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滄洲醫案》~ 帝案(曹滄洲醫案真本) (1)

回本書目錄

帝案(曹滄洲醫案真本) (1)

1. 帝案(曹滄洲醫案真本)

光緒皇上病。吾師與蓮舫陳君同看。議方。

九月初七日請得

皇上脈左三部靜細,右動按仍弦、滑數。雖諸恙見成(減),而中焦消化甚遲。清濁相干,脘宇滿悶,腹響始通大便,干稀不定,干則降濁,稀則氣陷不和,以致神倦色㿠,頭愈發眩,足愈無力,必得坐立移動,肢體痠軟稍和,仍少寐,口濁咳嗽,惡寒脅痛,左右串作。以脈合證,訪金匱之法,以飲食消息之,則藥餌可以間服。伏乞聖裁。

白話文:

皇上左邊脈象平靜細微,右邊脈象跳動,按壓後仍為弦脈、滑脈且速度較快。雖然各種症狀已見好轉,但中焦運化消化仍然很慢。體內清濁之氣相混,胸腹脹滿、腹中雷鳴,大便剛開始通暢,但時而乾燥時而稀軟,乾燥時會導致濁氣下降,稀軟時會導致氣機下陷失和,從而導致精神疲倦、面色暗黑,頭暈愈發嚴重,足部愈發無力,必須不停地坐立活動,才能緩解四肢酸軟,但仍不易入睡,口中有黏濁物、咳嗽,畏寒、肋部疼痛,左右串連發作。結合脈象和症狀,參照《金匱要略》的方法,通過飲食調理,就可以間斷性地服用藥物。懇請陛下裁決。

西綿耆(二錢,防風七分同搗),天生於術(三錢五分,枳殼五分同炒),引用煨姜(二小片),酒炒歸身(三錢五分),生白芍(三錢五分),紅棗(三枚),金石斛(二錢),炒神麯(二錢)

白話文:

  • 西洋參 (2 錢,與防風 0.7 錢一起搗碎)
  • 天生術 (3.5 錢,與枳殼 0.5 錢一起炒)
  • 煨過的薑 (2 小片)
  • 酒炒歸身 (3.5 錢)
  • 生白芍 (3.5 錢)
  • 紅棗 (3 顆)
  • 金石斛 (2 錢)
  • 炒神曲 (2 錢)

九月初八日請得

皇上脈,左右靜軟,寸關尺三部一律平和。按症體虛,藥久未能復元。疊奉聖躬病單,原委分明,始知藥有偏弊,中氣反困。照金匱飲食消息之義,似乎和宜。謹擬固表和中,以備聖裁。

白話文:

皇上的脈象,左右兩邊都比較平穩,寸、關、尺三部也都平和。根據您的症狀,判斷身體虛弱,服用藥物後長時間未能恢復。連續收到您對病情的報告,瞭解到病情的來龍去脈,才發現所服藥物有偏頗,導致中氣受阻。根據《金匱要略》關於飲食調理的原則,似乎應該進行調理。現謹提出固護表氣、調和中氣的治療方案,以供聖上裁奪。

西耆皮(三錢五分),炒建曲(二錢),辰茯神(三錢),杭菊(一錢),防風(七分),白芍(三錢五分),引用紅棗(三枚),生薑(一片)

白話文:

西紅柿皮(3錢5分)

炒麥芽(2錢)

茯神(3錢)

杭菊花(1錢)

防風(7分)

白芍(3錢5分)

紅棗(3顆)

生薑(1片)

九月初九日請得

皇上脈兩手仍然細軟,右關微見數象。大約天氣陽不得潛藏,背足俱為痠痛,咳俱為痠痛,咳嗽不平,更牽引胸脅為痛。兩日停藥,寢食尚好,寒熱不發,諸恙有減無增。謹擬肝肺兩和調理。

白話文:

皇上雙手脈象仍顯細軟,右手關脈微微浮現脈數。可能是因為天氣因素,陽氣無法潛藏,導致背部、足部感到痠痛;咳嗽也不平順,還牽連到胸部和脅部疼痛。停藥兩日後,睡眠和飲食狀況尚好,沒有出現寒熱,其他不適症狀也有所減輕。根據脈象,建議調理肝肺,使兩者和諧。

西耆皮(三錢五分),杭菊花(一錢),酒炒歸身(三錢五分),川貝母(二錢,去心),氣滯(三錢,去皮尖,研),白芍(三錢五分),引用紅棗(三枚),枇杷葉(三片,去毛筋,蜜炙)

白話文:

  • 西洋參皮(3.5錢)
  • 杭白菊(1錢)
  • 炒黃芪(3.5錢)
  • 川貝母(2錢,去心)
  • 氣滯草(3錢,去皮尖,研磨)
  • 白芍(3.5錢)
  • 紅棗(3枚)
  • 枇杷葉(3片,去毛筋,蜜餞)

九月初十請得

皇上脈細而帶數,左甚於右。病虛,火浮上則陽不潛藏,下焦虛而不固,遺泄復發。亦屬陰虧所致。尚頭眩耳鳴,腦蒙發響,咳嗽頻作,胸背牽引作痛,行動費力,夜睡微汗七日未發寒熱,四日未曾復藥,諸恙有減無增。可見多藥,卻有偏勝,惟原虛,不能不為調攝。仿徐洄溪食頤養法。恭呈聖裁。

白話文:

皇上的脈搏細而數,左邊比右邊嚴重。病症虛弱,虛火上浮,導致陽氣無法潛藏。下焦虛弱而不穩固,遺尿問題復發。這是陰氣虧損造成的。還伴有頭暈耳鳴,腦袋昏沉發響,咳嗽頻繁,胸背牽引疼痛,行動不易,夜間盜汗,七天以來沒有出現發冷發熱的症狀,四天以來沒有服藥,各個症狀都有所減輕,沒有加重。由此可見,用藥過多,但卻有偏勝之處,因為原本虛弱,不得不進行調理。效仿徐洄溪的食頤養法。恭請聖上裁決。

芡實(三十枚),甜杏仁(三十粒,去皮尖)

二味浸透,搗爛成漿酪,少和冰糖,適口為度。

九月十一日請得

皇上脈左右各部均見靜軟。諸恙亦見向安,連日天氣和暖,形寒惡風均得減輕,虛陽亦能潛藏;惟肝尚為升,肺少下降,咳嗽略為見緊,耳鳴頭響,口渴難寐,脅痛肢酸,運食尚遲,以冀由漸而平。謹擬服食調理,亦能關涉諸病法。恭呈聖裁。

白話文:

皇帝的脈搏左右兩部位都比較平緩柔軟。各種症狀都向好的方向發展,最近天氣溫暖,怕冷怕風的症狀都減輕了,浮陽的症狀也得以隱藏。但是肝臟還是有點上揚,肺部下降的力度還不夠,咳嗽加重了一點,耳鳴、頭暈、口渴、失眠、肋痛和四肢痠痛的症狀仍在,飲食消化得還比較慢。希望能逐漸恢復平穩。謹慎地提出服藥調養的建議,這些方法可以兼顧各個病症。恭請聖上裁決。

核桃肉(二枚,去淨衣),甜杏仁(三十粒,去皮尖),芡實(三十粒)

三味搗爛,和開水,並和再研。以絹濾清,燉開酌加冰糖。以適口為度。

九月十二日請得

皇上脈左三部仍然細軟,右寸關弦浮。脾失健運,肝肺又有薄感。昨午腹痛,溏瀉而兼糟粕,牽連諸恙,肢體痠軟,脅背串痛,乏力軟弱,惟咳嗽頻。即屬肝肺升降失司,脾土不能生金。謹擬調中和表,預防天涼寒暖反復。恭請聖裁。

白話文:

皇上的脈象左右三部仍然細軟,右側寸、關部位弦脈浮起。脾臟功能失常,肝肺也受到輕微影響。昨天中午腹痛,大便稀軟且夾雜食物殘渣,引發全身各種症狀。四肢痠軟,兩脅和背部串痛,疲乏無力,只有咳嗽頻繁。這表明肝肺升降失調,脾土不能生金。謹慎地規劃調養氣血、溫煦身體的藥方,預防天氣轉涼時寒暖交替。恭請聖上示下。

西耆皮(三錢五分),橘絡(七分),川貝(三錢五分,去心),雲茯苓(三錢),半夏曲(一錢),炒穀芽(一錢五分),引用紅棗(三枚),生薑(一小片)

白話文:

