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滄洲醫案》~ 風溫濕熱(附伏邪伏署) (2)

回本書目錄

風溫濕熱(附伏邪伏署) (2)

1. 咳嗽門

,左升太過右降不及,勞則咳嗽咽癢,山根腫脹,氣機攻撐不定,胸悶頭暈耳鳴。本虛標實,未能求速效也。

白話文:

如果「左」脈象過於強盛,「右」脈象過於微弱,過度勞累就會導致咳嗽、咽喉發癢、山根腫脹、氣機堵塞、呼吸不順,胸悶、頭暈、耳鳴。這種情況是身體本質虛弱,而症狀表現強烈,不能急於求成,需要循序漸進地調理。

桑葉(三錢),黛蛤散(五錢,包)

白蒺藜(四錢),玉蝴蝶(二分),丹皮(三錢),朱磁丸(三錢),川貝(三錢),竹茹(二錢),甘菊花(二錢),生甘草(七分),苦杏仁(四錢),鮮蘆根(一兩)

白話文:

白蒺藜(20 克),玉蝴蝶(1 克),丹皮(15 克),朱磁丸(15 克),川貝(15 克),竹茹(10 克),甘菊花(10 克),生甘草(3.5 克),苦杏仁(20 克),鮮蘆根(50 克)

,風溫客肺,肺氣上逆,不能安臥,脈數。最防傷肺動營,須加意靜養為要。

蜜炒前胡(三錢五分),象貝(四錢),粉甘草(三分),川石斛(四錢),白前(三錢五分),冬瓜子(一兩),絲瓜絡(三錢),生蛤殼(一兩),白杏仁(四錢),橘白(一錢),茯苓(四錢),枇杷露(一兩)

白話文:

蜜炒前胡(17.5克),象貝(20克),甘草粉(1.5克),川石斛(20克),白前(17.5克),冬瓜子(50克),絲瓜絡(15克),生蛤殼(50克),白杏仁(20克),橘皮(5克),茯苓(20克),枇杷露(50克)

咳逆,咽癢音閃,起經三月,脈不揚。防糾纏不已。

歸身(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生蛤殼(一兩,先煎),玉蝴蝶(三分),赤芍(三錢五分),象貝(四錢,去心),竹茹(三錢),通草(一錢),款冬花(蜜炙,三錢),冬瓜子(七錢),茯苓(四錢)

白話文:

**歸身(三錢五分):**淡菜

白杏仁(四錢,去尖): 苦杏仁(去尖)

生蛤殼(一兩,先煎): 生牡蠣殼(先煮)

玉蝴蝶(三分): 瓦楞子

赤芍(三錢五分): 赤芍藥

象貝(四錢,去心): 象牙蚌(去心)

竹茹(三錢): 毛竹葉鞘內膜

通草(一錢): 南通草(通草)

款冬花(蜜炙,三錢): 蜜炙款冬花

冬瓜子(七錢): 冬瓜子

**茯苓(四錢):**茯苓

,受風作咳,表熱自汗,脈數。宜從上焦泄化。

冬桑葉(三錢五分),生蛤殼(一兩,先煎),冬瓜子(一兩),茯苓(四錢),白杏仁(四錢,去尖),白芍(三錢),橘白(一錢,炙),白前(三錢五分),川貝母(三錢),淮小麥(三錢,包),生甘草(三分),竹茹(三錢),加生石決明(一兩)

白話文:

  • 冬桑葉(10.5克)

  • 生蛤蜊殼(30克,先煮)

  • 冬瓜子(30克)

  • 茯苓(12克)

  • 白杏仁(12克,去尖)

  • 白芍(9克)

  • 橘皮(3克,炙)

  • 白前(10.5克)

  • 川貝母(9克)

  • 淮山藥(9克,包)

  • 生甘草(0.9克)

  • 竹茹(9克)

  • 生決明子(30克)

,作寒、咳逆均減,舌紅、口碎,腰腿抽痛,脈數。宜標本兩治。

桑葉(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生蛤殼(一兩,先煎),川斷(三錢五分,鹽水炒),赤芍(三錢五分),象貝(五錢,去心),白蒺藜(四錢,炒去刺),金毛脊(三錢五分,炙去毛),川石斛(四錢),冬瓜子(七錢),茯苓(四錢),絲瓜絡(三錢)

白話文:

桑葉(21克),白杏仁(24克,去尖端),生蛤殼(60克,先煎),川斷(21克,用鹽水炒過),赤芍(21克),象貝(30克,去貝心),白蒺藜(24克,炒熟去刺),金毛脊(21克,烤過除去毛),川石斛(24克),冬瓜子(42克),茯苓(24克),絲瓜絡(18克)

,咳痰如沫,脈來弦。宜泄化宣肺法。

桑葉(三錢五分),紫菀(一錢),冬瓜子(一兩),生蛤殼(一兩,先煎),赤芍(三錢五分),前胡(一錢),橘白(一錢),茯苓(四錢),土貝(五錢),白前(三錢五分),生草(三分),通草(一錢)

白話文:

桑葉 (17.5 公克)

紫菀 (5 公克)

冬瓜子 (50 公克)

生蛤殼 (50 公克,先煮熟)

赤芍 (17.5 公克)

前胡 (5 公克)

橘白 (5 公克)

茯苓 (20 公克)

土貝 (25 公克)

白前 (17.5 公克)

生草 (1.5 公克)

通草 (5 公克)

,陣嗆、發熱,脈軟數。防喘塞生波。

桑葉(三錢),青蒿子(三錢五分),炙紫菀(一錢),竹茹(三錢),白杏仁(四錢,去尖),赤芍(三錢五分,炒),炙前胡(一錢),枇杷葉(三錢,去毛筋),象貝(五錢,去心),冬瓜子(五錢),白前(三錢五分)

白話文:

桑葉(15克),青蒿子(17.5克),炒紫菀(5克),竹茹(15克),去尖杏仁(20克),炒赤芍(17.5克),炙前胡(5克),去毛筋枇杷葉(15克),去心象貝(25克),冬瓜子(25克),白前(17.5克)

,寒微、熱甚汗多,口乾咽燥,咳嗽甚極,脈細軟,形瘦色奪。本體虧損,理之不易。

青蒿子(三錢五分),赤芍(三錢,炒),生蛤殼(一兩,先煎),竹茹(三錢五分),生鱉甲(四錢,水炙,先煎),白杏仁(四錢,去尖),元參(三錢五分,秋石粉炒),茯苓(四錢,帶皮),川石斛(四錢),川貝母(三錢),玉蝴蝶(三分)

白話文:

青蒿子(21克),赤芍(18克,炒過),生蛤殼(60克,先煮過),竹茹(21克),生鱉甲(24克,用熱水燙過,先煮過),白杏仁(24克,去尖),元參(21克,用秋石粉炒過),茯苓(24克,帶皮),川石斛(24克),川貝母(18克),玉蝴蝶(1.8克)

音閃稍暢,咽乾頭痛,火升形寒。脈不揚。宜即守前意增損。

桑葉(三錢五分),蜜炙紫菀(三錢五分),竹茹(三錢五分),元參(三錢五分),桔梗(一錢),白蒺藜(四錢,炒去刺),白杏仁(四錢,去尖),川石斛(四錢),生蛤殼(一兩,先煎),生甘草(一錢),象貝(四錢,去心),枇杷葉(三錢,去毛,包),加玉蝴蝶(三分)

白話文:

桑葉(21公克),用蜂蜜炙過的紫菀(21公克),竹茹(21公克),元參(21公克),桔梗(6公克),炒過的蒺藜(24公克),去尖的白杏仁(24公克),川石斛(24公克),生蛤殼(60公克,先煎),生甘草(6公克),去中心臟的象貝(24公克),去毛的枇杷葉(18公克,包裹起來),加入玉蝴蝶(1.8公克)

,頭脹咳逆音閃,夜來灼熱,食後作脹,舌中光,苔白黃,腰痠。宜擇要先治。

桑葉(三錢),川貝母(二錢,去心),鮮竹茹(三錢),薄荷(三錢五分,後下),枇杷露(一兩,衝入),知母(二錢),冬瓜子(七錢),鮮蘆根(一兩),白杏仁(四錢,去尖),生蛤殼(一兩,先煎),生草(八分)

白話文:

桑葉(15克),川貝母(10克,去掉內芯),鮮竹茹(15克),薄荷(17.5克,最後放入),枇杷露(50克,稀釋後倒入),知母(10克),冬瓜子(35克),鮮蘆根(50克),白杏仁(20克,去掉尖端),生蛤殼(50克,先煎),生草(4克)

,咳嗽兩旬余,心惕。防絡損見紅。

桑葉(三錢),象貝(五錢,去心),冬瓜子(一兩),鮮蘆根(一兩,去節),知母(二錢),枇杷露(一兩,衝入),竹茹(三錢),澤瀉(三錢),白杏仁(五錢,去尖),生石決明(一兩,先煎),生草(三分)

白話文:

桑葉(15克)

象貝(25克,去心)

冬瓜子(50克)

鮮蘆根(50克,去節)

知母(10克)

枇杷露(50克,沖入)

竹茹(15克)

澤瀉(15克)

白杏仁(25克,去尖)

生石決明(50克,先煮)

生草(1.5克)

,咳嗽約起兩月餘,吐痰如沫,乍寒乍熱,自汗。防絡損見紅。

前胡(三錢五分),桑葉(三錢),象貝(五錢,去心),生蛤殼(一兩,打,先煎),白前(三錢五分),枇杷露(一兩,衝入),冬瓜子(七錢),澤瀉(三錢),牛蒡(三錢),白杏仁(四錢,去尖),赤芍(三錢)

白話文:

前胡(21公克)

桑葉(18公克)

象貝(30公克,去除內臟)

生蛤殼(60公克,搗碎,先煎)

白前(21公克)

枇杷露(60毫升,沖入)

冬瓜子(42公克)

澤瀉(18公克)

牛蒡(18公克)

白杏仁(24公克,去除尖端)

赤芍(18公克)

,蘊熱戀肺,肺失清肅,咳嗆陣作,二便俱熱,口乾,晨起頭暈,灼熱,語聲重滯,脈數帶浮。一時不易速愈。

白話文:

年紀輕,體內有熱邪侵犯肺部,肺部失去清肅功能,導致反覆咳嗽,大便和小便都比較熱,口乾,早上起牀時頭暈腦脹,感覺身體灼熱,說話聲音嘶啞遲重,脈象數且浮。這種情況一時難以快速痊癒。

前胡(三錢五分),象貝(五錢,去心),冬瓜子(七錢),柿霜(一錢),白前(三錢五分),知母(三錢),慈孝竹(四錢),枇杷露(一兩,衝入),苦杏仁(五錢,去尖),赤芍(三錢,炒),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白話文:

前胡(10.5克),象貝(15克,去心),冬瓜子(21克),柿霜(3克),白前(10.5克),知母(9克),慈孝竹(12克),枇杷露(30克,加入),苦杏仁(15克,去尖),赤芍藥(9克,炒),白蒺藜(12克,炒去刺)

,咳勢如故,溫邪留戀肺經也。濕隨氣陷,頗有腳氣之象,當兩顧治之。

前胡(三錢五分),紫菀(一錢),川牛膝(二錢),赤芍(三錢五分),牛蒡(三錢),白杏仁(三錢,去尖),冬瓜子(五錢),茯苓(四錢)

白話文:

前胡(21克),紫菀(6克),川牛膝(12克),赤芍(21克),牛蒡(18克),白杏仁(18克,去尖),冬瓜子(30克),茯苓(24克)

款冬花(三錢五分),象貝(五錢,去心),川萆薢(三錢),生米仁(四錢),加絲瓜絡(三錢五分)

白話文:

款冬花:3.5錢

象貝:5錢(去掉中心)

川萆薢:3錢

生米仁:4錢

絲瓜絡:3.5錢

,體虛易感,不時背寒發熱,咽癢咳窒,腰痠背痛,脈濡。法當表裡兩治。

蘇梗(二錢),紫菀(三錢五分),川斷(三錢五分,鹽水炒),白蒺藜(四錢,炒去刺),荊芥(三錢五分),白杏仁(三錢,去尖),金毛脊(鹽水炙去毛,三錢),桑枝(一兩,切),大豆卷(三錢),象貝(四錢,去心),陳皮(一錢),歸身(三錢五分)

白話文:

蘇梗(10 公克),紫菀(17.5 公克),川斷(17.5 公克,用鹽水炒過),白蒺藜(20 公克,炒過並去除刺),荊芥(17.5 公克),白杏仁(15 公克,去除尖端),金毛脊(15 公克,用鹽水炙烤並去除毛),桑枝(50 公克,切碎),大豆卷(15 公克),象貝(20 公克,去除內臟),陳皮(5 公克),歸身(17.5 公克)

,溫邪客肺,咳嗽,稍有表熱,脈數。法當泄化。

大豆卷(三錢),牛蒡(三錢),白蒺藜(四錢,炒去刺),萊菔子(三錢,炒),前胡(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枳殼(三錢五分),桑葉(三錢五分),白前(三錢五分),象貝(五錢,去心),赤苓(三錢)

白話文:

大豆粉(3錢),牛蒡(3錢),炒去刺的白蒺藜(4錢),炒過的萊菔子(3錢),前胡(3錢5分),去尖的白杏仁(4錢),枳殼(3錢5分),桑葉(3錢5分),白前(3錢5分),去心象貝(5錢),赤苓(3錢)

,腎氣不攝,肺氣不降,夜熱腰腿痠軟,咳逆痰吐如沫。近日外症稍好。即守前意增損。

北沙參(三錢五分),麥冬(三錢五分,去心),白芍(三錢五分),沙苑(三錢五分),川斷(三錢,鹽水炒),大熟地(七錢,海蛤拌炒),川貝(三錢),甘草炭(四分),紫石英(五錢,煅,先煎),甜瓜子(五錢),朱茯神(四錢),料豆衣(炒),加玉蝴蝶(七張)

白話文:

北沙參(21公克)

麥冬(21公克,去除中心)

白芍(21公克)

沙苑子(21公克)

川斷(18公克,用鹽水炒過)

大熟地(42公克,用海蛤炒過)

川貝母(18公克)

甘草炭(2.4公克)

紫石英(30公克,煅燒後先煎)

甜瓜子(30公克)

朱茯神(24公克)

料豆衣(炒過)

玉蝴蝶(7片)

,咳嗽稍平,滿身痛,脈細。宜表裡兩治。

前胡(三錢五分),瓦楞殼(一兩,拌,先煎),白蒺藜(四錢,炒去刺),生草(四分),白杏仁(三錢,去尖),代赭石(四錢,煅,先煎),茯苓(四錢),白前(三錢五分),象貝(五錢,去心),冬瓜子(五錢),生米仁(四錢)

白話文:

前胡(10.5 公克),瓦楞子殼(30 公克,與水混合,先煎),炒白蒺藜(12 公克),生甘草(1.2 公克),去尖白杏仁(9 公克),煅燒代赭石(12 公克,先煎),茯苓(12 公克),白前(10.5 公克),去心象貝(15 公克),冬瓜子(15 公克),生薏苡仁(12 公克)

,脈細數,右弦,咳逆氣急痰多,耳失聰,胃不醒,少寐。肺腎兩病。之不易。

西洋參(三錢五分,生切),川貝(三錢,去心),橘白(一錢),白芍(三錢五分),朱麥冬(三錢五分,去心),生蛤殼(一兩,杵,先煎),竹茹(二錢),紫石英(四錢,煅,先煎),川石斛(四錢),朱茯神(四錢),生草(四分),左,咳逆音閃,脈數。氣火上浮,法宜泄降。

白話文:

西洋參(10.5公克,切成生片),川貝母(9公克,去心),橘皮(3公克),白芍(10.5公克),麥冬(10.5公克,去心),生蛤蜊殼(30公克,搗碎,先煎),竹茹(6公克),紫石英(12公克,煅過,先煎),川石斛(12公克),茯苓(12公克),生甘草(1.2公克)

症狀:

左側身體有咳嗽、咳逆、聲音嘶啞,脈搏快速

病因:

氣火上浮

治療方法:

適合採用瀉火降氣的方法

桑葉(三錢),前胡(三錢五分),生草(四分),紫菀(一錢),白杏仁(四錢,去尖),橘白(一錢),瓦楞殼(一兩,杵,先煎),冬瓜子(五錢),象貝(五錢,去心),竹茹(三錢),枇杷葉(三錢去毛,包煎),通草(一錢),加白茅根(一兩,去心)

白話文:

桑葉(15克),前胡(17.5克),生草(2克),紫菀(5克),白杏仁(20克,去尖),橘皮(5克),瓦楞子(50克,搗碎,先煎),冬瓜仁(25克),象貝(25克,去心),竹茹(15克),枇杷葉(15克,去毛,包起來煎),通草(5克),再加入白茅根(50克,去心)

,溫邪濕熱,留戀陽明,表熱,胸悶溲赤,脈數,咳嗽。宜從表分立方。

大豆卷(三錢),前胡(三錢五分),赤苓(四錢),紫菀(三錢五分),桑葉(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澤瀉(三錢),生米仁(四錢),牛蒡(三錢),象貝五(錢,去心),通草(一錢)

白話文:

大豆卷(15克),前胡(17.5克),茯苓(20克),紫菀(17.5克),桑葉(17.5克),白杏仁(20克,去尖),澤瀉(15克),生米仁(20克),牛蒡(15克),象貝(25克,去心),通草(5克)

,咳嗽三月不止,咽癢痰白,脈數,頭脹形寒。溫邪迭有出入。宜辛散宣泄。

紫菀(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橘白(一錢),生米仁(四錢),前胡(三錢五分),象貝(四錢,去心),生草(四分),枇杷露(一兩,衝入),白前(三錢五分),生蛤殼(一兩,先煎),茯苓(四錢)

白話文:

紫菀(21克),白杏仁(24克,去尖),橘皮(6克),生米仁(24克),前胡(21克),夜光貝(24克,去心),生甘草(2.4克),枇杷露(60毫升,沖入),白前(21克),生蛤殼(60克,先煎),茯苓(24克)

,日來寒止,熱在肌膚之內,腰痠咳嗽,脈細。本症從感冒而起,未易速解。

青蒿子(三錢),歸身(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瓦楞殼(一兩,杵,先煎),鱉甲心(五錢,先煎),赤芍(三錢五分),川貝(三錢,去心),竹茹(三錢),川石斛(四錢),料豆衣(三錢),冬瓜子(五錢),夜交藤(四錢)

白話文:

  • 青蒿子:15 克

  • 生地黃(歸身):17.5 克

  • 白杏仁:20 克(去尖)

  • 瓦楞殼:50 克(搗碎,先煎)

  • 鱉甲心:25 克(先煎)

  • 赤芍藥:17.5 克

  • 川貝母:15 克(去心)

  • 竹茹:15 克

  • 川石斛:20 克

  • 料豆衣:15 克

  • 冬瓜子:25 克

  • 夜交藤:20 克

,進宣泄上焦法,咳聲稍減,肢冷脈濡。尚宜清理表分。

歸身(三錢五分),紫菀(一錢),瓦楞殼(一兩,杵,先煎),橘白(一錢),款冬花(三錢五分),前胡(三錢五分),冬瓜子(五錢),甘草(四分),白杏仁(四錢,去尖),白前(三錢五分),象貝(四錢),桔梗(一錢),加玉蝴蝶(七張)

白話文:

  • 人參:3.5錢
  • 紫菀:1錢
  • 瓦楞殼:1兩(搗碎後,先煎煮)
  • 陳皮:1錢
  • 款冬花:3.5錢
  • 前胡:3.5錢
  • 冬瓜子:5錢
  • 甘草:0.4錢
  • 白杏仁:4錢(去除尖端)
  • 白前:3.5錢
  • 象貝:4錢
  • 桔梗:1錢
  • 玉蝴蝶(紙藥片):7張

,咽哽積久,氣升作咳不寐,脈細弦。體虛感溫。理之不易。

桑葉(三錢),白前(三錢五分),石決明(一兩,先煎),馬勃(七分),枇杷葉(四錢,去毛,包煎),牛蒡(三錢),朱茯神(四錢),土貝(五錢,去心),前胡(三錢五分),蘇子(三錢五分),夜合花(三錢),竹茹(三錢)

白話文:

  • 桑葉:3 錢

  • 白前:3.5 錢

  • 石決明:1 兩(先煎)

  • 馬勃:0.7 錢

  • 枇杷葉:4 錢(去除絨毛,包起來煎)

  • 牛蒡:3 錢

  • 朱茯神:4 錢

  • 土貝母:5 錢(去除中心)

  • 前胡:3.5 錢

  • 蘇子:3.5 錢

  • 夜合花:3 錢

  • 竹茹:3 錢

,咳嗽痰吐極多。陰虛肺氣上逆所致,加以肝腎不足,發為鶴膝流痰,極易積漬。擬且先治所急。

桑白皮(三錢五分),瓦楞殼(一兩,杵,先煎),淮牛膝(三錢五分),茯苓(四錢),海浮石(四錢),白杏仁(四錢,去尖),川斷(三錢,鹽水炒),生草(一錢),甜瓜子(七錢),象貝(五錢,去心),絲瓜絡(三錢),料豆衣(三錢)

白話文:

桑白皮(21克),瓦楞殼(60克,搗碎,先煮),淮牛膝(21克),茯苓(24克),海浮石(24克),白杏仁(24克,去尖),川斷(18克,鹽水炒),生草(6克),甜瓜子(42克),象貝(30克,去心),絲瓜絡(18克),料豆衣(18克)

,寒熱止,表病均解,惟咳嗽不已,脈數。向有肺癰之根。最防復發。

白皮(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竹茹(三錢),通草(一錢),地骨皮(三錢五分,炒),象貝(五錢,去心),冬瓜子(七錢),生蛤殼(一兩,先煎),生草(四分),絲瓜絡(三錢),白前(三錢五分)

白話文:

桑白皮(21.25 克),白杏仁(24 克,去尖),竹茹(18 克),通草(6 克),地骨皮(21.25 克,炒),象貝(30 克,去心),冬瓜子(42 克),生蛤殼(60 克,先煎),生草(2.4 克),絲瓜絡(18 克),白前(21.25 克)

,咳久,氣陰兩損,氣衝痰多,脈數。體乏病深,不易奏功。

南沙參(三錢五分),淮小麥(三錢,絹包),扁豆衣(三錢),橘白(一錢),生蛤殼(七錢,先煎),海浮石(四錢),車前子(四錢,絹包),生草(四分),川石斛(三錢),茯苓(四錢),生穀芽(五錢,絹包)

白話文:

南沙參(21克)

淮山藥(18克,用紗布包裹)

扁豆衣(18克)

橘皮(6克)

生蛤蜊殼(42克,先煮過)

海浮石(24克)

車前子(24克,用紗布包裹)

生熟地(3克)

川石斛(18克)

茯苓(24克)

生麥芽(30克,用紗布包裹)

,咳久,嗜食形瘦,脈細。陰損火浮,不可忽視。

桑白皮(二錢,炒),百部(五分),絲瓜絡(三錢五分),枇杷露(一兩,沖),地骨皮(二錢,炒),冬瓜子(一兩),川石斛(三錢),玉蝴蝶(三分),生草(三分),生蛤殼(一兩,先煎),竹茹(二錢),代赭石(四錢,煅,先煎)

白話文:

  • 桑白皮(10克,炒過)
  • 百部(2.5克)
  • 絲瓜絡(17.5克)
  • 枇杷露(50克,用開水沖泡)
  • 地骨皮(10克,炒過)
  • 冬瓜子(50克)
  • 川石斛(15克)
  • 玉蝴蝶(1.5克)
  • 生草(1.5克)
  • 生蛤殼(50克,先煎)
  • 竹茹(10克)
  • 代赭石(20克,煅燒過,先煎)

,咳痰如沫,胸悶作痛,寒熱已兩旬,不易治。

桂枝(三分),甘草梢(三錢),製半夏(三錢五分),廣藿梗(三錢),六曲(四錢,炒),漂白朮(三錢五分),蘇子(三錢五分,炒),澤瀉(三錢),茯苓(五錢),橘紅(一錢),生米仁(四錢),酒炒桑枝(一兩)

白話文:

桂枝(約 1.5 克),甘草梢(約 15 克),製半夏(約 17.5 克),廣藿梗(約 15 克),六曲(約 20 克,炒過),漂白朮(約 17.5 克),蘇子(約 17.5 克,炒過),澤瀉(約 15 克),茯苓(約 25 克),橘紅(約 5 克),生米仁(約 20 克),酒炒桑枝(約 50 克)

,努力傷氣,氣道失宣,由是行動氣急,胸處作悶,干嗆不已,脈細微數。漸漸近涉本原。須加意慎養。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川貝(三錢五分,去心),臺烏藥(三錢),蘇子(三錢),煅瓦楞粉(七錢,絹包),冬瓜子(四錢),竹茹(三錢五分),川石斛(三錢),絲瓜絡(三錢五分),白前(三錢五分),海浮石(三錢),枇杷露(一兩),左,咳嗆音閃無痰,當作金實無聲治。

白話文:

旋覆花(35克,用絹布包裹),川貝(35克,去心),臺烏藥(30克),蘇子(30克),煅瓦楞粉(70克,用絹布包裹),冬瓜子(40克),竹茹(35克),川石斛(30克),絲瓜絡(35克),白前(35克),海浮石(30克),枇杷露(50克)

適用於:咳嗽、咳嗆時有聲音,但沒有痰液的情況,可以用來治療像金石一樣發出無聲的咳嗽。

前胡(三錢五分),牛蒡子(三錢),冬瓜子(一兩),柿露(一錢,後下),白前(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生草(四分),鮮蘆根(一兩,去節),紫菀(一錢,蜜炙透),象貝(五錢,去心),竹茹(三錢)

白話文:

  • 前胡 17.5 克
  • 牛蒡子 15 克
  • 冬瓜子 50 克
  • 柿霜 5 克,最後加入
  • 白前 17.5 克
  • 白杏仁 20 克,去尖
  • 生草烏 2 克
  • 鮮蘆根 50 克,去節
  • 紫菀 5 克,用蜂蜜炙透
  • 象貝 25 克,去心
  • 竹茹 15 克

,木鬱化火,火盛乘金。咳逆氣急,山根腫脹,頭暈耳鳴,脈軟弦。標本同病,最防喘塞。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桑葉(三錢五分),川貝(三錢),秦艽(三錢),瓦楞粉(一兩,絹包),黑山梔(三錢),竹茹(三錢五分),玉蝴蝶(二分)

白話文:

旋覆花(10.5克,用絹布包裹)

桑葉(10.5克)

川貝(9克)

秦艽(9克)

瓦楞粉(30克,用絹布包裹)

黑山梔(9克)

竹茹(10.5克)

玉蝴蝶(0.6克)

,風邪上受,首先犯肺,肺邪不達,失其清肅下行之權,咳逆痰多,大便帶血,頭目不清,脈不暢。宜宣泄滌邪,以防轉重,免傷肺氣。

白話文:

左側疼痛,是因風邪侵襲頭部,首先侵犯肺部,肺氣不暢,失去清肅下行的功能,出現咳嗽、痰多、大便帶血、頭暈腦脹、脈搏不暢的症狀。應採取宣泄肺氣、祛除邪氣的治療方法,以防止病情加重,避免損傷肺氣。

前胡(三錢五分),苦杏仁(四錢,去尖),款冬花(三錢五分),枇杷葉(三錢,包),白前(三錢五分),象貝(五錢,去心),白蒺藜(四錢,去刺),澤瀉(三錢),牛蒡(三錢),赤芍(三錢),茯苓(四錢)

白話文:

前胡(21克),苦杏仁(24克,去尖),款冬花(21克),枇杷葉(21克,包裹),白前(21克),象貝(30克,去心),白蒺藜(24克,去刺),澤瀉(21克),牛蒡(21克),赤芍(21克),茯苓(24克)

,咳嗽咽癢,吐痰不利,溫邪為風所束。宜宣泄滌邪,以防絡損先紅。

前胡(三錢五分),牛蒡(三錢),冬瓜子(七錢),枇杷葉(三錢,去毛筋,包),白前(三錢五分),象貝(五錢,去心),竹茹(三錢),澤瀉(三錢),桑葉(三錢),白杏仁(四錢,去尖),白蒺藜(四錢,炒去刺),柿露(一錢,後下),左,風溫上受,首先犯肺,咽癢氣衝作咳,痰多。今得風溫留戀,急須透邪外達,勿使糾纏生波為幸。

白話文:

(藥方組成)

前胡:三錢五分

牛蒡:三錢

冬瓜子:七錢

枇杷葉:三錢(去除葉毛和葉脈,包裹好)

白前:三錢五分

象貝:五錢(去除中柱)

竹茹:三錢

澤瀉:三錢

桑葉:三錢

白杏仁:四錢(去除尖端)

白蒺藜:四錢(炒後去除刺)

柿露:一錢(最後加入)

(病情分析)

風溫由外部侵襲,首先侵犯肺部,導致咽喉發癢、氣息急促、咳嗽、痰液增多。現在風溫仍滯留於體內,必須及時將邪氣驅散到體外,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

前胡(三錢五分),桑葉(三錢),枇杷露(一兩,沖),赤苓(三錢五分),白前(三錢五分),冬瓜子(五錢),象貝(五錢,去心),桑枝(一兩),白杏仁(四錢,去尖),生蛤殼(一兩),竹茹(三錢),海浮石(四錢)

白話文:

前胡(21克),桑葉(18克),枇杷膏(60克,用水沖服),茯苓(21克),白前(21克),冬瓜子(30克),海螺(30克,去心),桑枝(60克),白杏仁(24克,去尖),生蛤蜊殼(60克),竹茹(18克),浮石(24克)

,咽癢咳嗽,兩月不止。防失血毋忽。

前胡(三錢五分),牛蒡(三錢),冬瓜子(五錢),澤瀉(三錢),白前(三錢五分),象貝(五錢),白蒺藜(四錢),款冬花(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赤芍(三錢),茯苓(四錢)

白話文:

前胡(17.5克),牛蒡(15克),冬瓜子(25克),澤瀉(15克),白前(17.5克),象貝(25克),白蒺藜(20克),款冬花(17.5克),白杏仁(20克),赤芍(15克),茯苓(20克)

,咳嗽音啞咽哽,灼熱不塞,便少、溲通。宜表裡兩治。

藿梗(三錢),桑葉(三錢),枳殼(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去刺),前胡(三錢五分),牛蒡(四錢,勿研),六曲(炒,四錢),桑枝(一兩,切),白前(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大腹皮(三錢,洗)

白話文:

藿香(18克)

桑葉(18克)

枳殼(21克)

白蒺藜(24克,去除刺)

前胡(21克)

牛蒡(24克,不要研磨)

六曲(炒過,24克)

桑枝(60克,切片)

白前(21克)

白杏仁(24克,去除尖端)

大腹皮(18克,清洗過)

,舌白口乾,臥則氣嗆作咳,便少。金不制木,木反乘金。最慮見紅。

沙參(五錢),石英(七錢),絲瓜絡(三錢),玉蝴蝶(三分),桑白皮,黛蛤散(包煎),竹茹(各三錢),款冬花,旋覆花(包),橘絡(各一錢)

白話文:

南沙參(25 克),石英(35 克),絲瓜絡(15 克),玉蝴蝶(1.5 克),桑白皮(15 克),黛蛤散(包煎),竹茹(15 克),款冬花(5 克),旋覆花(包煎),橘絡(5 克)

,咳嗽內熱,時易腰痛,腹膨脹,陰薄感風。脈微數。當先治所急。

冬桑葉(三錢),青蒿子(三錢五分),生蛤殼(一兩,先煎),橘白(一錢),白杏仁(四錢),赤芍(三錢),冬瓜子(七錢),生草(三分),川貝母(四錢),川石斛(四錢),料豆衣(三錢)

白話文:

冬桑葉(18克),青蒿子(21克),生蛤蜊殼(60克,先煮),橘皮(6克),白杏仁(24克),赤芍(18克),冬瓜子(42克),生地黃(1.8克),川貝母(24克),川石斛(24克),豆衣(18克)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脾弱則生濕,濕蘊則蒸而為痰,二氣湧肺則為喘粗咳嗆,舌中黃、尖絳,口乾不欲多飲,夜無安寐,二便俱通,暮則肢冷,火升有汗,脈弦數。痰濕熱無從散布。痰者火之標,火者痰之本。今方擬潤肺降氣,滌痰安神並進之。

白話文:

脾臟是產生痰液的來源,肺臟是儲存痰液的地方。脾臟虛弱會產生濕氣,濕氣積累會化為痰液。脾肺兩氣上衝到肺部,就會導致氣喘、咳嗽和喉嚨有痰。

舌苔黃色,舌尖發紅,口乾不願意多喝水,晚上睡不著,大小便通暢,傍晚時手腳冰冷,發熱時會有汗,脈搏細數。痰濕熱無法散開。

痰液是火氣的表現,而火氣是痰液的根源。現在的治療方案打算滋潤肺部,降氣化痰,安神,同時進行。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川貝(三錢,去心),辰茯神(五錢),赤芍(二錢),代赭石(四錢,先煎),知母(三錢),辰連翹(三錢),鮮蘆根(一兩),川石斛(三錢),海浮石(四錢),瓜蔞皮(四錢,切),白杏仁(三錢),瓦楞殼(一兩,先煎),竹茹(三錢)

白話文:

旋覆花(10.5 克,用絹布包起)

川貝(9 克,去核)

茯苓(15 克)

赤芍(6 克)

代赭石(12 克,先煎)

知母(9 克)

連翹(9 克)

鮮蘆根(30 克)

石斛(9 克)

海浮石(12 克)

瓜蔞皮(12 克,切片)

白杏仁(9 克)

瓦楞子殼(30 克,先煎)

竹茹(9 克)

,風溫郁肺,肺氣失宣,咳嗽咽癢,神疲脈數不揚。當疏泄治之。

紫菀(三錢五分),牛蒡子(三錢五分),桔梗(一錢),款冬花(三錢五分),白前(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生草(三分),赤苓(三錢),前胡(三錢五分),象貝(四錢,去心),冬瓜子(七錢),絲瓜絡(三錢五分),加枇杷露(一兩,沖服)

白話文:

紫菀(21.75克),牛蒡子(21.75克),桔梗(6.25克),款冬花(21.75克),白前(21.75克),白杏仁(25克,去尖),生草(1.875克),赤苓(18.75克),前胡(21.75克),象貝(25克,去心),冬瓜子(43.75克),絲瓜絡(21.75克),加入枇杷露(50克,沖服)

,咳嗽不暢,氣急頭痛,脈數。宜宣泄上焦。

桑葉(三錢),瓜蔞皮(四錢),白杏仁(四錢),茯苓(四錢),蔓荊子(三錢),冬瓜子(一兩),竹茹(三錢五分),通草(一錢),加枇杷露(一兩,沖服)

白話文:

桑葉 3 錢

瓜蔞皮 4 錢

白杏仁 4 錢

茯苓 4 錢

蔓荊子 3 錢

冬瓜子 1 兩

竹茹 3 錢 5 分

通草 1 錢

加入枇杷露 1 兩,沖服

,咳嗆不已,痰薄頭脹鼻塞,口乾燥。宜先化新風,兼潤肺陰。

桑葉(二錢),白蒺藜(四錢,炒去刺),川石斛(四錢),橘白(一錢),白杏仁(四錢,去尖),冬瓜子(七錢),元參心(三錢五分,炒),竹茹(三錢五分),象貝(二錢,去心),生蛤殼(一兩,先煎),茯苓(四錢),生草(三分),加生穀芽(五錢,絹包),左,陰虛伏熱爍肺作咳,咳久音啞,咽關紅絲滿布,脈細數。病道深遠,須逐漸調理。

