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二集 傳染病案 (6)
二集 傳染病案 (6)
1. 軟腳瘟案
嚴紹岐(住紹興昌安門外官塘橋)
病者,薛三二,年三十五歲,住松林。
病名,軟腳瘟。
原因,素患濕熱腳氣,時愈時發,今春染時行溫邪而發。
證候,一起即兩腳大痛,不能起立,立即足軟欲僕,身發壯熱。
白話文:
嚴紹岐(住紹興昌安門外官塘橋)
**病人:**薛三二,三十五歲,住松林。
**病名:**軟腳瘟。
**病因:**平時患有濕熱腳氣,時好時壞,今年春天染上流行性感冒而發病。
**症狀:**一發病就兩腳劇痛,無法站立,立即雙腳無力想要倒下,全身發熱。
診斷,脈兩關尺弦數,左甚於右,舌紫赤。脈證合參,此《松峰說疫》所謂軟腳瘟也。總由腎水先虧,不能養肝,肝經血分之濕熱下注兩足。余遂斷之曰:此為險證,今因素患腳氣,病在壯年,猶可挽回。
白話文:
診斷: 脈象在關尺兩處都顯得緊繃有力且跳動得快,左脈比右脈更嚴重,舌頭呈紫紅色。脈象和症狀綜合判斷,符合《松峯說疫》中所說的「軟腳瘟」。主要是因為腎水虧虛,無法滋養肝臟,導致肝經血分中的濕熱邪氣下注到兩足。
我判定:現在的情況很危險,但是因為之前就患有腳氣,而且發病的患者還處於壯年,所以還有救治的可能性。
療法,以芩、芍、川楝直清肝熱為君,二妙化濕滋水,以治腳軟為臣,佐以延胡、小茴、淡竹根,清通其絡以止痛,使以碧玉散,導其濕熱從小便而泄也。
白話文:
治療方法:
以黃芩、芍藥、川楝子為君藥,清肝熱;以二妙丸化濕,滋養腎水,治療腳軟;輔佐以延胡索、小茴香、淡竹根,清利經絡以止痛;再用碧玉散導引濕熱,從小便排出。
處方,青子芩(二錢),生赤芍(五錢),川楝子(三錢),酒炒延胡(錢半),二妙丸(錢半),拌碧玉散(三錢,包煎),炒小茴香(五分),淡竹根(三錢)
白話文:
- 青黛粉(12 克)
- 生赤芍(30 克)
- 川楝子(18 克)
- 炒延胡索(9 克)
- 二妙丸(9 克)
- 碧玉散(18 克,包起後煎煮)
- 炒小茴香(3 克)
- 淡竹根(18 克)
效果,兩劑足痛輕減。原方加炒香桑枝二兩、青松針一兩,煎湯代水。再進兩劑,足痛既除,溫邪亦漸瘥。嗣以竹根、桑枝、松針、絲瓜絡煎湯代茶,調理四日而痊。
白話文:
效果:兩次服用後,腳痛減輕。原來的藥方中再加入炒香的桑枝兩兩、青松針一兩,用來煎湯代替水喝。再服用兩次,腳痛消失,溫邪也逐漸康復。後來用竹根、桑枝、松針、絲瓜絡煎湯代替茶,調理四天就痊癒了。
廉按:喻氏嘉言謂:「軟腳瘟者,便清泄白,足重難移者」是也。劉氏《松峰說疫》謂:「病因濕瘟,宜蒼朮白虎湯。」此案病名同,而因症不同,斷非直鈔蒼朮白虎湯可愈。辨證從腎水先虧,不能養肝,肝經血分濕熱,下注兩足而斷,頗有見地,故另選對症之藥以奏功。可見醫者臨證,必以探源審症為首要。
白話文:
廉氏按語:喻昌指出:「軟腳瘟的症狀是腹瀉清白便,兩足重得難以移動。」劉河間在《松峯說疫》中說:「軟腳瘟是由濕瘟引起的,可以用蒼朮白虎湯治療。」這個病例的病名和《松峯說疫》所說的軟腳瘟相同,但致病原因不同,所以不能照搬蒼朮白虎湯就能治癒。細查病人的症狀,是先傷了腎水,導致腎水不能滋養肝臟,使肝經血分蘊結濕熱,濕熱下注兩足而造成癱瘓,這是一種很有見地的診斷。因此,必須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藥物才能奏效。可見醫生在看病時,必須以探究病因、審查症狀為首要任務。
2. 傷風時疫證案
陳務齋(住梧州四方井街)
病者,陳典常,年二十九歲,廣西容縣,住鄉,體壯,業農。
病名,傷風時疫證。
原因,素因過食生冷果實,以致脾難運化,蓄濕生熱。誘因風疫流行,菌毒由口鼻吸入,直接傳染。
白話文:
住在梧州四方井街的陳務齋,診治了一位名叫陳典常的病人,他二十九歲,家住廣西容縣鄉下,體格健壯,以務農為生。病人患的是傷風時疫,這是因為他平時愛吃生冷水果,脾胃運化功能減弱,積聚濕氣化熱所致。加上當時風疫流行,病菌通過口鼻進入體內,直接感染所致。
證候,初起惡寒發熱,頭目俱痛,腰脊硬疼,四肢痛倦,咳嗽氣喘,咽乾口燥,痰涎膠黏,咳則困難,間或咯血。繼則全體大熱,晝夜大體,煩躁已極,痰涎上壅,咳更困難,聲破而嘎,不能語言,神識乍醒乍昏,面色緊黑,目白現赤血絲,唇赤黑腫,便結數日不行,溺短赤澀。
白話文:
症狀
初期:
- 惡寒發燒
- 頭痛、眼睛痛
- 腰部和脊椎疼痛僵硬
- 四肢痠痛無力
- 咳嗽、氣喘
- 喉嚨乾、口乾
- 痰液黏稠,咳嗽困難,偶爾咳血
後期:
- 全身高燒
- 晝夜持續發燒
- 非常煩躁
- 痰液堵塞喉嚨,咳嗽更加困難
- 聲音嘶啞,無法說話
- 意識時而清醒時而昏迷
- 臉色發黑,眼白佈滿紅血絲
- 嘴脣發黑腫脹
- 便祕數日
- 小便量少,顏色赤紅刺痛
診斷,左寸關尺沉伏,右寸浮大而促,關尺洪滑數有力,體溫達一百零六度,舌卷苔黑燥,深紅起刺。脈證合參,此傷風時疫之危症也。由天時不正,夏應熱而反涼,秋應涼而反熱,實非其時而有其氣,癘疫為殃,長幼如是,互相傳染。是年仲夏,雨水太盛,濕氣最旺,仲秋麗日太炎,燥氣最猛,疫氣一觸,即如爆發。檢閱前醫諸方,皆用風藥,耗津助火,症殊危險,幸右關尺尚存不散,或可救治。
白話文:
診斷:
- 左手的寸、關、尺脈沉弱無力。
- 右手的寸脈浮大而急速,關、尺脈強而有力,滑數且快。
- 體溫高達一百零六度。
- 舌頭捲縮,苔黑而乾燥,鮮紅色且有刺狀突起。
綜合脈象和證狀,認為這是由時疫引發的嚴重疾病。這是因為時令異常,夏天應該炎熱卻反常寒冷,秋天應該涼爽卻反常炎熱,導致不適時宜的氣候條件,產生疫病的災害,老少皆病,互相傳染。今年仲夏,雨水過多,濕氣旺盛;仲秋,陽光暴烈,燥氣強烈。疫氣一旦興起,就像爆發一樣兇猛。
檢視前人治療此病的方劑,都使用發散風邪的藥物,會損耗津液,助長邪火,使得病情更加危險。幸好患者的右手關、尺脈尚存,尚有一線生機。