  • 山楂皮(21.25 公克)
  • 橘子果肉脈絡(4.2 公克)
  • 川貝母(21.25 公克,去心)
  • 雲茯苓(18 公克)
  • 半夏(6 公克,炮製成半夏曲)
  • 炒過的麥芽(9 公克)
  • 紅棗(3 枚)
  • 生薑(一小片)

以下吾師立方。

三月初八日請得

皇上脈左弦細,為水不涵木,木火上升之象;右細數,系脾運不健,濕熱下走之徵;木火上升,則右耳作堵,聞聲不甚清楚;脾濕下走,則氣腫作痛,食下運化遲鈍。謹擬泄化分利,疏運為法。

白話文:

皇上的脈搏左邊脈象細而有力,這是因為水不能涵養木,導致木火上升。右邊脈象細而快,這是因為脾胃功能失常,濕熱下降。

木火上升,導致右耳堵塞,聽力下降;脾濕下走,導致氣腫疼痛,食物消化緩慢。

因此,建議採取瀉法化解、疏通運化的治療方案。

桑葉(一錢),五加皮(三錢五分),生白芍(三錢五分),石決明(一錢五分,鹽水煅),杭甘菊(一錢,稍炒),帶皮苓(三錢),引用炒穀芽(四錢,絹包),橘白(七分)

白話文:

冬桑葉(6克)

五加皮(18克)

白芍(18克)

石決明(8克,用鹽水炒過)

杭菊花(6克,略炒)

茯苓連皮(18克)

炒穀芽(24克,用紗布包起)

橘皮(4克)

三月初九請得

皇上脈左細弱帶弦,右細軟微數。右耳鳴響作堵,左足跟微腫作痛,飲食下行遲慢。良由營虛水虧,肝少滋養,氣火未能下潛;脾虛氣弱,轉輸窒滯,濕熱遂致停頓。調理之法,寒涼則礙脾運,溫燥易擾肝陽。謹擬潛陽疏利,以復肝脾升降運融之常。

白話文:

皇上脈象:左手脈細弱,帶有弦象;右手脈細軟,稍快。右耳鳴響,如同堵塞;左腳腳跟微腫,疼痛。飲食下嚥緩慢。

產生這些症狀的原因是:營血虛弱,津液不足,肝臟失於滋養,氣火無法下行;脾氣虛弱,轉運失常,濕熱因此停滯。

調理的方法:如果使用寒涼藥物,會阻礙脾胃運化;使用溫熱燥性藥物,容易擾動肝陽。謹慎地採用疏導陽氣、宣暢氣機的方法,讓肝脾氣血升降運行恢復正常。

鱉甲心(三錢),雲茯苓(三錢),石決明(四錢,鹽水煅,先煎),粉萆薢(三錢),新會皮(七分),飛辰砂(三分),鹽半夏(三錢五分),引用杭甘菊(一錢,去蒂),炒穀芽(四錢,絹包)

白話文:

材料:

  • 鱉甲心 3 錢
  • 雲茯苓 3 錢
  • 石決明 4 錢(用鹽水炒過,先煎)
  • 粉萆薢 3 錢
  • 新會皮 7 分
  • 飛辰砂 3 分
  • 鹽半夏 3 錢 5 分
  • 杭甘菊(去掉蒂)1 錢
  • 炒穀芽 4 錢(用絹布包起來)

三月初十日請得

皇上脈左細軟之中仍帶弦象,右軟,按久略有數狀。是陰分不充,肝火不潛,脾運遲鈍,濕隨氣滯之證。火浮所以耳鳴作堵,濕滯所以足跟痛,運化不能流利。推致病之由,當在腎陰不足,脾陽不振而論。積根源遠,專務治標無益也。謹擬滋腎以柔肝,醒脾以化濕。恭呈聖裁。

白話文:

皇上的脈象:左側細軟中帶有弦勁,右側軟弱,按壓時間久一點會有脈搏跳動的現象。這是陰分不足、肝火不藏、脾胃運化遲緩、濕氣隨著氣血淤滯的症狀。肝火上浮導致耳鳴和耳道堵塞,濕氣淤滯導致腳後跟疼痛,運化功能不暢。從病因上分析,應該是由於腎陰不足、脾陽虛弱導致的。病根深遠,只治療表面的症狀沒有用。謹慎地提出滋養腎陰以柔肝、醒脾以化濕的治療方案。恭請聖上裁決。

龜腹板(三錢,水炙),青鹽半夏(三錢五分),橘白(一錢),雲茯苓(四錢,北辰砂三分拌),白芍(三錢五分),海蛤粉(三錢,絹包),引用炒穀芽(四錢,絹包)

白話文:

龜腹板(三錢,用鹽水烤製)

青鹽半夏(三錢五分)

橘皮(一錢)

雲茯苓(四錢,拌入三分北辰砂)

白芍(三錢五分)

海蛤粉(三錢,用絹布包裹)

引用炒穀芽(四錢,用絹布包裹)

三月十一日請得

皇上脈左關細弦,右關微數,餘部均細。右耳鳴響作堵,左足跟熱痛連及足背,右腋間及腹中時覺竄痛,腰脊間或刺痛,飲食消化不速,頭暈,屢有小泡。以脈和證,為水虧火浮,濕鬱化熱之象。謹擬上泄浮火,下利二便,使可水升火降,濕化氣順。以備聖裁。

白話文:

皇上的脈搏左關脈細弱,右關脈微弱且稍快,其餘脈搏皆細弱。右耳轟鳴作響,似有堵塞感,左腳後跟疼痛發熱,延伸至腳背,右腋下和腹部時常感到竄痛,腰脊間偶爾刺痛,飲食消化較慢,頭暈,反覆出現小水泡。綜合脈象和症狀,判斷為水液虧虛,陽火上浮,濕氣鬱積化熱。謹擬治療方案:上方祛除上浮陽火,下方利二便,使水液上行,陽火下降,濕氣化解,氣機通順。以備皇上聖裁。

元參(三錢五分,水飛辰砂三分拌),柏子仁(三錢,去油),杭甘菊(一錢,去蒂),引用川斷(三錢五分,鹽水炒),橘絡(七分),生蛤殼(一錢五分,杵),赤芍(三錢五分),炒穀芽(一錢五分,絹包)

白話文:

元參(17.5克,與0.9克水飛辰砂混合)

柏子仁(15克,去油)

杭白菊(5克,去花托)

川斷(17.5克,鹽水炒)

橘絡(3.5克)

生蛤殼(7.5克,研磨成粉)

赤芍(17.5克)

炒穀芽(7.5克,用紗布包好)

三月十二日請得

皇上脈左弦象稍加,右脈尚帶微數,按久均細而少力。兩耳鳴響,右耳作堵,左足背癰勢較輕,跟間依然熱痛。經曰:腎開竅於耳。足跟為腎虧,則火浮,陰虛則濕阻,濕火相博,熱象漸來。謹擬標治。以期火潛濕化。

白話文:

皇上的脈象左側搏動緩慢,力量稍加,右側脈象略微頻數,按壓時間一久都變得很細且無力。兩耳有轟鳴聲,右耳像被塞住了一樣,左腳背的癰瘡情況比較輕,腳後跟之間仍然有灼熱疼痛感。醫書上說:腎臟與耳朵相通。腳後跟與腎臟有關,如果腎臟虧損,火氣就會上浮,陰氣虛就會導致濕氣阻滯,濕氣和火氣相互作用,就會逐漸出現熱象。謹慎地擬定對症治療方案,以期讓火氣消退,濕氣化解。

元參(三錢五分,辰砂二分拌),雲茯苓(四錢),粉丹皮(一錢),生蛤殼(一錢五分),杭菊瓣(一錢),赤芍(三錢五分),引用絲瓜絡(三錢五分),炒穀芽(四錢,絹包)

白話文:

元參(17.5公克,與辰砂1克混合研磨)

雲茯苓(20公克)

粉丹皮(5公克)

生蛤殼(7.5公克)

杭菊花(5公克)

赤芍藥(17.5公克)

絲瓜絡(17.5公克)

炒穀芽(20公克,用紗布包紮)

三月十三日請得

皇上脈左細如昨,弦象較和。右部尚帶漸數。兩耳鳴響,右耳作堵,左足跟作痛,微覺焮熱,食下運遲,大便不流利,脾腎不足,肝亢有餘,火浮於上,濕聚於下,中間轉輸未能如常,濕熱因之停頓。謹擬標本兼治為法。

白話文:

皇帝的脈象左邊仍然像昨天一樣細小,弦脈的表現較為平和。右邊的脈象仍然帶著漸進式的跳動。兩耳都有鳴響,右耳有耳悶的現象,左腳後跟疼痛,微微有灼熱感,進食後消化緩慢,大便不暢通,脾腎虛弱,肝氣亢盛,虛火上浮,濕氣下聚,中間的運輸功能無法正常運作,濕熱因此停滯不前。謹慎擬定治病方針,以標本兼治的方法進行治療。

