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驗大成》~ 虛損章 (5)

回本書目錄

虛損章 (5)

1. 虛損章

有升無降者,火也,氣也。六味加桂,未能奏績,還應從腎氣丸治之。但附子未應驟加,只須地黃加桂、牛膝、車前為得。

己卯蹐月底,次兒在東土,發熱不止,不省人事,晝夜不睡,舌如芒刺,兩手撮空,摸床尋衣,譫語不歇,目赤面紅,下部周身按之痛楚難動。如此三、四日,始入城報知,急下鄉看之,病形純似陽症。細診其脈,浮而無力,重按全無,乃陰症似陽病。急以補中益氣,加桂、參、耆,每味止一錢。

服之前症更甚,急以歸脾湯,加參六錢、桂五分。半夜照前加參六錢,天明又以補中益氣加參六錢,漸覺安妥,略能睡去,然譫語終未歇。非譫語,乃鄭聲也,譫則屬陽,鄭則屬陰故耳。但遍體筋骨疼痛,急服活絡丹一丸,身上痛止,熱亦漸涼,神氣頓覺清爽矣。三日後,滿身發水泡如珠,從前之風濕,庶幾稍解。

而二十餘日大便不利,一解之後,又復大瀉不已。仍朝用補中益氣,而投以八味丸,夜用歸脾,而亦投以八味丸,如此調理兩月餘,始得起身。嗟乎!此等症,若誤認外感,以汗藥發其表,寒藥涼其肌,必殆無疑矣。醒後細審其因,值大寒時,空腹遠行,兼之惱怒,乃因內傷真氣,勞動筋骨,攪亂心胸,陰陽兩傷也。如再遲屬不治矣。

下保金預章病原:夫火有二,有君火,有相火。君火,即五行之火,乃燎原之火也;相火,即龍雷之火,得溫則炳,遇水則燔。若不識其性,而以水折之,以濕攻之,適足以光焰燭天矣。蓋相火寄體於肝腎之間,即小腹下之左,亦旁及於右,乃水中之火,故曰龍雷之火,不可以寒涼治。《內經》所謂君火正治,相火反攻是也。

正治而用清火之劑,人人知之;反攻而用溫補,病人不肯用,醫人不能用,即肉桂、附子是也。此二味,原與相火司氣,直入肝腎之中,據其窟宅而引之歸原耳。今尊恙,氣從小腹之下,直奔於上,此腎虛不能納氣歸元也。氣不歸,則精不攝,而夢泄之病屢至矣。氣既不歸元,則脾土無所滋養,而脾胃之氣不生,脾胃之氣不生,則五臟之氣不至,五臟之氣不至,則無根之火浮散無定,所以四肢痠軟,不能履地。虛火攻衝,延及於心包絡,則恍惚飄蕩無主,所以不寐而畏聲響。

胃家雖能納食,止助陰質之濁氣,濁氣愈旺,則陽氣愈加浮散而發熱。內外上下飛越無定,元氣反為盜去,所以懶怯而口不能重語。怕寒而身不能出幃鮓,所以日漸痿瘦,久臥床褥,而不能舉步履地矣。《內經》曰:天無此火,不能生萬物;人無此火,不能有生。正指龍雷之火,即水中之火也。

今以八味丸,用以補水中之火,(早上用參三錢)正所謂補天真之火;又以六君子湯加桂、附,以補中州之母氣(日間用參三錢),兼以補脾土之困。每日兩劑,則腎自歸經,火自歸元。比之春氣一回,遍地陽和,萬物自能生長。安得復疹頓於床褥間耶?若云桂、附助邪火,參、術滯邪熱。

白話文:

如果身體有向上升而沒有下降的現象,那是火氣或氣機上逆的表現。使用六味地黃丸加上肉桂,如果沒有效果,就應該改用腎氣丸來治療。但是附子不應該馬上加入,只需要用地黃加上肉桂,再配合牛膝和車前子即可。