療法,先用羚犀杏石解毒湯,取杏仁、石膏、知母、桑皮、花粉、釵斛、竹瀝潤肺降逆,化痰生津為君,羚角、磨犀清心平肝,涼透伏火為臣,中白、銀花、紅花涼血敗毒,去瘀生新為佐,蘆筍、茅根清宣透解為使。連進三服,體熱略退,形容略潤,日則醒而不昏,夜仍譫語昏迷,診脈數而有力。繼用大承氣湯,加黃柏、桃仁、紅花、生地、石膏、蓮心、花粉、麥冬等,取其盪滌胃腸,清其燥以救津。再進三服,始下燥糞數次,人事已醒,晝夜不昏,譫語已除,津液己復,舌苔黑退,轉為粗澀。惟咳嗽聲破尚不能除,脈數無力,又用百合固金湯,加石膏、知母、釵斛、洋參,取其潤肺生津,活血助氣,清肺平胃,滋陰降火,連進二十餘服,咳嗽已減,聲清不破,略能進食,診脈微見燥澀。用補肺阿膠湯加生脈散,取其潤燥生津,助氣活血,補肺化痰,滋降虛火。
處方,羚犀杏石解毒湯
白話文:
療法
首先使用羚犀杏石解毒湯,其中杏仁、石膏、知母、桑皮、花粉、釵斛、竹瀝具有潤肺降逆、化痰生津的作用,為君藥;羚角、磨犀可以清心平肝,涼透伏火,為臣藥;中白、銀花、紅花涼血敗毒,去瘀生新,為佐藥;蘆筍、茅根清宣透解,為使藥。連續服用三劑,患者體熱稍微消退,神態稍顯滋潤,白天清醒不糊塗,但到了晚上仍然胡言亂語、昏迷,檢查脈搏數次有力。
接著再使用大承氣湯,額外添加黃柏、桃仁、紅花、生地、石膏、蓮心、花粉、麥冬等藥材,目的是清除胃腸道中的垃圾,清熱滅燥以挽救津液。再服用三劑,開始排泄乾燥的大便,患者神智清醒,晝夜不昏,胡言亂語的情況消除,體內津液已經恢復,舌苔上的黑色已經消退,轉為粗糙。
但患者咳嗽、聲音嘶啞的症狀仍未消失,脈搏數且無力,於是改用百合固金湯,額外添加石膏、知母、釵斛、洋參,目的是潤肺生津,活血助氣,清肺平胃,滋陰降火,連續服用二十多劑,咳嗽症狀已經減輕,聲音清晰不嘶啞,可以略微進食,檢查脈搏略顯乾燥、粗澀。
最後使用補肺阿膠湯加上生脈散,目的是潤燥生津,助氣活血,補肺化痰,滋降虛火。
羚羊角(三錢,先煎),犀角尖(二錢,磨沖),北杏仁(五錢),生石膏(二兩,研細),肥知母(六錢),鮮鋇斛(四錢),金銀花(四錢),生桑皮(五錢),人中白(四錢),天花粉(五錢),西紅花(二錢)
白話文:
羚羊角(15克,先煎)
犀牛角尖(10克,研磨成粉)
北杏仁(25克)
生石膏(100克,研磨成細粉)
肥知母(30克)
鮮淮山藥(20克)
金銀花(20克)
生桑皮(25克)
人中白(20克)
天花粉(25克)
西紅花(10克)
先用活水蘆筍四兩、鮮茅根三兩,煎湯代水,煎成,加竹瀝一杯,沖服。
次方,大承氣湯加減方
白話文:
先用活水中的蘆筍四兩、新鮮的茅根三兩,煎煮成湯來代替水,煎煮完成後,加入一杯竹瀝,然後沖服。
下一個處方,是在大承氣湯的基礎上進行加減調整的方劑。
生大黃(五錢),小枳實(四錢),生石膏(一兩,研細),川黃柏(五錢),芒硝(三錢),天花粉(六錢),西紅花(二錢),蓮子心(四錢),原桃仁(三錢),煎服。
三方,百合固金湯加減方
白話文:
生大黃(25克),小枳實(20克),生石膏(50克,研磨成細粉),川黃柏(25克),芒硝(15克),天花粉(30克),西紅花(10克),蓮子心(20克),原桃仁(15克),煎煮服用。
野百合(二錢),大玄參(五錢),川貝母(三錢,去心),大生地(四錢),津桔梗(一錢),破麥冬(三錢),生白芍(四錢),生石膏(四錢,研細),肥知母(三錢),粉甘草(一錢),西洋參(錢半),鮮釵斛(三錢),白歸身(錢半),熟地露(十兩),枇杷露(六兩,二味代水煎藥)