川石斛(三錢),粉丹皮(一錢),生白芍(三錢五分),杭菊瓣(一錢),元參(三錢五分,辰砂三分拌),瓜蔞皮(三錢五分),引用細桑枝(三錢),炒穀芽(一錢五分)

白話文:

川石斛 (15 克)

粉丹皮 (5 克)

生白芍 (17.5 克)

杭菊瓣 (5 克)

元參 (17.5 克,拌入辰砂 1.5 克)

瓜蔞皮 (17.5 克)

細桑枝 (15 克)

炒穀芽 (7.5 克)

謹備洗足跟痛方:防己(四錢),淡木瓜(三錢),晚蠶砂(三錢),丹皮(二錢),淨乳香(三錢),絲瓜絡(三錢),水煎濃湯熏洗。

白話文:

預防和治療腳後跟疼痛方劑:

  • 防己:4 錢
  • 淡木瓜:3 錢
  • 晚蠶砂:3 錢
  • 丹皮:2 錢
  • 淨乳香:3 錢
  • 絲瓜絡:3 錢

將這些藥材放入水中煎煮成濃湯,用於燻洗腳部。

三月十四日請得

皇上脈左部較靜,右部尚帶微數。肝木上升較平,脾濕蒸熱未解。耳堵稍松,鳴響尚甚,足跟熱痛,時有盛衰。考經義:腎主閉藏,脾司運融,腎陰內虛,閉藏不足,肝逆上浮,脾運不健,則氣化易滯,濕隨下走。謹擬脾腎兩治。使得火潛濕解,中運流利。候聖裁。

白話文:

陛下的脈象,左側較為平穩,右側仍略微偏快。肝氣上升比較平穩,脾濕化熱的狀況尚未解除。耳鳴稍有好轉,但鳴響仍較劇烈,腳跟著熱痛,時而加重時而減輕。根據中醫經典理論:腎臟掌管封藏,脾臟負責運化,腎陰虛弱,封藏不足,導致肝氣逆衝而上,脾臟運化不健,氣化容易停滯,濕氣會隨之下行。謹慎擬定脾腎雙補的治療方案,使邪火平息,濕氣化解,中氣運行通暢。請皇上裁決。

細生地(三錢),雲茯苓(三錢),白芍(二錢),粉丹皮(一錢),柏子仁(二錢),飛辰砂(三分),杭菊瓣(一錢),引用細桑枝(三錢),炒穀芽(一錢五分,包)

白話文:

細生地(15克),雲茯苓(15克),白芍(10克),粉丹皮(5克),柏子仁(10克),飛辰砂(1.5克),杭菊花瓣(5克),細桑枝(15克),炒穀芽(7.5克,包煎)

足跟痛便方:食鹽研細,用少許輕輕擦後,溫水洗去。

三月十六日請得

皇上脈左細稍帶弦象,右濡細,微微帶數。腎不攝肝,肝火上升,所以耳鳴作堵;脾少健運,運遲生濕,所以胃納式微。邇來左足跟痛引足背。良由氣弱濕阻,營絡失宣所致。謹擬柔肝醒脾,化濕宣絡,標本並理。

白話文:

皇上的脈象:左手微細,稍有弦脈的感覺;右手潤細,微微偏快。這是因為腎不能抑制肝,導致肝火上行,所以出現耳鳴耳塞;脾氣虛弱,運化功能遲緩,產生濕氣,所以胃口不佳。最近左腳後跟疼痛,延伸到腳背。這是因為氣虛濕阻,營血運行不暢所導致。謹慎擬定治療方案,柔肝醒脾,化濕宣絡,標本兼治。

水炙鱉甲心(三錢),橘白(三錢五分),金石斛(二錢,另煎),松木茯神(三錢五分,水飛辰砂三分拌),元參(三錢,鹽水炒),白芍(三錢五分),引用炒香穀芽(一錢五分),絲瓜絡(三錢)

白話文:

水煎烏龜殼中心部分(3錢),剝皮橘子果肉(3錢5分),金石斛(2錢,另煮),松木香和茯苓(3錢5分,再加入3分水飛辰砂拌勻),元參(3錢,用鹽水炒過),白芍(3錢5分),炒香過的穀芽(1錢5分),絲瓜絡(3錢)

以下吾師又與陳蓮舫同診。

三月十七日請得

皇上脈右弦數左細數。屬陰虛生風,氣虛生濕,風從上擾,兩耳鳴響,右耳作堵,濕隨氣陷,足跟作疼,牽引踝骨。氣與陰虧則風與濕用事,飲食少運,大便或干或溏,熱升、口舌起泡。症系半虛半實,實不能疏散,虛不能填納。謹擬滋陰泄風,調中化濕。以呈聖裁。

白話文:

皇上脈象:右側脈弦緊而跳動較快,左側脈細而跳動較快。

症狀:陰氣虛弱,導致風邪產生;氣虛,導致濕氣產生;風邪上擾,引起兩耳鳴響,右耳堵塞;濕氣隨著氣虛下陷,導致腳跟疼痛,牽引至腳踝。氣虛和陰虛導致風邪和濕氣作祟;飲食減少,大便時而乾燥時而稀溏;熱氣上升,口舌起泡。

病情屬性:半虛半實,實證無法疏散,虛證無法填補。

建議治療:滋陰泄風,調中化濕。請聖上裁決。

北沙參(二錢),白蒺藜(二錢,炒去刺),焦米仁(二錢),雲茯苓(三錢),金石斛(三錢),杭菊瓣(一錢)

白話文:

  • 北沙參:2 錢

  • 白蒺藜:2 錢(炒熟後去除刺)

  • 焦米仁:2 錢

  • 雲茯苓:3 錢

  • 金石斛:3 錢

  • 杭白菊:1 錢

三月十八日清得

皇上脈弦象稍減,數仍未平。虛火尚熾,挾風則耳鳴未止,右耳堵塞,挾濕則足跟疼痛,牽連踝骨,中運不健,飲食不甚消化,大便今日見溏。虛實參半。謹擬潛陽和陰,藉以熄風化濕。

白話文:

皇上的脈象弦象稍有減弱,但脈數仍然不平穩。虛火仍在,夾雜風邪,導致耳鳴不止,右耳堵塞。夾雜濕邪,導致足跟疼痛,牽連到踝骨。中氣運轉不暢,飲食不易消化,今天大便溏薄。虛證和實證同時存在。謹慎地調養,潛降虛陽,調和陰陽,藉此平息風邪,化解濕氣。

沙參(三錢),雲茯苓(三錢),炒米仁(三錢),水炙鱉甲(三錢),白芍(三錢),杭菊瓣(一錢),引用料豆衣(三錢),炒穀芽(四錢)

白話文:

  • 北沙參:3 錢

  • 雲茯苓:3 錢

  • 炒米仁:3 錢

  • 水炙鱉甲:3 錢

  • 白芍:3 錢

  • 杭菊瓣:1 錢

  • 引用料豆衣:3 錢

  • 炒穀芽:4 錢

三月十九日請得

皇上脈浮弦,兩手均數。虛火總屬未平,火生風,耳鳴如昨。右耳堵悶輕減,火挾濕,足跟作痛。絡脈仍未宣通,風從肝出。濕自脾生,中運欠健,食後運遲,早間便溏,因之頭暈氣怯,升降未和所致。謹擬潛陽以熄風,和絡以化濕。恭呈聖裁。

白話文:

皇上脈象浮而弦緊,兩手脈搏次數增多。虛火仍然未平息,虛火生風,因此耳鳴仍像昨天一樣。右耳堵塞悶痛稍有減輕,是因為虛火夾雜濕氣,導致足跟疼痛。經絡脈絡仍然不通暢,風氣從肝臟生發出來。濕氣從脾臟產生,脾胃運化功能不健全,飯後消化較慢,早上大便稀溏,因此導致頭暈和氣虛,這是升降失調所造成的。謹慎地建議用潛陽法熄滅風氣,用和絡法化解濕氣。恭敬地呈交聖上裁決。

北沙參(三錢),粉丹皮(三錢五分),杭菊瓣(一錢),生白芍(三錢五分),水炙鱉甲(三錢),雲茯苓(三錢),引用穀芽(四錢),焦米仁(三錢)

白話文:

  • 北沙參:3錢
  • 粉丹皮:3錢5分
  • 杭菊花瓣:1錢
  • 生白芍:3錢5分
  • 水炙鱉甲:3錢
  • 雲茯苓:3錢
  • 麥芽:4錢
  • 焦米仁:3錢