白話文:

桑葉(兩錢)白蒺藜(四錢,炒去刺)川石斛(四錢)橘皮(一錢)白杏仁(四錢,去尖)冬瓜子(七錢)元參心(三錢五分,炒)竹茹(三錢五分)象貝(兩錢,去心)生蛤殼(一兩,先煎)茯苓(四錢)生草(三分),加上生穀芽(五錢,用絹布包起來),治療陰虛伏熱傷肺引起的咳嗽,咳嗽時間長導致聲音沙啞,喉嚨布滿紅血絲,脈搏細而快。病情較深,需要逐漸調理。

桑白皮(三錢五分,蜜水炙),鮮沙參(五錢),川貝(三錢,去心),元參(三錢),橘絡,地骨皮(二錢),黛蛤散(一兩,絹包),冬瓜子(一兩),甘中黃(一錢),蟬衣(七分),海浮石(四錢),料豆衣(三錢),加枇杷露(一兩,沖服),玉蝴蝶(三分),右,晨間氣升作咳,咳無痰,食下作酸,舌根黃白,脈弦。宜平肝潤肺,疏暢脾運。

白話文:

藥材:

  • 桑白皮(3.5錢,用蜂蜜水烘烤)
  • 鮮沙參(5錢)
  • 川貝(3錢,去核)
  • 元參(3錢)
  • 橘絡
  • 地骨皮(2錢)
  • 黛蛤散(1兩,用紗布包起來)
  • 冬瓜子(1兩)
  • 甘草(1錢)
  • 蟬衣(7分)
  • 海浮石(4錢)
  • 料豆衣(3錢)

加:

  • 枇杷露(1兩,沖服)
  • 玉蝴蝶(3分)

症狀:

  • 早上起牀不久就咳嗽,沒有痰
  • 吃東西會泛酸
  • 舌根發黃發白
  • 脈搏弦緊

治療原則:

  • 平息肝火,潤澤肺部
  • 疏通脾胃運化功能

南沙參(三錢五分),甜杏仁(三錢,去皮尖),茯苓(四錢),白前(三錢五分),川貝母(三錢,去心),冬瓜子(七錢),生米仁(四錢),玉蝴蝶(三分),生蛤殼(一兩),橘白(一錢),代赭石(五錢,煅,先煎),絲瓜絡(三錢五分),加生穀芽(五錢,絹包)

白話文:

南沙參(17.5克),甜杏仁(15克,去皮尖),茯苓(20克),白前(17.5克),川貝母(15克,去心),冬瓜子(35克),生米仁(20克),玉蝴蝶(1.5克),生蛤殼(50克),橘皮(5克),代赭石(25克,先炒過,先煎),絲瓜絡(17.5克),加入生穀芽(25克,用絹包起來)

,燥氣侵肺,咳窒吐痰。防嗆甚傷絡。

冬桑葉(三錢五分),冬瓜子(一兩),白前(三錢五分),荊芥(三錢五分,炒),白杏仁(四錢,去尖),紫菀(三錢五分,蜜水炙),生草(四分),蘇葉(三錢五分),象貝(四錢,去心),生蛤殼(一兩,先煎),竹茹(三錢五分),枇杷露(一兩,沖服)

白話文:

冬桑葉(21克)

冬瓜子 (60克) 白前 (21克) 荊芥 (21克,炒過) 白杏仁 (24克,去除尖端) 紫菀 (21克,用蜂蜜水蒸煮過) 生草 (2.4克) 蘇葉 (21克) 象貝 (24克,去除內臟) 生蛤殼 (60克,先煎煮) 竹茹 (21克) 枇杷露 (60克,沖服)

,風溫郁肺,咳嗽音閃。防傷絡損失血。

蘇葉(三錢五分),紫菀(三錢五分,蜜炙),白杏仁(四錢,去尖),橘白(一錢),前胡(三錢五分),白前(三錢五分),象貝(四錢,去心),生草(四分),牛蒡(三錢),冬瓜子(一兩),款冬花(三錢五分,蜜炙),枇杷露(一兩,沖服),加炒黑荊芥(三錢五分),左,病後咳嗽,痰吐為沫。

白話文:

  • 蘇葉(21克)
  • 紫苑(21克,用蜂蜜炙烤過)
  • 白杏仁(24克,去尖)
  • 橘皮(6克)
  • 前胡(21克)
  • 白前(21克)
  • 象貝(24克,去心)
  • 生石膏(2.4克)
  • 牛蒡(18克)
  • 冬瓜子(60克)
  • 款冬花(21克,用蜂蜜炙烤過)
  • 枇杷露(60毫升,用於溶解藥物)
  • 再加入炒黑荊芥(21克)

適應症:

病後咳嗽,痰液稀薄如沫狀。

冬桑葉(三錢),冬瓜子(七錢),絲瓜絡(三錢),竹茹(三錢),白杏仁(四錢,去尖),橘白(一錢),生蛤殼(一兩,先煎),茯苓(四錢),川貝(三錢,去心),生草(四分),白前(三錢五分),玉蝴蝶(三分)

白話文:

冬桑葉(15克)

冬瓜子(35克)

絲瓜絡(15克)

竹茹(15克)

白杏仁(20克,去除尖端)

橘皮(5克)

生蛤殼(50克,先煎煮)

茯苓(20克)

川貝(15克,去除中心)

生草(2克)

白前(17.5克)

玉蝴蝶(1.5克)

,溫邪郁肺,咳嗆痰多,氣急畏寒。舌質紅。法當宣泄上焦。

桑葉(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白蒺藜(四錢),萊菔子(三錢,炒研),前胡(三錢五分),瓦楞殼(一兩,先煎),冬瓜子(七錢),赤苓(四錢),牛蒡(三錢),象貝(四錢),枳殼(三錢五分),通草(一錢),加枇杷露(一兩,沖服)

白話文:

  • 桑葉:3.5 克
  • 白杏仁:4 克
  • 白蒺藜:4 克
  • 萊菔子(炒研):3 克
  • 前胡:3.5 克
  • 瓦楞殼(先煎):1 兩
  • 冬瓜子:7 克
  • 赤苓:4 克
  • 牛蒡:3 克
  • 象貝:4 克
  • 枳殼:3.5 克
  • 通草:1 克
  • 枇杷露:1 兩(沖服)

,舌黑頗退,咳痰稍愈,精神仍疲乏,脈右軟、左細弦。宜顧及本症。

南沙參(三錢),冬瓜子(七錢),橘白(一錢),料豆衣(三錢),川貝母(三錢,去心),生蛤殼(一兩,先煎),竹茹(三錢五分),玉蝴蝶(二分),白杏仁(三錢,去尖),川石斛(四錢),茯苓(四錢),生穀芽(五錢,絹包)

白話文:

南沙參(15克)

冬瓜子(35克)

橘皮(5克)

豆腐衣(15克)

川貝母(15克,去心)

生蛤殼(50克,先熬煮)

竹茹(17.5克)

金銀花(1克)

白杏仁(15克,去尖)

川石斛(20克)

茯苓(20克)

生麥芽(25克,用紗布包起)

,咳痰膩,氣急,動即喘,頭痛,脈弦。宜平肝泄肺。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白杏仁(四錢,去尖),橘白(一錢),茯苓(四錢),代赭石(五錢,煅,先煎),川貝母(三錢,去心),竹茹(三錢五分),川石斛(四錢),生蛤殼(一兩半,先煎),冬瓜子(一兩),生草(四分),白蒺藜(四錢,炒去刺),加玉蝴蝶(三分)

白話文:

旋覆花(35克,用布包裹)

白杏仁(40克,去尖)

橘子皮(10克)

茯苓(40克)

代赭石(50克,煅燒後,先煎)

川貝母(30克,去心)

竹茹(35克)

川石斛(40克)

生蛤殼(150克,先煎)

冬瓜子(100克)

生草(4克)

白蒺藜(40克,炒熟去刺)

再加入玉蝴蝶(3克)

,咳嗽久不止,食下少腹脹。擬上宣肺經,下和肝脾。

瓜蔞皮(三錢,切),紫菀(一錢),橘白(三錢五分,炒),川楝子(三錢五分,小茴香七分炒),白杏仁(四錢,去尖),白前(三錢五分),竹茹(三錢五分),橘枸(三錢五分),象貝(四錢,去心),冬瓜子(七錢),生草(三分),大腹絨(三錢),加炙雞金(三錢,去垢),臺烏藥(三錢五分)

白話文:

瓜皮(3錢,切碎),紫菀(1錢),陳皮(3錢5分,炒過),川楝子(3錢5分,與小茴香7分一起炒),杏仁(4錢,去尖),白前(3錢5分),竹茹(3錢5分),橘枸(3錢5分),象貝(4錢,去殼),冬瓜子(7錢),生甘草(3分),大腹皮(3錢),加上炙雞內金(3錢,去垢),臺烏藥(3錢5分)

,咳嗽氣急,寒熱胸痛,脈數,腹冷。溫邪郁肺,防厥閉喉腐。

桑葉(三錢五分),白杏仁(三錢,去尖),冬瓜子(七錢),通草(一錢),前胡(三錢五分),象貝(四錢,去心),白蒺藜(四錢),絲瓜絡(三錢五分),白前(三錢五分),萊菔子(三錢,炒),赤苓(三錢),加玉樞丹末(一分半,枇杷露一兩,調化溫服)

白話文:

桑葉(21克),白杏仁(18克,去掉尖端),冬瓜子(42克),通草(6克),前胡(21克),象貝(24克,去掉貝心),白蒺藜(24克),絲瓜絡(21克),白前(21克),萊菔子(18克,炒過),赤苓(18克),加入玉樞丹粉末(0.9克),用枇杷露(60毫升)調勻,加熱服用。

,咳嗽不暢,音啞,脈不揚。風熱痰濁交郁。不可忽。

牛蒡子(三錢),紫菀(一錢),竹茹(三錢五分),白前(三錢五分),象貝(四錢,去心),白杏仁(四錢,去尖),桔梗(一錢),蟬衣(四分),茯苓(四錢),甘草(四分),冬瓜子(七錢),枇杷葉(四錢,去毛筋,包煎)

白話文:

材料:

  • 牛蒡子 3 錢
  • 紫菀 1 錢
  • 竹茹 3 錢 5 分
  • 白前 3 錢 5 分
  • 象貝 4 錢 (去心)
  • 白杏仁 4 錢 (去尖)
  • 桔梗 1 錢
  • 蟬衣 4 分
  • 茯苓 4 錢
  • 甘草 4 分
  • 冬瓜子 7 錢
  • 枇杷葉 4 錢 (去毛和葉脈,包裹後煎煮)

,痰喘咳逆,足膝軟弱,脈軟弦。延防喘甚生波,須加意慎養。

蘇子(二錢),歸身(三錢五分,土炒),代赭石(四錢,煅),甘草炭(五分),萊菔子(三錢,炒),款冬花(二錢,蜜炙),煅瓦楞殼(一兩,先煎),川斷(鹽水炒,三錢),白芥子(一錢),白杏仁(四錢,去尖,勿研),茯苓(四錢),生米仁(三錢),加玉蝴蝶(三分),肚坎臍(洗去垢,一條)

白話文:

蘇子(2 錢),當歸(3.5 錢,炒熟),代赭石(4 錢,煅燒),甘草炭(0.5 錢),萊菔子(3 錢,炒熟),款冬花(2 錢,蜜炙),煅瓦楞殼(1 兩,先煎),川斷(鹽水炒,3 錢),白芥子(1 錢),白杏仁(4 錢,去尖,不要研磨),茯苓(4 錢),生米仁(3 錢),加上玉蝴蝶(0.3 錢),豬肚和肚臍(清洗乾淨,一條)

,脈左軟、右細,咳嗽積久,形瘦色奪,音啞,少安寐。肺腎交困,五液蒸為痰濁,虛損告成。理之棘手。

白話文:

脈象:左側軟弱,右側細小。

症狀:久咳不癒,身形消瘦,面色蒼白,聲音嘶啞,睡眠不安。

病因:肺腎虛弱,五臟液體蒸發形成痰液,導致身體虛弱受損。

治療:這種情況治療起來很棘手。

歸身(三錢五分,土炒),生蛤殼(一兩,先煎),元參(三錢),甜杏仁(三錢,去尖皮),川貝母(三錢,去心),生草(四分),冬瓜子(七錢),玉蝴蝶(三分),加南沙參(三錢)

白話文:

  • 歸身(3.5錢,用土炒過)
  • 生蛤殼(1兩,先煎煮過)
  • 元參(3錢)
  • 甜杏仁(3錢,去尖端外皮)
  • 川貝母(3錢,去中心)
  • 生草(4分)
  • 冬瓜子(7錢)
  • 玉蝴蝶(3分)
  • 南沙參(3錢)

,(正號),咳嗽氣急,吐痰濃薄不定,足腫面浮,脈微弦。此屬支飲,由脾經化濕生痰,上輸於肺所致。防喘滿並增。

白話文:

左脈象(正常),症狀為咳嗽、氣急,咳出濃稠或稀薄的痰液,下肢水腫、臉部浮腫,脈象微弱而緊。這屬於支飲證,是由於脾經化濕生痰,痰液上輸至肺臟所致。這種情況下容易併發喘息、腹脹等症狀。

桂枝(四分),茯苓(四錢),五加皮(三錢),象貝(四錢),白杏仁(四錢,去尖),款冬花(三錢五分),瓦楞殼(二兩,先煎),防己(三錢五分)生草(三分),生米仁(四錢),冬瓜皮(四錢),赤芍(三錢)

白話文:

桂枝(15克),茯苓(12克),五加皮(9克),象貝(12克),白杏仁(12克,去尖),款冬花(10.5克),瓦楞殼(60克,先煎),防己(10.5克),生草(1克),生米仁(12克),冬瓜皮(12克),赤芍(9克)

左(正號),惡寒作咳久不止,痰吐白膩,漸至胃納日減,脈濡滑,夜寐咽乾。寒鬱化熱,傷及陰分,須加意慎養。

白話文:

患者體質偏寒,出現反覆咳嗽,痰液呈白色且黏稠,逐漸導致食慾減退。把脈時發現脈象濡滑,晚上睡覺常感到口乾舌燥。這種情況是寒氣鬱積化熱,損傷了身體陰分所致,需要特別注意調養身體。

冬桑葉(三錢五分),生蛤殼(一兩,先煎),生草(四分),白前(三錢五分),橘白(一錢),白杏仁(四錢,去尖),冬瓜子(七錢),款冬花(三錢五分,炙),玉蝴蝶(三分),川貝母(三錢,去心),茯苓(四錢),生穀芽(五錢,絹包)

白話文:

冬桑葉(21克),生蛤蜊殼(60克,先煎),白茅根(2.5克),白前(21克),橘皮(6克),白杏仁(25克,去尖),冬瓜子(42克),款冬花(21克,炒制),玉蝴蝶(1.8克),川貝母(18克,去心),茯苓(25克),生谷芽(30克,用絹布包)

右(正號),咳嗽痰吐如沫,發則氣急,不能安臥,脈左細、右軟滑數。病根積深,不易速效。兼之腹瘕上逆,法當兩顧。

白話文:

右方的脈象 (正號) 顯示咳嗽時,痰液像泡沫一樣,發作起來氣急慌張,無法平臥入睡,脈象左手細小,右手軟滑而數。病根深厚,不易快速見效。另外還要考慮到腹瀉和上逆的症狀,應該同時調理這兩個問題。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紫菀(三錢五分,蜜炙),冬瓜子(一兩),瓜蔞皮(三錢),代赭石(四錢,先煎),款冬花(三錢五分,炙),白前(三錢五分),茯苓(四錢),煅瓦楞粉(一兩,包),白杏仁(四錢,去尖),象貝(四錢,去心),生米仁(三錢),左(正號),咳嗽久不愈,音閃、咽燥口乾,氣急足腫,脈左細、右數,大便不實。虧損已久,理之棘手,須多請高明斟酌。

白話文:

旋覆花(35 克,包裹在絲綢中)、紫菀(35 克,用蜂蜜炙烤)、冬瓜子(100 克)、瓜瓞皮(30 克)、代赭石(40 克,先煎)、款冬花(35 克,炙烤)、白前(35 克)、茯苓(40 克)、煅瓦楞粉(100 克,包裹)、白杏仁(40 克,去尖)、象貝(40 克,去心)、生米仁(30 克)、左側(正字,中醫脈象用語)、咳嗽長期不癒,聲音沙啞、咽喉乾燥口渴,氣喘足部浮腫,脈象左側細,右側數,大便不實。虧損已久,治療困難,需要多請高明醫師斟酌。

西洋參(三錢五分,米炒),懷山藥(三錢,炒),川貝母(三錢,去心),百部(五分,蜜炙),南沙參(四錢),焦扁豆(三錢),生蛤殼(二兩,先煎),川通草(一錢),元參(三錢,秋石三釐炒),帶皮茯苓(五錢),生草(五分),玉蝴蝶(三錢),加冬瓜子(七錢)

白話文:

西洋參(21克,與米同炒)

懷山藥(18克,炒)

川貝母(18克,去除中心)

百部(3克,用蜂蜜炙烤)

南沙參(24克)

焦扁豆(18克)

生蛤殼(120克,先煎煮)

川通草(6克)

元參(18克,與秋石1克同炒)

帶皮茯苓(30克)

生草(3克)

玉蝴蝶(18克)

加上冬瓜子(42克)

