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二集 傳染病案 (37)

回本書目錄

二集 傳染病案 (37)

1. 熱毒赤痢案

張錫純(住天津)

病者,懷姓,年三十餘,官署中車伕,住奉天白塔寺旁。

病名,熱毒赤痢。

原因,因吸鴉片消去差事,歸家懊憹異常,又患痢疾。

白話文:

患者姓懷,年約三十多歲,是官署中的車伕,住在奉天白塔寺旁。

病名為熱毒赤痢。

病因是患者因吸食鴉片而失去了工作,回家後心情極度懊惱,隨後又患上了痢疾。

證候,初次所下之痢,赤白參半,繼則純下赤痢,繼則變為腥臭,血水夾雜脂膜,或如爛炙,時時腹中切疼,心中煩躁,不能飲食。

白話文:

症狀

一開始拉的痢疾是紅色和白色相間,接著變成只拉紅色痢疾,然後又變成腥臭味,血水裡夾雜著脂肪膜,或者像是爛肉燒焦的樣子,肚子時常絞痛,心裡煩躁不安,吃不下東西。

診斷,其脈弦而微數,一呼吸約五至,重按有力。知其因懊憹而生內熱,其熱下移腸中,釀為痢疾。調治失宜,痢久不愈,腸中脂膜為痢所侵,變為潰瘍性而下注。再久之則腸爛而穿,藥無所施矣。今幸未至其候,猶可挽回。

療法,當用治瘡治痢之藥合併治之,以清熱解毒,化瘀生肌,自然就愈。

白話文:

診斷:

病人的脈象緊而略快,每次呼吸約五次,用力按壓脈象有力。可以得知,病人是因為鬱悶導致內熱,熱氣向下移動到腸道,引發痢疾。治療不當,痢疾久治不癒,腸道粘膜被痢疾侵蝕,變成潰瘍性並下注。再拖下去,腸道潰爛穿孔,藥物就無能為力了。現在還好沒有發展到那個地步,還有挽回的餘地。

處方,金銀花(一兩),生白芍(六錢),粉甘草(三錢),旱三七(三錢,細末),鴉膽子(六十粒,去皮,揀成實者),共藥五味,先將三七、鴉膽子,用白糖水各送服一半,即將餘三味煎湯服。當日煎渣再服,亦先服所餘三七及鴉膽子。(此方載《衷中參西錄》名解毒生化丹)

白話文:

藥方:

  • 金銀花:一兩
  • 白芍:六錢
  • 粉甘草:三錢
  • 旱三七:三錢(研成細末)
  • 鴉膽子:六十粒(去皮,挑選完整的)

服用方法:

  1. 首先,將旱三七和鴉膽子各分一半,用白糖水服用。

  2. 隨後,將金銀花、白芍和粉甘草一起煎煮成湯服用。

  3. 當天的藥渣再次煎煮,服用。服用之前,先服下剩餘的旱三七和鴉膽子。

(註:此藥方摘自《衷中參西錄》的「解毒生化丹」。)

效果,如法服藥一劑,腹疼即止,脈亦和緩,所便已見糞色,次數亦減。繼投以通變白頭翁湯(見前痢疾案中),服兩劑痊愈。

白話文:

效果:按照藥方服下第一劑藥,腹痛立即止住,脈象也變得平和緩和。排便時發現糞便顏色正常,次數也減少了。接著服用通變白頭翁湯(見前面痢疾案例中),服用了兩劑就痊癒了。

康按:此由瘀熱生毒,腸中最易潰爛,如所下多似爛炙,色臭皆腐,時時切癰後重,即其明證,治必化腐生肌,以救腸中之腐爛。此方妙在鴉膽子、野三七兩味。張君試驗說明曰:東西醫治痢之藥,其解毒清血之力遠不如鴨蛋子(即鴉膽子),其防腐生肌之力遠不如野三七。

白話文:

康氏按語:「這(方子)是因為瘀血熱氣而中毒,腸子最容易潰爛,如果大便的樣子像爛肉,顏色和氣味都很腐敗,偶爾感覺到比生膿瘡後更重,這就是明確的證據。治療必須化腐肉為新肌膚,以挽救腸子潰爛。這個方子的妙處在於鴉膽子、野三七這兩味藥。張氏試用過,並說明說:中西醫治療痢疾的藥物,其解毒清血的力量遠遠不如鴨蛋子(即鴉膽子),其防腐生肌的力量遠遠不如野三七。

