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二集 傳染病案 (19)

回本書目錄

二集 傳染病案 (19)

1. 燥證紅喉轉白案

蕭琢如(住湘鄉水口山礦局)

病者,李楚枬女,年方十歲,住湘鄉。

病名,燥證紅喉轉白。

原因,前醫從風毒喉痧治,服發散藥,米飲不入口,已數日矣。

證候,身大熱無汗,口渴心煩,夜不安枕,滿喉發白。

診斷,脈浮大而芤,舌無苔,鮮紅多刺,幸有浮液,不甚乾燥。余曰:此乃燥證誤表,挽回甚難。

白話文:

蕭琢如(住湘鄉水口山礦局)

病人:李楚枬之女,年紀十歲,居住湘鄉。

病名:燥證紅喉轉白。

病因:先前醫生誤以為是風毒喉痧,給予發散藥物治療,導致病人食不下嚥,已經好幾天了。

症狀:全身發熱無汗,口渴心煩,夜裡睡不安穩,喉嚨全白。

診斷:脈象浮大而虛,舌苔全無,鮮紅且佈滿刺點,幸好還有唾液,沒有過於乾燥。我說:這是燥證誤治表證,想要挽回病情非常困難。

療法,為疏養陰清肺湯,取其潤燥清喉、消痰制腐之作用,大劑頻服,或可挽回。

白話文:

作為治療方法,使用「疏養陰清肺湯」,發揮其滋潤乾燥、清利咽喉、化痰止腐的功效,大劑量且頻繁服用,或許有機會挽回病況。

處方,鮮生地(一兩),元參(八錢),原麥冬(六錢),丹皮(四錢),生白芍(四錢),川貝母(四錢),蘇薄荷(二錢半),生甘草(二錢),銀花(三錢),連翹(三錢)

白話文:

藥方:

  • 鮮生地:1 兩
  • 元參:8 錢
  • 原麥冬:6 錢
  • 丹皮:4 錢
  • 生白芍:4 錢
  • 川貝母:4 錢
  • 蘇薄荷:2.5 錢
  • 生甘草:2 錢
  • 銀花:3 錢
  • 連翹:3 錢

效果,連服三劑,次日遍身露紅斑,幾無完膚。余曰:內邪外出,此生機也。仍守原方大劑加味,每日夜盡三劑,三日而平復,續以養陰方善後。聞愈後半月,髮膚爪甲盡脫,燥證誤表之為害,有如此者。

白話文:

療效,連續服用三劑,次日全身出現紅斑,幾乎沒有完好的皮膚。我說:內部的邪氣已經排到體外,這是生機萌發的表現。仍然堅持原來的方子,加大劑量,每天晚上臨睡前服用三劑,三天後症狀平復,接著用養陰方來調理身體。聽說病人痊癒後半個月,頭髮、皮膚和指甲全都脫落,這是治療燥證誤表造成的嚴重後果。

廉按:此血毒喉痧而轉白爛者。前醫見其紅喉,身大熱無汗,用發散透痧藥,亦不得競謂其誤表。改服大劑養陰清肺湯後,次日即遍身露紅斑,幾無完膚,顯系爛喉丹痧之症狀。惟口渴心煩,夜不安枕,此屬胃熱蒸心,由氣分而轉入營分。此案養陰清肺湯中,薄荷、丹皮、銀花、連翹諸藥辛涼宣通,與大隊增液川貝、甘、芍等一派涼潤之藥並用,既能散邪,尤能清熱,所以服之輒覺捷效也。

白話文:

我認為這個案例是血毒引發的喉嚨發炎,後來變成化膿性潰瘍。之前的醫生看到患者喉嚨發紅,而且身體發熱卻不流汗,使用發散解毒的藥物,也不能完全說他錯誤地認為是表證。改用大量養陰清肺湯後,隔天身上就出現紅色斑點,幾乎沒有完好的皮膚,明顯是化膿性喉嚨發炎的症狀。

不過患者口中乾渴、心煩、晚上睡不安穩,這是因為胃熱上蒸到心臟,從氣分轉入營分。這個案例中,養陰清肺湯裡面的薄荷、丹皮、銀花、連翹等藥物具有辛涼宣通的作用,搭配大量滋陰的川貝、甘草、芍藥等藥物,既能驅邪,又能清熱,所以服用後患者很快就感覺到效果。

2. 風毒白喉案

李倫青(住衡陽)

病者,沈筱嵐,忘其年,住善化。

病名,風毒白喉。

白話文:

患者是沈筱嵐,年齡不詳,住在善化。

病症是風毒白喉。

原因,初由大舌邊起白泡數顆,醫用元、麥、赤芍、竹葉之類,連進三劑。一宵忽痰涎上湧,精神疲倦,惡寒發熱,胸結,飲食不能下咽,延余往治。

白話文:

起因是,舌頭邊緣最初長出幾個白泡,大夫開了元參、麥冬、赤芍藥、竹葉一類的藥,連續喝了三劑。一天晚上,痰液突然湧上來,精神疲勞,惡寒發燒,胸部發緊,飲食無法下嚥,請我去治療。

