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二集 傳染病案 (25)
二集 傳染病案 (25)
1. 時疫霍亂案
李伯鴻(住汕頭仁安里)
病者,李明德,年五十二歲,工廠伙伕,住汕頭。
病名,時疫霍亂吐而不瀉,大寒似熱證。
白話文:
病人是李明德,五十二歲,工廠工人,住在汕頭。
病症是時疫霍亂,有嘔吐但無腹瀉,症狀表現為大寒似熱。
原因,以貧不能購溫補食物,且年老所啖皆殘羹冷飯,濕寒積而不化,欲吐則胃力不足,不能吐出食物,欲瀉則肺胃力不能下達大腸,故只吐痰水而無物。
證候,大汗如洗,全身冰冷,吐止痰水,藥入即吐,病日余而大劇。
白話文: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貧困買不起溫熱補養的食物,加上年紀大了,吃的都是剩飯冷菜,濕寒之氣積聚而不化解。想要嘔吐,可是胃力不足,吐不出東西;想要瀉下,可是肺胃之力不足以把食物送到大腸,所以只能吐出痰水,沒有其他東西。
診斷,夜深懇余往診,到時病者遺囑後事,已奄奄一息不能言矣。兩手脈微欲絕,以聽脈筒聽其心臟尚活,而舌有苔垢,此凝寒似熱。索閱日中所服方,果誤為胃熱,一派涼瀉品。藥入雖未幾吐出,然胃氣更因此大傷,肺之喘促愈甚,所以大劇。此凝寒霍亂,治之須慎也。
白話文:
診斷,深夜裡,有人懇求我看診,到達時病人已經遺囑後事,奄奄一息無法言語。兩手脈搏微弱到幾乎斷絕,使用聽診筒聽了心臟還在跳動,但舌頭上有苔垢,這表示寒凝像熱症。我索取病人白天服用的藥方,果然誤認為是胃熱,都是清熱瀉下的藥物。藥物雖然沒服多久就吐出了,但胃氣已經受到嚴重損傷,肺部的喘促也更加劇烈,所以才導致病情惡化。這是寒凝霍亂,治療時必須小心謹慎。
療法,熱水溫罨、運用人工呼吸二法,額鼻喉耳旁腹均抹以香竄行氣藥油,約十分鐘,汗止息續,能言語。以濃薑汁和熊膽液灌之,少瘥。繼以理中湯加減治之。
白話文:
治療方法:
- 用熱水敷熱,進行人工呼吸。
- 在額頭、鼻子、喉嚨、耳朵、腹部塗抹發散氣血的藥油,大約十分鐘後,出汗停止,逐漸恢復清醒,可以說話。
- 用濃薑汁和熊膽液灌服,病情稍有好轉。
- 之後再使用調整脾胃的中藥方劑「理中湯」加減進行治療。
處方,生於術(三錢),黨參(六錢),乾薑(五錢),炙甘草(二錢),姜半夏(二錢),貢川樸(二錢),雄豬膽汁、童便各半,拌藥炒乾,用水碗半,煎至半碗,溫服。
效果,凝寒以膽便,同氣相投,理中開化其閉結,故藥入不拒,二日即霍然愈,幹事如常。
白話文:
藥方,用生術三錢,黨參六錢,乾薑五錢,炙甘草二錢,姜半夏二錢,貢川樸二錢,雄豬膽汁和童便各半碗,將它們與藥材一起拌勻炒乾,加入半碗水,煎煮到剩半碗,趁溫熱服用。
廉按:案中所敘欲吐則胃力不足不能吐出食物,欲瀉則肺胃力不能下達大腸,故只吐痰水而無物,現此則乾霍亂之屬寒濕一種。方用理中加豬膽汁童便炒透,逆治之中參以從治,法從通脈四逆加人溺豬膽汁湯脫化而來。研究古醫學術者夫人而知之,妙在先用人工呼吸法喚醒神氣,故能速效。
處當今中西學術競爭之時代,為中醫者勤求古訓、博採眾方而外,不可不進取新醫學術也。
燕慶祥(住永修官塘區)
病者,吳相水,年三十餘歲,江西永修人。
病名,時疫霍亂。
白話文:
廉按:所說的案例中,患者想吐但胃力不足無法吐出食物,想瀉但肺胃之氣無法到達大腸,因此只能吐出痰水而無實物。這種情況屬於寒濕交加的乾霍亂。
治療方法採用理中湯,並加入豬膽汁和童便炒透。這種逆證治療的方法,參用了從症治療的手法,脫胎於通脈四逆加人溺豬膽汁湯。