,咳逆氣急,畏寒,脈細。延防作喘。

紫菀(三錢五分,蜜炙),歸身(三錢五分),款冬花(三錢,蜜炙),冬瓜子(一兩),白前(三錢五分),金毛脊(三錢五分,去毛炙),蘇子(三錢五分,鹽水炒),煅瓦楞殼(一兩,先煎),白杏仁(四錢,去尖),川斷(三錢五分,鹽水炒),代赭石(四錢,煅,先煎),茯苓(四錢)

白話文:

  • 紫菀(17.5克,用蜂蜜炙)
  • 歸身(17.5克)
  • 款冬花(15克,用蜂蜜炙)
  • 冬瓜子(50克)
  • 白前(17.5克)
  • 金毛脊(17.5克,去除毛髮,用火烤)
  • 蘇子(17.5克,用鹽水炒)
  • 瓦楞(50克,先煎)
  • 白杏仁(20克,去除尖端)
  • 川斷(17.5克,用鹽水炒)
  • 代赭石(20克,煅燒後,先煎)
  • 茯苓(20克)

,溫邪為痰濕所斂,咳嗽不已,音閃,脈滑數。宜泄肺化邪。

冬桑葉(三錢),蜜炙紫菀(三錢五分),冬瓜子(七錢),川通草(一錢),白杏仁(四錢,去尖),牛蒡(三錢),蟬衣(四分),連翹(三錢),象貝(五錢,去心),白前(三錢五分),生草(三分),枇杷露(一兩,溫服)

白話文:

冬桑葉(15克)

蜜炙紫菀(17.5克)

冬瓜子(35克)

川通草(5克)

白杏仁(20克,去尖)

牛蒡(15克)

蟬衣(2克)

連翹(15克)

象貝(25克,去心)

白前(17.5克)

生草(1.5克)

枇杷露(50克,溫服)

,表邪郁肺,咳久不暢,咽乾作癢,脈數不暢。宜宣泄上焦。

紫菀(三錢五分,蜜炙),象貝(五錢,去心),生草(四分),款冬花(三錢五分),白前(三錢五分),冬瓜子(七錢),絲瓜絡(三錢五分),茯苓(四錢),白杏仁(四錢,去尖),橘白(一錢),牛蒡(三錢)

白話文:

  • 紫菀:3.5錢,用蜂蜜炙製

  • 象貝:5錢,去除貝殼內的內臟

  • 生草:0.4錢

  • 款冬花:3.5錢

  • 白前:3.5錢

  • 冬瓜子:7錢

  • 絲瓜絡:3.5錢

  • 茯苓:4錢

  • 白杏仁:4錢,去除尖端

  • 橘皮:1錢

  • 牛蒡:3錢

,乾咳音閃,胸前不暢,背脊脹,脈微數。延防失血。

蜜炙紫菀(一錢),生蛤殼(一兩,先煎),橘白(一錢),蘇葉(一錢),白杏仁(四錢,去尖),冬瓜子(一兩),茯苓(四錢),白蒺藜(四錢,炒去刺),象貝(四錢,去心),生草(四分),絲瓜絡(三錢五分),通草(一錢)

白話文:

  • 蜜炙紫菀(6 克)
  • 生蛤殼(60 克,先煎)
  • 橘子皮(6 克)
  • 紫蘇葉(6 克)
  • 白杏仁(24 克,去掉尖端)
  • 冬瓜子(60 克)
  • 茯苓(24 克)
  • 白蒺藜(24 克,炒後去掉刺)
  • 象貝(24 克,去掉內臟)
  • 生草(2.4 克)
  • 絲瓜絡(21 克)
  • 通草(6 克)

,咳嗽咽癢,頭痛氣急,腹痛,脈數。宜疏化宣泄。

帶葉蘇梗(三錢五分),前胡(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澤瀉(三錢),紫菀(蜜炙),白前(三錢五分),象貝(四錢,去心),六曲(四錢,炒),款冬花(三錢五分,炙),牛蒡子(七錢),代赭石(五錢,煅,先煎),加枇杷露(一兩,溫服)

白話文:

蘇梗連葉 (14 克),前胡 (14 克),白杏仁 (16 克,去尖),澤瀉 (12 克),紫菀 (用蜂蜜炙製),白前 (14 克),象貝 (16 克,去心),六曲 (16 克,炒製),款冬花 (14 克,炙製),牛蒡子 (28 克),代赭石 (20 克,煅製,先煎),加入枇杷露 (40 毫升,溫服)

,脈弦。咳逆氣急,動即作喘。上實下虛,理之不易。

桑白皮(三錢五分),款冬花(三錢五分,淡蜜水炙),冬瓜子(一兩),茯苓(四錢),川斷(二錢,鹽水炒),川貝母(三錢,去心,勿研),生蛤殼(二兩,先煎),生草(五分),竹茹(三錢五分),橘白(一錢),肚坎臍(一條,洗去垢),加玉蝴蝶(三分)

白話文:

桑白皮(17.5克),款冬花(17.5克,用淡蜂蜜水炙),冬瓜子(50克),茯苓(20克),川斷(10克,用鹽水炒),川貝母(15克,去心,不要研磨),生蛤殼(100克,先煎),生草(2.5克),竹茹(17.5克),橘白(5克),肚臍(1個,洗淨),加入玉蝴蝶(1.5克)

,熱為寒束,肺失宣暢,咳嗽氣逆,氣短,脈弦數。治在上焦。

桑葉(二錢),煅瓦楞殼(一兩,先煎),冬瓜子(七錢),白前(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白蒺藜(四錢,炒去刺),橘白(一錢),絲瓜絡(二錢),象貝(四錢,去心),茯苓(四錢),生草(四分),枇杷露(一兩,溫服)

白話文:

藥材:

  • 桑葉:2 錢
  • 瓦楞子殼(先煎):1 兩
  • 冬瓜子:7 錢
  • 白前:3.5 錢
  • 白杏仁(去尖):4 錢
  • 白蒺藜(炒去刺):4 錢
  • 橘白:1 錢
  • 絲瓜絡:2 錢
  • 象貝(去心):4 錢
  • 茯苓:4 錢
  • 生地黃:0.4 錢
  • 枇杷露:1 兩(溫服)

,咳痰薄白,咽癢,脈數。

紫菀(四錢,蜜炙),蘇葉(三錢五分),茯苓(四錢),橘白(一錢),象貝(四錢,去心),白杏仁(四錢,去尖),款冬花(三錢五分),生米仁(四錢),生草(四分),白前(三錢五分),冬瓜子(一兩)

白話文:

中醫古文:

紫菀(四錢,蜜炙),蘇葉(三錢五分),茯苓(四錢),橘白(一錢),象貝(四錢,去心),白杏仁(四錢,去尖),款冬花(三錢五分),生米仁(四錢),生草(四分),白前(三錢五分),冬瓜子(一兩)

紫菀(4錢,用蜂蜜炙過),蘇葉(3.5錢),茯苓(4錢),橘皮內層(1錢),鮑魚殼(4錢,去中心),杏仁(4錢,去尖),款冬花(3.5錢),生薏米(4錢),車前草(0.4錢),白前(3.5錢),冬瓜子(1兩)

,咳嗽復發,惡寒氣急,腰肋痛,脈虛弦。肺腎兩病。理之不易。

歸身(三錢五分),生蛤殼(一兩,先煎),茯苓(四錢),川斷(三錢,鹽水炒),款冬花(二錢),陳皮(一錢),絲瓜絡(三錢五分),金毛脊(三錢,去毛炙),川貝母(三錢,去心),鹽半夏(三錢五分),冬瓜子(七錢),甘草炭(四分),加桑枝(一兩)

白話文:

中藥材:

  • 歸身:3.5錢
  • 生蛤殼:1兩(先煎)
  • 茯苓:4錢
  • 川斷:3錢(鹽水炒過)
  • 款冬花:2錢
  • 陳皮:1錢
  • 絲瓜絡:3.5錢
  • 金毛脊:3錢(去除毛後烘烤)
  • 川貝母:3錢(去除內心)
  • 鹽半夏:3.5錢
  • 冬瓜子:7錢
  • 甘草炭:4分
  • 桑枝:1兩

,表熱五日,咳嗽脅痛,脈數。防痰升氣塞,驟生變端,不可輕視。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白杏仁(四錢,去尖),桑葉(三錢),橘絡(一錢),青蔥管(一尺,後下),象貝(五錢,去心),牛蒡(三錢),通草(一錢),真局紅新絳(一錢),前胡(三錢五分),絲瓜絡(三錢),枇粑露(一兩,溫服)

白話文:

旋覆花(21.25 克,用絲巾包紮)

白杏仁(24 克,去除尖端)

桑葉(18 克)

陳皮(6 克)

青蔥管(30 釐米,後加入)

象貝(30 克,去除內臟)

牛蒡(18 克)

通草(6 克)

丹參(6 克)

前胡(21.25 克)

絲瓜絡(18 克)

枇杷露(60 克,溫熱服用)

,久咳陣來,畏寒痰少,脈細。虧損已甚,理之不易。

歸身(三錢五分),紫石英(四錢,煅,先煎),款冬花(二錢),金毛脊(三錢,炙去毛),南沙參(四錢),生蛤殼(一兩,先煎),甘草炭(四分),茯苓(四錢),川貝(三錢,去心),冬瓜子(七錢),紫菀(一錢),玉蝴蝶(三分)

白話文:

當歸(3.5錢)

紫水晶(4錢,先燒熱後搗碎,先煮)

款冬花(2錢)

金毛狗脊(3錢,烤焦後去除毛)

南沙參(4錢)

生蛤蜊殼(1兩,先煮)

甘草炭(0.4錢)

茯苓(4錢)

川貝(3錢,去掉中心)

冬瓜子(7錢)

紫菀(1錢)

玉蝴蝶(0.3錢)

,脈軟,咳嗽氣急,氣逆,腰腿痠軟。積虛已甚,治宜求本。

黨參(三錢五分),歸身(三錢五分,土炒),橘白(一錢),川斷(三錢,鹽水炒),制於術(三錢五分),甘草炭(五分),鹽半夏(三錢五分),甜杏仁(三錢),茯苓(五錢),款冬花(二錢,炙),紫石英(五錢,煅,先煎),肚坎臍(一條),加熟穀芽(五錢,絹包)

白話文:

潞黨參(3.5錢)

歸身(3.5錢,用土炒過)

橘皮(1錢)

川斷(3錢,用鹽水炒過)

制於術(3.5錢)

甘草炭(0.5錢)

鹽半夏(3.5錢)

甜杏仁(3錢)

茯苓(5錢)

款冬花(2錢,用火烤過)

紫石英(5錢,煅燒過,先煎煮)

肚臍坎(一條)

熟穀芽(5錢,用紗布包起來)

,咳痰肋痛,腹脹,得食尤甚,二便不能通調,舌黃,少寐。病由因跌受傷而起,最防別生枝節。

瓜蔞皮(四錢,切),海蛤粉(七錢,絹包),茯苓(四錢),青皮(一錢,切),白杏仁(四錢,去尖),冬瓜子(七錢),六曲(四錢,炒),楂炭(三錢五分),象貝(五錢,去心),絲瓜絡(三錢,炒),大腹皮(三錢,洗),火麻仁泥(一兩)

白話文:

中藥材清單:

  • 絲瓜皮(4錢,切片)
  • 海蛤粉(7錢,用絲絹包裹)
  • 茯苓(4錢)
  • 橘皮(1錢,切片)
  • 杏仁(4錢,去尖)
  • 冬瓜子(7錢)
  • 炒麥芽(4錢)
  • 山楂炭(3錢5分)
  • 貝殼(5錢,去中間)
  • 炒絲瓜絡(3錢)
  • 吳茱萸皮(3錢,洗淨)
  • 火麻仁泥(1兩)

,咳逆痰多,音啞、胸次微悶,脈滑數,咽關紅。風溫逗留,當從上焦宣泄。

桑葉(三錢),象貝(五錢,去心),冬瓜子(七錢),白蒺藜(四錢,炒去刺),枇杷露(一兩,沖服),竹茹(三錢),生甘草(三分),朱燈芯(三分),苦杏仁(五錢),生蛤殼(一兩,先煎),川石斛(四錢),鮮蘆根(一兩,去節)

白話文:

桑葉(15克),象貝(25克,去除貝心),冬瓜子(35克),白蒺藜(20克,炒熟後去除刺),枇杷露(50毫升,用沸水沖服),竹茹(15克),生甘草(1.5克),朱燈芯(1.5克),苦杏仁(25克),生蛤殼(50克,先煎),川石斛(20克),鮮蘆根(50克,去除節)

,表熱,舌尖碎腐,稍有咳,口乾。質小,防起波,毋忽。

薄荷(一錢,後下),前胡(三錢五分),竹茹(三錢五分),枇杷葉(四錢,包),桑葉(三錢),白杏仁(三錢,去尖),鉤勾(三錢五分,後下),牛蒡(三錢),象貝(三錢,去心),通草(一錢)左,咳經久,氣急無痰,舌白。防作喘,未可忽。

白話文:

薄荷(一錢,後放)

前胡(三錢五分)

竹茹(三錢五分)

枇杷葉(四錢,包裹)

桑葉(三錢)

白杏仁(三錢,去尖)

鉤勾(三錢五分,後放)

牛蒡(三錢)

象貝(三錢,挖去中心)

通草(一錢)

適應症:

長期咳嗽、氣喘急促但沒有痰液、舌苔發白。

注意事項:

容易引起喘咳,不可忽視。

蘇子(三錢五分,炒),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冬瓜子(七錢),款冬花(三錢),白芥子(一錢),代赭石(四錢,先煎),象貝(四錢,去心),生米仁(四錢),萊菔子(四錢,炒),海蛤粉(七錢,絹包),白杏仁(四錢,去尖),絲瓜絡(三錢)

白話文:

蘇子(17.5 克,炒製)

旋覆花(17.5 克,用絹布包裹)

冬瓜子(35 克)

款冬花(15 克)

白芥子(5 克)

代赭石(20 克,先煎)

象貝(20 克,去除貝心)

生米仁(20 克)

萊菔子(20 克,炒製)

海蛤粉(35 克,用絹布包裹)

白杏仁(20 克,去除尖端)

絲瓜絡(15 克)

,咽癢作咳,頭脹,時有形寒,舌白。宜宣泄滌邪。

蜜炙紫菀(一錢),白杏仁(四錢,去尖),茯苓(四錢),白蒺藜(四錢),蜜炙前胡(三錢五分),象貝(五錢,去心),絲瓜絡(三錢五分),陳皮(一錢),蜜炙白前(三錢五分),生蛤殼(五錢),枇杷花(三錢,炙包)

白話文:

  • 蜜炙紫苑 1 錢
  • 白杏仁 4 錢(去除尖端)
  • 茯苓 4 錢
  • 白蒺藜 4 錢
  • 蜜炙前胡 3.5 錢
  • 象貝 5 錢(去除內臟)
  • 絲瓜絡 3.5 錢
  • 陳皮 1 錢
  • 蜜炙白前 3.5 錢
  • 生蛤殼 5 錢
  • 枇杷花 3 錢(烘烤並包起來)

,咳逆痰沫,胸脘痞悶、納少,舌白黃,脈弦數。宜泄肺下勻

蘇子(三錢五分),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白杏仁(去尖,四錢),茯苓(四錢),白芥子(一錢),代赭石(四錢,煅,先煎),象貝(五錢,去心),鹽半夏(三錢五分),萊菔子(四錢,炒),海蛤粉(七錢,絹包),冬瓜子(七錢),玉蝴蝶(三分)

白話文:

  • 蘇子:3.5錢
  • 旋覆花:3.5錢,用絹布包起來
  • 白杏仁:去掉尖端,4錢
  • 茯苓:4錢
  • 白芥子:1錢
  • 代赭石:4錢,煅燒後先行煎煮
  • 象貝:5錢,去除貝殼的心臟部分
  • 半夏:3.5錢,加鹽處理
  • 萊菔子:4錢,炒熟
  • 海蛤粉:7錢,用絹布包起來
  • 冬瓜子:7錢
  • 玉蝴蝶:0.3錢

,咳嗽吐痰黃厚,口乾舌黃,頭脹,微覺形寒。宜從上焦宣泄。

桑葉(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炒去刺),冬瓜子(七錢),陳皮(一錢),白杏仁(三錢,去尖),生蛤殼(一兩,先煎),白前(三錢五分),赤苓(三錢),象貝(四錢,去心),竹茹(三錢五分),赤芍(三錢五分),通草(一錢),加干佩蘭(三錢五分),桑枝(一兩),枇杷露(一兩,溫服)

白話文:

桑葉(21克),白蒺藜(24克,炒熟後去除刺),冬瓜子(42克),陳皮(6克),白杏仁(18克,去尖),生蛤殼(60克,先煎煮),白前(21克),赤苓(18克),象貝(24克,去心),竹茹(21克),赤芍藥(21克),通草(6克),加上乾燥佩蘭(21克),桑枝(60克),枇杷露(60克,溫服)

,寒暖不調,表邪外束,午後發熱,咳嗽多嚏,舌花白,脈數。宜表裡兩治。

廣藿梗(三錢五分),紫菀(一錢,蜜炙),白杏仁(四錢,去尖),山慈姑(七分,去毛切),淡豆豉(二錢),前胡(三錢五分),象貝(四錢,去心),枇杷葉(四錢,去毛筋,包),赤芍(三錢五分),牛蒡子(二錢),六曲(三錢,炒)

白話文:

廣藿香(17.5克),紫菀(5克,用蜂蜜炙過),白杏仁(20克,去除尖端),山慈姑(3.5克,去皮切片),淡豆豉(10克),前胡(17.5克),象貝(20克,去除內臟),枇杷葉(20克,去除葉毛和葉脈,包成包),赤芍(17.5克),牛蒡子(10克),六曲(15克,炒過)

