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驗大成》~ 中風章 (1)
中風章 (1)
1. 中風章
一人七旬,語言蹇澀,步履不穩,身體蜅側,如坐舟中。右脈滑,此脾濕動而生痰也;左脈虛澀,此肝心血虧也。痰乘虛而塞心竅,故舌蹇語塞;且痰生熱,熱生風,遂為眩運如坐舟中之狀。身欹側,步不穩者,肝主筋,血虛不能滋養乎筋也。宜寧心益脾、滋血養筋為主。
煎方:棗仁,茯神,花粉,半夏,廣皮,秦艽,當歸,生地,白芍,姜
丸方:茯神(一兩),棗仁(二兩),牛膝,膽星,甘菊,木瓜,半夏(各二兩),鮮紅花,杜仲,枸杞,秦艽(各二兩),五加皮(三兩),竹瀝
一人手足振撣已兩年矣,脈澀無神,此血枯風乘,即扁鵲所謂風淫未疾是也。宜養血祛風導痰為主。
丸方:歸身(四兩),茯苓(二兩),紅花(一兩),石斛(三兩),天麻(五兩),續斷(三兩),秦艽(三兩),虎骨(一對),橘紅(一兩),萸肉(四兩)
一人左脈洪大,右脈滑數,《內經》謂:數則煩心,脈滑曰風,大則病進,洪則火邪熾盛。此由七情內擾,風邪乘虛而襲,風煽其火,則痰隨火升,窒塞竅道,阻滯經絡,以致語言蹇澀,右半身不遂,神昏面赤之重症也。須投資壽解語湯,開其痰滯,通其心竅,俾神清痰豁,庶有生機。
方:天麻,貝母,防風,半夏,遠志,石斛,白芍藥,香附,枳殼,秦艽,羌活,茯苓,蘇子,白甘菊,麥冬,橘紅
一少女素病有帶下症,經水愆期,此脾土不足也。秋初,忽患口眼歪斜於左,而深秋來愈此正虧邪熾也。脈左澀右滑,《內經》謂:脈滑曰風,脈澀曰痹。此風痹症也,即麻木肢軟之漸。宜調營衛、舒經絡。俾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庶幾氣血行而風邪自滅。
方:歸身,天麻,橘紅,秦艽,甘菊,白芍,熟地,牛膝,續斷
一人六脈滑數而小,陡然忘記,肢體麻木,胸膈氣塞,耳鳴而聾,肩背痠軟,手足撣搖。此勞神傷心,思慮傷脾,以致心神虛耗,氣血兩亡,正「風淫末疾」之漸也。宜用滋陰之劑以治本,防邪之劑以治標。
九方:歸身(半兩),防風(一兩),天麻(二兩半),茄皮(三兩),茯神(一兩),遠志(一兩),紅花(五錢),石菖蒲(一兩),生地(一兩半),枸杞(二兩),秦艽(一兩半),桔紅(二兩)
一人前因涼氣入心,語言蹇澀近因怒氣傷肝,復兼飲食作嗆有痰,肌膚瘦削,脈息右滑左澀,乃肝心血虧,而痰邪滯於經絡也。蓋舌者,心之苗,朔陰之脈循喉嚨,系舌本,兩經血虧而痰乘之,則是症成矣。宜疏痰理氣,兼養血為要。
方:天麻,半夏,蘇子,茯苓,遠志,當歸,秦艽,紅花,石菖蒲,防風,竹瀝
一人年近五旬,前患蹶恙未愈,今復嘔不食,胃脘作疼,心神驚惕,大便日去四、五度而色黑,左右手皆筋惕閃閃,脈息六部俱沉滑,乃痰氣阻逆於中州,以致氣鬱血滯,不能運行於脈絡也。方書謂:脾濕動而生痰,痰生熱,熱生風。又謂:風淫末疾是也,宜投導痰理氣、養血活絡之劑。
白話文:
[中風章]
一位七十歲的老人,說話不清楚、結巴,走路不穩,身體歪斜,感覺像坐在船上搖晃。右手的脈象滑動,這是脾臟濕氣太重產生痰的緣故;左手的脈象虛弱且澀滯,這是肝臟和心臟的血液不足。痰趁著虛弱之時阻塞心竅,所以舌頭不靈活、說話不清;而且痰會生熱,熱會生風,於是產生頭暈目眩、感覺像坐在船上的狀況。身體歪斜、走路不穩,是因為肝臟主管筋,血液虛弱不能滋養筋脈。應該以寧靜心神、健脾益氣、滋養血液、強壯筋脈為主來治療。
