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驗大成》~ 傷寒章 (1)
傷寒章 (1)
1. 傷寒章
2. 奪食
一木匠米某之子,初患外感,服藥以解,他醫為病屬陰分,已在死法中,禁其飲食。至七日後,召予診治,神思困頓,四肢怠惰,予診六脈和平,胸腹按之不堅,急問曰:汝飢否?病者不能言,但默默點頭而已。予曰:身無病者,病在奪食而已。仲景日,人病脈不病,名日內虛,以無穀氣,神雖困無苦。
人以胃氣為本,五臟六腑皆稟受於胃。《靈樞》經云:「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水穀津氣、津液皆盡故也。今病氣已除,穀氣不進,胃失所養,五臟六腑俱無所稟,故沉困怠惰。若不急進糜粥,飢殺此子矣。命以粥漿,慢慢飲之,仍進白朮湯以扶胃氣,五日而痊。
白話文:
一位名叫米的木匠的兒子,剛開始是得了感冒,吃藥後試圖緩解病情。有醫生認爲他的病屬於陰性體質,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因此禁止他進食。過了七天後,他們請我來診治,病人顯得精神疲憊,四肢無力。我檢查了他的脈搏,發現脈象正常,而且按壓他的胸腹部位也沒有發現硬塊,於是緊急問他說:你餓嗎?病人無法說話,只是默默地點了點頭。我說:他身體上並沒有什麼病,問題在於被剝奪了食物。張仲景曾說,人的疾病並不表現在脈搏上,這叫內虛,因爲沒有食物的營養,雖然病人精神疲憊,但其實沒有大礙。
人以胃氣爲根本,五臟六腑都受到胃的滋養。《靈樞》經中提到:「如果半天不吃東西,人的精力就會衰退,一天不吃,精力就更少了。」所以普通人如果不吃不喝七天就會死亡,因爲體內的水分和養分都已經耗盡。現在的狀況是,病氣已經消除,但沒有進食,胃失去了應有的滋養,五臟六腑也都無法得到應有的營養,所以病人感到極度疲倦。如果不盡快讓他喝粥,這個孩子可能就會因飢餓而亡。我命令他們給他喂粥,慢慢讓他喝,並且讓他喝白朮湯以增強胃部功能,五天後,他就康復了。
3. 傷寒不治症
一友因心事不快,遂冒風寒,用發散等劑,身熱略成,進腐漿一杯。見疹子無數。一醫加升、柴、黃芩、乾葛、甘、梗之類,大汗連出,三日不止,頭上尤甚,胸前煩悶,頗有發狂之意,叫號不止。至十五日,余至,診得六脈時而散大,時而細小,時而雀啄,此不治之脈也。雖大進人參,脈略起現,究竟不治而亡。
白話文:
一位朋友因為心情鬱悶,不小心受了風寒,使用了發汗的藥物後,身體開始發燒,並飲用了腐漿一杯。隨後身上出現了無數的疹子。另一位醫生又加入了升麻、柴胡、黃芩、乾葛、甘草和桔梗等藥材治療,結果病人開始大量出汗,連續三天不停,尤其是頭部汗如雨下,且感到胸口悶痛,甚至有發狂的傾向,不斷地尖叫呼喊。到了第十五天,我來看診,發現他的脈象時而散大,時而細小,時而像雀鳥啄食般急促,這是無法治癒的脈象。即使大量服用人參,脈象也只是短暫恢復,最終還是無法挽救,病人不幸去世。
4. 因寒下早胸前痞悶叫號不止
一女年已十九,偶遇風寒,服發散之劑,已而全愈,飲食太過,繼而食復,嘔吐不休,勺水不迸,遂發疹痧,且有斑色,唇紅口渴。胸前痛楚,寒逆不舒,連聲叫號,莫可名狀。向胸前按之,痛不可當,此下之太早,已成結胸症。予用黃連五分、瓜蔞一個、橘紅一錢、藿香一錢、枳殼一錢、桔梗一錢、半夏八分,服下嘔止而胸暢矣。
白話文:
有一位十九歲的女子,偶然受到風寒侵襲,服用了一些發汗解表的藥物後,病情已經完全康復。然而,她後來飲食過量,導致食物消化不良,開始不停嘔吐,甚至連一小口水都無法下嚥。隨後,她身上出現了疹子和痧子,皮膚上還有斑點,嘴脣紅潤,口渴難耐。她感到胸口劇烈疼痛,受寒後更加不舒服,於是不停地大聲呼叫,痛苦無法形容。當人試圖在她胸前施壓時,她痛得無法承受,這是由於治療時間過早,已經形成了結胸症狀。