,咳嗽痰白,口乾苦,得食易泛黃,宜清理法。

瓜蔞皮(四錢,切),生蛤殼(一兩,先煎),茯苓(四錢),款冬花(三錢五分),白杏仁(三錢,去尖),冬瓜子(七錢),陳皮(一錢),玉蝴蝶(三分),象貝(四錢,去心),竹茹(三錢),宋半夏(二錢)

白話文:

瓜皮(40克,切片),生蛤殼(120克,先煎),茯苓(40克),款冬花(35克),白杏仁(30克,去尖),冬瓜子(70克),陳皮(10克),玉蝴蝶(3克),象貝(40克,去心),竹茹(30克),宋半夏(20克)

表病已罷,惟咳嗽不止,耳失聰,腹中鳴響,腑氣極暢,舌黃垢。宜清理法。

冬桑葉(三錢),生蛤殼(一兩,先煎),炙雞金(三錢,去垢),茯苓(四錢),白杏仁(四錢),冬瓜子(七錢),六曲(三錢),通草(七分),象貝(四錢,去心),石決明(七錢,煅,先煎),大腹皮(三錢,洗),鮮蘆根(一兩,去節),加枇杷露(一兩,溫服)

白話文:

冬桑葉(15克)

生蛤殼(60克,先煎)

炙雞金(15克,去雜質)

茯苓(20克)

白杏仁(20克)

冬瓜子(35克)

六曲(15克)

通草(3.5克)

象貝(20克,去殼)

石決明(35克,煅燒後,先煎)

大腹皮(15克,洗淨)

鮮蘆根(60克,去節)

加枇杷露(60克,溫服)

,乾咳不已,咽癢無痰,胃納減少,脈軟弦,舌白黃。肺陰交困,最易見紅,宜潤肺止嗽。

蜜炙桑白皮(三錢),竹茹(三錢五分),絲瓜絡(三錢五分),黛蛤散(七錢,絹包),白杏仁(四錢,去尖),冬瓜子(七錢),茯苓(四錢),生穀芽(五錢,絹包),川貝(三錢,去心),橘絡(一錢),玉蝴蝶(三分)

白話文:

蜂蜜炙過的桑白皮(三錢),竹茹(三錢五分),絲瓜絡(三錢五分),用絹布包着的黛蛤粉(七錢),沒有尖端的白杏仁(四錢),冬瓜子(七錢),茯苓(四錢),用絹布包着的生穀芽(五錢),去掉了種子的川貝(三錢),橘子的筋絡(一錢),玉蝴蝶(三分)

,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失清肅,咳嗽壯熱,氣粗無汗泄,頭暈胸悶,腹部拒按,大便不行,舌垢脈數。邪熱痰滯熏蒸肺胃,極易化燥痙厥,非輕症也。毋忽。

白話文:

當天氣溫熱邪氣從外侵襲人體,首先侵犯肺部,導致肺部失調,出現咳嗽、發燒、呼吸急促、無汗、大便不通,頭暈、胸悶、腹部按壓抵抗,大便排泄困難等表現。舌苔發黃,脈搏數跳。熱邪和痰液阻滯在肺胃,很容易引起燥熱痙攣,這不是小症狀,不能忽視。

淡豆豉(三錢),黑山梔(四錢),鮮生地(一兩,三味同打),薄荷(後下,一錢),枳實(三錢五分,切),檳榔(三錢五分,切),鮮蘆根(一兩,去節),牛蒡(三錢,勿研),竹茹(三錢),滑石(四錢),枇杷葉(四錢,去毛筋,包),連翹(三錢,辰砂拌),生紫貝齒(一兩,先煎),車前子(四錢,炒絹包),紅靈丹(一分,枇杷露調化先服)

白話文:

淡豆豉(15克),黑色梔子(20克),新鮮生地(50克,和以上三味一起搗碎),後下薄荷(5克),枳實(18克,切碎),檳榔(18克,切碎),新鮮蘆根(50克,去節),牛蒡(15克,不要研磨),竹茹(15克),滑石(20克),枇杷葉(20克,去毛和筋,包起來),連翹(15克,拌上辰砂),生紫貝齒(50克,先煎),車前子(20克,炒熟用絹包起來),紅靈丹(0.5克,用枇杷露化開先服)

,風溫阻痹肺氣,咳逆痰多,咽關紅碎埂痛,舌尖亦碎,二便不多,夜來微熱。宜表裡兩治,以防轉重。

冬桑葉(三錢),前胡(三錢五分),象貝(四錢,去心),萊菔子(四錢,炒),牛蒡子(三錢),白前(三錢五分),枳殼(三錢五分),山慈姑(七分),赤芍(三錢),白杏仁(四錢,去尖),竹茹(三錢),通草(七分),加枇杷露(一兩,沖服)

白話文:

冬桑葉(18公克),前胡(21公克),象貝(24公克,去除內部),萊菔子(24公克,炒過),牛蒡子(18公克),白前(21公克),枳殼(21公克),山慈姑(4.2公克),赤芍(18公克),白杏仁(24公克,去除尖端),竹茹(18公克),通草(4.2公克),加入枇杷露(60毫升,沖服)

,咳經兩旬,晚間為甚,痰濃,舌黃納少。宜肺胃兩治。

蜜炙桑白皮(三錢),生蛤殼(一兩,先煎),橘絡(一錢),生草(三分),白杏仁(四錢,去尖),冬瓜子(一兩),絲瓜絡(三錢),玉蝴蝶(三分),象貝(四錢,去心),竹二青(三錢),茯苓(四錢)

白話文:

蜜炙桑白皮(15克)

生貝殼(60克,先煮沸)

橘皮(5克)

生甘草(1.5克)

白杏仁(20克,去尖)

冬瓜子(60克)

絲瓜絡(15克)

玉蝴蝶(1.5克)

象貝(20克,去心)

竹二青(15克)

茯苓(20克)

,發熱解,干嗆不已,晨間鼻衄,脈軟弦。氣機拂逆,納如常,宜擇要治之。

蜜炙桑白皮(三錢),生蛤殼(一兩,先煎),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連翹(三錢),甜杏仁(四錢,去尖),生草(三分),煅瓦楞粉(一兩,包),絲瓜絡(三錢,帶子),川貝(三錢,去心),冬瓜子(一兩),竹茹(三錢),加玉蝴蝶(三分),炒香穀芽(五錢,絹包)

白話文:

蜜炙桑白皮(15克),生蛤殼(60克,先煎),旋覆花(17.5克,紗布包),連翹(15克),甜杏仁(20克,去尖頭),生草(1.5克),煅瓦楞粉(60克,包),絲瓜絡(15克,帶子),川貝(15克,去心),冬瓜子(60克),竹茹(15克),加入玉蝴蝶(1.5克),炒香穀芽(25克,紗布包)

,咳逆咯痰不流利,胃呆。肺陰大損,不可再忽。

南沙參(三錢),黛蛤散(七錢,絹包),茯苓(四錢),絲瓜絡(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竹茹(三錢),墨旱蓮(三錢),參三七(制末吞服,七分),川貝(三錢,去心),冬瓜子(一兩),熟女貞(三錢),藕節(五錢),加玉蝴蝶(三分),生穀芽(五錢,絹包)

白話文:

  • 南沙參:3 錢

  • 黛蛤散:7 錢(用絹布包裹)

  • 茯苓:4 錢

  • 絲瓜絡:3.5 錢

  • 白杏仁:4 錢(去除尖端)

  • 竹茹:3 錢

  • 墨旱蓮:3 錢

  • 三七參:7 分(製成粉末吞服)

  • 川貝:3 錢(去除果仁)

  • 冬瓜子:1 兩

  • 熟女貞:3 錢

  • 藕節:5 錢

  • 玉蝴蝶:0.3 錢

  • 生穀芽:5 錢(用絹布包裹)

,咳嗽匝月不松,氣逆不得安寐,手足心微熱,脈左細、右滑。宜泄肺順氣。

冬桑葉(三錢),粉甘草(三分),竹茹(二錢),枇杷露(一兩,沖服),苦杏仁(四錢,去皮尖),絲瓜絡(三錢五分),茯苓(四錢),玉蝴蝶(二分),冬瓜子(一兩),川貝(三錢,去心),川石斛(四錢),黛蛤散(絹包)

白話文:

  • 冬桑葉:3 錢
  • 粉甘草:3 分
  • 竹茹:2 錢
  • 枇杷露:1 兩(沖服)
  • 苦杏仁:4 錢(去皮尖)
  • 絲瓜絡:3 錢 5 分
  • 茯苓:4 錢
  • 玉蝴蝶:2 分
  • 冬瓜子:1 兩
  • 川貝:3 錢(去心)
  • 川石斛:4 錢
  • 黛蛤散(用絹布包裹)

,(正號),夜來掌心熱,咳嗽痰黏,心胸痛,肢節酸,鼻孔有血,脈弦。陰虛則熱自內生。當標本兩治。

白話文:

右脈象為正號脈,患者晚上手掌發熱,咳嗽有黏稠痰液,心胸疼痛,四肢痠痛,鼻孔出血,脈象弦細。這表示患者陰虛,所以內熱自生。治療時應該兼顧標本兼治。

桑白皮(三錢五分,淡蜜水炙),黛蛤散(七錢,絹包),白杏仁(四錢,去尖),枇杷露(一兩,溫服),地骨皮(三錢五分),知母(二錢),竹茹(三錢五分),鮮蘆根(一兩,去節),粉甘草(三分),川貝母(三錢,去心),川石斛(四錢),絲瓜絡(三錢五分)

白話文:

桑白皮(21克,用淡蜂蜜水炒炙過)

黛蛤散(42克,用絹袋包紮)

白杏仁(24克,去除尖頭)

枇杷露(60毫升,溫服)

地骨皮(21克)

知母(12克)

竹茹(21克)

鮮蘆根(60克,去除節點)

粉甘草(1.8克)

川貝母(18克,去除種子)

川石斛(24克)

絲瓜絡(21克)

,咳痰如沫,乍寒乍熱,咽癢曾失血,腹痛惡心,脈軟。防成募損。

歸身(一錢,土炒),橘自(一錢),生蛤殼(一兩,先煎),炒香棗仁(三錢五分),赤芍(三錢五分),生甘草(三分),茯苓(五錢,辰拌),玉蝴蝶(三分),懷山藥(三錢),冬瓜子(七錢),沙苑子(三錢,鹽水炒),生穀芽(五錢,絹包),加絲瓜絡(三錢五分,炒)

白話文:

歸身(3克,土炒)、橘皮(3克)、生蛤蜊殼(30克,先煎)、炒香棗仁(10克)、赤芍藥(10克)、生甘草(0.9克)、茯苓(15克,用醋拌過)、玉蝴蝶(0.9克)、懷山藥(9克)、冬瓜子(20克)、沙苑子(9克,用鹽水炒)、生穀芽(15克,用紗布包裹)、絲瓜絡(10克,炒)

,向有血症,春間復發,刻下咳嗽不已。最防反復糾纏,諸須慎之。

瓜蔞皮(三錢,切),絲瓜絡(三錢五分,炒),冬瓜子(七錢),茯苓(五錢),白杏仁(四錢,去尖),桔梗(七分),橘白(一錢),生蛤殼(一兩,先煎),象貝(五錢,去心),生甘草(四分),竹茹(三錢五分),川石斛(四錢),加藕節(四錢),枇粑露(一兩,溫服)

白話文:

材料:

  • 絲瓜皮 3 錢(切片)
  • 絲瓜絡 3 錢 5 分(炒過)
  • 冬瓜子 7 錢
  • 茯苓 5 錢
  • 白杏仁 4 錢(去尖)
  • 桔梗 7 分
  • 橘白 1 錢
  • 生蛤殼 1 兩(先煎)
  • 象貝 5 錢(去心)
  • 生甘草 4 分
  • 竹茹 3 錢 5 分
  • 川石斛 4 錢
  • 蓮藕節 4 錢
  • 枇杷露 1 兩(溫服)

方(世兄),咳嗽吐痰極多,脈數。風溫郁肺胃。宜泄化主之。

桑葉(三錢),牛蒡(三錢),萊菔子(三錢,炒),瓦楞殼(拌,七錢,先煎),白杏仁(四錢,去尖),陳皮(一錢),白前(三錢五分),生米仁(三錢),象貝(四錢,去心),山慈姑(七分,去毛切),款冬花(三錢五分,炙),通草(一錢),加絲瓜絡(三錢五分)

白話文:

桑葉(15克),牛蒡(15克),萊菔子(15克,炒過),瓦楞殼(拌入,35克,先煎),白杏仁(20克,去尖),陳皮(5克),白前(17.5克),生米仁(15克),象貝(20克,去心),山慈姑(3.5克,去毛切片),款冬花(17.5克,炙過),通草(5克),再加入絲瓜絡(17.5克)

方(小姐),風鬱化熱,咳久漸轉頓嗽,鼻衄,脈數。宜清潤肺胃。

桑白皮(三錢五分,蜜炙),白杏仁(四錢,去尖),煅瓦楞殼(一兩,先煎),茯苓(四錢),款冬花(三錢五分,蜜炙),川貝(二錢,去心),海浮石(四錢),白前(三錢五分),蘇子(三錢五分,炒),冬瓜子(一兩),橘白(一錢),川石斛(三錢),加枇杷露(一兩,溫服)

白話文:

桑白皮(21克,用蜂蜜炒過)、白杏仁(24克,去尖)、煅瓦楞殼(60克,先煎)、茯苓(24克)、款冬花(21克,用蜂蜜炒過)、川貝(12克,去心)、海浮石(24克)、白前(21克)、蘇子(21克,炒過)、冬瓜子(60克)、橘白(6克)、川石斛(18克),加入枇杷露(60毫升,溫服)。

,咳吐痰沫,經期少,脈左軟、右數。脾腎兩病,勿泛視之。

歸身(三錢五分),鹽半夏(三錢五分),紫貝齒(一兩,先煎),海浮石(七錢),白杏仁(四錢,去尖),橘白(一錢),茯苓(四錢),款冬花(三錢五分,蜜炙),川貝(三錢,去心),生甘草(四分),竹茹(三錢五分),冬瓜子(五錢),加玉蝴蝶(二分)

白話文:

歸身(21公克),鹽半夏(21公克),紫貝齒(60公克,先煎),海浮石(42公克),白杏仁(24公克,去尖),橘皮(6公克),茯苓(24公克),款冬花(21公克,用蜂蜜烘烤),川貝(18公克,去心),生甘草(2.4公克),竹茹(21公克),冬瓜子(30公克),加玉蝴蝶(1.2公克)

,咳嗽痰多,表熱,脈數。病勢方張,毋忽。

前胡(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紫菀(一錢,蜜炙),枇杷露(一兩,溫服),桑葉(三錢),象貝(五錢,去心),萊菔子(三錢,炒),茯苓(四錢),牛蒡(三錢),冬瓜子(一兩),澤瀉(三錢)

白話文:

  • 前胡(15 克)
  • 白杏仁(20 克,去尖端)
  • 紫菀(5 克,用蜂蜜烘焙)
  • 枇杷露(50 克,溫熱服用)
  • 桑葉(15 克)
  • 象貝(25 克,去貝心)
  • 萊菔子(15 克,炒過)
  • 茯苓(20 克)
  • 牛蒡(15 克)
  • 冬瓜子(50 克)
  • 澤瀉(15 克)

,咳嗽日久,乍寒乍熱,脈細弦。陰損肺燥所致。

鮮沙參(四錢),白杏仁(四錢,去尖),絲瓜絡(三錢五分),茯苓(四錢),川貝(三錢,去心),蜜炙桑白皮(三錢五分),橘白(一錢),玉蝴蝶(三分),冬瓜子(五錢),黛蛤散(七錢,絹包),生甘草(二錢),枇杷露(一兩,溫服)

白話文:

  • 沙參(6克)

  • 白杏仁(6克,去除尖端)

  • 絲瓜絡(5.6克)

  • 茯苓(6克)

  • 川貝(4.8克,去除內心)

  • 蜜炙桑白皮(5.6克)

  • 橘皮(1.6克)

  • 玉蝴蝶(0.5克)

  • 冬瓜子(8克)

  • 烏賊骨粉(11.2克,用布包好)

  • 生甘草(3.2克)

  • 枇杷膏(16克,溫服)

,痧後發熱兩旬余,咳嗽氣急,質小任重,不可再忽。

青蒿子(三錢五分),象貝(四錢),十大功勞(三錢),瓦楞殼(一兩,煅,先煎),赤芍(三錢五分),橘白(一錢),川石斛(三錢),生穀芽(五錢,絹包),白杏仁(四錢),竹茹(三錢五分),川通草(一錢)

白話文:

青蒿子(22.5克),象貝(26克),十大功勞(19.5克),瓦楞殼(67克,煅後先煎),赤芍(22.5克),橘白(6.5克),川石斛(19.5克),生穀芽(33克,用絹布包住),白杏仁(26克),竹茹(22.5克),川通草(6.5克)

,咳稍松,氣仍塞,寒熱、胸腹痛,咽哽,脈細。蓐損可慮。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紫菀(三錢五分,蜜炙),功勞子(三錢),懷山藥(三錢,炒焦),代赭石(五錢,煅,先煎),白杏仁(三錢,去尖),冬瓜子(七錢),料豆衣(三錢),石決明(一兩,生煅各半,先煎),川貝(三錢,去心),川斷(三錢,鹽水炒),臺烏藥(三錢五分),加玉蝴蝶(二分)

白話文:

旋覆花(17.5克,用紗布包好)

紫菀(17.5克,用蜂蜜炙烤過)

功勞子(15克)

懷山藥(15克,炒至焦黃)

代赭石(25克,煅燒過,先煎)

白杏仁(15克,去掉尖端)

冬瓜子(35克)

料豆衣(15克)

石決明(50克,一半生用一半煅燒過,先煎)

川貝(15克,去掉心)

川斷(15克,用鹽水炒過)