且於挾虛之痢,而不知輔以山藥、人參,於挾熱之痢,而不知重用石膏,宜其視赤痢為至險之證,而治之恆多不收全功也。

白話文:

對於伴有虛證的痢疾,如果不知道輔助使用山藥、人參;對於伴有熱證的痢疾,如果不知道重點使用石膏,那麼他們就會把赤痢視為非常危險的病症,而治療時也總是不能收到完全的效果。

莊虞卿(住麗水第十一中學)

病者,盧從之,年逾四稔,體弱,住泗洲樓。

病名,熱毒赤痢。

原因,平時陰虛,目疾時作,夏受暑而不覺,至秋後乃發赤痢。

證候,手足麻木,腹中絞痛,下痢純赤,小便澀少。

白話文:

莊虞卿(住麗水第十一中學)

患者:盧從之,年齡超過四歲,體質虛弱,居住在泗洲樓。

病名:熱毒赤痢。

病因:平時體內陰氣不足,眼睛容易發病,夏季受暑熱而不自知,直到秋季才發病,出現赤痢。

症狀:手腳麻木,腹部絞痛,痢疾排泄物呈純紅色,小便量少且澀。

診斷,脈左關弦長,右手虛緩。脈證合參,此暑邪與積熱下陷足厥陰肝。肝主筋,所以手足筋麻,肝主痛,所以腹痛,肝藏血,肝病而失其藏血之司,所以血痢時下,種種現象,莫非肝病。

白話文:

診斷:

  • 左手的關脈弦而長。
  • 右手的脈虛弱而緩慢。

脈象和症狀相互佐證,表明:

  • 暑邪和積熱下陷到足厥陰肝經。
  • 由於肝經主筋,所以手足筋麻。
  • 由於肝經主痛,所以腹痛。
  • 由於肝臟藏血,肝病導致失其藏血的功能,所以出現血痢。

各種症狀都表明:

  • 此病是肝臟疾病所致。

療法,治宜滋養肝血,清解伏熱,用阿膠、歸、芍以養其肝血,白頭翁、川連、黃柏、黃芩、秦皮、丹皮以清肝經之濕熱,再加金銀花、生甘草、滑石以解暑而清熱毒。

白話文:

治療方法:

  • 補養肝血,清除內熱。
  • 使用阿膠、當歸、芍藥滋養肝血。
  • 白頭翁、連翹、黃柏、黃芩、秦皮、丹皮清除肝經濕熱。
  • 再加上金銀花、生甘草、滑石解暑清熱毒。

處方,陳阿膠(錢半,烊沖),油當歸(錢半),生白芍(三錢),青子芩(一錢),小川連(一錢),川黃柏(一錢),北秦皮(一錢),粉丹皮(錢半),雙寶花(三錢),白頭翁(錢半),生甘草(八分),飛滑石(三錢,包煎)每日服二劑。

效果,三日痢減,七日諸恙悉退,十日其病霍然矣。

白話文:

處方:

  • 陳阿膠(半錢,融化後服用)
  • 油當歸(半錢)
  • 生白芍(三錢)
  • 青子芩(一錢)
  • 小川連(一錢)
  • 川黃柏(一錢)
  • 北秦皮(一錢)
  • 粉丹皮(半錢)
  • 雙寶花(三錢)
  • 白頭翁(半錢)
  • 生甘草(八分)
  • 飛滑石(三錢,包裹煎服)

服用方法: 每天服用兩劑。

廉按:此治厥陰熱痢之正法。方用《金匱》白頭翁加阿膠甘草湯為主,因其平日陰虛,再加歸、芍養血和肝,芩、丹、滑、銀肅清伏熱,療法固恰當周到,斷語亦深切病機。

白話文:

廉(指名醫張廉臣)評價:這是治療厥陰熱痢的正統方法。方子以《金匱要略》中的白頭翁加阿膠甘草湯為主,因為患者平日陰虛,再加入歸(地黃)、芍(芍藥)養血和肝,芩(黃芩)、丹(丹皮)、滑(滑石)、銀(犀角)清熱瀉火,治療方法恰當周到,斷語也深刻地抓住了病理。