三月二十日請得

皇上脈弦象較和,數象未靜。所以虛火煽爍,下關不固,腰痠氣弱,尚是上盛下虛,耳悶稍減,仍然作響,足跟作痛,略見減輕,惟中焦運融未健,消化猶遲,便垢帶溏。謹擬育陰攝陽,參以固養運中。

白話文:

您的脈象平穩和緩,但次數偏快,尚未完全恢復平靜。這表明您存在虛火上擾,下焦脾腎虛弱,因此出現腰痠氣弱的症狀。目前您仍然是上盛下虛的狀態,耳鳴雖然有所減輕,但仍然存在,足跟疼痛也有所好轉,但中焦運化功能仍不佳,消化較慢,大便稀溏。因此,我建議採用滋養陰液、收斂陽氣的治療方法,並結合益氣養血、運化中焦的藥物來調理。

北沙參(三錢),白蓮鬚(一錢),生白芍(三錢五分),抱木茯神(二錢,水飛辰砂三錢拌),生牡蠣(三錢,先煎),絲瓜絡(三錢五分),引用炒穀芽(一錢五分,包),橘白(一錢)

白話文:

北沙參(15克),白蓮鬚(5克),生白芍(17.5克),抱木茯神(10克,與研磨的辰砂15克混合),生牡蠣(15克,先煎),絲瓜絡(17.5克),炒穀芽(7.5克,包裹),橘白(5克)

三月二十一日請得

皇上脈仍弦減而數未靜。水虧木旺,木火上擾清空,耳鳴不減,木邪下注底極,足跟猶痛,虛實兼見,頭暈運遲,脾胃不協。所以夜寐醒後頓覺痰泛,今日更衣,尚能調勻。謹擬上盛下虛。立方。

白話文:

皇上的脈象弦脈已經減弱,但脈搏次數還沒有恢復平靜。體內津液不足,肝火旺盛,肝火上升擾動頭部清陽之氣,因此耳鳴沒有減輕。肝邪下注到最底層,腳後跟仍然疼痛。虛證和實證同時存在,頭暈轉動遲緩,脾胃不協調。所以,皇上晚上睡覺醒來後,會突然感到痰液上湧。今天換了衣服,皇上的身體狀況還能調整平衡。謹慎判斷是上實下虛的證候。制定藥方。

北沙參(三錢),半夏曲(一錢),水炙鱉甲(三錢),粉丹皮(一錢),杭菊瓣(一錢),抱木茯神(三錢,水飛辰砂三分拌),引用桑寄生(三錢),炒香穀芽(一錢五分,絹包)

白話文:

北沙參(三錢)

半夏曲 (一錢) 水炙鱉甲 (三錢) 粉丹皮 (一錢) 杭菊瓣 (一錢) 抱木茯神 (三錢,加入拌好的辰砂粉三分) 桑寄生 (三錢) 炒香穀芽 (一錢五分,用絹布包起來)

三月二十二日請得

皇上脈弦數之象漸減輕,耳堵較通,鳴響尚存,足痛已輕,筋酸尚留。向來脾胃虛弱,中之少衝和之氣。中者,脾胃也,藥餌未見備勝,所以治多日轉覺氣體痰軟。似宜暫緩兩日或三日。進以一劑醒其胃,而暢其脾,以觀病機。擬調中而和上下。伏乞聖裁。

白話文:

皇上的脈象逐漸恢復正常,耳鳴的情況也有所改善,足痛減輕,但筋骨痠痛略有殘留。皇上一直以來脾胃虛弱,因此導致少衝之氣不足。脾胃屬「中」,藥物治療雖見效,但療程較長,所以治療後氣體和痰液逐漸軟化。我建議暫時停藥兩到三天,再服一劑藥方以醒胃、健脾,觀察病情變化。我打算調理中焦,和解上下之氣。懇請聖上裁決。

北沙參(三錢五分),橘白(一錢),川石斛(二錢),鹽半夏(一錢),引用炒穀芽(四錢,包),桑寄生(三錢五分)

白話文:

北沙參(21克),橘皮(6克),川石斛(12克),炒鹽半夏(6克),炒穀芽(24克,包起來),桑寄生(21克)

三月二十三日請得

皇上脈兩關弦數如昨,尺部較軟,寸部亦見不足之象。腎不濟心,心不固腎。遺泄昨夜又發,所以肝不能潛,耳響未平,重聽又甚,脾不能運,足跟仍痛,牽連旁筋,所有夜寐欠實,腰愈酸禁,大便不暢,種種見證。謹擬清心固腎,柔肝運脾。

白話文:

皇上的脈象兩關部位弦緊、脈數與昨日相同,尺部脈象較軟,寸部脈象也顯不足。腎臟無法滋養心臟,心臟也無法固攝腎臟。昨晚遺精症狀又發作,所以肝臟無法潛藏魂魄,耳鳴症狀尚未緩解,聽力下降更加嚴重,脾臟運化功能不良,足跟仍疼痛,牽連到旁邊的筋絡,因此導致夜間睡眠品質不佳,腰部痠痛僵硬的感覺加劇,大便不通暢,這些症狀都可見。謹慎擬定治療方案,以清心固腎、柔肝運脾為主。

元參心(二錢),橘絡(五分),連心麥冬(三錢五分,辰拌),抱木茯神(三錢),粉丹皮(三錢五分),料豆衣(三錢五分),引用蓮子心(十根)

白話文:

西洋參(二錢)

橘絡(五分)

連心麥冬(三錢五分,用辰時採摘)

茯苓(三錢)

丹皮粉(三錢五分)

豆皮(三錢五分)

加蓮子心(十顆)

三月二十四日請得

皇上脈弦數較平,虛象更見。遂致遺泄連作,有夢屬心,無夢屬腎。心腎兩虧,諸證紛沓,耳鳴堵悶,略見減輕,足痛步艱,更見痰重,未免清升濁降,未能流利,腰間發酸,大便一時俱發。總核病機審審。下謹擬攝心腎而和肝脾。伏乞聖裁。

白話文:

皇上的脈象較緩慢,虛弱的現象更明顯。導致遺精的情況頻繁發生,有夢境是心虛的表現,沒有夢境是腎虛的表現。心腎兩虛,導致了各種症狀紛雜出現,耳鳴和堵塞的情況略有減輕,腳痛和行走困難的情況更嚴重,痰液更重,濁氣不能順利下行,腰部發酸,大便一次性都排出。綜合考慮病情的機理,仔細審查。我謹慎地建議採取調和心腎和肝脾的治療方案。請皇上聖裁。

上西耆(八分,鹽水炒),抱木茯神(三錢,水飛辰砂三分拌),桑寄生(三錢五分),川杜仲(三錢五分,鹽水炒),細生地(三錢),沙苑子(三錢,鹽水炒),引用陳皮(八片),蓮子心(十根)

白話文:

原材料:

  • 上西耆:8 分,炒鹽水
  • 抱木茯神:3 錢,拌入水飛辰砂 3 分
  • 桑寄生:3 錢 5 分
  • 川杜仲:3 錢 5 分,炒鹽水
  • 生地:3 錢,細末
  • 沙苑子:3 錢,炒鹽水
  • 陳皮:8 片,引用
  • 蓮子心:10 根

三月二十七日請得

皇上脈左右一律細軟俱見數象。虛火非上擾即下迫,關門不固,疊次夢泄,其為之熱,腎無虛已可概見,上熱下熱必及於中,胃不能容,脾不能運,以致食物消化遲緩,大便未克暢利,所有耳鳴足痛,右耳響悶稍減,足踝痠痛略輕。察病機,合脈用藥。謹擬養心固腎,仍不窒礙中焦,以保脾胃。

白話文:

皇上的脈象左右兩邊都偏細軟,但脈率都比較快。虛火不是往上衝就是往下走,關門不牢固,反覆出現夢中遺精的狀況。他的熱症,腎並非虛弱就可以概括,上熱下熱必然會影響到中間的脾胃。胃不能容納食物,脾不能運化食物,導致食物消化緩慢,大便也不通暢。耳鳴和腳痛的症狀,右耳耳鳴悶脹的症狀稍有減輕,腳踝痠痛的症狀也稍微減輕。根據病情,配合脈象用藥。謹慎擬定養心固腎的方藥,同時不要阻礙中焦脾胃的運作,以保護脾胃功能。

西洋參(一錢,生切),杜仲(二錢,鹽水炒),抱木茯神(三錢,辰砂拌),帶心連翹(二錢,辰砂拌),元參心(三錢五分),沙苑子(三錢,鹽水炒),引用絲瓜絡(三錢五分),新會皮(八分)

