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驗大成》~ 虛損章 (1)

回本書目錄

虛損章 (1)

1. 虛損章

一人病發熱,惡風自汗,出言懶怯,服表藥而熱益增,六脈沉細而微數。沉為里病,微數為五志之火內煽,語言輕微,為中氣之虛,種種皆內傷諦也。不可誤汗、宜投補劑。《經》曰:損者溫之。

方:人參(八分),黃耆(一錢),炙草(五分),白朮(七分),廣皮(五分),柴胡(三分),當歸(七分),白芍(七分)

一人血氣方剛,不慎酒色,復因勞怒。頭暈痰湧,手足麻痹,口乾引飲,六脈洪數而虛。此腎元虧損,不能納氣而頭暈;水冷不能歸源而痰湧。麻痹,乃陽氣虛然;作渴,乃虛火上炎。宜服六味丸補陰,而諸症自愈矣。

一儒素因勞苦,飲食失節,便血赤黯。半載之後,非便血則盜汗,非惡寒則發熱。血汗二藥,用之罔效。六脈浮大,心脾則澀。《經》曰:心之液為汗。又曰:陰絡傷則後血。此心脾受傷,不能統血,汗血更迭而來,火之升降微甚耳。惡寒發熱,氣血俱虛也。法當補生化之源,收耗散之液。

方:麥冬,五味,人參,黃耆,白朮,甘草,茯苓,遠志,棗仁,龍眼肉

一人日晡微熱,至晚身涼,以手捫肌,仍有微熱,更兼汁出咳嗽,已一月矣。脈脾、腎、肝三部弦數。此屬勞傷,損耗脾腎之陰,恚怒擾動厥陰肝之火,以致血虛生火,火生燥而汗出咳嗽、骨蒸潮熱之恙作矣。速宜養陰抑陽,遠房幃,節勞役,床不至日甚耳。

方:柴胡,廣皮,鱉甲,歸身,黃芩,麥冬,紫菀,骨皮,秦艽

一人素稟不足,近為寒熱內熱,飲食減少,四肢乏力,腹中不舒,脈息六部皆小而無神。須懲忿窒欲以修身,勝於藥石多矣。

方:秦艽,人參,陳皮,白豆蔻,白芍,山藥,茯苓,山楂,骨皮

一人吐血鼻衄,咳嗽有痰,脾肺部脈沉數,此思傷脾,憂傷肺,及遇勞傷形,怯弱之徵也。

方:陳皮,生地,杜仲,麥冬,貝母,知母,山藥,黃柏

一人六脈洪數無力,煩熱頭疼,少食勞倦。叔和云:洪數為邪火甚,無力為精氣傷。此症雖為真陰虧損,而陽氣偏盛,故煩熱頭疼,少食勞倦也。不可過用苦寒,當溫中健土,滋養腎陰,調其飲食,適其寒溫。

方:白朮,茯苓,山藥,白芍,陳皮,骨皮,麥冬,石斛,秦艽,知母

一人倦怠氣弱,口乾畏寒,肌肉甲錯,脈來遲緩,右寸尤甚。《脈法》云;遲則為寒,緩則為虛。此憂思過度,肺氣受傷之症也。肺主氣,虛則氣怯;氣為陽,陽虛則惡寒,肺主皮毛,虛則無津液充澤肌膚。氣有餘則物潤澤,氣不足則無以化液,故令口乾;氣壯則強,氣餒則弱,肺氣既虛,則怠倦矣。《經》曰:損其肺者,益其氣。

宜健脾以調母,所謂虛則補其母也。

方: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肉桂,黃耆

一人少年醉飽使內,兩尺虛數,右關浮大,中脘作痛,小腹急脹,小便不利。此症在脾腎兩經也。書云:精傷則脈數,血傷則脈虛,脾傷則中脘作痛,腎傷則小腹急脹、小便不利。速當調氣活血,俟其痛止氣和,方可議補。

白話文:

[虛損章]

有個人發燒,怕風、容易流汗,講話有氣無力,吃了發汗的藥反而更嚴重,把脈發現脈象沉細且微微加快。脈沉表示是內部的疾病,微數則表示是情緒波動引起的內熱,講話輕聲細語代表中氣不足,種種跡象都是內傷的緣故。這種情況不能用發汗的方式治療,應該用補藥。《黃帝內經》說:「虛損的病症要用溫補的方法。」