臺烏藥(17.5克)

另加玉蝴蝶(1克)

,日晡作寒發熱,咳痰不松。久病而有新感。當治所急。

蜜炙紫菀(一錢),冬瓜子(七錢),茯苓(四錢),絲瓜絡(三錢五分),陳皮(一錢,鹽水炙),白杏仁(四錢,去尖),生米仁(四錢),白前(三錢五分),竹茹(三錢五分,炒),象貝(四錢,去心),煅瓦楞殼(五錢,先煎),款冬花(三錢五分),加生熟穀芽(各五錢,絹包)

白話文:

紫菀(6 克),用蜂蜜烤過

冬瓜子(42 克)

茯苓(24 克)

絲瓜絡(21 克)

陳皮(6 克),用鹽水烤過

白杏仁(24 克),去掉尖頭

生米仁(24 克)

白前(21 克)

竹茹(21 克),炒過

象貝(24 克),去掉內臟

煅瓦楞殼(30 克),先煎

款冬花(21 克)

生熟穀芽(各 30 克),用紗布包起來

,咳嗽宿恙,近日嗆劇,氣急,脈弦。延防生波。

蘇子(三錢),紫菀(三錢五分,蜜炙),生蛤殼(一兩,先煎),生甘草(四分),白杏仁(四錢,去尖),白前(三錢五分),代赭石(四錢,煅,先煎),冬瓜子(一兩),象貝(五錢,去心),款冬花(二錢,炙),茯苓(四錢),生米仁(四錢),加玉蝴蝶(三分)

白話文:

  • 蘇子:3錢

  • 紫菀:3錢5分,用蜂蜜烤過

  • 生蛤殼:1兩,先煎煮

  • 生甘草:4分

  • 白杏仁:4錢,去掉尖端

  • 白前:3錢5分

  • 代赭石:4錢,經過煅燒,先煎煮

  • 冬瓜子:1兩

  • 象貝:5錢,去掉中心

  • 款冬花:2錢,烤過

  • 茯苓:4錢

  • 生米仁:4錢

  • 玉蝴蝶:3分

,咳嗽復發,痰吐濃薄不一,脈左細、右滑,腰痠。濕為涼風所束,最防作喘。

紫菀(一錢,炙),款冬花(三錢五分,蜜炙),陳皮(一錢),代赭石(三錢,煅,先煎),白杏仁(四錢,去尖),冬瓜子(七錢),生甘草(四分),生米仁(三錢),象貝(五錢,去心),白前(三錢五分),茯苓(四錢),生蛤殼(五錢,先煎),加生熟穀芽(各五錢)

白話文:

材料:

  • 紫菀 1 錢(經過烘烤)
  • 款冬花 3 錢 5 分(用蜂蜜烘烤)
  • 陳皮 1 錢
  • 代赭石 3 錢(經過煅燒,先煎煮)
  • 白杏仁 4 錢(去除尖端)
  • 冬瓜子 7 錢
  • 生甘草 4 分
  • 生米仁 3 錢
  • 象貝 5 錢(去除內部)
  • 白前 3 錢 5 分
  • 茯苓 4 錢
  • 生蛤殼 5 錢(先煎煮)
  • 生熟穀芽(各 5 錢)

,脈左細澀、右數虛,兩手均無神,咳嗽動則更咳,所吐之痰均臭穢白膩,舌上滿糜,好於唾物,胸悶自汗,發熱,大便溏泄。肺腎兩竭,中土又奪,顧此失彼,如何援手,姑擬存陰泄火,培土生金。

白話文:

脈:左手脈搏細小、澀滯,右手脈搏數次、虛浮,雙手脈搏都無力。

症狀:咳嗽,一活動就咳得更厲害;吐出的痰臭烘烘的,白色黏膩;舌苔佈滿白色黏液,喜歡吐口水;胸悶、自汗、發熱;大便稀溏。 診斷:肺和腎都衰竭,脾胃也虛弱了,顧了這邊就顧不了那邊。 治療方針:暫時考慮保陰瀉火,補益脾胃生腎水。

西洋參(三錢五分,香米炒切),川貝(三錢五分,去心),懷山藥(四錢,炒焦),通草(一錢),橘絡(一錢),川石斛(四錢),黛蛤散(七錢,包),焦扁豆(四錢),元參(三錢,秋石水炒),淡芩炭(炒,三錢五分),帶皮茯苓(五錢),淡天冬(三錢五分,去心),甘草(四分),生穀芽(五錢,絹包)

白話文:

西洋參(21.25公克,與香米一起炒香切片)

川貝(21.25公克,去心)

懷山藥(24公克,炒焦)

通草(6公克)

橘絡(6公克)

川石斛(24公克)

黛蛤散(42公克,包)

焦扁豆(24公克)

元參(18公克,與秋石水一起炒)

淡芩炭(21.25公克,炒過)

帶皮茯苓(30公克)

淡天冬(21.25公克,去心)

甘草(2.4公克)

生穀芽(30公克,用絹布包起來)

咳痰較松,日晡寒熱亦較瘥。

蜜炒前胡(三錢五分),蜜炙紫菀(三錢五分),茯苓(四錢),桑葉(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陳皮(一錢),生蛤殼(一兩,先煎),絲瓜絡(三錢五分),象貝(四錢),竹茹(三錢五分),冬瓜子(七錢),白前(三錢五分),加生穀芽(五錢)

白話文:

蜜炒前胡(15克),蜜炙紫菀(15克),茯苓(20克),桑葉(15克),白杏仁(20克),陳皮(5克),生蛤蜊殼(50克,先煎),絲瓜絡(15克),象貝(20克),竹茹(15克),冬瓜子(35克),白前(15克),再加上生穀芽(25克)

,氣不舒,咳不暢,頭痛,肢節酸,畏寒。纏綿已久,未可泛視。

蘇葉(三錢五分),紫菀(一錢,蜜炙),款冬花(三錢五分,蜜炙),茯苓(四錢),白杏仁(四錢,去尖),冬瓜子(七錢),白蒺藜(四錢),桑枝(一兩),象貝(四錢,去心),橘白(一錢),川斷(二錢,鹽水炒)

白話文:

藥材

  • 蘇葉:35克
  • 紫菀:10克(加蜂蜜烘焙)
  • 款冬花:35克(加蜂蜜烘焙)
  • 茯苓:40克
  • 白杏仁:40克(去除尖頭)
  • 冬瓜子:70克
  • 白蒺藜:40克
  • 桑枝:100克
  • 象貝:40克(去除貝心)
  • 橘白:10克
  • 川斷:20克(用鹽水炒製)

,咳窒吐痰沫,氣急。此哮喘基也,先防失血。

全瓜蔞(四錢,切),紫菀(三錢五分,蜜炙),款冬花(三錢五分,炙),茯苓(四錢),薤白頭(三錢五分,去苗酒浸),白杏仁(四錢,去尖),冬瓜子(七錢),生草(三分),鹽半夏(一錢),象貝(五錢,去心),代赭石(四錢,煅,先煎),蘇葉(三錢五分),加枳殼(一錢,切)

白話文:

全瓜蔞(4錢,切片)

紫苑(3錢5分,用蜂蜜炙烤)

款冬花(3錢5分,炙烤)

茯苓(4錢)

薤白頭(3錢5分,去掉葉子,用酒浸泡)

白杏仁(4錢,去掉尖頭)

冬瓜子(7錢)

生草(3分)

鹽醃半夏(1錢)

象貝(5錢,去掉內臟)

代赭石(4錢,煅燒後,先煎)

蘇葉(3錢5分)

加入枳殼(1錢,切片)

,咳嗽一年餘,脅痛惡心,脈細數。肺病積久,理之不易。

杜蘇子(三錢五分,炒),歸身(三錢五分,土炒),茯苓(五錢),絲瓜絡(三錢五分),橘白(一錢),款冬花(三錢五分,蜜炙),生草(三分),玉蝴蝶(三分),鹽半夏(三錢五分),冬瓜子(七錢),煅瓦楞殼(一兩,先煎),生穀芽(五錢)

白話文:

杜仲(三錢五分,炒過)

當歸(三錢五分,土炒)

茯苓(五錢)

絲瓜絡(三錢五分)

橘皮(一錢)

款冬花(三錢五分,蜜炙)

生草(三分)

玉蝴蝶(三分)

半夏(三錢五分,加鹽處理)

冬瓜子(七錢)

煅燒過的瓦楞殼(一兩,先煎)

生穀芽(五錢)

,咳嗽因寒而起,哮狀漸著,不易斷根。

蘇子(三錢五分),紫菀(三錢五分,蜜炙),全瓜蔞(四錢,切),茯苓(四錢),白芥子(一錢),白杏仁(四錢,去尖),薤白頭(三錢五分,去苗,酒浸),生米仁(四錢),萊菔子(三錢,炒),象貝(四錢,去尖),法半夏(三錢五分),澤瀉(三錢),加款冬花(二錢,炙)

白話文:

蘇子(10.5克),紫菀(10.5克,用蜂蜜炙過),全瓜蔞(12克,切片),茯苓(12克),白芥子(3克),白杏仁(12克,去尖),薤白頭(10.5克,去苗,用酒浸過),生米仁(12克),萊菔子(9克,炒過),象貝(12克,去尖),法半夏(10.5克),澤瀉(9克),加款冬花(6克,炙過)

,咳嗽痰多,氣短,脈軟。瘧邪痰濕鬱肺,防作喘。

蘇子(三錢五分,炒),陳皮(一錢),冬瓜子(七錢),款冬花(三錢五分,炙),白杏仁(四錢,去尖),茯苓(四錢),瓦楞殼(一兩,先煎),玉蝴蝶(三分),象貝(四錢,去心),生米仁(四錢),生草(四分),絲瓜絡(三錢五分)

白話文:

蘇子(17.5克,炒)

陳皮(5克)

冬瓜子(35克)

款冬花(17.5克,炙)

白杏仁(20克,去尖)

茯苓(20克)

瓦楞殼(50克,先煎)

玉蝴蝶(1.5克)

象貝(20克,去心)

生米仁(20克)

生草(2.5克)

絲瓜絡(17.5克)

左(正號),嗽後亡血已止,溲下尚未流利,脈軟弦數。陰分虛,濕熱重相火不潛,一時不易速效也。

細生地(四錢),淡竹葉(三錢),墨旱蓮(三錢),瞿麥(三錢),川柏(三錢五分),甘草稍(三分),丹皮(三錢五分),赤苓(三錢),知母(三錢五分),滑石(四錢),通草(一錢),朱燈芯(三分)

白話文:

細生地(16克),淡竹葉(12克),墨旱蓮(12克),瞿麥(12克),川柏(14克),甘草(6克),丹皮(14克),赤苓(12克),知母(14克),滑石(16克),通草(4克),朱燈芯(6克)

,痧痘之後,咳嗽不已。宜從肺胃清化。

桑葉(三錢),生蛤殼(一兩,先煎),茯苓(四錢),枇杷露(一兩,溫服),白杏仁(四錢,去尖),橘白(一錢),冬瓜子(七錢),川貝(三錢,去心),生草(三分),竹茹(二錢)

白話文:

桑葉(15克),生蛤殼(60克,先煎),茯苓(20克),枇杷膏(50克,溫熱服),白杏仁(20克,去尖),橘皮(5克),冬瓜子(35克),川貝母(15克,去心),生甘草(1.5克),竹茹(10克)

,咳嗽氣急,動作無力,食下脘阻。病道深遠,理之不易。

歸身(二錢),川貝(三錢五分,去心),炙雞金(三錢,去垢),川斷(三錢,鹽水炒),白杏仁(四錢),鹽半夏(三錢五分),大腹皮(三錢,洗),懷牛膝(三錢五分,鹽水炒),款冬花(二錢),冬瓜子(七錢),沉香曲(三錢,絹包),車前子(三錢,炒絹包),加炒穀芽(五錢,絹包)

白話文:

歸身(12克),川貝(21克,去核),炙雞金(18克,去垢),川斷(18克,鹽水炒),白杏仁(24克),鹽半夏(21克),大腹皮(18克,洗淨),懷牛膝(21克,鹽水炒),款冬花(12克),冬瓜子(42克),沉香曲(18克,包在絹布中),車前子(18克,炒後包在絹布中),另加炒穀芽(30克,包在絹布中)

,作寒發熱稍愈,胸悶咳嗽噁心,心中熱,重症弗忽。

桑葉(三錢),連翹(三錢),白杏仁(三錢,去尖),朱茯苓(四錢),牛蒡子(三錢),銀花(三錢),象貝四(錢,去心),紫貝齒(七錢,生杵,先煎),白蒺藜(四錢,炒去刺),赤芍(三錢五分),竹茹(二錢),冬瓜子(七錢),加玉樞丹末(二分),紅靈丹(一分),澤瀉(三錢),枇杷露(一兩,調化溫服)

白話文:

桑葉(15克),連翹(15克),白杏仁(15克,去除尖端),朱茯苓(20克),牛蒡子(15克),銀花(15克),象貝(20克,去掉內臟),紫貝齒(35克,生研,先行煎煮),白蒺藜(20克,炒熟去除刺),赤芍(17.5克),竹茹(10克),冬瓜子(35克),加入玉樞丹粉(1克),紅靈丹粉(0.5克),澤瀉(15克),枇杷露(60毫升,溫熱服用)

,咳嗽不暢,舌黃不清,脈濡。宜宣泄上焦。

紫菀(一錢,炙),桔梗(七分),冬瓜子(七錢),竹茹(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生草(四分),白前(三錢五分),赤苓(三錢),象貝(四錢,去心),牛蒡子(三錢五分),桑葉(三錢五分),款冬花(三錢五分),加絲瓜絡(三錢五分)

白話文:

紫菀(6克,烤過)

桔梗(4.2克)

冬瓜子(42克)

竹茹(21克)

白杏仁(24克,去尖)

生草(2.4克)

白前(21克)

赤苓(18克)

象貝(24克,去心)

牛蒡子(21克)

桑葉(21克)

款冬花(21克)

絲瓜絡(21克)

,咳嗽咽癢,脈弦。宜宣暢肺氣。

紫菀(一錢,蜜炙),桑葉(三錢五分),冬瓜子(一兩),茯苓(四錢),白前(三錢五分),牛蒡(三錢),赤芍(三錢五分),枇杷露(一兩,溫服),款冬花(三錢五分,蜜炙),白杏仁(四錢,去尖),陳皮(一錢)

白話文:

  • 紫菀(1 錢,用蜂蜜炙烤過的)
  • 桑葉(3.5 錢)
  • 冬瓜子(1 兩)
  • 茯苓(4 錢)
  • 白前(3.5 錢)
  • 牛蒡(3 錢)
  • 赤芍(3.5 錢)
  • 枇杷露(1 兩,溫服)
  • 款冬花(3.5 錢,用蜂蜜炙烤過的)
  • 白杏仁(4 錢,去掉尖端)
  • 陳皮(1 錢)

,咳嗽漸止,腰痠肢酸,脈左軟、右微滑。宜即守前章進步。

桑白皮(三錢五分,蜜炙),代赭石(三錢,煅,先煎),川斷(二錢,鹽水炒),茯苓(四錢),白杏仁(四錢,去尖),生蛤殼(一兩,先煎),竹茹(三錢五分),沙苑子(三錢,鹽水炒),川貝(三錢,去心),款冬花(三錢五分,炙),陳皮(一錢)

白話文:

  • 桑白皮(21.25 克,用蜂蜜炙烤)

  • 代赭石(18 克,煅燒後,先煎)

  • 川斷(12 克,用鹽水炒)

  • 茯苓(24 克)

  • 白杏仁(24 克,去除尖端)

  • 生蛤殼(60 克,先煎)

  • 竹茹(21.25 克)

  • 沙苑子(18 克,用鹽水炒)

  • 川貝(18 克,去心)

  • 款冬花(21.25 克,炙烤)

  • 陳皮(6 克)

,咳嗽音啞,咽痛痰多噁心,脈弦數。陰薄火鬱,最防失血。

鮮沙參(四錢),桑白皮(三錢五分,蜜炙),竹茹(三錢五分),黛蛤散(七錢,絹包),桔梗(七分),地骨皮(三錢五分),白杏仁(三錢,去尖),楷杷露(一兩,溫服),生草(四分),蟬衣(四分),川貝(三錢,去心),冬瓜子(五錢),加朱燈芯(三分)

白話文:

鮮沙參(20公克)

桑白皮(17.5公克,用蜂蜜煎製)

竹茹(17.5公克)

黛蛤散(35公克,用紗布包起)

桔梗(3.5公克)

地骨皮(17.5公克)

白杏仁(15公克,去尖)

枇杷露(50毫升,溫服)

生草(2公克)

蟬衣(2公克)

川貝(15公克,去心)

冬瓜子(25公克)

加朱燈芯(1.5公克)

,哮喘稍愈,擬守前意增損。

桑白皮(三錢五分,蜜炙),全瓜蔞(四錢,切),白杏仁(四錢,去尖),冬瓜子(五錢),澤瀉(三錢),紫菀(三錢五分,蜜炙),薤白頭(三錢五分,去苗酒浸),象貝(四錢,去心),五加皮(三錢),款冬花(蜜炙),鹽半夏(三錢五分),竹茹(三錢),加生蛤殼(一兩,先煎)

白話文:

中醫古文:

桑白皮(三錢五分,蜜炙)

全瓜蔞(四錢,切)

白杏仁(四錢,去尖)

冬瓜子(五錢)

澤瀉(三錢)

紫菀(三錢五分,蜜炙)

薤白頭(三錢五分,去苗酒浸)

象貝(四錢,去心)

五加皮(三錢)

款冬花(蜜炙)

鹽半夏(三錢五分)

竹茹(三錢)

加生蛤殼(一兩,先煎)

桑白皮(18.5克,用蜂蜜炒製)

瓜蔞皮(21克,切片)