白話文:

西洋參(5克,切片,生用)

杜仲(10克,用鹽水炒過)

茯苓(15克,與硃砂混合)

連翹(10克,與硃砂混合)

丹參(17.5克)

沙苑子(15克,用鹽水炒過)

絲瓜絡(17.5克)

陳皮(4克)

三月三十日請得

皇上脈左部仍見數象,右細,兩尺皆軟。營陰不足,氣弱不能流利機關,足跟痛減而腰股痠軟,耳響如初,且堵悶未和,氣不蒸液,天涼口乾,氣少磨運,消化遲緩。種種見證,謹擬益氣以利機關,養液以潛虛火。

白話文:

皇上的脈象,左手部仍有脈搏不穩定的現象,右手脈象細弱,兩尺脈都比較軟弱。表示身體營陰不足,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足跟疼痛減輕,但腰腿痠軟無力,耳鳴仍然存在且伴有堵悶感,氣血不暢導致津液蒸騰不足,天氣涼爽時口乾,氣少磨運遲緩,消化不良。根據這些症狀,謹慎地提出益氣利竅的治療方案,滋養津液以潛降虛火。

西洋參(三錢五分,生切),粉丹皮(三錢五分),宣木瓜(八分),川斷(三錢),元參心(三錢五分,辰砂二分拌),生白芍(三錢五分),引用炒石斛(三錢),橘白(一錢)

白話文:

西洋參(約10.5公克,新鮮切片)

粉丹皮(約10.5公克)

宣木瓜(約2.4公克)

川斷(約9公克)

元參心(約10.5公克,混入適量辰砂)

生白芍(約10.5公克)

炒石斛(約9公克)

橘白(約3公克)

四月初三日請得

皇上脈弦象得減,漸轉虛軟,按之帶數。以脈推病,大致肝爍腎,生風則耳竅鳴響,挾濕又為堵閉,肝乘脾,郁濕則足跟作痛,挾風牽及絡脈,以致機關皆為不利,肩脾腰胯無處不為痠軟,凡此種種脾腎兩虛,肝鬱獨熾,便溏不實,食物消化遲緩。再三審量,擬泄風以宣竅,清熱以和絡。

白話文:

皇上的脈搏較之前減弱,逐漸轉為虛軟,按壓時有跳動感。根據脈象判斷病症,主要是肝火腎虛,產生風氣導致耳鳴;此外還有濕邪堵塞,肝氣侵犯脾臟,濕氣鬱結造成腳後跟疼痛;風濕之邪牽連經絡,導致全身機關不適,肩背、腰胯等處痠軟無力。這些都表明脾腎兩虛,肝氣鬱盛,大便溏稀不成形,食物消化緩慢。經過反覆考慮,擬採用祛風通竅,清熱解絡的方法治療。

細生地(三錢),白蒺藜(二錢五分,炒去刺),杭菊瓣(三錢五分),酒炒歸身(二錢五分),金毛脊(三錢五分,去毛炙),白米仁(二錢,鹽水炒),引用橘絡(五分),細桑枝(三錢),料豆衣(三錢)

白話文:

細生地(15克)

白蒺藜(12.5克,炒熟後去除刺)

杭菊花瓣(17.5克)

酒炒當歸(12.5克)

炙金毛脊(17.5克,去除毛髮後炙烤)

鹽水炒白米仁(10克)

橘絡(2.5克)

細桑枝(15克)

料豆衣(15克)

四月初四請得

皇上脈弦數較減輕,所重按皆虛軟無力。審察病由,耳響作堵,有增無減,足跟痛有減無增,現在腰痛不止,上連背部,下及胯間。考腰為腎府,封藏有虧,肝木上升,脾濕下陷,偏於右,血不流灌,風濕兩邪竄經入絡。謹擬從上盛下虛調治,可顧諸恙。伏乞聖裁。

白話文:

皇上您的脈象弦而細速,較之前略微減輕。但無論按重還是按輕都感到虛軟無力。仔細診察後發現,耳鳴耳堵症狀持續加重,足跟疼痛則有所減輕,現在腰痛不止,向上連接背部,向下延伸至胯間。綜合來看,腰部為腎臟所在,滋養腎臟功能不足,導致肝氣上逆,脾濕下陷,偏於右側,造成血氣不暢,風濕兩邪侵襲經絡。建議從上盛下虛著手治療,以緩解各種症狀。請皇上聖裁。

細生地(三錢),水炙鱉甲心(四錢),桑寄生(三錢),川續斷(三錢),金毛脊(三錢,去毛尖),九孔石決明(四錢),引用鉤勾(三錢),路路通(五個)

白話文:

細生地(15克)

水炙過的鱉甲中心部位(20克)

桑寄生(15克)

川續斷(15克)

金毛脊(15克,去除毛尖)

九孔石決明(20克)

引用鉤勾(15克)

路路通(5個)

四月初六日請得

皇上脈弦數俱見輕減,按之仍虛軟少力。顯屬有虛無邪,肝家主病面多。由於腎不養肝,肝木侮中,脾胃久而不復,納食消化遲緩,大便溏結不一,所以肝火上炎,耳鳴作堵仍然未減;下焦不能攝納,足跟痠痛與腰膝痠軟尚未盡止,又為寐時體顫。謹擬滋腎泄熱,柔肝熄風,兼顧中焦痰濕,不至膩膈。

白話文:

皇帝脈搏的弦脈和數脈都明顯變弱,按壓起來仍然虛軟無力。這顯然是虛證而無邪氣,肝臟主導面部疾病。由於腎臟不能滋養肝臟,肝氣太過而剋制脾胃,導致脾胃失調久不恢復,進食和消化緩慢,大便時而溏軟時而乾結,因此肝火上炎,耳鳴耳悶的症狀仍然沒有減輕。下焦不能約束藏納,導致足跟痠痛和腰膝酸軟也沒有完全消失,並且在睡覺的時候身體還會發抖。謹慎地擬定治療方案,既滋養腎臟又瀉下熱毒,既柔肝平息風氣,又兼顧中焦的痰濕,避免出現胸膈痞滿。

細生地(二錢),生石決明(三錢),金毛脊(三錢,炙去毛),煅蒼龍齒(二錢),川續斷(三錢),抱木茯神(三錢),沙苑子(二錢),鹽半夏(三錢五分),引用鉤勾(三錢)

白話文:

細生地:2 錢

生石決明:3 錢

金毛脊:3 錢(炙烤後去除毛髮)

煅蒼龍齒:2 錢

川續斷:3 錢

抱木茯神:3 錢

沙苑子:2 錢

鹽半夏:3 錢 5 分

引用鉤勾:3 錢

四月初七日請得

皇上脈又見弦數。弦為肝邪,數為火旺,水可涵木,木邪侮中,因之濕鬱化火,火復生風,上擾下竄,耳鳴堵響未減,腰膝足牽連,痛勢此重彼輕。現在足甚於腰,痠軟無力,且似經絡發熱。脈證參詳,謹擬解熱泄風,通絡化濕,為標本兼調。伏乞聖裁。

白話文:

陛下的脈象又呈現弦數的現象。弦象徵肝氣邪盛,數象徵火氣旺盛。水能抑制肝木,但肝木邪氣侵犯中脘,因此濕氣鬱結化為火氣。火氣又滋生風氣,從上擾動到下,使得耳鳴、耳塞等症狀未減輕,腰膝足部相互牽扯,疼痛時而加重時而減輕。目前足部的疼痛比腰部更為明顯,感到痠軟無力,而且感覺經絡發熱。綜合脈象和症狀,謹擬出以下治療方針:解熱瀉風,疏通經絡,化解濕氣,兼顧標本兼治。懇請聖上裁定。

羚羊角片(一錢,先煎),川柏(八分,鹽水炒),金毛脊(四錢,炙去毛),宣木瓜(一錢),香獨活(一錢),嫩桑枝(三錢),引用川斷(二錢),絲瓜絡(三錢)

白話文:

羚羊角片(6克,先煎),川柏(4克,用鹽水炒製),金毛狗脊(24克,烤製去除毛髮),宣木瓜(6克),香獨活(6克),嫩桑枝(18克),川斷(12克),絲瓜絡(18克)

四月初八日請得

皇上脈弦數,旋平旋起,弦兩關為甚,數兩尺為多。病情本在肝腎。考肝主筋,腎主骨,股足掣動之痛在於肝,酸重之痛在腎;耳亦屬於肝腎,耳為腎竅,肝附膽經亦行耳側,其耳之鳴響堵悶,由是來也。肝易侮土,腎為胃關,所以食物運遲,大便不調。種種病機,皆本腎肝兩虛而起。用藥之義,肝非清不安,腎如攝不固。謹擬數味以調諸恙。恭呈聖裁。