**藥方:**人參(八分),黃耆(一錢),炙甘草(五分),白朮(七分),廣陳皮(五分),柴胡(三分),當歸(七分),白芍(七分)

有個人年輕力壯,不節制飲酒和性慾,又因為過度勞累和生氣,導致頭暈、痰多、手腳麻木、口渴想喝水,把脈發現脈象洪大且快但沒力氣。這是腎的精氣虧損,無法納氣所以頭暈;腎水虛弱不能回歸本源所以痰多。手腳麻木是因為陽氣不足;口渴是因為虛火上炎。應該服用六味地黃丸補養腎陰,各種症狀就會自行痊癒。

有位讀書人,因為過度勞累、飲食不規律,導致大便出血,顏色深暗。半年後,不是便血就是盜汗,不是怕冷就是發熱。用了止血和止汗的藥都沒有效果。把脈發現脈象浮大,心脾脈則澀滯。《黃帝內經》說:「心所主的液體是汗。」又說:「陰經受損就會便血。」這是心脾受損,無法統攝血液,所以才會汗和血交替出現,是虛火升降造成的。怕冷發熱,是氣血都虛弱的表現。治療方法應該補養氣血的來源,收斂耗散的津液。

**藥方:**麥冬,五味子,人參,黃耆,白朮,甘草,茯苓,遠志,酸棗仁,龍眼肉

有個人每天下午開始微微發熱,到晚上又退燒,用手摸皮膚還是有點熱,而且還咳嗽有痰,已經一個月了。把脈發現脾、腎、肝三部的脈象都呈現弦數。這是因為勞累過度,損耗了脾腎的陰液,加上發怒擾動了肝經的火氣,導致血虛生熱,熱邪生燥而引起出汗咳嗽、骨蒸潮熱等症狀。應該盡快滋養陰液抑制陽氣,避免房事,節制勞累,病情才不會繼續惡化。

**藥方:**柴胡,廣陳皮,鱉甲,當歸身,黃芩,麥冬,紫菀,地骨皮,秦艽

有個人原本體質就虛弱,最近出現忽冷忽熱、內熱、食慾不振、四肢無力、腹部不舒服,把脈發現六部脈象都細小無力。這種情況要戒除憤怒和慾望,修身養性,比吃藥更有效。

**藥方:**秦艽,人參,陳皮,白豆蔻,白芍,山藥,茯苓,山楂,地骨皮

有個人吐血、流鼻血、咳嗽有痰,把脈發現脾肺的脈象沉而快,這是思慮過度傷了脾,憂愁過度傷了肺,加上過度勞累,導致身體虛弱的表現。

**藥方:**陳皮,生地,杜仲,麥冬,貝母,知母,山藥,黃柏

有個人把脈發現脈象洪大且快但沒力氣,而且感到煩熱、頭痛、食慾不振、容易疲勞。《脈經》說:「脈洪數表示邪火旺盛,無力表示精氣損傷。」這個病症雖然是真陰虧損,但陽氣偏盛,所以才會煩熱頭痛、食慾不振、容易疲勞。不能過度使用苦寒藥,應該溫補脾胃、滋養腎陰,調整飲食,注意保暖。

**藥方:**白朮,茯苓,山藥,白芍,陳皮,地骨皮,麥冬,石斛,秦艽,知母

有個人感到疲倦乏力、口乾、怕冷、皮膚乾燥粗糙,把脈發現脈象遲緩,右寸脈尤其明顯。《脈法》說:「脈遲表示寒,脈緩表示虛。」這是因為過度憂思,導致肺氣受損。肺主氣,虛則氣弱;氣屬於陽,陽虛則怕冷;肺主皮膚,虛則皮膚沒有津液滋潤。氣充足則皮膚滋潤,氣不足則無法化生津液,所以口乾;氣壯則身體強健,氣弱則身體疲憊,肺氣虛弱就會感到疲倦無力。《黃帝內經》說:「損耗肺氣的,要補益肺氣。」

應該健脾來調養肺的生養來源,也就是虛弱的要補益其母臟。

**藥方:**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肉桂,黃耆

有個人年輕時過度飲酒飽食,導致兩尺脈虛數,右關脈浮大,中脘部位疼痛,小腹急脹,小便不暢。這個病症牽涉到脾經和腎經。《書經》說:「精受傷則脈快,血受傷則脈虛,脾受傷則中脘疼痛,腎受傷則小腹急脹、小便不利。」應該盡快調氣活血,等疼痛停止、氣機調和後,再考慮補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