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二集 傳染病案 (44)
二集 傳染病案 (44)
1. 風寒疫痘案
嚴繼春(住紹興安昌)
病者,黃麓隱君之令郎,年八歲,住白馬山。
病名,風寒疫痘。
原因,素體肌肉粗厚,二歲時曾種牛痘一次,去年冬傳染痘疫,適感風寒而外發,見點後始延余診。
證候,頭疼,身熱,惡寒,無汗。痘點隱約,心神煩躁,睡臥不寧,氣粗胸悶,毛鑑面浮,咳嗽白痰。
診斷,脈左浮緊,右浮沉滯。舌邊尖紅,苔白滑。此痘毒內發,風寒外束,郁遏而不得達表,所以痘出不快也。
療法,發表為先,非升葛不能直達,非麻桂不能橫行,二麻散郁湯主之。使皮腠疏通,痘出自快。
處方,升麻(五分),生葛根(八分),生赤芍(錢半),炙甘草(四分),麻黃(五分),桂枝尖(四分),光杏仁(二錢),廣皮紅(八分)
次診,一劑即惡寒除,周身汗出,痘亦隨透,色紅帶紫。間有痘母,形大色黃,雜於常痘之內,神煩少寐,渴喜熱飲,咳嗽痰多,眼漲若怒,便閉溺赤。脈轉洪數,舌紅,苔黃。此熱毒壅遏之險候。急急泄熱解毒,內外分消,使毒化痘齊為要。仿費建中先生法。
次方,紫草(錢半),青連翹(三錢),生石膏(六錢,杵)
光桃仁(九粒),蜜炙川甲(一錢),丹皮(錢半),生赤芍(錢半),生錦紋(三錢,酒洗),藏紅花(七分),白頸蚯蚓(三錢),犀角粉(三分,藥湯調下)燈心二分、銀花露一斤,代水煎藥。
三診,一劑大便微下,痘已催足,色紫轉紅,痘母先見清漿,頂滿而圓,痘盤圈紅緊附,是為毒化,前哲葉天士所謂體強質實者多火,以清涼解毒之劑,則火解漿成,其言洵不欺我也。脈數漸緩,舌紅漸淡。仍當涼血解毒仿前法減其制。
三方,鮮生地(五錢),藏紅花(五分),銀花(錢半),青連翹(三錢),炒牛蒡(錢半),制殭蠶(錢半),廣鬱金(二錢,杵)
紫草(錢半),苦桔梗(一錢),生西草(三分)
四診,疊進兩劑,痘已催齊,火色漸退。惟漿未全透,或有半漿,頂若笠形,不克充灌。病勢尚在險途,幸而痰嗽已除,胃動神靜,大便色紅,溺赤而利。脈轉軟數,舌轉淡紅。此由火毒下泄,而血液已虧。當清滋氣液為君,佐以清化餘毒。參燕三鮮湯加味。
四方,真西參(一錢),鮮生地(五錢),原麥冬(一錢),活桑蟲(三錢),銀花(三錢),毛暹燕(一錢),鮮石斛(三錢),雞冠血(二滴,分沖)
鮮茅根(二兩,去皮切寸,煎湯代水)
五診,連服兩劑,引漿飽滿,痘頂亦充,痘母已先乾紅結痂,胃納日增,二便色淡。脈舌同前。議於滋補之中,略解餘熱。麥門冬湯合歸芍異功散加減。
五方,麥冬(錢半),潞黨參(錢半),生於術(八分),清炙草(四分),歸身(錢半),生白芍(一錢),辰茯神(三錢),新會皮(五分),鮮石斛(三錢),地骨皮(三錢),冬米(五十粒),青蔗漿(二瓢,分沖)
效果,連服四劑,諸證皆除,氣血復元而愈。
廉按:身初發熱,及痘見點之際,適為風寒所抑,致肌腠堅閉,經絡阻滯,使清氣不得引毒達表,循竅而出,則熱毒壅遏於內,往往為喘急,為狂亂,為驚搐,為失血,為脹滿,為秘結者,皆痘毒壅遏之證。余見甚多,辨證不差,即直開提發散,佐以解毒透表,則熱不壅而痘出自易矣。
此案初方,放膽用升葛湯合麻黃湯,卻是古方之最有效力者。蓋固郁之愈甚,則發之愈暴,方亦不得不用猛劑也。第二方費氏必勝湯加減,於大劑涼血攻毒之中,佐以桃紅活血通絡,疏暢氣機,亦用得剛剛恰好。第三四五等方,皆穩健適當,有實學且多實驗,真博歷知病,屢用達藥之斫輪老手也。
白話文:
[風寒疫痘案例]
嚴繼春(住在紹興安昌)的患者,是黃麓隱先生的兒子,年僅八歲,居住在白馬山。他患的是風寒疫痘。
病因方面,他本來身體壯碩,肌肉粗厚,在兩歲時接種過牛痘,到了去年冬天,感染了痘疫,又不幸遭受風寒,導致病情在外顯現。痘疹出現後,才請我來診治。