煎藥方:酸棗仁、茯神、花粉、半夏、廣陳皮、秦艽、當歸、生地、白芍、生薑
丸藥方:茯神(一兩)、酸棗仁(二兩)、牛膝、膽星、甘菊花、木瓜、半夏(各二兩)、鮮紅花、杜仲、枸杞、秦艽(各二兩)、五加皮(三兩)、竹瀝
另一人手腳顫抖已經兩年了,脈象澀滯無力,這是血液枯竭、風邪侵入,就是扁鵲所說的「風邪初起,病勢未深」的情況。應該以滋養血液、祛除風邪、疏導痰液為主來治療。
丸藥方:當歸身(四兩)、茯苓(二兩)、紅花(一兩)、石斛(三兩)、天麻(五兩)、續斷(三兩)、秦艽(三兩)、虎骨(一對)、橘紅(一兩)、山茱萸(四兩)
另一人左手的脈象洪大有力,右手的脈象滑數。《內經》說:「脈象數代表心煩,脈象滑代表有風邪,脈象大代表病情加重,脈象洪代表火邪旺盛。」這是由於情緒不穩定,風邪趁虛侵入,風助長火勢,痰隨著火氣上湧,堵塞孔竅,阻礙經絡,導致說話不清楚、右半身不能活動、神智不清、面色潮紅等嚴重症狀。必須用「壽解語湯」,打開痰結,疏通心竅,使神智清醒、痰液排出,這樣才有生存的機會。
藥方:天麻、貝母、防風、半夏、遠志、石斛、白芍藥、香附、枳殼、秦艽、羌活、茯苓、紫蘇子、白甘菊、麥冬、橘紅
一位少女平時就有白帶過多的問題,月經也不規律,這是脾胃虛弱的緣故。秋天剛開始時,忽然出現口眼歪斜在左邊,到了深秋反而好了,這正是身體正氣虛弱而邪氣旺盛的表現。左手的脈象澀滯,右手的脈象滑動。《內經》說:「脈象滑代表有風邪,脈象澀代表氣血不通。」這是風痹症,也就是麻木、肢體無力的開始。應該調理營衛、舒通經絡,讓營氣在脈中運行,衛氣在脈外運行,這樣氣血才能暢通,風邪自然消退。
藥方:當歸身、天麻、橘紅、秦艽、甘菊花、白芍、熟地、牛膝、續斷
另一人六脈滑數而且細小,突然失憶,肢體麻木,胸口悶塞,耳朵鳴響甚至聽不見聲音,肩膀和背部痠軟,手腳顫抖。這是因為勞累過度、損傷心神,思慮過多、損傷脾胃,導致心神虛耗、氣血兩虛,正是「風邪初起,病勢未深」的情況。應該用滋養陰液的藥物來治療根本,用防禦邪氣的藥物來治療表面症狀。
藥方:當歸身(半兩)、防風(一兩)、天麻(二兩半)、茄子皮(三兩)、茯神(一兩)、遠志(一兩)、紅花(五錢)、石菖蒲(一兩)、生地(一兩半)、枸杞(二兩)、秦艽(一兩半)、橘紅(二兩)
另一人之前因為寒氣侵入心臟,導致說話不清楚,最近又因為生氣損傷肝臟,加上飲食不當,引起嗆咳有痰,肌肉消瘦,右手的脈象滑動,左手的脈象澀滯,這是肝臟和心臟的血液不足,而且痰邪阻滯在經絡之中。舌頭是心臟的外現,足少陰經脈循著喉嚨,連著舌根,兩條經脈的氣血虛弱而痰邪趁虛侵入,病症就形成了。應該以疏通痰液、調理氣機,同時滋養血液為主來治療。
藥方:天麻、半夏、紫蘇子、茯苓、遠志、當歸、秦艽、紅花、石菖蒲、防風、竹瀝
另一人年近五十歲,之前患有腳軟無力的疾病還沒好,現在又出現嘔吐、吃不下東西、胃部疼痛、心神驚恐,大便每天四五次而且顏色發黑,兩隻手都有肌肉跳動的情況,脈象六部都沉滑,這是痰氣阻礙在中焦,導致氣機鬱結、血脈瘀滯,不能在脈絡中正常運行。醫書說:「脾臟濕氣太重會產生痰,痰會生熱,熱會生風。」又說:「風邪初起,病勢未深。」應該用疏導痰液、調理氣機、滋養血液、活血通絡的藥物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