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94)

回本書目錄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94)

1. 伏暑瘧壞病案(內科)

李竹溪(住蕪湖米市街)

病者,王樂生,年十八歲,商學生,住東門。

病名,伏暑瘧壞病。

原因,伏暑晚發化瘧,來在陰分,三次後以金雞勒霜截止,伏邪內郁,不得外泄。

證候,猝然暈僕,已經四日,據述間日有動靜。靜之日,則目張齒噤,舌蹇神呆,身不熱。動之日,申酉時間身乃壯熱,熱來則棄衣欲奔,手舞足蹈,見燈則似吳牛喘月,莫可名狀,逾三四小時,得小汗乃靜,靜則如前,口總不言。

診斷,脈來弦數,按之搏指。病勢初來,有似卒中證,以日來情形脈象,又為卒中必無之理,前醫猜痰猜中,莫衷一是。予獨取其母口中之動靜二字,偶得其機,兼參脈象,乃問其母病前可曾患瘧否。答曰:然。問:愈否?答曰:瘧來三次,急欲進店,自以西藥止之,到店三日,即發見此病。予曰:是矣。乃告其母曰:此仍是瘧也。不過邪伏少陰,重門深鎖,少陽木火內橫,少陰營液被劫,機樞不靈,以致口噤舌強神呆也。而目獨張者,目為火戶,邪火尚欲自尋路出,故不問病之動靜,目總炯炯而不閉,此瘧之變象也,亦即木火披猖,不受禁錮之象也。足見陰分之瘧,其勢未殺,不宜早截之徵。所幸退時尚有小汗,仍可開達,領邪外出。

療法,伏邪內亂,速宜透解,第邪勢鴟張,或進或退,不得不從事養陰透邪。仿青蒿鱉甲湯加減,參以至寶丹,以通靈之品借松機樞。

處方,青蒿梗(三錢),生鱉甲(五錢),細生地(四錢),霜桑葉(錢半),粉丹皮(二錢),天花粉(二錢),肥知母(二錢,酒炒),生甘草(七分),至寶丹(一粒,研細,用藥湯調下)

陰陽水各一盞,煎成一盞,午前一服,余渣,子前服,煎如前法。

二診,服兩帖,目合能言,舌能伸縮,苔色老黃而焦,津少。惟動日上燈之時,則大呼滿房紅人,滿屋皆火,起欲外奔,總屬陰不制陽,火從目泄而眩也。改以加減炙甘草湯,作乙癸同源之治。另加元參,制上游之浮火以制腎,川連瀉亢上之丙火以堅腎,亦仿瀉南補北之義。

處方,炙甘草(一錢),乾生地(六錢),連心麥冬(三錢),陳阿膠(三錢,烊沖),杭白芍(三錢),生棗仁(錢半),豬膽(汁拌),黑元參(四錢),小川連(六分,鹽水炒)

河水五杯,煎取兩杯,頓服,渣再煎服。

效果,一派養陰滌熱,十日病全消滅,胃納日強而愈。

廉按:少陰伏暑,半從陽分外潰而轉瘧,半從陰分而化火,此時急急開提透達,使陰分伏熱全從陽分而出,病勢方有轉機。乃遽用味苦性澀之截藥,例如關門殺賤,而主人翁未有不大受其害,自然變證蜂起,猝然可危。此案斷證,別具新識,處方用藥卻合成規,非平時素有研究者不辦。

白話文:

病人是王樂生,十八歲,是一位商學生,住在東門。他得了伏暑瘧壞病,這是因為夏天潛伏的暑氣遲至現在才爆發轉為瘧疾,邪氣來自身體陰寒的部分。他在發作三次後使用了金雞勒霜來抑制病情,然而,潛藏的邪氣在體內鬱結,無法得到釋放。

他突然失去意識倒下,已持續四天。據說每過一天他的情況就會有所變化。在較平靜的日子裡,他會雙眼瞪大,牙關緊閉,舌頭僵硬,精神呆滯,身體並沒有發熱。而在活動的日子,即申酉時,他的身體會突然高熱,熱度一來,他就會想要脫掉衣服奔跑,手舞足蹈,看到燈光就像吳牛喘月,無法描述的痛苦。經過三、四個小時,他會稍微出汗,然後恢復平靜,但依然不發一語。

脈搏快速且有力,病情乍看之下像中風,但是根據目前的情況和脈象,又不像中風。先前的醫生對病因的判斷各有不同,我獨特地從他母親口中得知他病情的"動靜"特徵,再結合脈象,問他母親他之前是否有患過瘧疾。她回答說是的。我再問他是否已痊癒,她回答說瘧疾只發生了三次,他急著要回店裡,自己用西藥阻止了病情,但在回店三天後,就出現了這個病症。我認為這是瘧疾的延續,只是邪氣潛伏在少陰,被重重阻隔,少陽的木火之氣在體內橫行,消耗了少陰的營養液體,導致神經系統失調,造成口齒不清,舌頭僵硬,精神呆滯。他的眼睛總是睜著,因為眼睛是火的出口,邪火正在尋找出路,所以無論病情如何變化,他的眼睛始終炯炯有神,這是瘧疾的特殊表現,也是木火肆虐,無法受到控制的表現。這表明陰寒部分的瘧疾尚未完全消失,不宜過早截斷,幸好在病情緩解的時候還會有一些汗水,可以進一步幫助邪氣排出。

治療方面,潛藏的邪氣在體內混亂,應迅速透解。但邪氣勢力強大,時進時退,必須滋陰透邪。我參考了青蒿鱉甲湯的配方,並加入至寶丹,以靈活的方式調節神經系統。

藥方如下:青蒿梗三錢,生鱉甲五錢,細生地四錢,霜桑葉錢半,粉丹皮二錢,天花粉二錢,肥知母二錢(酒炒),生甘草七分,至寶丹一粒(研細,與藥湯一起服用)。

用等量的陰陽水煎煮,煎成一碗,上午服用,剩下的藥渣,在子時前服用,煎煮方法同上。

第二次診斷,服用兩劑後,他能閉上眼睛並開始說話,舌頭能伸縮,舌苔呈老黃色且焦黑,津液很少。但在活動日子的晚上,他會大聲呼喊房間裡全是紅人,整個屋子都在燃燒,他想往外跑,這都屬於陰氣無法抑制陽氣,火氣從眼睛洩出造成的幻覺。我改用了加減炙甘草湯,以滋養陰氣,清熱去火,並添加元參,以控制上焦的浮火,堅固腎臟,也參考了瀉南補北的原則。

藥方如下:炙甘草一錢,乾生地六錢,連心麥冬三錢,陳阿膠三錢(烊沖),杭白芍三錢,生棗仁錢半,豬膽汁,黑元參四錢,小川連六分(鹽水炒)。

用水五杯煎煮,煎取兩杯,立即服用,剩下的藥渣再次煎煮服用。

結果,經過滋陰清熱的治療,十天後他的病情完全消失,胃口逐漸恢復,病情得到治癒。

廉按:少陰伏暑,一部分會從陽氣部分爆發轉為瘧疾,另一部分則會在陰氣部分轉化為火。在這種情況下,應迅速開啟通道,使潛藏的熱氣從陽氣部分釋放,這樣病情纔有可能好轉。如果匆忙使用苦澀的截藥,就像關門殺賊,但主人卻會受到更大的傷害,自然會出現各種變症,病情會突然變得危險。這個病例的診斷有獨特的新見解,藥方的選擇和用藥方式都遵循規則,如果不是平時有深入研究的人,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