2. 伏熱赤痢案

周小農(住無錫)

病者,嚴君,年五十九歲,住本鎮。

病名,伏熱赤痢。

原因,素因體實肝熱,十月望略受感冒,觸動伏熱,陡發血痢。

白話文:

病患是嚴先生,五十九歲,住在本鎮。

病情是潛伏的熱毒引發的赤痢。

病因是平時體質壯實且肝火旺盛,上個月十五日稍微著涼感冒,觸發了體內的熱毒,突然出現血痢的症狀。

證候,背寒腹熱,便痢後重,腹中㽲痛,初下殷紅挾積,翌日少腹痛,覺轟熱,純系鮮血,口渴少寐,少溲赤痛。

白話文:

症狀:

  • 背部發冷,腹部發熱
  • 腹瀉後肛門墜脹感
  • 腹痛絞痛
  • 初期大便帶有鮮紅色的血便
  • 次日下腹部疼痛,感覺灼熱
  • 純粹的鮮血便
  • 口渴,睡眠少
  • 小便量少,顏色發紅,排尿疼痛

診斷,脈左弦,右大無倫,舌紅兼紫。此心營素虧,伏熱內襲之血痢重證也。

療法,涼血堅腸,清透伏熱為君,佐以導滯。

白話文:

診斷:脈搏左側緊張,右側大而無序,舌頭紅並帶有紫色。這是心臟平時就有虛損,加上內伏的熱邪侵犯,所導致的嚴重血痢症狀。

療法:應以清涼血液、鞏固腸道,清除內伏的熱邪為主要治療方法,輔以消除腸道積滯的措施。

處方,銀花炭(三錢),白頭翁(三錢),黃柏炭(八分),生白芍(三錢),益元散(三錢,包煎),焦秫米(三錢,荷葉包),山楂炭(三錢),側柏炭(三錢),扁豆花(甘朵),茉莉花(十四朵,沖),槐花(八分),香連丸(一錢),蘿蔔汁(一酒鍾,送下)

次診,十八日猶有轟熱迫注,小溲色紅,血痢日夜百餘次,連宵失眠,脈弦右大,又疏涼血,清伏熱。

白話文:

處方

  • 銀花炭 3 錢
  • 白頭翁 3 錢
  • 黃柏炭 0.8 錢
  • 生白芍 3 錢
  • 益元散 3 錢(用荷葉包煎)
  • 焦秫米 3 錢(用荷葉包)
  • 山楂炭 3 錢
  • 側柏炭 3 錢
  • 扁豆花(甘朵)
  • 茉莉花 14 朵(用沸水沖泡)
  • 槐花 0.8 錢
  • 香連丸 1 錢
  • 蘿蔔汁 1 酒杯(用於服用藥物)

次方,鮮生地(六錢),白頭翁(三錢),槐花(八分),金銀花(三錢),北秦皮(一錢),粉丹皮(錢半),赤白芍(各三錢),金鈴子(錢半),黑山梔(三錢),側柏葉(三錢),扁豆花(廿朵),百草霜(錢半),阿膠梅連丸(二錢,包煎)

白話文:

湯方

  • 生地黃:36 克
  • 白頭翁:18 克
  • 槐花:4.8 克
  • 金銀花:18 克
  • 北秦皮:6 克
  • 粉丹皮:9 克
  • 赤芍藥:18 克
  • 白芍藥:18 克
  • 金鈴子:9 克
  • 黑山梔:18 克
  • 側柏葉:18 克
  • 扁豆花:20 朵
  • 百草霜:9 克
  • 阿膠梅連丸:12 克(煎服時包起來)

三診,十九日服後,痢之紅色較淡,肛口之熱較輕。然痢下如漏,肛脫不收,陽不藏而欲升,指振自汗,溲赤少寐。乃伏熱未清,陰虛陽升,氣不收斂也。治以滋陰斂腸,泄熱清氣。

白話文:

服用藥物後,持續服用了 19 天,腹瀉的顏色變淡,肛門的灼熱感減輕。但是,腹瀉仍然持續,肛門脫出無法收回。體內的陽氣無法藏匿,有上升的跡象,手指顫抖自汗,小便發紅,睡眠較少。這是因為體內的餘熱尚未清除,陰液虧虛導致陽氣上升,氣血收斂不足。治療方法是滋養陰液,收斂腸道,瀉除體熱,清解氣滯。