杏仁(21克,去尖)

冬瓜籽(26.5克)

澤瀉(18.5克)

紫苑花(18.5克,用蜂蜜炒製)

薤白頭(18.5克,去葉後浸泡在酒中)

海螺殼(21克,去心)

五加皮(18.5克)

款冬花(用蜂蜜炒製)

半夏(18.5克,用鹽處理)

竹茹(18.5克)

另加生蛤殼(53克,先熬煮)

寒熱得解,胸悶氣急,咳嗽不流利,脈濡,口乾膩。治在肺胃。

桑葉(三錢五分),紫菀(一錢,蜜炙),川石斛(四錢),滑石(四錢),白杏仁(四錢,去尖),枳殼(三錢五分),橘白(一錢),赤芍(三錢五分),象貝(四錢,去心),桔梗(七分),竹茹(三錢五分),青蒿子(三錢五分),加枇杷露(一兩,溫服)

白話文:

中醫古文:

桑葉(三錢五分),紫菀(一錢,蜜炙),川石斛(四錢),滑石(四錢),白杏仁(四錢,去尖),枳殼(三錢五分),橘白(一錢),赤芍(三錢五分),象貝(四錢,去心),桔梗(七分),竹茹(三錢五分),青蒿子(三錢五分),加枇杷露(一兩,溫服)

桑葉(10.5克),紫菀(3克,用蜂蜜炒過),川石斛(12克),滑石(12克),白杏仁(12克,去尖),枳殼(10.5克),橘子皮內白膜(3克),赤芍藥(10.5克),象牙貝殼(12克,去心),桔梗(2.1克),竹茹(10.5克),青蒿子(10.5克),加入枇杷露(30毫升,溫熱服用)

,咳嗽不已,夜臥尤咳,頭脹,胸肋痛,脈數右弦。防嗆甚見紅。

桑葉(三錢五分),紫菀(一錢,蜜炙),白蒺藜(四錢,炒去刺),滑石(四錢),白杏仁(四錢,去尖),冬瓜子(一兩),生石決明(一兩,先煎),鮮蘆根(一兩,去節),川貝(二錢,去心),白前(三錢五分),竹茹(二錢),川石斛(四錢),川通草(一錢)

白話文:

桑葉(21克),紫菀(6克,用蜂蜜炙烤過),白蒺藜(24克,炒熟後去掉刺),滑石(24克),白杏仁(24克,去尖),冬瓜子(60克),生石決明(60克,先煮),鮮蘆根(60克,去掉節),川貝(12克,去心),白前(21克),竹茹(12克),川石斛(24克),川通草(6克)

,咳嗽匝月不止,咽喉腫碎作痛,脈數。宜泄肺胃之邪熱。

桑葉(三錢),冬瓜子(七錢),澤瀉(三錢),鮮蘆根(一兩,去節),白杏仁(四錢,去尖),竹茹(三錢),連翹(三錢),黛蛤散(七錢,絹包),川貝(三錢,去心),知母(二錢),枇粑露(二兩,溫服)

白話文:

桑葉(15克),冬瓜子(35克),澤瀉(15克),新鮮蘆根(50克,去節),白杏仁(20克,去尖),竹茹(15克),連翹(15克),黛蛤散(35克,包裹在紗布中),川貝(15克,去心),知母(10克),枇杷露(100毫升,溫服)

左(正號壽翁下再有一方),咳嗽年餘,津液盡為痰濁,形瘦骨立,膚槁氣短,脈軟少神,且不調。病深矣,區區藥石,能有幾何力量。姑備方候高明酌用。

白話文:

左先生(字號壽翁,下邊還有一位患者),咳嗽一年多,體內津液都化成了濁痰,身體消瘦骨瘦如柴,皮膚乾枯氣息短促,脈搏虛弱而無力,且節律不整。病情已經很嚴重了,一般的藥物治療作用不大。先開個方子備用,請高明的醫生斟酌使用。

本體早經病乏,前日水瀉之後,正氣遂不充支持矣。此方須緩緩服之,俾氣能運藥。

潞黨參(三錢五分,直劈用鹽水炒),青鹽半夏,橘白,川石斛,肚坎臍(一條,須真道地者,溫水洗淨),帶皮茯苓,海浮石,蛤蚊(五分,去頭煎,用秋石四釐拌炙),制於術,加長鬚穀芽(三錢,絹包),生熟地(各二錢)

白話文:

潞黨參(3.5錢,切成細條狀,用鹽水炒過)

青鹽半夏

橘皮

川石斛

肚臍(一條,必須是真品,用溫水洗淨)

帶皮茯苓

海浮石

蛤蟆(5分,去頭煎,用秋石0.4克拌炙)

制何首烏

長鬚小麥芽(3錢,用絹布包起來)

生地、熟地(各2錢)

,童哮積久,大便溏泄。質小病深,理之不易。

蘇子(三錢五分),陳皮(一錢),茯苓(四錢),紫菀(三錢五分,蜜炙),干菖蒲(四分),澤瀉(三錢),白杏仁(三錢,去尖),象貝(四錢,去心),加漂白朮(三錢五分)

白話文:

蘇子(21公克),陳皮(6公克),茯苓(24公克),紫菀(21公克,用蜂蜜炙製),乾薑(2.4公克),澤瀉(18公克),杏仁(18公克,去除尖端),象貝(24公克,去除內臟),加上白朮(21公克)

(正號壽翁)據述病情,一無出入。咳嗽日久,津液耗燥殆淨。舍培補,別無善策。所詢洋參參鬚,儘可另服。

白話文:

(正號壽翁)所描述的病情,與我的診斷完全一致。咳嗽已經持續很久,體內的津液消耗殆盡。除了用藥物滋養身體外,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了。您詢問的西洋參鬚,可以另外服用。

潞黨參(三錢五分,直勢來炒),制於術(三錢五分),橘白(一錢),麥冬(三錢五分,去心),蛤蚧尾(一對,秋石五釐焙),青鹽半夏(三錢五分),北五味子(三分,鹽水炒),杜坎臍(一條,洗去垢),川石斛(四錢),加長鬚穀芽(五錢,炒,絹包)

白話文:

潞黨參(10.5 克,直接炒)

法半夏(10.5 克)

橘皮(3 克)

麥冬(10.5 克,去核)

蛤蚧尾(一對,用 1.5 克秋石焙炒)

青鹽半夏(10.5 克)

五味子(0.9 克,用鹽水炒)

杜仲根臍(一條,洗淨)

川石斛(12 克)

炒穀芽(15 克,炒熟,用絹布包裹)

,作寒發熱胸悶,咳嗽。濕熱為風邪所包。脈數不暢,宜透達宣泄。

淡豆豉(四錢),前胡(三錢五分),薄荷(七分,後下),飛滑石(四錢,包),青蒿子(三錢五分),牛蒡(三錢),連翹(三錢),赤苓(三錢),赤芍(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枳殼(三錢五分),澤瀉(三錢),加枇杷露(一兩,溫服)

白話文:

淡豆豉(20克),前胡(17.5克),薄荷(3.5克,後加),飛滑石(20克,包起來煎),青蒿子(17.5克),牛蒡(15克),連翹(15克),赤茯苓(15克),赤芍(17.5克),白杏仁(20克,去尖),枳殼(17.5克),澤瀉(15克),加上枇杷露(50毫升,溫服)

,痧回熱不退,咳嗽便溏。邪戀體乏,不可輕忽。

桑葉(三錢五分),淡芩(三錢五分,炒),白杏仁(三錢,去尖),茯苓(四錢,帶皮),丹皮(三錢五分),川石斛(四錢),象貝(四錢,去心),扁豆衣(三錢,炒),青蒿(二錢),赤芍(二錢),生蛤殼(一兩,先煎),生米仁(三錢),加枇杷露(一兩,溫服)

白話文:

桑葉(21克)淡芩(21克,炒過)白杏仁(18克,尖端去除)茯苓(24克,帶皮)丹皮(21克)川石斛(24克)象貝(24克,去除內臟)扁豆衣(18克,炒過)青蒿(12克)赤芍(12克)生蛤殼(60克,先煎)生米仁(18克) 加入 枇杷露(60毫升,溫服)

,因痰作咳,痰多神乏,脈軟弦細。桔槁已甚,理之不易。

蘇子(三錢五分),橘白(一錢),茯苓(四錢),生蛤殼(一兩,先煎),桑白皮(二錢,蜜水炙),鹽半夏(三錢五分),生草(四分),通草(一錢),款冬花(三錢五分,炙),竹茹(三錢五分,炒),海浮石(四錢,先煎),代赭石(四錢,先煎),加玉蝴蝶(三分)

白話文:

蘇子(10.5 克),橘子果皮(3 克),茯苓(12 克),生蛤蜊殼(30 克,先煎),桑白皮(6 克,用蜂蜜水烤製),半夏(10.5 克),生草(1.2 克),通草(3 克),款冬花(10.5 克,烤製),竹茹(10.5 克,炒製),海浮石(12 克,先煎),代赭石(12 克,先煎),玉蝴蝶(0.9 克)

,肺經伏熱,痰多而臭,咳嗽神乏,百節痛。防延肺痿,不可忽。

鮮沙參(五錢),桑白皮(二錢,蜜水炙),茯苓(四錢),甜瓜子(七錢),川貝(四錢,去心),竹茹(三錢),甘草節(四分),生米仁(三錢),黛蛤散(七錢,絹包),地骨皮(三錢五分),白杏仁(三錢,去尖),絲瓜絡(三錢五分),加鮮蘆根(一兩,去節)

白話文:

鮮沙參(25克),桑白皮(10克,用蜂蜜水炙過),茯苓(20克),甜瓜籽(35克),川貝(20克,去心),竹茹(15克),甘草節(2克),生米仁(15克),黛蛤散(35克,用絹布包覆),地骨皮(17.5克),白杏仁(15克,去尖),絲瓜絡(17.5克),另外加入鮮蘆根(50克,去節)

,咳嗽匝月不松,畏寒咽癢,宜宣泄肺氣,以達風溫。

蜜炙紫菀(一錢),前胡(三錢五分),桑葉(三錢五分),橘白(一錢),白杏仁(四錢,去尖),牛蒡(三錢),川石斛(四錢),竹茹(三錢五分),象貝(四錢,去心),冬瓜子(七錢),青蒿(三錢五分),生草(四分),加枇杷露(一兩,溫服)

白話文:

**蜜炙紫苑(0.3 克):**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前胡(1.05 克): 具有宣肺化痰、平喘的功效。

桑葉(1.05 克): 具有清熱瀉肺、止咳平喘的功效。

橘白(0.3 克): 具有理氣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白杏仁(1.2 克,去尖): 具有潤肺止咳、平喘的功效。

牛蒡(0.9 克): 具有清熱利咽、解毒散結的功效。

川石斛(1.2 克): 具有養陰清熱、生津止渴的功效。

竹茹(1.05 克): 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象貝(1.2 克,去心): 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冬瓜子(2.1 克): 具有清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青蒿(1.05 克): 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的功效。

生草(0.12 克): 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加枇杷露(30 毫升,溫服): 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

,熱旬日,咳嗽胸悶,脈數。邪滯交結,解散不易。

鮮桑葉(三錢),香青蒿(三錢),萊菔子(四錢,炒),川楝子(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研),秦艽(三錢),炙雞金(三錢,去垢),滑石(四錢),象貝(四錢,去心),赤芍(三錢),枳殼(三錢五分),通草(一錢),加枇杷露(一兩,溫服)

白話文:

鮮桑葉 (15 克)

香青蒿 (15 克)

萊菔子 (20 克,炒過)

川楝子 (17.5 克)

白杏仁 (20 克,去尖研碎)

秦艽 (15 克)

炙雞金 (15 克,去垢)

滑石 (20 克)

象貝 (20 克,去心)

赤芍 (15 克)

枳殼 (17.5 克)

通草 (5 克)

加入枇杷露 (50 毫升,溫服)

,腹痛、脹悶,咳逆,脈弦數。宜宣泄疏中。

蜜炙紫菀(一錢),枳殼(三錢五分),煅瓦楞粉(一兩,絹包),冬瓜子(七錢),白杏仁(四錢,去尖),桔梗(七分),炙雞金(三錢,去垢),赤苓(三錢),象貝(四錢,去心),沉香曲(三錢,絹包),蘇子(三錢五分),橘白(一錢),茯苓(四錢),生蛤殼(一兩,先煎),桑白皮(二錢,蜜水炙),鹽半夏(三錢五分),生草(四分),通草(一錢),款冬花(三錢五分,炙),竹茹(三錢五分,炒),海浮石(四錢),代赭石(四錢,先煎),加玉蝴蝶(三分)

白話文:

藥材:

  • 蜜炙紫菀:1 錢
  • 枳殼:3 錢 5 分
  • 煅瓦楞粉:1 兩(用絹包起來)
  • 冬瓜子:7 錢
  • 白杏仁:4 錢(去掉尖角)
  • 桔梗:7 分
  • 炙雞金:3 錢(去掉雜質)
  • 赤苓:3 錢
  • 象貝:4 錢(去掉內臟)
  • 沉香曲:3 錢(用絹包起來)
  • 蘇子:3 錢 5 分
  • 橘白:1 錢
  • 茯苓:4 錢
  • 生蛤殼:1 兩(先煎)
  • 桑白皮:2 錢(用蜜水炙)
  • 鹽半夏:3 錢 5 分
  • 生草:4 分
  • 通草:1 錢
  • 款冬花:3 錢 5 分(炙)
  • 竹茹:3 錢 5 分(炒)
  • 海浮石:4 錢
  • 代赭石:4 錢(先煎)
  • 玉蝴蝶:3 分

,腹痛、脹悶,咳逆,脈弦數。宜宣泄疏中。

蜜炙紫菀(一錢),枳殼(三錢五分),煅瓦楞粉(一兩,絹包),冬瓜子(七錢),白杏仁(四錢,去尖),桔梗(七分),炙雞金(三錢,去垢),赤苓(三錢),象貝(四錢,去心),沉香曲(三錢,絹包),大腹皮(三錢,洗),通草(一錢),加鮮佛手(三錢五分),生穀芽(五錢)

白話文:

蜜炙紫菀(6克)

枳殼 (21克) 煅瓦楞粉 (60克,用紗布包起來) 冬瓜子 (42克) 白杏仁 (24克,去尖) 桔梗 (4.2克) 炙雞金 (18克,去除雜質) 赤苓 (18克) 象貝 (24克,去除心臟) 沉香曲 (18克,用紗布包起來) 大腹皮 (18克,清洗過) 通草 (6克) 新鮮佛手 (21克) 生穀芽 (30克)

,脫力,咳嗽身熱,脈數。中挾風濕,延慮轉重。

桑葉(三錢),青蒿(二錢),枳殼(三錢五分),飛滑石(四錢),白杏仁(四錢,去尖),赤芍(二錢),冬瓜子(五錢),豬苓(三錢五分),象貝(四錢,去心),白蒺藜(四錢,炒去刺),牛蒡(三錢),澤瀉(三錢),加桑枝(一兩,切)

白話文:

桑葉 (15 克)

青蒿 (10 克)

枳殼 (17.5 克)

飛滑石 (20 克)

白杏仁 (20 克,去尖)

赤芍 (10 克)

冬瓜子 (25 克)

豬苓 (17.5 克)

象貝 (20 克,去內臟)

白蒺藜 (20 克,炒熟去刺)

牛蒡 (15 克)

澤瀉 (15 克)

加入桑枝 (50 克,切片)

,咳痰不流利,氣急腹脹,口苦,大便溏,噁心,脈左細、右弦。擬流利氣機,疏化痰濕。

蜜炙紫菀(三錢五分),款冬花(三錢五分),茯苓(四錢),代赭石(三錢,煅,先煎),橘白(一錢),白杏仁(四錢,去尖),生米仁(四錢),雞金(三錢,去垢炙),鹽半夏(二錢),赤芍(三錢五分),煅瓦楞殼(一兩,先煎),陳佛手(一錢),加炒穀芽(絹包,五錢)

白話文:

蜜餞紫菀(21公克),款冬花(21公克),茯苓(24公克),煅燒過的代赭石(18公克,先煎),橘皮(6公克),去尖的白杏仁(24公克),生米仁(24公克),去垢後炙過的雞內金(18公克),鹽半夏(12公克),赤芍(21公克),煅燒過的瓦楞殼(60公克,先煎),陳年佛手(6公克),加入炒過的穀芽(以布包起來,30公克)

,咳嗽腰脅痛,身熱神蒙糊語,正不勝病,防厥。脈弦,舌黃。不易為力。

桑葉(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絲瓜絡(三錢),川石斛(四錢),前胡(三錢五分),象貝(四錢,去心),紫貝齒(一兩,先煎),赤苓(四錢,辰拌),牛蒡(三錢),赤芍(三錢五分),朱連翹(三錢),通草(一錢)

白話文:

桑葉(17.5 克),白杏仁(20 克,去尖端),絲瓜絡(15 克),川石斛(20 克),前胡(17.5 克),象貝(20 克,去心),紫貝齒(50 克,先煎),赤苓(20 克,用辰砂混合),牛蒡(15 克),赤芍(17.5 克),朱連翹(15 克),通草(5 克)

,咳嗽半年餘,音閃吐痰沫,咽癢。邪戀肺傷,理之不易。

紫菀(一錢,炙),橘白(一錢),冬瓜子(一兩),款冬花(三錢五分,炙),白杏仁(四錢,去尖),茯苓(四錢),生蛤殼(一兩,先煎),玉蝴蝶(三分),象貝(四錢,去心),生米仁(四錢),生草(四分),絲瓜絡(三錢五分)

白話文:

紫菀(1錢,用火炙一下)

白橘皮(1錢)

冬瓜子(1兩)

款冬花(3錢5分,用火炙一下)

白杏仁(4錢,去尖)

茯苓(4錢)

