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8)

回本書目錄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8)

1. 風溫兼伏氣化熱案(內科)

張錫純(住鹽山西門內時寓天津)

病者,陳百生將軍,年四十六歲,寓天津廣東路。

病名,風溫兼伏氣化熱。

原因,因有事乘京奉車北上,時當仲夏,歸途受風,致成溫熱病。

證候,其得病之翌日,即延為診視。起居如常,惟覺咽喉之間有熱上衝,咳嗽吐痰,音微啞,周身似拘束痠軟。

白話文:

症狀

第二天我就請他來看病了。起居跟平常一樣,只有覺得喉嚨有熱氣往上衝,咳嗽吐痰,聲音稍微沙啞,全身好像被拘束住一樣酸軟。

診斷,脈象浮而微滑,右關重按甚實,舌苔白色。知此證雖感風成溫,而其熱氣之上衝咽喉,實有伏氣化熱內動也。

白話文:

從脈象來看,浮而略有滑動,右關脈位的沉重感很強,舌苔為白色。可以看出,這個病人雖然受了風寒導致發燒,但熱氣已經上衝咽喉,實際上是內部有停滯的氣被轉化為熱而導致的。

療法,病在初起,熱雖不劇,而伏氣之發動,必繼有大熱在後。宜少用表藥解肌,重用涼藥清裡,石膏在所必需也。然膏粱之人其身體倍自鄭重,當此病之初起而遽投以石膏重劑,彼將疑而不肯服矣,斯不得不先為開清解之劑也。

白話文:

治療方法: 當疾病剛開始時,雖然熱度不高,但潛伏的邪氣會發作,之後必定會出現高燒。此時應少量使用發散藥物來解肌,重點使用清熱涼血的藥物。石膏是必不可少的藥物。然而,一些身體虛弱的人,在疾病剛開始時突然服用大量石膏,他們可能會產生懷疑而不願意服藥。所以,必須先用其他的藥物來疏通經絡,解熱清熱。

處方,薄荷葉(三錢),連翹(三錢),蟬退(二錢),知母(六錢),玄參(六錢),天花粉(六錢),生甘草(二錢),煎湯服。

白話文:

藥方:

  • 薄荷葉:3錢
  • 連翹:3錢
  • 蟬蛻:2錢
  • 知母:6錢
  • 玄參:6錢
  • 天花粉:6錢
  • 生甘草:2錢

將這些藥材煎湯服用。

效果,翌日復診,言服藥後,周身得微汗,而表裡反大熱,咳嗽音啞益甚。言之似甚恐懼。診其脈洪大而實,左右皆然。愚曰:君欲速愈乎?能聽我用藥,甚非難事,但重用生石膏四兩,加粳米三錢,煎湯四茶鍾,分四次徐徐溫飲下,盡劑必愈,此事我能保險也。陳君聞之,欣然聽從。遂命人向藥房購整塊生石膏(藥房預軋細者恐溷有煅石膏)一斤,自軋細,秤准四兩,加粳米三錢,煮至米熟,取清湯四鍾,先溫服一鍾,後兩點鐘服一次,果盡劑而愈。

白話文:

藥效: 第二天複診,陳先生說服藥後,全身微微出汗,但表裡卻反倒更加燥熱,咳嗽和嗓子沙啞也更加嚴重了。他說話時顯得很害怕。我診脈後發現他的脈象洪大有力,左右兩側皆然。我說:「您想儘快痊癒嗎?如果您能聽從我開的藥方,這並非難事,只要重用生石膏四兩,加上粳米三錢,煎湯四碗,分四次慢慢溫服,喝完這劑藥後一定會好的,我敢向您保證。」陳先生聽後,欣然同意。隨後,他讓人去藥房買了一整塊生石膏(藥房預先磨碎的石膏可能混有煅石膏),自己親自磨成細末,秤出四兩,加入粳米三錢,煮到米熟,取清湯四碗,先溫服一碗,後每隔兩小時服一次,果然喝完一劑藥後就痊癒了。

