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40)

回本書目錄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40)

1. 燥咳案(內科)

錢存濟(住廣德城內)

病者,陳周溪,年近四旬,身體強盛,廣德屠宰稅經理,住本城。

病名,燥咳。

原因,時值秋燥司令,先患房事,後宴會,酒罷當風而臥,醒則發咳。

證候,乾咳無痰,胸膺板悶,胃脘拒按,口乾喜冷,日晡發熱,夜不安寐。

診斷,六脈強直有力,舌苔黃燥。合病因脈象斷之,乃肺燥胃實也。先以清燥活痰藥投之,不應。繼以消導豁痰藥治之,轉劇。此由時值燥令,胃腸積熱化燥,燥火橫行,宜其無濟也。

療法,大承氣湯合調胃法,君以苦寒蕩積之大黃,佐以鹹寒潤燥之芒硝,臣以苦辛開泄之樸實,少加甘草以緩硝黃之峻為使。

處方,川錦紋(一兩,酒洗),川卷樸(三錢),炒枳實(三錢),玄明粉(三錢),生甘草(錢半)

上藥先煎,後納玄明粉,俟玄明粉溶化,去滓頓服。

效果,服一劑,下燥屎數十枚,其病霍然。改用清燥救肺湯二劑,以善其後。

廉按:燥之一證,有由風來者,則十九條內「諸暴強直,皆屬於風」是也;有由濕來者,則十九條內「諸痙項強,皆屬於濕」是也。風為陽邪,久必化燥,濕為陰邪,久亦化燥,並且寒亦化燥,熱亦化燥,燥必由他病轉屬,非必有一起即燥之證,《內經》所以不言燥者,正令人於他症中求而得之,由是而證以經文,及《傷寒論》各病,則凡六經皆有燥證。嘉言所制清燥救肺湯一方,獨指肺金而言,斷不足以概之。

若言六經之燥,則惟陽明一條最為重候。蓋手足陽明之胃大腸正屬燥金,為六氣之一,而可獨指肺金為燥哉?嘉言惟不識十九條之皆可以求燥證,故不知十九條之所以無燥證耳。至補出秋燥一層,自有卓見,不可沒也。此案卻合胃大腸燥金為病,清燥消滯,其何濟乎!斷證既明,放膽用三一承氣湯,苦溫平燥,鹹苦達下,攻其胃腸燥實,善後用清燥救肺,先重後輕,處方用藥,步驟井然。

白話文:

[燥咳案例(內科)]

患者,陳周溪,年約四十,身體健壯,擔任廣德屠宰稅經理,居住在本城內。

疾病名稱,燥咳。

發病原因,在秋季燥氣盛行時期,先是進行了性行為,接著參加宴會,酒醉後迎風睡覺,醒來後開始咳嗽。

病徵,乾咳無痰,胸部有壓迫感,胃部按壓疼痛,口乾且喜歡冷飲,下午時發熱,夜晚睡眠不佳。

診斷,六脈強勁有力,舌苔黃且乾燥。綜合病因和脈象判斷,這是肺燥和胃實的症狀。先使用清燥和化痰的藥物治療,但無效。再用消食和豁痰的藥物治療,病情反而加重。這是因為正值燥氣當令,胃腸道的熱量轉化為燥,燥火肆虐,當然無法有效治療。

治療方法,使用大承氣湯配合調胃法,主要用苦寒的大黃來清除積滯,輔以鹹寒的芒硝來潤燥,加入苦辛的樸實來開泄,並稍微加入甘草來緩解芒硝和大黃的劇烈作用。

處方,川錦紋(一兩,酒洗),川卷樸(三錢),炒枳實(三錢),玄明粉(三錢),生甘草(錢半)。先煎煮其他藥材,最後加入玄明粉,待玄明粉溶解後,濾去渣滓,一次服用。

效果,服用一劑後,排出了數十枚硬便,病情迅速好轉。之後改用清燥救肺湯兩劑,進一步鞏固療效。

廉按:燥這種病症,可能由風邪引起,也可能由濕邪引起。風邪為陽邪,時間長了會轉化為燥;濕邪為陰邪,時間長了也會轉化為燥。寒邪和熱邪也會轉化為燥。燥通常是由其他疾病轉變而來,不一定一開始就是燥的病症。《內經》未特別提到燥,正是讓人們從其他病症中尋找燥的證據。從《傷寒論》和其他疾病的描述中,可以發現六經都有燥的病症。嘉言所創立的清燥救肺湯,專門針對肺金,但這不足以概括所有燥的病症。

若談到六經中的燥,陽明經的燥是最嚴重的。因為手足陽明經的胃和大腸正屬於燥金,是六氣之一,怎能單獨認為肺金纔有燥呢?嘉言未能理解十九條都可以尋找到燥的證據,因此不知道十九條中沒有燥的證據。他補充了秋燥這一層次,顯示他有獨到的見解,不能忽視。此案例恰巧符合胃和大腸燥金的病症,用清燥和消滯的方法,當然無法有效治療!一旦確診明確,大膽使用三一承氣湯,苦溫平燥,鹹苦下行,攻擊胃腸燥實,後期用清燥救肺湯,先重後輕,處方用藥,步驟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