證候,喉內白塊已滿,色如霜雪,痰涎稠黏不斷,胸膈痞滿。

診斷,脈兩寸浮弦,右關沉緊,舌苔白滑。此風毒挾寒在表,未經宣發,誤以寒涼迭進,變成壞證也。

白話文:

證候方面,喉嚨裡面長滿了白色的塊狀物,顏色像霜雪一樣,痰液濃稠且不停地分泌,胸部和膈膜之間感到脹滿不適。

診斷結果,兩寸部位的脈象浮而帶有弦象,右關部位脈象沈而且緊,舌苔呈現白色且濕滑。這是風毒夾雜寒邪停留在體表,沒有得到及時的發散,錯誤地使用了寒涼的藥物重複治療,結果導致病情變成了惡化的症狀。

療法,用荊防敗毒散以驅表邪,吹坎宮回生丹以祛疫毒。

白話文:

治療方法:

服用荊防敗毒散驅除外在邪氣,使用吹坎宮回生丹驅除疫毒。

處方,荊芥(錢半),傷風(錢半),羌活(一錢),獨活(一錢),制殭蠶(二錢),柴胡(一錢),前胡(錢半),枳殼(一錢),桔梗(一錢),法半夏(二錢),銀花(錢半),粉甘草(一錢),鮮生薑(三片)

坎宮回生丹,已見周案

白話文:

處方:荊芥半錢,傷風半錢,羌活一錢,獨活一錢,制殭蠶二錢,柴胡一錢,前胡半錢,枳殼一錢,桔梗一錢,法半夏二錢,銀花半錢,粉甘草一錢,鮮生薑三片。

坎宮回生丹,已見周案。

次診,次日白塊退淨,而胸膈為風痰阻隔,食入少頃即吐,不能直達中下二焦,症類關格。其家懼甚,復巫醫雜投,百計罔效。余細察脈證,猶屬風痰之毒阻隔,與喉無干。遂以拔毒及引龍歸海之法,始兩耳頸項稍發紅疹;再用艾葉、皂角、白酒炒熱,布包熨之,隨熨隨發,遍體紅疹無間。其家以為變證,懼之尤甚。余曰:此佳兆也。必欲提毒表出,始能開其阻隔。次日果胸膈豁然,飲食即進,隨以人參敗毒散再提表以托毒。

白話文:

現代

第二次看診,次日白色塊狀物退淨。然而,胸腔和橫膈膜被風痰阻隔,吃東西後過一會兒就嘔吐出來,不能直接進入中焦和下焦,症狀類似於關格。病人家人非常害怕,又請來巫醫亂用藥物治療,各種方法都沒有效果。我仔細觀察脈象和症狀,仍然屬於風痰之毒阻隔,與喉嚨無關。於是使用拔毒和引龍歸海的方法,開始時兩耳、頸部和項部出現了一些紅疹。接著用艾葉、皁角和白酒炒熱,包在布裡熨燙,熨燙之處隨即出現紅疹,全身各處都出現紅疹。病人家人以為是病情惡化,更加害怕。我說:這是好兆頭。必須把毒素引到體表,才能打開阻隔。第二天,胸腔和橫膈膜豁然開朗,可以進食。接著用人參敗毒散再次引毒出表。

次方,西洋參(二錢),防風(二錢,去蘆),白芷(二錢),浙貝(二錢,去心),桔梗(三錢),銀花(三錢),白殭蠶(三錢,薑汁炒),鼠黏(三錢),荊芥(一錢),人中黃(一錢),蟬退(七隻),皂角刺(三針)

平險如意散,治一切白喉內外俱腫急症。

白話文:

本次藥方:

  • 西洋參:2 錢
  • 防風:2 錢(去除蘆頭)
  • 白芷:2 錢
  • 浙貝:2 錢(去除果核)
  • 桔梗:3 錢
  • 銀花:3 錢
  • 白殭蠶:3 錢(用薑汁炒過)
  • 鼠黏:3 錢
  • 荊芥:1 錢
  • 人中黃:1 錢
  • 蟬退:7 隻
  • 皁角刺:3 針

赤小豆(四錢),大黃(四錢),芙蓉葉(四錢),文蛤(三錢),四季蔥(三根),鼠黏(三錢),燕子窩泥(五錢)

白話文:

赤小豆(16 公克)

大黃(16 公克)

芙蓉葉(16 公克)

文蛤(12 公克)

四季蔥(3 根)

鼠粘子(12 公克)

燕子窩泥(20 公克)

共研細末,將四季蔥杵汁,以陳茶水、白酒各半共調和,炒微熱,敷頸項,拔毒外出,消腫止痛。

引龍歸海散,治寒證白喉急證。

本制附片(四錢),吳茱萸(三錢)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然後用四季蔥的汁液,混合陳茶水和白酒各一半,稍微加熱後,敷在頸項上,可以拔除毒素,消腫止痛。

共研細末,白酒調作二餅,貼兩足心湧泉穴。若天氣寒,用火微烘。庶無根之火浮越於上,得此引之而自降,亦以類相來之法也。

白話文:

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白酒調成兩個藥餅,貼在兩腳底的湧泉穴上。如果天氣冷,可用火稍微烘烤一下。這樣一來,無根之火就不會浮遊在上面,就能被藥餅吸引下來,這也是利用同類相吸的原理。

效果,以人參君主之藥保元,鼠黏、殭蠶利咽,法夏、陳皮以消痰飲,銀花、蟬退以清餘毒。連進三劑,諸證悉除。後用六君、八寶以收全功。

白話文:

療效方面,以人參作為君主藥以保護元氣,鼠粘子、僵蠶利於咽喉,夏枯草、陳皮用來消除痰飲,銀花、蟬蛻用來清除餘毒。連續服用三劑,各種症狀全部消除。之後用六君子湯、八珍湯來徹底恢復元氣,收功。

廉按:此由喉痧誤用涼遏而喉轉白爛,故用內外兼治,多方透表以排毒外出,可見凡治白爛喉,以查析原因、辨明證候為首要。爰將陸氏辨證法,節錄其要,以告當世之研究喉疫者。陸培初云:比年來白爛喉盛行,死亡相繼,此非不治之症,皆由醫家未能辨別病源,誤藥所致。證分三種:一為外感實證,表受風溫,病在肺。

白話文:

根據我的觀察,這是由於對喉痧誤用了寒涼藥物導致喉嚨轉為化膿潰爛。因此,採用內外兼治的方法,使用多種藥物透表排毒。這說明治療化膿潰爛喉嚨,首先要追查病因,辨別證候。因此,我節錄了陸氏辨證方法中的要點,供當代研究喉疫的人員參考。陸培初說:近年來,化膿潰爛喉嚨盛行,死亡接連不斷。這並不是無法醫治的疾病,而是因為醫生未能辨別病源,用藥錯誤所致。證候分為三種:一是外感實證,表受風溫,病在肺。

病狀惡寒發熱,白腐僅在外面,浮面多系白點,不至成塊,舌質赤,舌苔薄潤,身上或有疹或無疹。治宜辛涼解表,用前、蒡、翹、貝、勃、蟬之屬,外治用薄荷、真青黛、硼砂、馬牙硝等研末吹之;一為內傷虛證,陰虧燥熱,病亦在肺。病狀無寒熱,白腐在裡,如粉如石灰,發呆白色,初起成點成塊,一二日即黏連成片,滿布喉間,舌質紅,舌苔或白或微黃或無,而必燥澀,毫無滑膩黏涎。

白話文:

病狀一:風寒證

症狀:畏寒發熱,白膜僅覆蓋在表面,浮面上大多是白點,不會形成塊狀,舌質紅,舌苔薄而滋潤,身上可能出現或不出現疹子。

治療:使用辛涼解表藥物,例如前胡、蒡薐、翹頭、貝母、勃砂、蟬蛻等;外部治療可用薄荷、真青黛、硼砂、馬牙硝研磨成粉末後吹入患處。

病狀二:內傷陰虛證

症狀:沒有寒熱感,白膜在裡面,像粉末或石灰,顏色發呆偏白,初期形成點狀或塊狀,一兩天後會黏連成片,覆蓋整個喉嚨,舌質紅,舌苔可能是白色、微黃色或沒有,但一定會乾澀,沒有黏膩的涎液。

治宜涼潤清降,用養陰清肺湯之屬,外治用金銀花、生甘草、象牙屑、濂珠粉、指甲、燈心灰等研末吹之;一為內傷實證,濕熱熏蒸,病在胃而襲於肺。病狀無寒熱,間亦有寒熱者,必在午後,而熱不揚、寒不甚,白腐處帶黃明色,必黏沫滿喉,舌質紅,舌苔厚膩黃滑,重者口噴穢氣。

白話文:

治療應以涼爽清潤降氣為宜,內服養陰清肺湯之類的藥方,外敷可將金銀花、生甘草、象牙屑、濂珠粉、指甲、燈心灰等研成細末後吹敷。另一種情況是內傷實證,濕熱上蒸,病在胃部而侵襲肺部。病狀一般無寒熱,偶爾會有寒熱,但都是在午後,而且熱不發揚,寒不嚴重,白色腐爛處帶有明顯的黃色,喉嚨必定黏稠有沫,舌質紅,舌苔厚膩、黃滑,嚴重者口中有臭氣。

治宜化濕清熱,如三仁湯之屬,或滑石、通草、子芩、茯苓、苡仁、金果欖、山豆根等,外治亦用金果欖、山豆根加滑石、人中白等研末吹之。其辨別全在舌苔之為燥為潤為膩,以及平素體質、大小二便詳察之,三證互誤,均能殺人。

白話文:

治療原則是化濕清熱,可用三仁湯之類的藥物,或滑石、通草、澤瀉、茯苓、薏苡仁、金果欖、山豆根等。外治時也用金果欖、山豆根,加滑石、人中白等研成粉末吹敷。辨別的關鍵在於舌苔是否乾燥、潤澤或油膩,以及平時的體質、大小便的具體情況。三種證狀互相混淆,都有可能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