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驗大成》~ 瘛瘲章 (2)

回本書目錄

瘛瘲章 (2)

1. 瘛瘲章

急用調氣之品,脹痛稍寬,而元氣不相接續,懶於言動,自此仍服養血藥品,不進不退,遷延年餘。邀余診治,詢其飲食如常,肌肉如故,足脛浮腫,胸脅揉按則微痛,不揉不按則痞悶,其脈沉緩而滑。予曰:「此濕痰積在胸脅,流入四肢,故病而軟,宜其滋陰不減,補氣更劇矣。

」因用二陳湯加蒼朮、威靈仙、黃柏、白芥子,數劑而胸脅痛頓減,夜熱亦除。後去白芥,加薏仁,十劑而步履如故。

按曰:分娩而愈,則非血虛可知,其或愈或不愈者,痰乃流動之物,聚則作痛為痿,行則暫散而愈。第產後補血養血,乃治法之常。由於濕痰流注,乃病情之變,知常知變,方是上工。

白話文:

產後身體不適,雖然用調理氣血的藥物後脹痛減輕,但元氣仍未恢復,懶得說話行動,持續服用補血藥物,病情卻沒有好轉也沒有惡化,拖延了一年多。病人邀請我診治,詢問飲食起居如常,肌肉狀況也正常,但腳踝浮腫,胸脅按壓則微痛,不按壓則感到悶脹,脈象沉緩而滑。我判斷這是濕痰停積在胸脅,並流竄到四肢,導致身體虛弱無力,因此需要繼續滋陰,更要加強補氣。

於是處方二陳湯,再加入蒼朮、威靈仙、黃柏、白芥子,服用幾劑後,胸脅疼痛明顯減輕,夜晚發熱的症狀也消失了。之後去掉白芥子,加入薏仁,服用十劑藥物後,病人行走自如恢復正常。

分析此病例:如果只是單純產後身體恢復,就不會出現這樣反覆的情況。病情好轉與否,關鍵在於濕痰的流動,痰液聚集則疼痛加劇,甚至出現痿證;痰液散開則症狀暫時緩解。產後補血是常見的治療方法,但由於濕痰流注導致病情變化,因此醫師需要既能掌握常規治療,又能應對病情變化,才能算得上是高明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