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驗大成》~ 眩暈章 (5)

回本書目錄

眩暈章 (5)

1. 驚悸補瀉兼施治法

一人患驚悸三月矣,聞響則驚,遇夜則恐,恐甚即上屋逾牆,旋食旋飢,口啖飯十數盂,咸為心偏神失。用補心湯,病滋甚。一日求予診視,其右關脈洪數無倫,兩尺浮大,按之極濡,病得之酒且內,腎水枯竭,客熱犯胃。《內經》曰:腎主恐。又曰:胃熱亦令人恐。又曰:胃熱則消食易機。

又曰:陽明病,聞木音則惕。然若驚,病甚則逾牆上屋。汝病在胃與腎。脾合胃,心屬火,是脾之母也。補心則胃益實,火盛則水益涸,無怪乎藥之而病反甚也。但病本在腎,標在胃,當先治其標,用瀉黃湯;後治其本,用腎氣丸。一病而寒熱並用,一人而補瀉兼施,得毋訝我前後之迥別乎?第服瀉黃湯三日,當不飢矣;服腎氣丸十日,當不恐矣。已而果服之,獲痊。

白話文:

有個人被驚悸困擾了三個月,只要聽到聲音就會受到驚嚇,到了夜晚更是感到害怕,害怕到極點時會爬到屋頂或翻越圍牆,剛吃完東西很快就又餓了,能一口氣吃下十多碗飯,這些都是因為心神失調所導致的。

他之前服用過補心湯,但病情反而更嚴重了。有一天他來找我看病,診脈後發現他的右關脈搏強烈快速異常,雙手的尺脈雖然浮大,但按下去卻軟弱無力,這是因為過量飲酒和內傷導致腎臟水分枯竭,外來的熱氣侵犯了他的胃部。根據《內經》的說法,腎臟主管恐懼的情緒,胃熱也會讓人產生恐懼。又說胃熱會使人消食加速,容易感到飢餓。

再說,陽明病患者,聽到木頭的聲音就會感到警惕,像受到驚嚇一樣,病情嚴重時甚至會爬到屋頂或翻越圍牆。你的病根在腎臟和胃部。脾臟和胃相輔相成,心臟屬火,是脾臟的母親。如果只補心臟,胃部的問題只會更加嚴重,火氣旺盛會使腎臟的水分更加乾涸,所以吃藥後病情反而加重就不奇怪了。

但是病的根本在腎臟,表面的症狀出現在胃部,應該先治療表面的症狀,使用瀉黃湯;然後再治療根本,使用腎氣丸。對同一個病,同時使用寒涼和溫熱的藥物,對同一個人,同時進行補充和排泄的治療,你可能會覺得我前後的治療方式差異太大了吧?但只要你服用瀉黃湯三天,應該就不會再那麼快感到餓了;服用腎氣丸十天,應該就不會再那麼害怕了。結果他真的按照我的建議服藥,最終病情得到了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