生蛤殼(1兩,先煎一下)

玉蝴蝶(3分)

象貝(4錢,去心)

生米仁(4錢)

生草(4分)

絲瓜絡(3錢5分)

,咳嗽痰多,便泄少納,脈細。肺脾同病,理之不易。

南沙參(三錢),懷山藥(四錢),原金斛(三錢),功勞子(三錢),川貝(三錢,去心),茯苓(五錢),淡天冬(三錢五分,米炒),滑石(四錢),黛蛤散(七錢,絹包),扁豆衣(四錢),川通草(一錢),淡芩(一錢)

白話文:

南沙參(15克)

懷山藥(20克)

原金斛(15克)

功勞子(15克)

川貝(15克,去心)

茯苓(25克)

淡天冬(17.5克,炒熟)

滑石(20克)

黛蛤散(35克,用紗布包起)

扁豆衣(20克)

川通草(5克)

淡芩(5克)

,宿哮根深,適有感冒,脈弦。宜宣泄肺氣。

瓜蔞皮(三錢,切炒),紫菀(三錢五分,蜜炙),茯苓(四錢),豬苓(三錢五分),薤白頭(三錢五分,去苗酒浸),款冬花(三錢五分,蜜炙),象貝(四錢,去心),澤瀉(三錢),法半夏(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煅瓦楞殼(一兩,先煎),絲瓜絡(三錢五分)

白話文:

  • 絲瓜皮(30克,切碎後炒熟)
  • 紫菀(35克,用蜂蜜浸泡後烘乾)
  • 茯苓(40克)
  • 豬苓(35克)
  • 薤白(35克,去除嫩芽,用酒浸泡)
  • 款冬花(35克,用蜂蜜浸泡後烘乾)
  • 象貝(40克,去除內臟)
  • 澤瀉(30克)
  • 法半夏(35克)
  • 白杏仁(40克,去除尖端)
  • 煅燒過的瓦楞貝殼(100克,先煎煮)
  • 絲瓜絡(35克)

,咳嗽腹滿,面浮足腫,瘕逆,脈細數。肺脾同病,理之棘手。

杜藿梗(三錢五分),炙雞金(三錢,去垢),象貝(四錢,去心),豬苓(三錢五分),煨木香(五分),大腹皮(三錢,洗),款冬花(三錢五分),澤瀉(三錢),六曲(三錢,炒),五加皮(三錢五分),沉香櫞(三錢五分),生穀芽(五錢,絹包),加陳麥柴(三錢、),白麻骨(一兩,二味煎湯代水)

白話文:

杜藿梗(21.3克),炙過的雞內金(18.0克,去除污垢),象貝(24.0克,去除象貝的內臟),豬苓(21.3克),煨過的木香(3.0克),洗淨的大腹皮(18.0克),款冬花(21.3克),澤瀉(18.0克),炒過的六曲(18.0克),五加皮(21.3克),沉香(21.3克),生穀芽(30.0克,用絹布包裹),加入陳麥柴(18.0克),白麻骨(60.0克,以上兩味煎煮取湯汁代替水)

,咳嗽久不止,氣急痰薄,脈弦。病道深遠,理之不易。

歸身(三錢五分,土炒),白杏仁(四錢,去尖),茯苓(四錢),青蒿子(三錢五分),款冬花(三錢五分,炙),象貝(四錢,去心),生米仁(四錢),赤芍(三錢五分),紫菀(一錢,炙),冬瓜子(七錢),生蛤殼(一兩,先煎),枇杷露(一兩,溫服)

白話文:

歸身(21克,用土炒過),白杏仁(24克,去掉尖部),茯苓(24克),青蒿子(21克),款冬花(21克,炙過),象貝(24克,去掉內臟),生米仁(24克),赤芍(21克),紫菀(6克,炙過),冬瓜子(42克),生蛤殼(60克,先煎),枇杷露(60克,溫服)

,氣急乾咳,夜不安寐,脈軟弦。當鎮肝泄肺。

紫菀(三錢五分,蜜炙),生蛤殼(一兩,先煎),冬桑葉(三錢五分),茯苓(四錢),白杏仁(四錢,去尖),代赭石(四錢,煅,先煎),絲瓜絡(二錢),通草(一錢),象貝(四錢,去心),冬瓜子(一兩),竹茹(二錢),枇杷露(一兩,沖服)

白話文:

紫菀 (21 克,用蜂蜜炙過)

生蛤殼 (60 克,先煎)

冬桑葉 (21 克)

茯苓 (24 克)

白杏仁 (24 克,去尖)

代赭石 (24 克,煅燒過,先煎)

絲瓜絡 (12 克)

通草 (6 克)

象貝 (24 克,去中心)

冬瓜子 (60 克)

竹茹 (12 克)

枇杷露 (60 克,用開水沖服)

,勞乏之後,乾咳吃力,脈細數。內熱,延防失血。

鮮桑葉(三錢),黛蛤散(七錢,絹包),絲瓜絡(二錢),玉蝴蝶(二分),白杏仁(四錢,去尖),橘白(一錢),蜜炙紫菀(一錢),枇杷露(一兩,溫服),川貝(三錢,去心),生草(四分),青蒿子(三錢五分)

白話文:

新鮮桑葉(15克)

生石膏研成的黛蛤散(35克,用紗布包紮)

絲瓜絡(10克)

百合(1克)

去尖的白杏仁(20克)

陳皮(5克)

甘草炙過的紫菀(5克)

枇杷膏(50克,溫服)

去心川貝(15克)

半夏(2克)

青蒿子(17.5克)

,咳嗽腹滿,面浮足腫,腹瘕脹逆,脈左細、右弦。肺脾交病,理之不易。

制川樸(七分),冬瓜子(五錢),沉香曲(三錢,絹),車前子(四錢,炒絹包),白杏仁(四錢,去尖),五加皮(三錢),川楝子(三錢五分,炒),陳麥柴(三錢),大腹皮(四錢,洗),炙雞金(四錢,去垢),延胡索(醋炒,三錢五分),白麻骨

白話文:

  • 蒼朮(半兩)
  • 冬瓜子(五錢)
  • 沉香木(三錢,用絹包)
  • 車前子(四錢,炒過,用絹包)
  • 白杏仁(四錢,去尖)
  • 五加皮(三錢)
  • 川楝子(三錢五分,炒過)
  • 麥梗(三錢)
  • 大腹皮(四錢,洗淨)
  • 雞內金(四錢,去污)
  • 延胡索(用醋炒,三錢五分)
  • 白麻梗

,風熱襲肺,咳嗽復發,脈微數。宜輕清泄化。

冬桑葉(三錢五分),生蛤殼(一兩,先煎),冬瓜子(一兩),款冬花(三錢五分,炙),白杏仁(四錢,去尖),橘白(一錢),茯苓(四錢),生米仁(三錢),川貝(二錢,去心),生草(四分),白前(三錢五分)

白話文:

冬桑葉(10 克),生蛤蜊殼(30 克,先煎),冬瓜子(30 克),款冬花(10 克,炒制),白杏仁(12 克,去尖),橘皮(3 克),茯苓(12 克),生糙米(9 克),川貝(6 克,去心),生石膏(1.2 克),白前(10 克)

,多年咳嗽,邇來轉甚,胸悶,脈左細、右軟弦。宜泄肺寬中。

款冬花(二錢,炙),紫菀(三錢五分,炙),白芥子(一錢),絲瓜絡(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陳皮(一錢),萊菔子(四錢,炒),薤白頭(三錢五分,去苗酒浸),象貝(四錢,去心),枳殼(三錢五分),茯苓(四錢,帶皮),瓜蔞皮(四錢,切),加廣鬱金(三錢五分,切)

白話文:

材料:

  • 款冬花:2 錢(先炒過)
  • 紫菀:3.5 錢(先炒過)
  • 白芥子:1 錢
  • 絲瓜絡:3.5 錢
  • 白杏仁:4 錢(去掉尖頭)
  • 陳皮:1 錢
  • 萊菔子:4 錢(先炒過)
  • 薤白頭:3.5 錢(去掉葉子,用酒浸泡)
  • 象貝:4 錢(去掉內臟)
  • 枳殼:3.5 錢
  • 茯苓:4 錢(帶皮)
  • 瓜蔞皮:4 錢(切成小塊)
  • 廣鬱金:3.5 錢(切成小塊)

,咳嗽積久,甚則嘔吐痰沫,脈軟滑。治在肺胃。

瓜蔞皮(四錢,切),陳皮(一錢),款冬花(三錢,炙),絲瓜絡(三錢五分),薤白頭(三錢五分,去苗酒浸),白杏仁(四錢,去尖),生米仁(四錢),川斷(三錢,鹽水炒),法半夏(三錢五分),冬瓜子(五錢),茯苓(四錢),澤瀉(三錢五分),加煅瓦楞殼(一兩,杵)

白話文:

絲瓜皮(40 克,切片),陳皮(10 克),款冬花(30 克,烘烤),絲瓜絡(35 克),薤白根(35 克,去除根須,用米酒浸泡),白杏仁(40 克,去尖),生米仁(40 克),川斷(30 克,用鹽水炒制),法半夏(35 克),冬瓜子(50 克),茯苓(40 克),澤瀉(35 克),另加瓦楞殼(120 克,研磨)

,童哮,近日咳甚,痰中稍帶紅色,脈數。內熱。宜清潤肺胃。

桑白皮(二錢,蜜水炙),白杏仁(四錢,去尖),生甘草(五分),白前(三錢五分),款冬花(三錢五分,蜜水炙),象貝(四錢,去心),絲瓜絡(二錢,炒),茯苓(四錢),黛蛤散(七錢,絹包),冬瓜子(七錢),竹茹(三錢),枇杷露(一兩,溫服)

白話文:

桑白皮(3 克,用蜂蜜水炙烤)

白杏仁(6 克,去尖)

生甘草(0.8 克)

白前(5 克)

款冬花(5 克,用蜂蜜水炙烤)

象貝(6 克,去心)

絲瓜絡(3 克,炒過)

茯苓(6 克)

黛蛤粉(10 克,用紗布包起)

冬瓜子(10 克)

竹茹(4.5 克)

枇杷膏(15 克,溫熱服用)

,肺主氣,其狀如鍾。肺氣失宣,鼻塞咽癢,咳窒、痰吐不利,音啞,脈數。當作金實無聲治。

紫菀(一錢),瓜蔞皮(四錢,切),生蛤殼(一兩,先煎),枳殼(三錢五分),白前(三錢五分),苦杏仁(五錢,去尖),冬瓜子(七錢),桔梗(四分),款冬花(三錢,炙),象貝(五錢,去心),竹茹(三錢五分),生草(二分),加牛蒡子(三錢)

白話文:

紫苑(5 克),瓜皮(20 克,切片),生蛤蜊殼(50 克,先煎),枳殼(17.5 克),白前(17.5 克),苦杏仁(25 克,去尖),冬瓜子(35 克),桔梗(2 克),款冬花(15 克,炙),象牙貝(25 克,去心),竹茹(17.5 克),生草(1 克),另加牛蒡子(15 克)

,溫邪為風所束,頭脹鼻塞,咳嗽吐痰不利,脈數。當從上焦宣泄。

蘇葉(一錢),紫菀(一錢,炙),前胡(三錢五分),赤芍(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枳殼(三錢五分),白前(三錢五分),絲瓜絡(三錢),象貝(四錢,去心),桔梗(五分),冬瓜子(一兩),桑枝(一兩)

白話文:

蘇葉(5克),紫菀(5克,炒過),前胡(17.5克),赤芍(17.5克),白杏仁(20克,去尖),枳殼(17.5克),白前(17.5克),絲瓜絡(15克),象貝(20克,去中心),桔梗(2.5克),冬瓜子(50克),桑枝(50克)

,咳嗽交四日,黃痰白沫並吐,氣急肌灼,脈濡。枯瘦已甚,理之不易。

鮮沙參(五錢,打),青蒿子(三錢五分),黛蛤散(一兩,絹包),絲瓜絡(三錢五分),川貝(三錢,去心),功勞葉(三錢五分),橘白(一錢),茯苓(四錢),鹽半夏(三錢五分),冬瓜子(三錢五分),竹茹(三錢),甘草(七分),加玉蝴蝶(三分),鮮蘆根(二兩,去節)

白話文:

鮮沙參(25克,搗碎),青蒿子(17.5克),黛蛤粉(50克,用絹布包裹),絲瓜絡(17.5克),川貝(15克,去心),功勞葉(17.5克),橘皮(5克),茯苓(20克),半夏(17.5克,用鹽水泡過),冬瓜子(17.5克),竹茹(15克),甘草(3.5克),加入玉蝴蝶(1.5克),鮮蘆根(100克,去掉節)

,哮咳五年未發,近又喘急不已,痰沫臥醒後痰濁較濃,舌薄白,脈弦數。防喘塞生波。

蘇子(三錢,鹽水炒),歸身(三錢五分),海蛤殼(一兩,杵,先煎),茯苓(四錢),款冬花(三錢,炙),象貝(四錢,去心),冬瓜子(一兩),生米仁(四錢),白杏仁(四錢,去尖),鹽半夏(三錢),白石英(四錢,煅,先煎),玉蝴蝶(三分),加保金丸(一錢,絹包)

白話文:

炒過的蘇子(3錢,用鹽水炒)

歸身(3.5錢)

搗碎的海蛤殼(1兩,先煎煮)

茯苓(4錢)

炙烤過的款冬花(3錢)

去芯的象貝(4錢)

冬瓜子(1兩)

生米仁(4錢)

去尖的白杏仁(4錢)

鹽半夏(3錢)

煅燒過的白石英(4錢,先煎煮)

玉蝴蝶(0.3錢)

包在絹布中的加保金丸(1錢)

,溫邪包裹肺氣,咽間哮緊,音啞極,舌白口膩,畏寒。經曰:形寒寒飲則傷肺,以肺惡寒也。擬宗六安煎法治之。

白話文:

現在這種情況是,溫熱邪氣侵襲肺臟,導致喉嚨氣管狹窄、聲音極度嘶啞,舌苔白厚、口中有黏液,還怕冷。醫經上說:形體受寒,寒邪飲入就會損傷肺臟,因為肺臟最怕寒邪。擬用「宗六安煎」的方法來治療。

蘇葉(一錢),蟬衣(七分,去足),陳皮(一錢),生米仁(三錢),白杏仁(四錢,去尖),牛蒡(三錢),宋半夏(三錢五分),冬瓜子(五錢),象貝(四錢,去心),赤芍(三錢),生蛤殼(一兩,先煎),通草(一錢),加紫菀(一錢,生)

白話文:

蘇葉:1錢

蟬蛻:7分(去掉腳)

陳皮:1錢

生米仁:3錢

白杏仁:4錢(去掉尖端)

牛蒡:3錢

蒼朮:3錢5分

冬瓜子:5錢

象貝:4錢(去掉內臟)

赤芍:3錢

生蛤殼:1兩(先煎)

通草:1錢

紫菀:1錢(生用)

,至夜少寐,氣急、晨咳嗽舌乾,脈左弦、右數。宜從陰引陽法。

元參,淮小麥,抱木茯神,懷山藥,川石斛,白芍,川貝,淡天冬,石決明,炒香棗仁,桑麻丸,夜合花,首烏藤,知母

白話文:

元參:一種草藥,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

淮小麥 :一種小麥,具有滋補氣血的功效。 抱木茯神 :一種茯苓,具有安神健腦的功效。 懷山藥 :一種山藥,具有補脾益肺的功效。 川石斛 :一種石斛蘭,具有滋陰生津的功效。 白芍 :一種芍藥,具有養血柔肝的功效。 川貝 :一種貝母,具有清熱潤肺化痰的功效。 淡天冬 :一種天冬,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的功效。 石決明 :一種決明子,具有清熱明目的功效。 炒香棗仁 :一種酸棗仁,經過炒制後具有安神助眠的功效。 桑麻丸 :一種由桑葉和芝麻製成的丸劑,具有補肝養腎的功效。 夜合花 :一種夜來香,具有清熱利尿的功效。 首烏藤 :一種何首烏的藤蔓,具有補益腎氣的功效。 知母 :一種知母,具有滋陰清熱的功效。

,表熱一候,氣急咳嗽,胸悶腹膨,便溏溲少。質小防熱甚厥閉,無忽。

淡豆豉(三錢),白杏仁(四錢),枳殼(三錢五分),紫貝齒(一兩,先煎),前胡(三錢五分),象貝(四錢),六曲(四錢),鉤勾(三錢),牛蒡(三錢),山慈姑(七分),青皮(三錢五分),枇杷露(一兩,溫服)

白話文:

  • 淡豆豉(15克)
  • 白杏仁(20克)
  • 枳殼(17.5克)
  • 紫貝母(50克,先煎)
  • 前胡(17.5克)
  • 象貝(20克)
  • 六曲(20克)
  • 鉤勾(15克)
  • 牛蒡(15克)
  • 山慈姑(3.5克)
  • 青皮(17.5克)
  • 枇杷露(50克,溫服)

,頭脹咳嗽,兩腿痠,胸悶,脈數。宜表裡兩治。

蔓荊子,枳殼,生米仁,鮮佩蘭,白蒺藜,白杏仁,蘇梗,澤瀉,煨天麻,象貝,赤芍,桑枝

白話文:

蔓荊子:治療陰虛發熱

枳殼:緩解氣滯、消食化積

生米仁:養心安神、滋陰潤燥

鮮佩蘭:清熱解毒、利尿通淋

白蒺藜:平肝清熱、鎮靜安神

白杏仁:潤肺止咳、平喘化痰

蘇梗:理氣解鬱、化痰止咳

澤瀉:利尿消腫、清熱利濕

煨天麻:平肝熄風、鎮靜安神

象貝:滋陰潤肺、清熱化痰

赤芍:活血化瘀、清熱解毒

桑枝:疏風清熱、解肌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