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8)

回本書目錄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8)

1. 中風脫證案(內科)

梁右齋(住玉山湖塘沿)

病者,姚家瑞妻徐氏,住馹門前。

病名,中風脫證。

原因,產後血虛,誤於前醫不問病之虛實,遽以產後普通方芎歸湯加疏風發散藥治而劇。

證候,產經十句鍾,孩提包衣方全下,惡露過於常胎,頭暈嘔吐,憎寒壯熱,舌苔粗膩,面色穢垢,頭不能舉,汗出不止。醫投以芎歸湯加發散一劑,未完,汗出如雨,大氣欲脫,神識時憒。

診斷,六脈浮大鼓指,重按空而無力。確係陰血驟虛,內風暗動,孤陽上越之危候。

療法,遵仲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增損。

處方,川桂枝(一錢),杭白芍(五錢),炙甘草(錢半),左牡蠣(五錢,生打),龍骨(三錢,生打),西潞黨(錢半),黑附片(六分),明天麻(錢半),紅棗肉(六枚),生薑(二片)

二劑,汗收熱除。第三天買藥,遇其同姓藥店官,謂其生產未過三天,這醫生方內都不用當歸、川芎以去瘀血,誠屬怪醫。如果純粹服此補澀藥,恐怕將來汝妻要被這藥補到瘀血,就要肚脹而死。遂於方內加當歸、川芎各錢半。煎服一頭煎,霎時間前證完全復作。夜半又來特招,詢問始知其故,噫,醫藥豈可兒戲乎。

二方,前方加酸棗仁三錢,日進兩劑。

效果,半月後諸證悉除,進以血屬補品甘天,軀幹精神始完滿。

廉按:中風脫證,十中難痊一二,況在產後,尤為迫不及救。乃用仲景桂枝加龍牡增損,調營和衛,回陽固脫,投之輒應,尚屬僥倖成功,不得謂此方概可救中風脫證也。惟藥肆中人,但知普通常法,不知特別變法,遽爾背加藥品,此種惡風,醫藥界當開公會,共同取締,以免貽誤病家。

白話文:

病人是姚家瑞的妻子徐氏,住在馹門前。

病症是中風脫證。

病因是在產後血氣不足,前醫未詳細診斷病情虛實,急躁地使用產後常規的芎歸湯加上疏風發散的藥物治療,導致病情加重。

症狀表現為產後十分鐘,胎兒與胎盤才完整娩出,惡露比正常胎次多,頭昏想吐,畏寒高燒,舌苔粗糙且厚,臉色蒼白,無法抬起頭,汗一直流不停。醫生使用芎歸湯加上發散藥一劑,還沒喝完,汗如雨下,瀕臨生命危險,意識時有混亂。

診斷結果是脈象浮大,重按則空無力氣,確定是因為陰血突然虛弱,內風悄悄產生,孤陽上沖的危險狀態。

治療方式是遵照張仲景的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做增減。

藥方是:川桂枝一錢,杭白芍五錢,炙甘草錢半,左牡蠣五錢(生打),龍骨三錢(生打),西潞黨錢半,黑附片六分,明天麻錢半,紅棗肉六枚,生薑兩片。

服用兩劑後,汗停熱退。第三天買藥時,遇到同姓的藥店老闆,他說產後不到三天,醫生的藥方卻沒使用當歸、川芎去瘀血,認為這醫生很奇怪。如果單純服用這些補澀藥,擔心以後她妻子可能會因瘀血而腹部脹痛,甚至死亡。因此,在藥方裡加了當歸、川芎各錢半。煎服第一劑後,瞬間所有舊症狀全部復發。半夜再次請醫生來,詢問後才瞭解情況,唉,醫藥豈能如此兒戲。

第二次的藥方,是在原本的藥方上加了酸棗仁三錢,一天服兩劑。

結果是,半個月後,所有症狀都消失,再補充血屬補品甘天,身體與精神恢復健康。

廉按:中風脫證,十個中有八九個難以康復,何況是在產後,更需要緊急救治。然而使用張仲景的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稍作調整,調節營養,穩定衛氣,恢復陽氣,固守脫證,一試即見效,算是幸運成功,不能說這個方子就能治所有的中風脫證。只是藥店的人只懂常規方法,不懂特殊變化,隨意加入藥材,這種惡習,醫藥界應該召開公會,共同約束,以免誤人病情。

2. 中風偏枯案(內科)

高糺云(住贛州生佛壇前)

病者,唐羅氏,年四十五歲,住安慶。

病名,中風偏枯。

原固,體質素弱,虛風時動,適勞倦受風而發。

證侯,猝然昏聵,醒後左半身不遂,皮膚不仁,筋骨瘦痛。

診斷,脈搏虛弱,左部尤甚。正如經云,虛邪客於身半。皆由氣血偏虛,真氣去,邪氣獨留,著於所虛之半邊,阻隔脈道,以致偏枯不仁。

療法,用八珍湯扶助氣血,加虎骨、竹瀝、鉤藤、薑汁、天麻、桑寄生鎮其虛風、消其絡痰。

處方,西潞黨(二錢),漂於朮(錢半),雲茯苓(三錢),炙甘草(一錢),當歸(二錢),酒白芍(三錢),直熟地(四錢),川芎(一錢),淡竹瀝(兩瓢,沖),鉤藤(錢半),生薑汁(四滴,沖),明天麻(二錢),桑寄生(三錢),炙虎骨(錢半)

效果,每日服一劑,至四十餘劑,病始告痊。

廉按:《內經》謂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容其形,是確指虛人而後中於虛風也,然猶系因虛受風。故經又有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之說。偏枯難療,二語盡之。此案既屬偏枯,八珍湯加味,確係對證之良方,四十餘劑而痊,溝不誣也。

白話文:

【病患資訊】患者為唐姓羅氏,45歲,居住在安慶。

【病症】該患者罹患的是中風導致的半身不遂。

【病因】她的身體本來就較虛弱,平時易受虛風影響,此次因過度勞累,又不慎吹風,導致病情爆發。

【症狀】突然間她感到頭昏眼花,清醒後發現左半身無法活動,皮膚失去知覺,筋骨痠痛。

【診斷】脈搏顯示非常虛弱,尤其是左側更甚。根據醫學典籍所述,這是虛邪之風侵襲身體一半的徵兆,都是由於氣血不平衡,正氣衰減,邪氣乘虛而入,停留在身體虛弱的一側,阻塞了脈絡,進而導致半身不遂的現象。

【治療方式】採用八珍湯來補充氣血,再加入虎骨、竹瀝、鉤藤、薑汁、天麻、桑寄生等,用以抑制虛風,並消除絡脈中的痰濕。

【藥方】西潞黨參2錢、炒白朮1.5錢、雲苓3錢、炙甘草1錢、當歸2錢、酒炒白芍3錢、熟地4錢、川芎1錢、淡竹瀝兩瓢(沖)、鉤藤1.5錢、生薑汁4滴(沖)、明天麻2錢、桑寄生3錢、炙虎骨1.5錢。

【療效】每天服用一劑,經過四十多劑後,病狀終於完全消失。

廉按:《內經》指出,虛邪之風與身體虛弱的人相互結合,就會讓疾病有機可趁,這是指體質虛弱的人更容易受到虛風的影響。然而,這仍是因為虛弱而受風所致。因此,《內經》中也有提到,當正氣消逝,邪氣獨存時,就會形成半身不遂的情況。半身不遂難以治療,這句話概括了這種病症的特點。此案例屬於典型的半身不遂,使用八珍湯加味的藥方確實是對症下藥,四十多劑後病情得以康復,這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