺清燥為君,蔞、貝潤肺活痰為臣,佐以雞子白、雅梨皮開其音,使以嫩蘇梗安其胎,庶幾肺氣舒暢,而痰松音揚,胎氣自安矣。
處方,冬桑葉(二錢),薄荷葉(八分),栝蔞皮(二錢),雞子白(一枚,後入),白池菊(二錢),牛蒡子(錢半),川貝母(二錢),雅梨皮(一兩)
次診,連進三劑,音清咳減,咳痰亦鬆。惟大便五日不通,脘腹脹滿,口乾喜飲,不能納穀,脈仍搏數,舌邊尖尚紅,捫之仍干。法當內外兼治,外用蜜煎導以引之,內用五仁湯加減以通潤之。
次方,松子仁(四錢,杵),炒麻仁(三錢,杵),甜杏仁(三錢,去皮),柏子仁(三錢,杵),瓜子仁(二錢),金橘脯(二枚,切片),蘿蔔汁(一瓢,煎湯代水)
先用淨白蜜一瓢,煎湯代水。
三診,一劑而頻轉矢氣,再劑而大便通暢,腹脹頓寬,咳痰雖鬆而咳仍不止,左脅微痛。幸口燥已除,胃能消穀,脈數漸減,舌紅漸淡,可進滋燥養營湯,沖潤肺雪梨膏,保胎元以除咳。
三方,白歸身(錢半),生白芍(三錢),蜜炙百部(錢半),蜜棗(一枚,剪),細生地(三錢),生甘草(五分),蜜炙紫菀(三錢),金橘脯(一枚,切片),葉氏潤肺雪膏(一兩,分沖)
效果,連服四劑,音揚咳止,胃健胎安而愈。
廉按:六氣之中,惟燥氣難明,蓋燥有涼燥溫燥上燥下燥之分。涼燥者,燥之勝氣也,治以溫潤,杏蘇散主之。溫燥者,燥之復氣也,治以清潤,清燥救肺湯主之。上燥治氣,吳氏桑杏湯主之。下燥治血,滋燥養營湯主之。此案孕婦病燥,較男子燥證為難治,初中末三方,皆對症發藥,層次井然,且無一犯胎之品,非率爾處方者可比。
白話文:
【病患資訊】病患為宋寶康的妻子吳女士,34歲,居住於本城南街。
【病症】懷孕期間遭受燥咳困擾。
【病因】已懷孕七個月,正值秋季燥氣盛行,肺部首當其衝受影響而發病。
【症狀】起初感到背部寒冷並乾咳,咳嗽嚴重但無痰,喉嚨癢及肋骨疼痛,甚至呼吸困難、聲音沙啞,胎兒活動不安,排便乾硬且困難。
【診斷】右側脈象浮滑,左側脈象弦滑且快速,舌頭邊緣尖端呈紅色,舌苔薄白而乾燥。根據《內經》所述,這是因秋季受到燥氣侵襲,導致向上逆流而引起的咳嗽。看似子瘖(孕期特有的聲音嘶啞),實際上並非子瘖,因為子瘖通常發生在孕期第九個月,而患者現在僅懷孕七個月。這是由燥氣侵犯肺部,肺氣鬱悶導致失聲,因此經典上說「各種氣滯都與肺有關」。
【治療方法】應遵循葉氏的上燥治氣原則,使用辛涼藥物來宣肺。因此選用桑葉、菊花、荷葉、牛蒡子疏肝清燥,薑絲、貝母潤肺化痰,雞蛋清和梨皮開音,嫩蘇梗安胎,希望肺氣得以舒暢,痰液減少,聲音恢復,胎兒狀況也能穩定。
【處方】冬桑葉二錢,薄荷葉八分,栝蔞皮二錢,雞蛋清一枚(後加入),白池菊二錢,牛蒡子一錢半,川貝母二錢,梨皮一兩。
【第二次診療】連續服用三劑後,聲音清晰,咳嗽減輕,咳出的痰變得鬆散。但五天未排便,腹部脹滿,口渴想喝水,無法進食,脈搏依然快速,舌頭邊緣尖端仍然紅色,摸起來仍乾燥。治療應內外兼顧,外用蜂蜜煎煮來引導,內用五仁湯加減來通腸潤便。
【第二次處方】松子仁四錢(搗碎),炒麻仁三錢(搗碎),甜杏仁三錢(去皮),柏子仁三錢(搗碎),瓜子仁二錢,金橘脯二塊(切片),蘿蔔汁一瓢(煎湯代替水)。
先用一瓢純淨的蜂蜜煎湯代替水。
【第三次診療】服用一劑後頻繁放屁,再服用一劑後大便順暢,腹部脹滿感減輕,雖然咳痰鬆散但仍持續咳嗽,左側肋骨微痛。幸運的是口乾問題已解決,胃部能消化食物,脈搏快速的情況逐漸改善,舌頭紅色也逐漸減淡,可以服用滋燥養營湯,搭配潤肺雪梨膏,保護胎兒健康,消除咳嗽。
【第三次處方】白歸身一錢半,生白芍三錢,蜜炙百部一錢半,蜜棗一顆(剪開),細生地三錢,生甘草五分,蜜炙紫苑三錢,金橘脯一塊(切片),葉氏潤肺雪膏一兩(分開沖泡)。
【療效】連續服用四劑後,聲音恢復,咳嗽停止,胃口好轉,胎兒狀況穩定,病情痊癒。
廉按:在六氣中,唯有燥氣較難理解,因為燥氣可分為涼燥、溫燥、上燥和下燥。涼燥是燥氣的勝氣,治療時應使用溫潤的方法,杏蘇散是主要的治療方式。溫燥是燥氣的複氣,治療時應使用清潤的方法,清燥救肺湯是主要的治療方式。上燥治氣,吳氏桑杏湯是主要的治療方式。下燥治血,滋燥養營湯是主要的治療方式。此病例中,懷孕婦女遭受燥氣困擾,相較於男性患者更難治療。初診、二診和三診的處方皆針對症狀開藥,層次分明,且不含有任何可能對胎兒有害的成分,與隨意開藥的醫生相比,顯示了該醫生的專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