廉按:溫風為新感,葉天士所謂「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是也。伏氣化熱為伏熱,張路玉所謂「凡病傷寒而成溫,發於夏至以後者為熱病」是也。方用表裡雙解。周身得微汗,而諸症反益甚者,胃家燥熱上蒸故也。敵用重量生石膏清燥解熱。妙在將石膏同粳米煎湯乘熱飲之,俾石膏寒涼之性,隨熱湯發散之力,化為汗液,盡達於外,所以人慾發汗者,飲熱茶不如飲熱稀粥也。然必盡一斤而始愈,可見石膏為涼藥中極純良之品矣。

白話文:

廉氏按:溫風是新近感受的風邪,葉天士所說的「溫邪從上侵犯,首先侵害肺部」就是這個道理。伏氣化熱變成伏熱,張路玉所說的「所有因傷寒而變成溫病的,在夏至後發作的都是熱病」就是這個道理。方藥使用表裡雙解的方法。全身微微出汗,而各種症狀反而加重的,是由於胃部燥熱蒸騰所致。對治的方法是使用重量生石膏來清熱解燥。妙在把石膏和粳米一起煎湯,趁熱飲用,讓石膏的寒涼性質,隨著熱湯發散的力量,轉化為汗液,全部到達體外。所以想要發汗的人,喝熱茶不如喝熱稀粥。然而必須喝滿一斤才會好轉,可見石膏是涼藥中極其純良的藥物。

2. 風溫夾食案(內科)

錢蘇齋(住蘇州謝衙前)

病者,吳吉人,年四十九歲,住蘇城賽兒巷。

病名,風溫夾食。

原因,素體瘦弱,食積易停,溫邪由口鼻吸入肺胃,與痰滯膠結而發。

證候,初起表熱,一日即解,能食不大便,痰嗽氣逆。病屆五日,曾陡作脹悶、喘急欲絕,旋即平復。迄十一日晨,始行大便一次,登廁方畢,腹中㽲痛不止,冷汗如雨,氣促脈微,昏讝痰嘶,面色晦黯,呼號欲絕。自晨迄晚,連易五醫,俱言不治,或僅書生脈散方以固其正,余審其齦齶間有糜腐,與之語神識尚清,中氣未奪,按其腹並不拒,但言繞臍劇痛,矢氣臭穢而極多,量其熱度,止九十八度。

白話文:

病症

初期有表熱,一天後熱退,能吃東西但不大便,有痰和咳嗽,氣逆。

到了第五天,突然腹脹胸悶、氣喘急促,幾乎要窒息,不久又平復。到了第十一天早上才大便一次,剛上完廁所,腹部劇烈疼痛不已,冷汗淋漓,氣喘脈微弱,昏迷胡言亂語,痰聲嘶啞,面色晦暗,呼救聲微弱。

從早上到晚上,連續換了五個醫生,都說沒救了,有的醫生只開了生脈散之類的方子來保住正氣。我仔細查看,發現他的牙齦和上顎有腐爛,與他交談時神志還算清醒,中氣沒有耗盡,按壓腹部沒有拒按,但他說肚臍周圍疼痛劇烈,放屁很臭很多。量體溫,只有 98 度。

診斷,脈甚細弱,而舌苔焦黃垢膩厚濁。此溫邪與痰滯交結,阻塞腸胃間欲下而不得下,故有此劇烈之腹痛也。冷汗頻流,此痛汗非脫汗也。脈雖微細,身雖無熱,其人陽氣素弱,邪亦不甚,但積滯大多,非一下所能愈者。茲當舍脈從證,先與急下之劑,不可誤認為正虛欲脫之證,致犯實實之戒,反致不救也。

白話文:

診斷:脈象非常細弱,舌苔發黃、黏膩、厚重。這是因為熱邪和痰液結合,阻塞在腸胃之間,導致大便難以下行,所以出現如此劇烈的腹痛。

冷汗頻流,這不是脫汗(虛症之汗)。雖然脈象微弱,人體沒有發熱,但此人陽氣本來就弱,邪氣也不算太盛,只不過積滯過多,不是一次就能治好的。

現在應該捨棄脈象,根據症狀來治療,先用急下(瀉下)的藥物,不能誤認為是虛症欲脫的症狀,犯了以實症當虛症治的錯誤,導致病情無法救治。

療法,下法宜用湯,湯之言蕩也。惟痰熱宿滯,皆膠黏之物,淤積既久而又多,非一下即能盪滌無餘者。觀其滿口糜腐、矢氣疊轉,胃將敗而生機未絕。攻下之中又宜相度緩急,分數次以行之。

白話文:

治療方法:

攻下法的藥物宜用湯劑,因為湯有疏通的作用。由於痰熱瘀滯已久,黏結很牢固,數量又大,不能一次全部清除。觀察患者滿口腐爛物質、大便混濁,說明胃氣將要衰竭,但生命力還沒有完全斷絕。攻下治療時,需要根據病情緩急,分多次進行。

處方礞石滾痰丸(七錢,包煎),焦六曲(三錢),萊菔子(三錢),廣橘紅(一錢),海蛤粉(四錢),陳膽星(一錢),製半夏(三錢),炒枳殼(一錢),瓜蔞實(六錢),光杏仁(三錢),山楂炭(三錢),芒硝(一錢,沖)

白話文:

處方:

  • 礞石滾痰丸:7 錢(用於煎藥)
  • 焦六曲:3 錢
  • 萊菔子:3 錢
  • 廣橘紅:1 錢
  • 海蛤粉:4 錢
  • 陳膽星:1 錢
  • 製半夏:3 錢
  • 炒枳殼:1 錢
  • 瓜蔞實:6 錢
  • 光杏仁:3 錢
  • 山楂炭:3 錢
  • 芒硝:1 錢(用於沖服)

又方,川連(七分),楂炭(三錢),枳實(錢半),製半夏(三錢),白杏仁(三錢),烏藥(錢半),蘇梗(錢半),六曲(三錢),檳榔(錢半),全瓜蔞(七錢),川鬱金(錢半),大腹絨(錢半)

白話文:

另一種方劑:

  • 川連翹(7分)
  • 炒山楂(3錢)
  • 枳實(0.5錢)
  • 製半夏(3錢)
  • 白杏仁(3錢)
  • 烏藥(0.5錢)
  • 蘇梗(0.5錢)
  • 六曲(3錢)
  • 檳榔(0.5錢)
  • 全瓜蔞(7錢)
  • 川鬱金(0.5錢)
  • 大腹絨(0.5錢)

三方枳實導滯丸(七錢,包煎),廣橘紅(一錢),製半夏(三錢),萊菔子(三錢),白杏仁(三錢),蘇子(三錢),瓜蔞實(五錢)

白話文:

中藥方劑:三方

  • **枳實導滯丸:**七錢,包起來煮
  • **廣橘紅:**一錢
  • **製半夏:**三錢
  • **萊菔子:**三錢
  • **白杏仁:**三錢
  • **蘇子:**三錢
  • **瓜蔞實:**五錢

效果,服第一方,下宿垢甚多,腹痛緩,自覺未暢,矢氣尚多。與第二方,又解一次,痛止痰平,但自言腹中宿垢尚多。再服第三方,又暢下宿垢甚多,糜腐去而舌苔脫去大半,下露淡紅新肉。乃用石斛等養胃法,調理旬余而痊。

白話文:

服用了第一種藥方後,排出了很多宿便,腹痛減輕,但患者感覺仍然不暢,腸胃裡還有很多氣。服用第二種藥方後,又排了一次宿便,腹痛停止,痰液減少,但患者仍表示腹中有宿便。再次服用第三種藥方後,又排出大量宿便,腐爛的物質和舌苔也脫落大半,露出了淡紅色的新肉。接著使用石斛等養胃的藥物調理了一段時間,患者的病情痊癒。

廉按:風溫夾食,食積化火釀痰,數見不鮮。此案診斷既明,方亦穩健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