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驗大成》~ 虛損章 (4)
虛損章 (4)
1. 虛損章
一人日晡不時熱,陰虛而陽不能制也。耳鳴頭暈,虛火有升無降也。午後飲食作脹,脾虛不能運也。交半夜不能寐,心血大虛也。容易感風,腠理不密也。總之營衛兩不足,況兼脾胃不實,下部作腫。與健脾扶正氣。則氣血自旺,而諸症退舍矣。
方:茯神(一錢),白朮(一錢二分土炒),廣皮(八分),人參(一錢),砂仁(一錢焙研),棗仁(一錢炒),杜仲(一錢四分鹽水炒),山藥(一錢),續斷(一錢酒炒),白芍(一錢醋炒),丹參(一錢)
一婦外怕寒,內怕熱,整夜不睡,將及四月矣。近來面色浮腫,飲食少進,又且噁心,有作酸意,手足瘦弱,面部及下部俱虛腫,大小便如常,六脈浮數無力。此陰陽兩虛,禁用寒涼等劑。
方:廣皮,半夏,黃連,茯神,棗仁,藿香,木香,白朮,芍藥,人參,益智
調理丸方用腎氣丸。
一婦人病上盛下虛,乃火有餘而經水不足也。火不歸元,則火浮散於上,為咳血,為痰嗽發熱,為眩暈頭痛,而上盛之症日見矣。氣不歸經,則氣無所主,精血不生為腰痛骨疼之弱或冷或腫,或經不調,或精氣滑,而下虛之症日增矣。總屬陽旺陰虛,切不可用寒涼之劑。如刻下身熱咳嗽,頭疼骨痛,俱屬陰虛發熱之症。
須究根究本,堅固其精氣,快暢其胸臆,永無上不足之症。
方:萸肉,熟地,乾薑炒黑,甘草炙,人參,黃耆,牛膝,白朮,補骨脂,益智,茯苓,山藥,苡仁
一人潮熱,咳嗽盜汗,左右脈俱帶數而滑,總屬陰分有虧之象。須戒怒塞欲,病源不致日增。先服煎劑以治其標,後服丸方以治其本。
方:麥冬,五味,桑皮,骨皮,知母,銀柴胡,熟地,白芍,貝母,甘草
丸方:六味加麥冬、五味。
一人因糙糧船勞頓,患頭痛身熱,滿身疼痛,惡食,狀似傷寒。至數日後,予診之,右手寸關浮大,重按少力,左脈微弱。此症雖外感而得,實系平日飢飽失時,勞役過度,元氣內傷,而致外邪易於湊之耳。不可誤用汗、下等劑。且見痰氣上升,不省人事,先以活絡丹一丸進之,利其關竅。至晚,痰降安睡,明日身涼,遍體疼痛亦減,遂以六君子湯加減施治。
方: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廣皮,半夏,白芍,藿香,煨姜
一人細診其脈,肺部細小無力,肝部重按少神。肺病,則失降下之令,肺主氣也;肝病,則火無所滋,而心家亦受其損,為其本能生火,母病而子亦病,並其脾上亦傷之極矣。要之一身之中,以氣為主,三部受病,而兼向來腎家不足,自然不能納氣歸元,致有種種異症。曾服煎劑以治其標,今複製七味丸以治其本。
方:熟地(八兩),萸肉,山藥(各四兩),丹皮,茯苓,澤瀉(各三兩),肉桂(一兩)
白話文:
虛損章
一人午後經常發熱,這是陰虛導致陽氣不能制約所致。耳鳴頭暈,是虛火上升而不能下降的表現。午後飲食後感到脹滿,是脾虛不能運化食物的緣故。半夜經常睡不着,是因為心血大虛。容易受風寒侵襲,是因為肌膚腠理疏鬆。總而言之,營衛兩氣不足,再加上脾胃虛弱,下肢出現腫脹。需健脾益氣,則氣血自然充盈,諸症自然會消失。
處方:茯神(一錢),白朮(一錢二分,土炒),廣皮(八分),人參(一錢),砂仁(一錢,焙研),棗仁(一錢,炒),杜仲(一錢四分,鹽水炒),山藥(一錢),續斷(一錢,酒炒),白芍(一錢,醋炒),丹參(一錢)
一位婦女,體外怕冷,體內怕熱,整夜睡不着,已經持續近四個月了。最近面色浮腫,食慾不振,還經常噁心、反胃,手腳瘦弱,面部及下腹部都腫脹,大小便正常,脈象浮數無力。這是陰陽兩虛的表現,禁用寒涼藥物。
處方:廣皮,半夏,黃連,茯神,棗仁,藿香,木香,白朮,芍藥,人參,益智
調理丸藥使用腎氣丸。
一位婦人病情表現為上焦亢盛,下焦虛弱,這是由於火盛而經水不足所致。火不歸元,則虛火上浮,導致咳血、痰嗽發熱、眩暈頭痛等上焦症狀日益明顯。氣不歸經,則氣機失調,精血不足,導致腰痛、骨痛、肢體虛弱或冷痛或腫脹,月經不調,或精氣滑洩等下焦症狀日益加重。總體來說是陽盛陰虛,絕對不能使用寒涼藥物。如果出現下身發熱、咳嗽、頭痛、骨痛,都是陰虛發熱的症狀。
必須從根本上入手,鞏固精氣,舒暢胸臆,才能永久擺脫上焦症狀。
處方:萸肉,熟地,乾薑(炒黑),甘草(炙),人參,黃耆,牛膝,白朮,補骨脂,益智,茯苓,山藥,苡仁
一人潮熱,咳嗽,盜汗,左右脈皆數而滑,這是陰液虧損的表現。必須戒怒制欲,避免病情加重。先服用湯劑治療標證,再服用丸藥治療本證。
處方:麥冬,五味子,桑白皮,龜板,知母,銀柴胡,熟地,白芍,貝母,甘草
丸藥:六味地黃丸加麥冬、五味子。
一人因長期在糙糧船上勞累,患頭痛、發熱、全身疼痛、食慾不振,症狀類似傷寒。數日後,我診斷發現,右手寸關脈浮大,重按無力,左脈微弱。雖然是外感所致,但根本原因是平日飲食無度,勞累過度,元氣受損,導致外邪容易入侵。不能誤用發汗、下瀉等藥物。而且見痰氣上逆,神志不清,先服用活絡丹一丸,以通利關竅。晚上,痰降,病人安睡,第二天身涼,全身疼痛減輕,於是服用六君子湯加減治療。
處方: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廣皮,半夏,白芍,藿香,煨薑
一人詳細診脈後發現,肺部脈象細小無力,肝部脈象重按少神。肺病,則氣機失降;肝病,則肝火不能滋養心臟,心臟也受到損害,因為心臟的功能是生火,母病則子亦病,脾臟也受到極大損傷。總而言之,全身以氣為主,三臟受病,再加上腎氣不足,自然不能納氣歸元,導致各種異常症狀。曾服用湯劑治療標證,現在服用七味丸治療本證。
處方:熟地黃(八兩),山茱萸,山藥(各四兩),丹皮,茯苓,澤瀉(各三兩),肉桂(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