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驗大成》~ 鬱症章
鬱症章
1. 鬱症章
一人胸脅作痛,痞悶噯氣,六脈沉澀。叔和曰:澀為氣滯。《紫虛》亦曰: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此屬氣鬱不舒,心肺之陽不降,腎肝之陰不升,久則為痰為飲,此是神思間病。不可全憑藥餌,惟恬愉自得,乃可卻此鬱結耳。
方:白豆蔻,藿香,香附,撫芎,蘇梗,廣皮,茯苓,貝母
一人脈息沉滑,右寸獨盛,咽酸腹痛,飽脹噁心。東垣所謂食塞太陰,抑遏陽氣,是食鬱症也。治當消食和胃。
方:蒼朮,厚朴,陳皮,甘草,草蔻,神麯,麥芽,山楂
一人內熱外寒,氣稍不順,脈沉而數,此火鬱之症也。火者,手陰經主之,稟炎上之體,喜暢而惡郁,郁遏不揚,則火光無焰,故令身寒,脈沉為在裡,沉而數為裡熱,氣之下順,火之沖逆也。以順氣藥為君,氣順而火降;辛涼藥為佐,正「火鬱發之」之義也。
方:山梔,薄荷,香附,白芍,柴胡,乾葛,當歸,丹皮
一人將六十餘歲,向來多思多慮,曲用心機,左邊有一微塊升上,異常作楚,如是者久矣,每服補元降氣等劑即愈。至六旬外,覺腹中有氣升上,不拘早晚,如驚畏之狀,突然而起,即本身徒然不覺也。舉家憂惶,夜不能睡,凡用一切安神之劑,毫釐不減,此鬱火所致也,竟用當歸六黃湯而愈矣。
白話文:
[鬱症章]
有個人感到胸部和脅部疼痛,胸口悶堵且頻頻打嗝,脈象顯示深沉且流動不順。叔和指出:脈象澀滯代表氣血運行受阻。《紫虛》一書同樣提到:只要一摸到脈象深沉,就能判斷出是氣血不順。這屬於氣鬱不舒的症狀,心肺的陽氣無法下降,腎肝的陰氣無法上升,長久下來會形成痰和水飲,這是精神壓力導致的疾病。不能單純依賴藥物治療,必須保持心情愉悅,才能解開心中的鬱結。
處方:白豆蔻、藿香、香附、撫芎、蘇梗、廣皮、茯苓、貝母。
另有一人脈象深沉滑溜,右手脈搏特別旺盛,感覺喉嚨痠痛、腹部疼痛,吃飽後脹氣且噁心。李東垣所說的,食物阻塞脾胃,壓抑了體內的陽氣,這是食鬱的症狀。治療應當以消化食物和調理胃部為主。
處方:蒼朮、厚朴、陳皮、甘草、草蔻、神麯、麥芽、山楂。
又有一人內有熱氣,外表卻感到寒冷,只要情緒稍微不順暢,脈象就顯示深沉且急促,這是火鬱的症狀。火,是由手陰經控制,具有向上炎熱的特性,喜歡流通而不喜歡鬱積,如果受到抑制無法正常流動,就像火焰被蓋住,所以身體表面感到寒冷。脈象深沉表示病在體內,深沉且急促表示體內有熱,氣血不順暢,火氣就會往上衝。治療時,以順氣的藥作為主藥,讓氣血順暢,火氣下降;再輔以辛涼的藥,正是「火鬱發之」的意義。
處方:山梔、薄荷、香附、白芍、柴胡、乾葛、當歸、丹皮。
再有一位年約六十的老人,平日總是思慮過多,心思縝密,左側身體有一小塊區域偶爾會無預警地升起,帶來異常的不適感,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很久了,每次服用補元氣和降氣的藥劑就會好轉。但到了六十歲後,他開始感覺腹部有氣上漲,無論早晚,就像突然受到驚嚇一樣,自己卻完全沒有察覺。全家人都因此焦慮不安,夜晚難以入眠,嘗試了各種安神的藥物,但效果微乎其微。這是鬱火引起的症狀,最終使用了當歸六黃湯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