我兒子在己卯年年底,到東邊去了,結果發燒不止,昏迷不醒,日夜都無法入睡,舌頭像有芒刺一樣,兩手在空中亂抓,摸床邊找衣服,胡言亂語說個不停,眼睛發紅臉色也紅,下半身和全身按壓都覺得疼痛難以動彈。這樣過了三四天,才有人到城裡報信,我趕緊下鄉去看他,看起來病狀很像陽證。仔細診斷他的脈象,浮在表面卻沒有力氣,重按就完全摸不到,這其實是陰證裝出陽證的樣子。我趕緊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肉桂、人參、黃耆,每種藥都只用一錢。

服藥後他的症狀更加嚴重,我趕緊改用歸脾湯,加上人參六錢、肉桂五分。半夜又照樣加了人參六錢,天亮再用補中益氣湯加上人參六錢,他的情況才漸漸穩定下來,稍微能夠睡著了,但是胡言亂語還是沒有停。其實那不是胡言亂語,而是鄭聲,胡言亂語是陽證的表現,鄭聲則是陰證的表現。但他全身的筋骨疼痛,趕緊服下一丸活絡丹,身上疼痛就停止了,發熱也漸漸消退,精神馬上覺得清爽多了。三天後,他全身長滿了像珠子一樣的水泡,以前的風濕病也因此稍微緩解。

但是二十多天後,他大便不通暢,好不容易解出來之後,又開始不停地拉肚子。我還是早上用補中益氣湯,搭配八味丸,晚上用歸脾湯,也搭配八味丸,這樣調理了兩個多月,他才終於能夠起身。唉!這種病如果誤認為是外感,用發汗的藥來發散體表,或是用寒涼的藥來清退體熱,一定會沒命的。他清醒後,我仔細分析病因,原來是當時正值嚴寒,他空著肚子走了遠路,加上又生氣發怒,這才導致體內真氣受損,勞動筋骨,擾亂了心胸,造成陰陽兩傷。如果再晚一點發現,就沒辦法救治了。

下面是關於保養身體和預防疾病的原則:火有兩種,一種是君火,一種是相火。君火就是五行之火,像燎原大火一樣;相火就像龍雷之火,遇到溫熱就會熾盛,遇到水就會燃燒得更旺。如果不懂得它的特性,想用水來撲滅它,或用濕氣來攻擊它,反而會讓它更加猛烈。相火寄居在肝腎之間,也就是小腹下方左邊的位置,也會延伸到右邊,它是水中之火,所以叫做龍雷之火,不能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內經》所說的「君火正治,相火反攻」,就是這個道理。

用清熱的藥物來治療君火,大家都知道,但要用溫補的藥物來反攻相火,病人不願意用,醫生也不敢用,像是肉桂、附子這些藥就是如此。這兩種藥,原本就是負責相火的氣機,直接進入肝腎之中,佔據它們的巢穴,引導相火歸回本位。現在您的病症,氣從小腹下方,直衝向上,這是腎虛不能把氣納回原位。氣不歸位,就會精氣不固,導致遺精的毛病頻繁發生。氣既然無法歸回原位,脾土就沒有辦法得到滋養,脾胃之氣就無法產生,脾胃之氣無法產生,五臟之氣就無法到達,五臟之氣無法到達,沒有根的虛火就會飄散不定,所以四肢痠軟無力,無法站立行走。虛火攻衝,蔓延到心包絡,就會精神恍惚,飄忽不定,所以無法入睡,害怕聲響。

胃雖然能夠消化食物,但只能助長陰質的濁氣,濁氣越旺,陽氣就越發飄散而發熱。體內上下內外都無法安定,元氣反而被耗損,所以身體懶散疲倦,說話沒力氣。怕冷又不想離開被窩,所以身體日漸消瘦,長期臥床不起,無法站立行走。《內經》說:「天沒有這種火,就不能生長萬物;人沒有這種火,就不能有生命。」說的就是龍雷之火,也就是水中之火。

現在用八味丸,來補養水中之火(早上服用人參三錢),這就是所謂的補養天真的陽氣;再用六君子湯加上肉桂、附子,來補養中焦的母氣(白天服用人參三錢),同時補養脾土的不足。每天服用兩劑,腎氣自然歸位,火氣自然回歸本源。就像春天來臨,到處充滿陽光,萬物自然能夠生長。怎麼還會繼續躺在床上呢?如果說肉桂、附子會助長邪火,人參、白朮會滯留邪熱,那就太偏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