症狀上,他頭痛、全身發熱、畏寒、無汗。痘疹隱約可見,心神煩躁,睡不安穩,呼吸粗重,胸悶,臉部浮腫,伴有咳嗽和白色痰液。
脈象左側浮而緊,右側浮沉滯。舌邊尖呈紅色,舌苔白滑。這是痘毒從內發作,同時風寒從外束縛,導致體內的邪氣無法順利排出,因此痘疹發得不順。
治療上,首先需用升葛湯以達表,再配合麻黃和桂枝,使其橫向行散,以二麻散鬱湯為主。讓皮膚腠理得以疏通,痘疹自然能順利發出。
處方如下:升麻5分,生葛根8分,生赤芍1錢半,炙甘草4分,麻黃5分,桂枝尖4分,光杏仁2錢,廣皮紅8分。
第二次診斷,服用一劑後,惡寒消失,全身出汗,痘疹亦隨之透出,呈現紅紫色。有些痘疹較大,顏色偏黃,混在一般痘疹之中。患者精神煩躁,睡眠品質不佳,口渴喜飲熱水,咳嗽多痰,眼睛腫脹,大小便不通暢。脈象轉為洪數,舌紅,舌苔黃。這是熱毒壅塞的危險徵兆,必須立即清熱解毒,內外兼治,使毒與痘一同消除。
第二次處方如下:紫草1錢半,青連翹3錢,生石膏6錢(搗碎),光桃仁9粒,蜜炙川甲1錢,丹皮1錢半,生赤芍1錢半,生錦紋3錢(酒洗),藏紅花7分,白頸蚯蚓3錢,犀角粉3分(藥湯調服),燈心2分,銀花露1斤(代水煎藥)。
第三次診斷,服用一劑後,大便稍有通暢,痘疹已充分長出,顏色由紫轉紅,痘母先出現清澈的漿液,頂端圓滿,痘盤圈紅緊附,顯示毒已化解。根據前人葉天士的理論,體質強壯的人多有火氣,用清涼解毒的藥物,可以使火氣消散,漿液生成。脈象逐漸平穩,舌色轉淡。仍應繼續涼血解毒,但劑量可適度減少。
第三次處方如下:鮮生地5錢,藏紅花5分,銀花1錢半,青連翹3錢,炒牛蒡1錢半,制殭蠶1錢半,廣鬱金2錢(搗碎),紫草1錢半,苦桔梗1錢,生西草3分。
第四次診斷,連續服用兩劑後,痘疹已完全長出,紅色逐漸消退。只是漿液尚未完全滲透,有的只有一半,頂端像斗笠形狀,無法完全充滿。病情仍在危險期,幸而咳嗽和痰液已消失,胃口和精神恢復,大便顏色變紅,小便色赤但排泄順暢。脈象轉為軟數,舌色轉為淡紅。這是因為火毒向下排泄,導致血液流失。治療上應以滋養氣液為主,輔以清除殘餘毒素。使用參燕三鮮湯加味。
第四次處方如下:真西參1錢,鮮生地5錢,原麥冬1錢,活桑蟲3錢,銀花3錢,毛暹燕1錢,鮮石斛3錢,雞冠血2滴(分沖),鮮茅根2兩(去皮切寸,煎湯代水)。
第五次診斷,連續服用兩劑後,漿液飽滿,痘疹頂端亦充滿,痘母已先乾紅結痂,食慾逐漸增加,大小便顏色變淡。脈象和舌象與前次相同。治療上應在滋補中,稍微清解殘餘熱毒。使用麥門冬湯合歸芍異功散加減。
第五次處方如下:麥冬1錢半,潞黨參1錢半,生於術8分,清炙草4分,歸身1錢半,生白芍1錢,辰茯神3錢,新會皮5分,鮮石斛3錢,地骨皮3錢,冬米50粒,青蔗漿2瓢(分沖)。
結果,連續服用四劑後,所有症狀都消失了,氣血恢復,病情痊癒。
總結而言,當患者初次發熱,以及痘疹出現時,若遭風寒侵襲,導致肌腠堅閉,經絡受阻,清氣無法引導毒素從表面排出,循著孔竅而出,熱毒就會在體內壅塞。這時,可能會出現喘息急促、狂亂、驚厥、出血、脹滿、便祕等症狀,這些都是痘毒壅塞的症狀。我見過很多這種情況,只要辨證準確,立即使用提發散熱、解毒透表的方法,就能使熱毒不再壅塞,痘疹自然容易發出。
此案例的初方,大膽使用升葛湯合麻黃湯,這是古方中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因為越嚴重的鬱積,越需要猛烈的發散,所以藥方也不得不使用強烈的劑量。第二方使用費氏必勝湯加減,於大量涼血攻毒中,加入桃紅活血通絡,疏暢氣機,也恰到好處。第三、四、五方都穩健適當,有深厚的學識和豐富的臨牀經驗,真是一位經歷豐富、對疾病有深刻認識,並且能夠熟練運用藥物的老手。
