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驗大成》~ 中風章 (4)
中風章 (4)
1. 中風章
以豭砂安神九服之,由是晝亦得睡。
方:豭砂水飛(五錢),炙甘草(五分),黃連酒洗(六錢),生地,當歸(各錢半)
飯糊丸,每服十五丸。
一黑瘦人,右手脈滑而近駛,左手脈按之大而無力,痰嗽發熱,左半身不遂。此陰虛陽實,熱氣拂鬱,致營衛失常,津液不能遍達,而痰涎阻滯經絡,邪火燔灼筋骨,故見諸症也。應瀉心火,補賢水。心火瀉,則肺金清而木有制,脾不受邪;腎水補,則心火降而肺不受克。脾肺安,則陽明實;陽明實,則宗筋潤,自然束骨以利關節矣。
方:白朮,茯苓,甘草,廣皮,半夏,川芍,當歸,白芍,熟地,秦艽,加皮
加薑汁竹瀝
一肥白人,兩手脈沉滑而緩,右關獨甚,筋脈坦縱,氣血渙散,而肢體痰墮緩弛,亦惟右為然,且聲瑙不能言。叔和曰:滑為痰。又曰:一手獨滑,半身不遂。東垣曰:足陽明虛,則沉緩無力。愚意手少陰心,天真神機開發之本;足陽明胃,穀氣充大真氣之本,標本相得,則膻中氣海所留宗氣,盈溢四布,五臟三焦,上下內外,無不周遍。若不相得,則不能致其氣於氣海,而宗氣散矣。
故分布不周於經絡,則偏枯;不周於五臟,則瑙。須補養。
方:人參,白朮,半夏,廣皮,甘草,桔梗,白茯苓,木通,獨活,石菖蒲
加薑汁竹瀝。
一婦兩尺俱衰,四肢不舉,口不能言,卒倒無知。夫腎為藏精之都會,主上下焦地氣之生育,故衝任二脈系焉。二脈同腎之大絡起於胞中,其衝脈因稱胞絡,為十二經脈之海,遂名海焉。衝脈之上行者,尋三陽,灌諸經;下行者,滲三陰,灌諸絡,而溫肌肉,別絡結於□,因腎虛而胞絡不通於上,則腎脈不上循喉嚨,挾舌本,故不能言。二絡不通於下,故痱厥。
須以河間地黃飲子峻補其陰,繼以麥冬、人參、五味之類,滋其化源。
地黃飲子:熟地,巴戟(去心),茱萸(去核),附子炮,石斛,五味,肉桂,遠志(甘草制),麥冬,薄荷,石菖蒲
薑、棗為引
一人六脈沉滑而短疾,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強不語,渾如中風。此中酒毒而然,不可作中風治而汗之也。用甘蔗汁日飲一、二碗,至旬余而瘥。蓋蔗漿能解酒毒耳。唐詩云:飽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酒漿寒。則知能醒酒也。夫清陽在上,濁陰在下,天冠地履,無暴僕也。
今六脈沉滑,則濁邪風湧而上,清陽倒置,故令暴僕,痰涎壅盛。此風多氣湧也。《經》曰: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用二陳湯,入牙皂、枯礬末調灌,利竅稀涎,先治其標;隨用疏風補氣,後治其本。
一人口眼喎斜,語言蹇澀,痰涎壅盛,六脈弦滑帶數,此係虛火上炎,虛痰上升,虛風內作,血脈受病,而病根起於手足陽明兩經也。手足陽明之經,筋絡於口,會太陽之筋絡於目,熱則筋弛,縱緩不收,故為喎為僻。三焦之氣通於喉,喉清則聲出,若痰火壅塞上竅。榮衛虛而不能上榮,則舌機不轉,故為蹇為澀。
白話文:
中風章
服用豬牙皂(豭砂)安神,連續服用九劑後,白天也能睡著了。
處方:豬牙皂水飛(五錢),炙甘草(五分),黃連酒洗(六錢),生地黃、當歸(各一錢半)。製成飯糊丸,每次服用十五丸。