我開出了這樣的藥方:黃連五分、一個瓜蔞、橘紅一錢、藿香一錢、枳殼一錢、桔梗一錢、半夏八分。她服用了這副藥後,嘔吐停止,胸口也感到舒暢了。
5. 熱症不服石膏湯必要發斑
一人患寒熱,面赤頭痛、齒痛,余診其脈洪而數,此熱症無疑。法當用白虎湯,大劑取效,每劑用石膏一兩,投一劑而頭及齒俱不痛,寒熱亦除。餘日:仍用前劑一服而可,不然,定要發斑矣。主人謀之專科者,曰:如此重劑,豈能再用?逆不我相信,不來召余診視。至二日後,果發斑,十二日不解,解後身熱如灼,余進柴芩湯,一劑而熱退,後參朮調理而痊。
白話文:
有個人得了冷熱交加的病,臉色紅潤,頭痛並且牙齒疼痛。我為他把脈,發現脈象洪大且快速,這毫無疑問是熱症。按照治療原則,應該使用白虎湯,大劑量地服用以求效果,每次要用到一兩的石膏。服用一劑後,他的頭痛和牙痛都消失了,冷熱交加的症狀也得到了緩解。
我說:還需再服用一次同樣劑量的藥物,否則,一定會出現皮膚上長紅斑的情況。然而,病人去詢問了專科醫生,醫生說:這樣的高劑量,怎麼可能再次使用呢?他不相信我的判斷,沒有再叫我去看診。
兩天後,他果然出現了皮膚上長紅斑的症狀,並且這種情況持續了十二天都未見好轉。在這之後,他的身體像被火燒一樣熱。我讓他服用柴芩湯,只用了一劑,他的熱症就退去了,後來我讓他通過服用人參和白朮進行調養,最終病情得以完全康復。
6. 傷寒實症似虛
一友患傷寒,過經不解,召余診,人迎脈浮而緩,其外症惡寒畏風,雖重裘不解,烈火不除,以綿蒙其首而兩耳數天。面赤舌黑,先自曾以丸藥下之,余曰:此表症來解,先攻其里,表症仍在。須桂枝湯解之。主人搖首咋舌,畏不敢用,服以羌活、柴胡等藥發汗,開後亦不解,反大溲溏泄,小便黃赤,醫用清利之劑,症益甚,七日後召余診。脈候同前。
予曰:是病非桂枝湯不效。病者故諾。矛急處劑,病者執藥下咽,曰:生死在此一匕乎。先飲三分之一,覺胸次開豁,再飲其一,則背上一脂大有火洛。其熱漸及兩脅,則曰:「誠仙丹也。」覆杯盡劑則欲睡,睡醒耳內癢極,轟然作聲,若還以耳者,而病從此漸減矣。初病時,因醫為虛症,曾用補中益氣湯加鹿角膠,使外邪閉固不出,食後睡臥不安者甘有七日,病者是此畏用人參。矛曰:此誠因噎廢食也。
曏者外邪未解,固不可用,今病久氣耗,非參、耆何以復之?
白話文:
一位朋友得了類似感冒的疾病,病情持續很久都沒有好轉,請我去幫他診斷。他的脈象顯示在外感風寒,而且症狀表現出非常怕冷和風,即使穿著厚重的衣服還是覺得冷,靠近火爐也無法緩解,甚至用棉布蓋住頭部和耳朵好幾天。他的臉色紅潤但舌頭呈現黑色,他之前自己吃了些藥想要解決腸胃問題,但我告訴他,這是因為身體表面的風寒沒有解除,你卻先攻擊了內部,導致表面的風寒依然存在。這種情況應該要用桂枝湯來治療。但他聽了後搖頭表示不敢用,後來選擇服用羌活、柴胡等藥物想藉由發汗來解決,然而症狀並未改善,反而開始嚴重的腹瀉,小便呈現黃赤色,醫生又開了清熱利濕的藥物,結果病情反而更嚴重,七天後再次找我診治。這次他的脈象和先前一樣。
我堅持說,這病非得用桂枝湯不可,他終於答應嘗試。我立刻開了藥方,他拿著藥準備吞服,說:「生死就在這一剝藥裡了?」他先喝了一部分,感覺胸部豁然開朗,再喝一些,感到背後有一股暖流,熱度逐漸擴散到兩側,他說:「這真的是仙丹啊!」他把剩下的藥全喝完後想睡覺,醒來後耳朵裡奇癢無比,嗡嗡作響,像是在清理耳朵,自此病情開始逐漸好轉。剛生病時,因為被誤診為虛弱症狀,用了補中益氣湯加上鹿角膠,使得外部的風寒被封鎖在體內,飯後睡眠品質差的情況持續了七天,所以他現在很害怕使用人參。我告訴他:「這就像因為噎到一次就再也不吃東西一樣。」
以前的確因為外部風寒未解,不適合使用人參,但現在病情已久,氣力消耗,不用人參和黃耆如何能恢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