白話文:

皇上脈象弦而數,一會兒平,一會兒起,兩關(寸關尺)中弦脈最強,數脈超過兩尺。根據症狀,病情主要在肝腎。因為肝主筋,腎主骨,股骨掣動的疼痛屬於肝的問題,痠痛沉重疼痛屬於腎的問題。耳朵也屬於肝腎,耳朵是腎竅,肝附於膽經,也經過耳側,所以耳朵鳴響或堵悶,都是病因所導致的。肝容易損傷脾胃,腎為胃的關口,所以食物運化遲緩,大便不正常。這些種種病症,都源於腎肝兩虛。用藥的原則是,肝不清除則不安,腎不固攝則不固。謹慎地提出一些藥方以治療這些症狀。恭敬地呈上等待聖裁。

大生地(三錢),全當歸(三錢),鉤勾(三錢),杭甘菊(三錢五分),宣木瓜(三錢五分),粉丹皮(三錢五分),生白芍(三錢五分),左秦艽(三錢五分),引用桑枝(三錢),絲瓜絡(三錢五分)

白話文:

  • 大生地(15克)

  • 全當歸(15克)

  • 鉤藤(15克)

  • 杭甘菊(17.5克)

  • 宣木瓜(17.5克)

  • 粉丹皮(17.5克)

  • 生白芍(17.5克)

  • 左秦艽(17.5克)

  • 引經桑枝(15克)

  • 絲瓜絡(17.5克)

四月初九日請得

皇上脈兩尺見數,所以又發遺泄。兩關仍弦。水虧木旺,木火內燃,上升則耳鳴堵塞,未見輕減,下擾則足跟痛減,又支竄腰胯。陰虧氣痹,因之口覺微渴,食物運遲,大便不暢。統核諸證,合以脈情。謹擬調氣和陰。

白話文:

皇上兩尺脈位清晰而有力,這是遺精再次發作的原因。兩關脈仍然緊。水氣不足,肝火旺盛,肝火旺盛,上昇會引起耳鳴和堵塞,病情沒有好轉;下降會導致足跟疼痛減輕,還會蔓延到腰胯。陰氣虧虛,氣血不通暢,導致口微渴,食物消化緩慢,大便不通。綜合各項症狀,加上脈象,謹慎制定調理氣血、滋陰的治療方案。

大生地(三錢),生白芍(三錢五分),全當歸(三錢),左秦艽(三錢五分),鉤勾(三錢,後下),粉丹皮(三錢五分),石決明(三錢,鹽水煅,先煎),金石斛(三錢),引用川斷(三錢),生穀芽(三錢,包),蓮子(心七根)

白話文:

  • 大生地:三錢

  • 生白芍:三錢五分

  • 全當歸:三錢

  • 左秦艽:三錢五分

  • 鉤勾:三錢(後下鍋)

  • 粉丹皮:三錢五分

  • 石決明:三錢(鹽水炒過,先煎)

  • 金石斛:三錢

  • 川斷:三錢(用醋引用)

  • 生穀芽:三錢(包起來)

  • 蓮子(去心):七顆

四月初十日請得

皇上脈仍然細小,從中兼於帶數。數屬心腎兩虧,虛火內熾,弦屬肝脾不調,至於細小,又屬體虛本脈。自調理以來,證情未見輕減。意欲兼顧上下。用鎮墜則耳響作堵相宜,恐與下焦不合;用兜澀則遺瀉足痛得益,又與上焦不符。既顧上下,又須中權運動,則飲食能運,大便令暢,不全濕熱壅氣。再之組織以求目的。擬濟心腎而和肝脾。

白話文:

皇上的脈象仍然細微,但同時伴有數脈。數脈表示心腎虧虛,虛火上炎;弦脈表示肝脾不調。至於脈象細微,則屬體質虛弱的本脈。自您調理以來,病情沒有明顯好轉。我打算兼顧上焦和下焦。使用鎮墜藥物可以緩解耳鳴和耳堵,但恐怕與下焦不合;使用兜澀藥物可以改善遺精和足痛,但又與上焦不合。既然要兼顧上焦和下焦,又需要在中焦入手。這樣一來,飲食運化正常,大便通暢,體內濕熱鬱氣得到消散。進一步調整,以求達到治療目的。我擬用補益心腎和調和肝脾的藥物。

黨參(三錢五分),潼蒺藜(三錢),大生地(三錢),抱木茯神(三錢),川黃柏(一錢,鹽水炒),川斷(三錢,鹽水炒),肥知母(一錢,鹽水炒),新會皮(一錢),引用黛燈心(七寸),蓮子心(七粒)

白話文:

  • 太子黨參(21克)

  • 潼蒺藜(18克)

  • 大生地黃(18克)

  • 抱木茯神(18克)

  • 川黃柏(6克,用鹽水炒製)

  • 川斷(18克,用鹽水炒製)

  • 肥知母(6克,用鹽水炒製)

  • 新會皮(6克)

  • 黛燈心(約23公分)

  • 蓮子心(7顆)

四月十二日請得

皇上脈數較減,尺部依然軟弱,衛久虛不復,腰痛減而又增,腎為先天之根本,腎不涵木,木風挾濕蒙竅,耳鳴作堵,腎反克脾,脾濕鼓風入絡足跟尚痛,仍然食物運遲,更衣不暢,以脈合證,必須標本兼顧為要。向來虛不受補而攻利亦非所宜。謹擬肝脾腎三陰同治。

白話文:

皇上脈搏次數減少,但尺部脈象仍然軟弱,正氣虛弱、難以恢復,腰痛減輕後又加劇。腎是先天的根本,腎臟不能滋養肝臟,肝火和風邪夾雜濕氣矇蔽竅道,導致耳鳴和耳塞。腎臟反過來剋制脾臟,脾臟濕氣化風進入經絡,因此腳後跟仍然疼痛。皇上仍然消化不良,穿衣也不順暢。根據脈象和症狀,需要同時治療症狀和根本。皇上過去虛弱難以進補,攻泄也不合適。謹慎擬定同時調理肝臟、脾臟和腎臟的三陰方劑。

臺黨參(三錢五分),肥知母(一錢,鹽水炒),大生地(三錢),金毛脊(三錢,去毛尖),元武版(三錢,酒炙),川續斷(三錢),川柏(一錢,鹽水炒),新會皮(一錢),引用炙甘草(三分)

白話文:

  • 臺灣黨參(3.5錢)
  • 肥知母(1錢,用鹽水炒過)
  • 大生地(3錢)
  • 金毛脊(3錢,去掉毛尖)
  • 元武版(3錢,用酒炙過)
  • 川續斷(3錢)
  • 川柏(1錢,用鹽水炒過)
  • 新會皮(1錢)
  • 炙甘草(0.3錢)

以下陳蓮舫獨診。

四月十七日請得

皇上脈數均減,重撥輕按氣無力而軟,以脈議證:頭為諸陽之會,足為至陰之部,虛陽少潛,耳竅堵響未平,又為眩暈,真陰不充,足肢痠痛就輕,又移腰胯。先天之本虛,後天之氣弱,胃之容物,脾之消滯,升降欠度,則清濁每易混淆。所以脘宇撐脹作暖,更衣溏結不調。處方用藥,謹擬陰不能不養,藉以解熱熄風,氣不能不調,藉以運滯化濕。

白話文:

皇上脈搏速率均勻減少,重按時脈搏微弱無力,根據脈象判斷病情:頭部是所有陽經的交匯處,足部是極陰之地。皇上虛陽內潛,耳道堵塞耳鳴未消,又導致眩暈。真陰不足,下肢痠痛稍緩解,又轉移到腰部和胯骨。先天之本虛弱,後天之氣微弱,胃部容納食物,脾臟消化食物,升降活動不足,就會導致清濁之氣容易混淆。因此,上腹部脹滿發熱,大便稀溏不規律。開方用藥,謹慎考慮,必須滋養陰氣,以此退熱祛風;必須調暢氣機,以此運行痰濕。

生於術(一錢),杭菊花(三錢五分),炒夏曲(一錢),金毛脊(三錢,去毛尖),金石斛(二錢),生白芍(三錢五分),黑穭豆(一錢),引用乾荷葉邊(一圈),嫩桑枝(三錢,酒炒)

白話文:

  • 生術:1 錢
  • 杭菊花:3 錢 5 分
  • 炒夏曲:1 錢
  • 金毛脊(去除尖端):3 錢
  • 金石斛:2 錢
  • 生白芍:3 錢 5 分
  • 黑豆:1 錢
  • 乾荷葉邊:1 圈
  • 嫩桑枝(用酒炒過):3 錢

四月二十二日請得

皇上脈細軟如前,又起數象帶弦。弦屬陰虛火旺,數屬陽不潛藏,所以諸紛疊而來,響作堵驟為眩暈,足跟尚痛,又覺痠軟。種種上盛下虛,由於腎真虧弱,腰愈痠痛尤甚,咳嗽轉動皆為牽引。應當填補相宜。惟心中虛氣滯納食消運為遲,大便溏結不定。向來虛不受補。斟酌於虛實之,謹擬鎮肝泄熱,安中和絡。

白話文:

皇上的脈象仍然細軟,但又出現了數象帶弦的徵兆。弦脈表示陰虛火旺,數脈表示陽氣沒有潛藏,所以各種症狀接踵而來,響作堵驟,出現眩暈,腳後跟仍然疼痛,而且感到痠軟。這些症狀都表明上實下虛,是由於腎氣虛弱所致,腰部痠痛尤其嚴重,咳嗽和活動時都會牽引疼痛。應該採取適當的填補措施。但由於心中有虛氣滯納,導致飲食消化吸收緩慢,大便溏結不定。以往皇上虛弱時,難以進補。在考慮虛實的基礎上,謹擬出鎮肝泄熱、安中和絡的治療方案。

大生地(三錢),煅龍齒(三錢五分),扁豆衣(三錢),炒夏曲(三錢五分),抱木茯神(三錢,辰砂拌),炒川斷(三錢),炒白蒺藜(三錢,去刺),炒桑枝(三錢,切),引用絲瓜絡(三錢五分)

白話文:

生地黃(15克),煅製龍齒(17.5克),扁豆衣(15克),炒製夏曲(17.5克),抱木茯神(15克,用辰砂拌過),炒製川斷(15克),炒製白蒺藜(15克,去刺),炒製桑樹枝(15克,切碎),引用絲瓜絡(17.5克)

四月二十七日請得

皇上脈左三關均細軟無力,右寸關獨濡浮。陰虛陽旺所致。經云: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陰不斂陽,浮陽上越,陽不引陰,陰失下貫。遂致耳竅蒙聽,鳴響不止,足跟痠痛,筋絡肘掣,陰陽本在為其根,其稟承悉由於腎。封藏內虛,精關因之不固,遺泄後腰痛胯酸,有增無減。

白話文:

皇上脈象左側三關均細弱無力,右側關脈獨自濡軟而浮。這是陰虛陽旺導致的。經典上說:陰在內,是陽的守護者;陽在外,是陰的引導者。陰不收斂陽氣,浮陽便向上越過,陽不引導陰氣,陰氣失去向下貫注。於是導致耳朵聽力不清、耳鳴不止,腳後跟痠痛,筋脈拘束,陰陽失衡是其根本。這與先天的稟賦有關,主要源於腎。腎氣不足,精關不固,遺精後腰痛胯酸,症狀不斷加重。

諸恙亦未見平,頭暈口渴,納食任酸,大便溏泄。按證調理。謹擬運水穀之精華,調氣營之敷布,則合陽平陰秘,精神乃治。

白話文:

各種症狀仍未好轉,頭暈口渴,吃什麼都覺得酸,大便稀溏。根據症狀調理。慎重擬定方案,運化食物精華,調節氣血的分佈,那麼陰陽平衡,精神才能得到改善。

野於朮(三錢五分),黑料豆(三錢五分),西洋參(三錢五分),炙甘草(一兩),雙勾藤(二錢),炒川斷(三錢),白蒺藜(三錢),杭菊瓣(三錢五分),引用嫩桑枝(六錢)

白話文:

  • 野生山藥(21公克)
  • 黑豆(21公克)
  • 西洋參(21公克)
  • 炙甘草(60公克)
  • 雙勾藤(12公克)
  • 炒川斷(18公克)
  • 白蒺藜(18公克)
  • 杭菊花瓣(21公克)
  • 嫩桑枝(36公克)

五月初二日請得

皇上脈左右皆靜而和,關部不弦,寸尺平調。所見諸證無非虛發,耳響發堵,實者風與火,若虛主腦筋不得充盈也。腰痠足痛,實者濕與風,若虛者血管不流貫也。補腦補血,似乎相宜。惟現在當長夏氣候,脾胃司令,著重在清升濁降。所以滋膩重濁諸品,在所不合,仍須調胃和脾。謹擬清煦湯飲,隨時酌進。恭候聖裁。

白話文:

皇上的脈象左右都很平和安靜,關脈部位沒有緊張感,寸脈和尺脈平穩。觀察到的各種症狀都是虛証所致,耳朵響聲和耳堵是實症,主要是風熱引起的。如果虛症,主要是腦髓無法得到充分滋養。腰痠和足痛,實症是濕氣和風邪引起的。如果虛症,主要是血管不暢通。

補腦補血,看上去是很合適的。但是現在正值盛夏,脾胃功能強盛,重點應該在於幫助脾胃升清降濁。因此,滋膩和滯重的藥物並不適合,仍然需要調理脾胃。謹慎地制定了清煦湯劑,隨時酌量服用。恭候皇上的指示。

杭菊花(五分),桑寄生(三錢),鮮荷(一角,去蒂),紅棗(三枚)

上藥或煎或泡,用以代茶代藥。

五月初七日請得

皇上脈左三部細軟,屬陰虛於下,各部均浮,屬陽冒於上。以致耳蒙發堵,足跟痠痛,近後陰不斂陽,陽旺內延,關門失固,遺泄之後腰胯墜痛更增,甚至口乾心煩,滿悶交作,坐臥倦懶,現在脾胃當令,燥則生風,滯則醞濕,因之氣與陰虛,風與濕,極為用事。謹擬簡括數昧。伏乞聖裁。

白話文:

皇上的脈象左三部(關、尺)細軟,這是下焦陰虛的表現;各個部位皆浮,這是上焦陽氣上逆的表現。導致耳朵悶塞發堵,腳後跟痠痛,而後陰不收斂陽氣,陽氣旺盛內侵,關門失守,遺精後腰胯墜痛加重,甚至口乾心煩,滿腹悶脹交加,坐臥都感到疲懶。現在正是脾胃當令,燥則生風,滯則醞濕,所以氣和陰虛,風和濕,對病情有極大的影響。我仔細考慮後,擬定了一個簡要的治療方案。請皇上聖裁。

西洋參(一錢),黑芝麻(三錢,炒熟去屑)

上味濃煎,用桑寄生膏五錢調沖服之。

炒川斷(三錢),抱木茯神(三錢),桑寄生(四兩)

煎一二次去渣存汁,和白蜜六錢收膏用。

五月初九日請得

皇上脈左右皆軟,兩尺尤甚。由於夏季損氣,氣失運行,經云:百病生於氣。表虛力氣散,里滯為氣阻,沖和之氣致偏,氣火上升則耳病,氣痹不宣則足病,氣之所以虧者,又歸腎。腎關久不為固,所謂精生氣,氣化神之用,有所不足,腰胯之痛,有增少減,且神倦無力,心煩口渴,食物運遲,大便見溏,總核病機按以時令。擬甘溫益氣,參以柔肝養心。

白話文:

皇上脈搏左右都很軟弱,兩尺脈更甚。這是因為夏季損傷了氣,氣的運行不暢,古書上說:「百病生於氣」。外表虛弱,力氣散逸,內部不暢,氣機鬱滯,使氣血運行不平衡,氣血上逆則得耳病,氣不通暢則得腳病。氣血衰虧的原因,又歸結於腎。腎門關閉的時間太長,不能固攝精氣,古書上所說的「精生氣,氣化神」的作用有所不足,所以腰胯疼痛,時增時減,而且精神倦怠無力,心煩口渴,消化不良,大便溏稀。根據病情的總體分析,並考慮時令季節,建議用溫補氣血的方法治療,同時兼顧柔肝養心。

潞黨參(二錢),焦夏曲(三錢五分),炙甘草(五分),生白芍(三錢五分),野於朮(一錢),白茯神(三錢),引用桑寄生(三錢),陳橘絡(五分)

白話文:

潞黨參(12 克),焦夏曲(21 克),炙甘草(3 克),生白芍(21 克),野於朮(6 克),白茯神(18 克),桑寄生(18 克),陳橘絡(3 克)