三方,西洋參(錢半),辰茯神(四錢),白頭翁(三錢),北秦皮(一錢),金鈴子(錢半),赤、白芍(各三錢),扁豆花(廿朵),槐花(六分),金銀花(三錢),真石蓮(三錢,杵),鮮荷蒂(三個),阿膠梅連丸(二錢,包煎)

白話文:

三方

  • 西洋參(0.5錢)
  • 辰茯神(4錢)
  • 白頭翁(3錢)
  • 北秦皮(1錢)
  • 金鈴子(0.5錢)
  • 赤、白芍(各3錢)
  • 扁豆花(20朵)
  • 槐花(6分)
  • 金銀花(3錢)
  • 真石蓮(3錢,搗碎)
  • 鮮蓮蓬心(3個)
  • 阿膠梅連丸(2錢,包煎)

四診,二十日服後,血痢雖減,而血少風翔,腹中有聲,顴紅火升,沉迷不欲言,姑守原方以消息之。

五診,廿一日指搐神煩已定,足亦溫,寐少安,尻痠氣滯,口氣尚穢,與周仲萼商進養胃陰,清伏熱。

白話文:

四診,服用藥物二十天後,雖然血痢症狀有所減輕,但是出現血少、頭暈目眩的情況,腹部有鳴響,兩頰泛紅且有上火的現象,精神萎靡不欲多言,暫時繼續使用原方觀察調理。

五診,到了第二十一日,手指抽搐和精神煩躁的情況已經穩定,腳部也回暖,睡眠稍有改善,但臀部酸痛、氣滯不暢,口氣仍然不好,與周仲萼商量後決定調整治療方案,以滋養胃陰、清除伏熱為主。

五方,西洋參(錢半),東白芍(三錢),油當歸(二錢),川石斛(三錢),萊菔子(三錢),花檳榔(二錢),金銀花(三錢),扁豆花(廿朵),地榆炭(三錢),槐花(二分)

白話文:

五方茶

西洋參(兩時半)

東白芍(三兩)

油當歸(兩)

川石斛(三兩)

萊菔子(三兩)

花檳榔(兩)

金銀花(三兩)

扁豆花(二十朵)

地榆炭(三兩)

槐花(二分)

六診,廿二日原方加茯神、棗仁。至廿四日上午,氣升顴紅面赤又作,肛熱作痛,按腹灼熱,仍用十九日方意。

七診,廿八日,一夜十餘次,紅少糞多,虛坐努責,肛脫寐遺,進攝脾固腎法。

白話文:

經過六種診斷方法檢查後,在廿二日原有的方子裡加入茯神和棗仁。到了二十四日上午,患者氣色上升,顴骨泛紅,臉色發赤的症狀又出現,肛門感到灼熱疼痛,按壓腹部也覺得灼熱,於是繼續使用十九日的方劑。

七方,生白芍(三錢),白歸身(二錢,煅炭),菟絲餅、川斷(各二錢),真石蓮(三錢,炒鬆),提麥冬(二錢),山萸肉(三錢),甘杞子(三錢),扁豆花(廿朵),煨木香(八分),鮮荷蒂(三個),並食豬肚湯、薺菜。

白話文:

七方藥

食材:

  • 生白芍 3 錢
  • 白歸身 2 錢(燒成炭)
  • 菟絲餅、川斷 各 2 錢
  • 真石蓮 3 錢(炒鬆)
  • 提麥冬 2 錢
  • 山萸肉 3 錢
  • 甘草(甘杞子) 3 錢
  • 扁豆花 20 朵
  • 煨木香 8 分
  • 鮮荷蒂 3 個

食用方法:

搭配豬肚湯和薺菜食用。

八診,廿九日下午,痢止,轉瀉黃沫,未化菜食,似為中寒食不消之象,是前養血扶正,虛陽漸斂,脈轉沉細,氣虛見徵。轉與薛君文元酌用扶中益氣,柔肝斂腸。

白話文:

經過「八診」檢查,在某月二十九日的下午,患者的痢疾停止了,但轉為腹瀉黃色泡沫便,沒有消化的食物殘渣,看起來像是受寒導致食物消化不良。這是因為之前一直在養血扶正,虛陽逐漸收斂,脈象轉為沉細,氣虛的徵兆已經出現。因此,調整治療方針,採用薛君文元的扶中益氣、柔肝斂腸的方法。