2. 陰寒疫痘案
嚴繼春(住紹興安昌)
病者,胡世義之郎,年七歲,住馬回橋。
病名,陰寒疫痘。
原因,夏令風雨大作,約有旬余,天氣應熱而反寒,非其時而有其氣,致小兒多染疫痘,第三日始延予診。
證候,痘雖見點,大小不勻,四肢多見痘脹肉腫,先時便眼封鼻塞,身微熱而怕冷。
診斷,脈緩而滯,按之無力。舌苔滑白帶灰。此陰寒疫痘也。最防不長不快,痘毒內陷而生變。
療法,此時若專用發散以逐毒,非惟毒不可逐,且使氣衰弱而不能拒守乎中。若但用輕清以解毒,非惟毒不可解,且使毒水伏而不能驅出於外。惟有用藍真人流氣飲加減,辛甘芳透,使陰毒外散,正氣內守,庶痘易於起脹而灌漿。
處方,當歸(三錢,酒洗),川芎(錢半),白芷(一錢),獨活(五分),川桂枝(八分),防風(一錢),廣皮紅(五分),甘草節(三分)
次診,第四日復診,痘不起脹,肉多浮腫,懶言嗜臥,手足厥冷,遍身紫暗,狀如蚊跡。面色青白,便溏溺利。脈舌如前。此痘出於脾之險證也。幸而無口臭,腹疼,青癍如靛等逆證,否則二三日即凶變矣。且與藍真人生生飲以急救之。
次方,別直參(錢半),生綿耆(錢半),川芎(五分),煨肉果(五分),廣木香(五分),當歸(一錢,酒洗),鹿角尖(一錢),青化桂(三分),廣皮(四分,炒),炙甘草(四分)
三診,第五日復診,痘已漸次起脹。先起脹者,亦漸灌漿。肢溫瀉止,遍身紅活。紫暗已除。脈漸流利,舌灰亦退。惟上漿而瘡口不斂,兩腰痠痛。此由昨日重用參耆保元以起脹,歸芎鹿角以催漿,肉桂補命陽,香橘暢脾氣,肉果阻其下陷之路,炙草調其諸藥之性,則氣焉有不上騰而生者乎?氣生而痘焉有不起脹者乎?且氣能生血,血盈而痘焉有不灌漿者乎?僥倖而領出險關,且與藍真人補脾湯,溫補氣血以貫脈。
三方,別直參(一錢),炒於朮(二錢),當歸(一錢),廣皮(五分),雲茯苓(五分),川芎(五分),炙綿耆(錢半),紫猺桂(二分),炙草(三分),胡桃肉拌炒補骨脂(一錢)
四診,第六日復診,凡漿足而貫膿,膿潰而瘡口不斂者,肌肉不長也。肌肉不長者,脾胃氣血虛寒也。故囑疊服補脾湯者,甘溫香燥以大補脾胃之氣血也。脾得所補,則肌肉自生,而瘡口漸次收斂,腰脊痠痛亦除者,峻補氣血之功用也。惟脈尚軟弱,後來貫漿者,猶有毒潰而膿清,尚屬氣血不足,深恐結痂維艱。議用藍真人十全湯大補氣血,以為結痂之地步。
四方,別直參(一錢),生、炒於朮(各五分),當歸(一錢),紫猺桂(二分),川芎(五分),炙綿耆(錢半),炙西草(五分),直熟地(二錢,炒),廣木香(五分),廣皮(五分)
五診,第十日復診,漿稠而靨漸次結痂,胃納日增。脈圓舌潤。用藍真人十味百和湯加減,調補氣血津液以善後。
五方,潞黨參(一錢),清炙耆(錢半),生地(二錢),東白芍(一錢),浙茯苓(一錢),北沙參(一錢),提麥冬(一錢),熟地(二錢),當歸(錢半),清炙草(五分)
效果,連服六劑而痊。
廉按:黃帝逸典曰:痘之生死,繫於漿之有無。漿之有無,繫於脹之起伏。脹之起伏,繫於身之氣血。身之氣血,繫於中之水火。水乃後天之形氣,火乃先天之元氣。苟能從此穎悟,則由玄而入於妙矣。藍采和真人云:予得道後,欲立功人寰,計莫若醫。遍檢方書,率多浮議,後得黃帝逸典於御藏中,再四展讀,與吾家玄門宗旨相合。
且其中語,多引而不發,以俟能者之從,故予詳盡說明。然有論天方,烏能濟眾?予又著藥性藥方二論,以傳於世。此案初中末五方,皆遵藍真人方藥脫化,故能方方取效,轉險為順,碻收成績。後賢如陳文仲十一味木香散、十二味異功散,魏桂岩保元湯、聶久吾參歸鹿茸湯,皆藍本於此。此從醫者所以貴博覽而約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