研究古醫學的學者都知道,這種方法的妙處在於先採用人工呼吸法喚醒患者的神氣,因此能快速見效。
原因,其人素系中寒,春傷於風,兼感山嵐瘴氣,故至六月熱盛之時發為嘔泄霍亂,大論曰:「歲土不及,民病飧泄。」
證侯,身熱微寒,渴不喜飲,少腹微疼,嘔泄並行,手足拘攣。
白話文:
原因: 這個人本來就有寒氣在體內,春天時受了風寒,加上山中的毒氣,所以在六月天氣炎熱的時候,發作為嘔吐、腹瀉和霍亂。醫書《素問·大論》中說到:「如果土氣不足,人們就會患上腹瀉。」
診斷,六脈沉伏,脈證合參,是土鬱發為霍亂也。愚謂此等證候,須以風木為本,以陰寒為標,以少陽之火熱為中見,而其所以然者,三陰至太陰為陰之己極,故不從本而從中見。治者能平其木以扶中土,未有不驗者。且手足所以拘攣,是即轉筋之名,然非木之剋土而何?蓋手足乃脾胃所司,土受木克,何怪乎手足拘攣。若兼制其肝木,則病雖危,亦可挽回。
白話文:
診斷:
六脈脈象沉伏,結合脈象和症狀,判斷為脾胃濕濁(土鬱)發為霍亂。
病理機制:
我認為這種症候,根源在於肝木過旺(風木),表現在陰寒,而太陰脾胃濕熱(少陽火熱)則是中間現象。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三陰之中,太陰脾胃屬於陰極,所以疾病不會從根本(三陰)表現出來,而會從中間(少陽)表現出來。
治療原則:
治療的關鍵是平抑肝木(風木),以扶助脾胃(中土)。這種方法的療效已經得到驗證。
手足抽搐的成因:
手足抽搐又稱轉筋,本質上就是肝木剋制脾胃(土)。手足是由脾胃所支配,脾胃被肝木剋制,導致手足抽搐也就不足為奇了。因此,如果再抑制肝木(制其肝木),即使病情危重,也有機會挽回。
療法,用藿香正氣散加減,方以藿香為君,白朮為臣,加吳茱萸以除陰寒而降肝逆,木瓜扶脾伐肝以舒筋。
白話文:
治療方法:
使用藿香正氣散,再加上以下藥材加減使用。
方劑以藿香為主藥,白朮為輔助藥。
再加入吳茱萸,可以驅除陰寒和降低肝氣逆行。
木瓜可以幫助脾氣,並抑制肝氣,以舒緩筋骨。
處方,藿香(錢半),焦野術(一錢三分),廣皮(八分),桔梗(八分),大腹皮(一錢),紫蘇(八分),川樸(八分),香白芷(一錢),仙半夏(八分),茯苓(三錢),吳茱萸(一錢),木瓜(錢半)
白話文:
藥方:
- 藿香:半錢
- 焦野術:一分三釐
- 廣皮:八分
- 桔梗:八分
- 大腹皮:一錢
- 紫蘇:八分
- 川樸:八分
- 香白芷:一錢
- 仙半夏:八分
- 茯苓:三錢
- 吳茱萸:一錢
- 木瓜:半錢
次診,服兩劑,嘔瀉痊愈,熱亦退,手足亦不拘牽,處善後方而歸。
效果,囑其禁米七日。用香砂六君子湯,二劑即復原矣。
白話文:
第二次診治時,服用兩劑藥後,嘔吐和腹瀉都痊癒了,發燒也退了,手腳也不再拘攣,開立後續調理的藥方後便離開。
效果顯著,囑咐患者在七天內不要吃米。使用香砂六君子湯,服用兩劑後就恢復健康了。
廉按:藿香正氣散治風寒外感、食滯內停,或兼濕邪,或吸瘴氣,或傷生冷,或不服水土等證,的是良方。若治霍亂轉筋,亦惟濕蘊於中寒襲其外者,方可酌用。此案加吳萸、木瓜,辛酸合用,疏肝氣以舒筋,尚屬穩健。若溫暑伏熱發為霍亂轉筋者,在所切禁。
白話文:
廉澄庵注:藿香正氣散用於治療風寒外感,食物滯留於體內導致的疾病;或兼有濕邪、吸入瘴氣、食用生冷食物或水土不服等症狀,是良好的方劑。如果用於治療霍亂轉筋,也只適用於因濕氣積聚在體內,寒邪侵襲外部而導致的,才能酌情使用。本例中加入吳茱萸和木瓜,辛酸合用,能疏肝氣以緩解筋攣,算是穩妥的方劑。如果發熱是因暑熱鬱伏導致的霍亂轉筋,則必須禁用此方。