四方,補肺阿膠湯加生脈散
白話文:
野百合:10 克
大玄參:25 克
川貝母:15 克(去除中心)
大生地:20 克
津桔梗:5 克
破麥冬:15 克
生白芍:20 克
生石膏:20 克(研磨細粉)
肥知母:15 克
粉甘草:5 克
西洋參:7.5 克
鮮釵斛:15 克
白歸身:7.5 克
熟地露:500 克
枇杷露:300 克(這兩種藥材用於代替水煎藥)
貢阿膠(三錢,烊,沖),馬兜鈴(錢半),炒牛蒡(錢半),北杏仁(四錢),粉甘草(一錢),東、西洋參(各錢半),破麥冬(三錢),北五味(三分),陳糯米(三錢),煎服。
白話文:
使用三錢烊化的阿膠、半錢馬兜鈴、半錢炒牛蒡、四錢北杏仁、一錢粉甘草、各半錢東參和西洋參、三錢破麥冬、三分北五味、三錢陳糯米,煎服。
效果,五日熱退體和,譫語已除,人事亦醒。直至三十日,咳嗽始減,聲清不破,食量略進。四十日,咳嗽全除,食量大進,元氣恢復而痊。
白話文:
治療效果很好,五天後熱退體溫正常,胡言亂語消失,意識也清醒了。直到三十天後,咳嗽開始減輕,聲音清晰不沙啞,食量稍微增加。四十天後,咳嗽完全消失,食量大增,元氣恢復而痊癒。
說明,是年戊午秋末冬初,氣候溫燥,鄉村市鎮,時疫大為流行,各家長幼,互相傳染者十之八九,幾至路無行人,醫藥不效,死亡甚眾,慘不可忍。余是役診治數千人,其症大略相同,藥方俱照案內,按症之輕重,用藥之加減,倘年老及幼孩,或標本不同,用量須加詳察,胎前產後尤當酌量調治。經余手者,十愈七八,特錄數證,就正有道。
白話文:
那一年戊午年的秋天末冬初,天氣溫和乾燥,鄉村和城鎮爆發了嚴重的瘟疫。幾乎每家每戶的老少都互相傳染,到了幾乎街上沒有行人的地步。藥物治療無效,死亡人數眾多,慘不忍睹。我身為大夫診治了數千名患者,他們的症狀大致相同。藥方都按照記載,根據病情輕重加減用藥。如果年老或幼孩、病情標本不同,用藥量需要仔細斟酌。懷孕或產後婦女更是要審慎調治。在我手上治療的患者,十個中有七八個痊癒。特選取幾個案例,請教醫道高明之人。
廉按:疫必有毒,毒必有菌,菌毒吸自口鼻,由氣管達於血管,將血氣凝結,壅塞津門(即淋巴腺總彙管之口),津郁為痰,阻滯氣機,故見種種肺病,內陷心包,以致心筋質炎,故見種種神經病。此案初方,使疫毒由血分轉出氣分,妙在犀羚合西藏紅花,透解血毒,行散血瘀,膏、知、桑皮,合蘆、茅二根,清宣氣熱,使其速轉出氣分而解。第二方,使疫毒瘀積,由胃腸排泄而出。
三方、四方,辛涼合甘寒法,清滋互用,為風燥熱疫善後之正法。非素有經驗,能負重任者不辦。
白話文:
廉按:瘟疫必定有毒,毒必定有細菌,細菌毒素從口鼻吸入,通過氣管到達血管,將血液凝結,堵塞淋巴腺,淋巴液滯留形成痰液,阻礙氣機運行,因此出現種種肺部疾病,侵犯心包,導致心肌炎,出現種種神經疾病。本案的初治方,讓疫毒從血液轉移到氣分,妙在犀牛角、羚羊角配合藏紅花,排除血毒,行散血瘀,生地黃、知母、桑皮配合蘆根、茅根,清熱宣通氣道,使疫毒迅速轉移到氣分而解除。第二個方子,讓疫毒積滯通過胃腸排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