一位消瘦黝黑的人,右手脈搏滑利而有力,左手脈搏按之則大而無力,伴有痰嗽、發熱和左半身不遂。這是陰虛陽實,熱氣鬱結,導致營衛失調,津液不能遍佈全身,痰涎阻塞經絡,邪火灼傷筋骨,因此出現上述症狀。應當瀉去心火,補益腎水。心火瀉去,則肺金清肅,肝木得到抑制,脾不受邪;腎水補足,則心火下降,肺金不受克制。脾肺平和,則陽明經氣充足;陽明經氣充足,則宗筋潤澤,自然能束縛骨骼,使關節靈活。
處方:白朮、茯苓、甘草、廣皮、半夏、川芎、當歸、白芍、熟地黃、秦艽、加皮,另加薑汁竹瀝。
一位肥胖白皙的人,兩手脈搏沉滑而緩慢,右關脈尤甚,筋脈鬆弛,氣血渙散,肢體沉重癱軟,右側尤為明顯,且說話含糊不清。叔和說:脈搏滑利是痰證。又說:單獨一手脈搏滑利,是半身不遂。東垣說:足陽明經虛弱,則脈搏沉緩無力。我的看法是:手少陰心經是先天元氣和神機發揮的根本;足陽明胃經是穀氣充盈、產生真氣的根本。標本兼顧,則膻中和氣海儲存的宗氣,就能充盈遍佈全身,五臟六腑,上下內外,沒有不周到的。如果標本不能兼顧,則宗氣不能到達氣海,而導致宗氣散失。
因此,氣血不能周流於經絡,則導致半身不遂;不能周流於五臟,則導致語言不清。需要補益治療。
處方:人參、白朮、半夏、廣皮、甘草、桔梗、白茯苓、木通、獨活、石菖蒲,另加薑汁竹瀝。
一位婦女,兩尺脈都衰弱,四肢抬舉不動,不能言語,突然倒地昏迷不醒。腎臟是藏精的要地,主宰上下焦地氣的生長,衝脈和任脈都與之相連。衝任二脈與腎臟的大絡從胞宮起始,衝脈又稱為胞絡,是十二經脈之海,故名為海。衝脈向上運行,循行三陽經,灌注諸經;向下運行,滲入三陰經,灌注諸絡,溫煦肌肉,分支絡脈連結於胞宮。由於腎虛,胞絡不能向上運行,則腎經之氣不能上行至喉嚨,經過舌根,故不能言語。衝任二脈不能向下運行,故四肢厥冷。
需要用河間地黃飲子大力補益腎陰,再用麥冬、人參、五味子等滋養陰液。
河間地黃飲子:熟地黃、巴戟天(去心)、吳茱萸(去核)、炮附子、石斛、五味子、肉桂、遠志(蜜炙)、麥冬、薄荷、石菖蒲,以生薑、大棗引經。
一人六脈沉滑而快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頭僵硬不能說話,完全像是中風。這是由於酒毒引起的,不能像治療中風一樣用發汗的方法。用甘蔗汁每天飲用一到兩碗,十多天就能痊癒。因為甘蔗汁能解酒毒。唐詩云:「飽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酒漿寒。」可見甘蔗汁能醒酒。清陽之氣在上,濁陰之氣在下,這是自然的規律,不可違逆。
現在六脈沉滑,則濁邪之氣上衝,清陽之氣下陷,導致身體出現紊亂,痰涎壅盛。這是由於風邪夾雜氣鬱而致。經書說:疾病發作但不足以說明根本原因,應當從根本原因入手治療。先用二陳湯,加入牙皂、枯礬末調和灌服,通利竅道,稀釋痰涎,先治標;再用疏風補氣的藥物,後治本。
一人口眼歪斜,語言含糊不清,痰涎壅盛,六脈弦滑而數,這是由於虛火上炎,虛痰上涌,虛風內動,血脈受病,病根在手足陽明經。手足陽明經的經絡循行於口和眼,與太陽經的經絡相交會於目,熱邪導致筋脈鬆弛,不能收縮,所以出現口眼歪斜。三焦之氣通於喉嚨,喉嚨清肅則聲音正常,如果痰火阻塞上焦,營衛虛弱不能上榮於面,則舌頭不能靈活轉動,所以語言含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