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驗大成》~ 咯血章 (2)

回本書目錄

咯血章 (2)

1. 飲食即有血水吐出論

巢氏曰:吐血者是有熱。氣盛而血虛,熱乘於血,血性得熱,則流散妄行,氣逆則血隨上,故令吐血也。故飲食大飽之後,脾胃內冷,不能消化,忽所食之物,氣血相沖,因傷脾胃,亦令吐血也。

白話文:

巢氏說,吐血的情況通常是因為體內有熱氣。當氣力過剩而血液虛弱時,熱氣就會影響到血液,血液受到熱氣的影響,會失去正常流動,出現亂竄的情況,如果氣逆,血液也會跟著上升,這就是為何會發生吐血的原因。因此,在飲食過飽後,脾胃內部處於較冷的狀態,無法有效進行消化工作。此時,如果吃進去的食物與體內氣血產生衝突,導致脾胃受傷,也會引起吐血的現象。

2. 失血難以補救

一人二十餘歲矣,己丑十月中旬,咳嗽痰中帶血,至月終大吐血鬥余,汗出如雨。王羽律進人參五分,發喘愈甚。余今日進人參五錢、黃耆五錢、甘草一錢、肉桂一錢。一日一夜,進參二兩、肉桂八錢,而汗始有收意。然時而汗仍來,面色如粧,陽氣已脫盡矣,畢竟不能奏效。

白話文:

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人,在己丑年的十月下旬,他開始咳嗽且痰裡夾帶著血,到了月底更是大量吐血,量超過了一斗,同時汗水像雨一樣地流下。王羽律醫生給他服用五分的人參,但他的喘息反而更嚴重了。

我今天開了五錢的人參、五錢的黃耆、一錢的甘草和一錢的肉桂給他。在一天一夜內,我讓他服用了二兩的人參和八錢的肉桂,他的汗才終於有停下來的跡象。然而,偶爾還是會出汗,而且他的臉色非常蒼白,就像化了妝一樣,這是因為他身體的陽氣已經完全流失了,最終治療也未能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