八方,西潞黨(三錢),生於術(二錢),益智仁(三錢),炒扁豆(三錢),煨木香(八分),炙甘草(五分),新會皮(一錢),玫瑰花(兩朵,沖),生葛根(一錢),甘杞子(三錢),生白芍(三錢),赤石脂(三錢)

白話文:

八味中藥材,包括:

  • 西潞黨參(3錢)
  • 生術(2錢)
  • 益智仁(3錢)
  • 炒扁豆(3錢)
  • 煨木香(8分)
  • 炙甘草(5分)
  • 新會皮(1錢)
  • 玫瑰花(2朵,沖泡)
  • 生葛根(1錢)
  • 甘草子(3錢)
  • 生白芍(3錢)
  • 赤石脂(3錢)

效果,脈漸振,便溏僅兩次。最後潘君德孚擬運脾和肝小劑,如白芍、香椽皮、茯苓、大腹皮、焦穀芽、佛手花之類,胃旺便堅,日就康復而痊。

白話文:

狀況,脈搏漸強,只出現兩次腹瀉。最後,潘君德孚開了調整脾胃、疏肝解鬱的小劑量藥方,內含白芍、香椽皮、茯苓、大腹皮、焦穀芽、佛手花等藥材,使胃氣健運,大便成形,身體逐漸康復。

廉按:赤痢或稱血痢,初起多屬實熱,瘀血積滯者,以桃仁承氣湯去桂,加酒炒芩、連、金鈴子散之類;虛熱無滯者,宜白頭翁湯合四物湯;若脾濕痢疾下血,宜蒼朮地榆湯。惟赤痢日久,肝傷不能藏血,血色鮮紫成塊者,肝絡傷則血下行,以逍遙散去朮,加烏梅炭、白殭蠶、玫瑰瓣之類;若脾虛不能攝血,血色淺淡而黃者,此脾胃虛弱,中氣下陷也,宜補中益氣湯,加烏梅炭、春砂仁之類。

白話文:

根據我的臨牀經驗:

赤痢,也稱血痢,初期多為實熱證,瘀血積滯者,可用桃仁承氣湯(去除肉桂),加上炒過的黃芩、連翹、金鈴子散等治療;虛熱無瘀滯者,可用白頭翁湯合四物湯治療;若脾濕導致腹瀉帶血,可用蒼朮地榆湯治療。

但如果赤痢持續時間較長,肝臟受損不能儲血,血色鮮紫成塊者,是肝臟絡脈受傷導致血下行,可用逍遙散(去除蒼朮),加上烏梅炭、白殭蠶、玫瑰花瓣等治療;若脾虛不能固攝血液,血色淺淡發黃者,是脾胃虛弱,中氣下陷導致的,可用補中益氣湯,加上烏梅炭、春砂仁等治療。

至於時疫赤痢,亦有水毒鬱於腸中,積化為燒,乘人胃弱腸虛,或大孔癢,或從穀道溢出,痢出之蟲,形細如線,此巢氏《病源》所謂燒蟲痢也。雖非扁蟲形之赤痢,然亦赤痢屬蟲之一種。以黃連犀角散,加貫仲、陳石榴皮、海南子之類。此案以望六高年,血痢百餘次,證已虛陽上升,肢振神糊,險象疊生,幸而多方救濟,確中病機,由痢轉瀉而痊,可謂僥倖之至矣。

白話文:

至於時常流行的赤痢,也是因為水毒鬱積在腸道裡,堆積腐敗成膿血,趁著人的胃弱腸虛,或者大腸發癢,或者從肛門溢出,拉出來的蟲,形狀細如線,這便是巢氏《病源論》上所說的膿蟲赤痢。雖然這不是條蟲引起的赤痢,但也屬於赤痢中的蟲子的一種。可以使用黃連犀角散,加上貫仲、陳石榴皮、海南子等藥材。這個病例是一位望六的老人,血痢過百次,症狀已經出現虛陽上升,手腳抽搐、神志不清,險象環生,多虧多方救治,切中病機,從痢疾轉變成腹瀉而痊癒,可以說是非常幸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