李伯鴻(住汕頭仁安里)
病者,花月娥,年十八歲,詞女,住汕頭。
病名,時疫霍亂腹痛、瀉而不吐大熱似寒證。
原因,平日嗜食油炸膾,每日必啖數枚,以致伏火內發,陡變霍亂。
證候,腹痛暴瀉,精神錯亂,面白目昏,瀉時有聲,四肢筋抽痠痛,視物不見。
白話文:
汕頭仁安里的李伯鴻診治了一位名叫花月娥的十八歲女子,她是名妓,住在汕頭。她患上了時疫霍亂,肚子痛、拉肚子,但不吐,身體發熱卻像寒症。她平時喜歡吃油炸肉,每天都要吃很多,導致內火積聚,突然發作了霍亂。她的症狀是肚子劇烈疼痛、拉肚子、精神恍惚、面色蒼白、眼花、拉肚子時有聲音、四肢抽筋酸痛、看不見東西。
診斷,兩手脈沉伏而微,惟久之則有一躍彈指。按脈微乃腹痛所致,瀉時肛門有聲響,試以手按其腹,病者覺痛,脈微中有一躍彈指。而面白目昏,雖似虛寒,經云:大熱似寒,其為火鬱無疑。前醫施以附桂理中,所以不能治標也。然此伏火霍亂,未易辨矣。
白話文:
診斷: 兩手脈搏沉伏而微弱,但過一會兒又彈跳起來,像手指彈動。脈搏虛微是由於腹痛所致,腹瀉時肛門有聲音。用手按其腹部,病人感到疼痛,脈搏虛微中夾雜著彈跳感。面色蒼白、目光昏花,雖然看起來像是虛寒,但古籍有云:「大熱似寒」,這顯然是火熱鬱積所致。之前醫生用附子、桂枝、理中劑治療,所以無法治標。然而,這種潛伏的熱性霍亂不容易辨別。
療法,《內經》云:「火鬱則發之。」遵是義先施以加味火鬱湯,後以加減竹葉石膏湯、加減平胃湯。
白話文:
治療方法:
《黃帝內經》說:「如果火氣過盛,就要發散疏通它。」遵循這個原則,先用加味火鬱湯,然後再用加減竹葉石膏湯和加減平胃湯。
處方,柴胡(二錢),防風(二錢),葛根(三錢),升麻(七分),羌活(二錢),白芍(四錢),炙草(二錢),生甘草(二錢),蔥白(四株),蒼朮(三錢)
白話文:
處方:
- 柴胡:2 錢
- 防風:2 錢
- 葛根:3 錢
- 升麻:7 分
- 羌活:2 錢
- 白芍:4 錢
- 炙草:2 錢
- 生甘草:2 錢
- 蔥白:4 株(連根)
- 蒼朮:3 錢
次方,竹葉(三錢),生石膏(四錢,研細),六一散(二錢,包煎),薄荷(二錢),生白芍(三錢),花粉(三錢),赤茯苓(一兩),原麥冬(二錢)
白話文:
八次方劑:
- 竹葉(3 錢)
- 生石膏(4 錢,磨碎)
- 六一散(2 錢,包起來煎煮)
- 薄荷(2 錢)
- 生白芍(3 錢)
- 花粉(3 錢)
- 赤茯苓(1 兩)
- 原麥冬(2 錢)
三方,蒼朮(二錢),陳皮(錢半),貢樸(二錢),甘草(一錢),木瓜(二錢),烏梅(二枚),山楂(二錢),麥芽(二錢)
白話文:
三方藥方:
蒼朮(6克)
陳皮(3克)
貢樸(6克)
甘草(3克)
木瓜(6克)
烏梅(2枚)
山楂(6克)
麥芽(6克)
效果,翌日火發,口渴痛減,面紅唇焦。服竹葉石膏後,渴瀉均止,惟胃未開不思食。最後服加味平胃湯,食進而病痊。
廉按:此即西醫所謂急性腸炎症也,似霍亂而實非霍亂,治法先發後清,秩序井然,非得力於東垣仲景者不辦。
白話文:
藥效顯著,第二天發燒改善,口渴和疼痛減輕,但面部發紅,嘴脣發乾。服用了竹葉石膏後,口渴和腹瀉都停止了,但胃口還沒有恢復,不想吃東西。最後服用了加味平胃湯,胃口恢復,疾病也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