五月初十日請得

皇上脈右寸濡細,屬肺氣之虛;左寸細小,屬心陰之弱;左關屬肝,右屬脾胃,見為細弦,系木邪侮中;兩尺屬腎,腎主火,腎主水,按之無力,當是水火兩虧之象。三焦俱及,諸體欠舒,所以腰胯痛脹,大便溏稀,上起舌泡,下發遺泄,無非陽不潛,不藏生風鬱熱。現在耳竅蒙堵鳴響更甚。再謹擬和陽清陰之法。伏乞聖裁。

白話文:

皇上右寸脈濡細,表示肺氣虛弱;左寸脈細小,表示心陰虛弱;左關脈屬肝,右關脈屬脾胃,都表現為細弦脈,這表明肝木邪氣侵犯人體內臟;兩尺脈屬腎,腎主火也主水,按壓時無力,應該是水火兩虧的現象。三焦經脈都受到影響,全身感到不適,因此才會出現腰胯疼痛脹痛,大便溏稀,舌頭上起泡,小便失禁遺泄,這些都是因為陽氣不潛藏,不收斂而生風導致的鬱熱。現在耳鳴加重,堵塞感更甚。因此,謹慎制定了溫陽清陰的方法。請皇上裁奪。

潞黨參(三錢五分),抱木茯神(三錢,辰砂拌),寸麥冬(三錢五分,去心),扁豆衣(三錢五分),白蒺藜(三錢),原金斛(三錢),生白芍(三錢五分),雙勾藤(三錢五分),引用路路通(三枚),蓮子心(七根),桑寄生(三錢),陽春砂仁(三分)

白話文:

潞黨參(17.5克)

抱木茯神(15克,與辰砂混合)

寸麥冬(17.5克,去心)

扁豆衣(17.5克)

白蒺藜(15克)

原金斛(15克)

生白芍(17.5克)

雙勾藤(17.5克)

引用路路通(3枚)

蓮子心(7條)

桑寄生(15克)

陽春砂仁(1.5克)

五月二十八日請得

皇上脈左右細涓,涓甚近數,尺部左軟右細,屬正氣內虧,真陰失固,關鍵總在脾腎,大便不潤,屬脾不健化也。夢泄又發,屬腎不堅守也。口渴心煩,頭暈艱寐,氣軟體倦,歸於脾腎之虛牽連所致。前年病由上而下,虛寒為多。此時病由下而上,虛熱為甚。所以上熱下寒,耳鳴發堵,腰胯酸重,累月不平,且兩日間,食後噁心,衛汗津津。

白話文:

皇上脈象左右細小且急促,尺部左邊軟弱,右邊細小。這些徵象表明正氣不足,體內水液失養。關鍵問題在於脾腎功能減弱,大便不順暢,說明脾胃消化功能不健全。夢遺症狀再次發作,說明腎氣固攝無力。口渴心煩、頭暈難眠、身體虛軟疲倦,這些症狀都歸因於脾腎虛弱互相牽連造成的。前年,皇上病情由上焦開始,以虛寒為主。現在,病情由下焦發展到上焦,虛熱症狀尤其明顯。所以,皇上出現了上熱下寒的情況,表現為耳鳴耳悶、腰胯痠痛,持續多月未好轉。並且在最近兩天,皇上進食後出現噁心,身體出汗。

謹將詳審原委,推究虛實。擬清上攝下,參以和絡調氣。

大生地(三錢),懷山藥(二錢,炒黃),遠志(三錢五分,鹽水炒),抱木茯神(三錢,辰砂拌,靈磁石一錢同搗),炒川斷(三錢,酒拌),制萸肉(三錢五分),蒼龍齒(三錢五分),左牡蠣(先煎),金毛脊,引用鮮荷葉(一角),淡菜(三杖),炒淮小麥(三錢五分),路路通(三杖)

白話文:

大生地(15克),懷山藥(10克,炒至金黃),遠志(17.5克,用鹽水炒),抱木茯神(15克,與辰砂研磨,加入磁石粉5克一起研磨),炒川斷(15克,用酒拌炒),制萸肉(17.5克),蒼龍齒(17.5克),左牡蠣(先煎),金毛脊(適量),鮮荷葉汁(適量),淡菜(15克),炒淮小麥(17.5克),路路通(15克)

五月二十九日請得

皇上脈左部均靜軟,右三部細濡帶數,仍屬陰虛於下,陽冒於上,遺泄後陰虛更虧,氣陽有升少降,挾心之熱挾肝之風,所以耳鳴發堵,孔竅被次,腰痠胯痛,機關不利。考後天主乎脾胃,可以補益先天,乃納食運遲,大便弗實數稍多,因之氣怯神倦,嗜臥眩暈,種種見證,當濕天令,未免中氣不和。謹擬調心為主,柔肝運脾佐之。恭呈聖裁。

白話文:

陛下的脈象,左脈均勻柔和,右脈三部細弱滑濡且帶數,依舊是下焦陰虛,上焦陽氣上衝。遺精後陰虛更加虧損,氣陽升多降少,挾帶心火和肝風,因此耳鳴耳堵,孔竅受阻,腰痠胯痛,關節不利。考慮到後天脾胃主導,可以補益先天,可是進食運送緩慢,大便不成形次數稍多,導致氣虛神疲,嗜睡頭暈。種種症狀,應當是濕氣阻滯令中氣不和。謹慎擬定調養心神為主,輔以柔肝運脾。恭請聖裁。

大生地(三錢),炒丹皮(三錢五分),黨參(三錢),抱木茯神(三錢,辰砂拌),扁豆衣(三錢五分),金毛脊(二錢),生白芍(三錢五分),嫩桑枝(四錢,酒炒),引用淡菜(三枚),紅棗(三枚),炒麥芽(二錢),絲瓜絡(三錢五分),炒穀芽(二錢)

白話文:

  • 大生地藥材:30公克
  • 炒丹皮:35公克
  • 黨參:30公克
  • 抱木茯神:放入硃砂拌炒後,取30公克
  • 扁豆衣:35公克
  • 金毛脊:20公克
  • 生白芍:35公克
  • 嫩桑枝:加入酒炒後,取40公克
  • 淡菜:3個
  • 紅棗:3個
  • 炒麥芽:20公克
  • 絲瓜絡:35公克
  • 炒穀芽:20公克

五月三十日請得

皇上脈左澀細,右濡帶數,與昨相同,以脈合證,證情亦無增無減,惟天令溽悶,虛火虛風挾濕上升更盛,耳竅不清,且響且堵,上熱愈熾下虛益見,腰胯依然痠痛,種種上下一盛一虛,又關中焦運行不健,所以化食見緩,大便勿勻,諸恙紛沓,口渴頭暈,神倦嗜臥。謹擬養封藏為第一義,兼熄肝膽之火,並和心脾之氣。伏乞聖裁。

白話文:

皇帝左脈澀而細,右脈濡而數,與昨天一樣。從脈象上看,症狀並無加重或減輕。只是天氣悶熱潮濕,虛火虛風夾雜濕氣上行更加嚴重。耳朵聽力不清,而且耳鳴且堵,上半身熱度越來越高,下半身虛弱更加明顯。腰胯依然痠痛,上盛下虛的現象並存,加上中焦運作不暢,所以消化較慢,大便也不規律。各種症狀紛沓而至。口渴、頭暈、精神倦怠、嗜睡。臣謹認為,養陰封藏是最重要的,同時還要熄滅肝膽之火,調和心脾之氣。敬請聖裁。

大生地(三錢),炒麥曲(三錢五分),抱木茯神(三錢,辰砂拌),扁豆衣(三錢五分),春砂仁末(四分,拌搗),煅龍齒(三錢五分),石決明(三錢,先煎),白蒺藜(三錢),川柏(八分),制萸肉(三錢五分),引用鮮荷邊(一角),甘草(四分),炒薏仁(三錢),淡菜(三錢)

白話文:

  • 大生地:3 錢
  • 炒麥曲:3 錢 5 分
  • 抱木茯神:3 錢,用硃砂拌勻
  • 扁豆衣:3 錢 5 分
  • 春砂仁粉末:4 分,研磨後拌入
  • 煅龍齒:3 錢 5 分
  • 石決明:3 錢,先煎
  • 白蒺藜:3 錢
  • 川柏:8 分
  • 制萸肉:3 錢 5 分
  • 鮮荷葉引用:1 角
  • 甘草:4 分
  • 炒薏仁:3 錢
  • 淡菜:3 錢

六月初十日請得

皇上脈息細軟,身體本合,惟數象時平時起,所以關元不固,更衣頻仍,顯屬少火不藏,而壯火轉熾之證見於脾胃者,紛疊不一,耳竅堵響,起與眩暈,腰胯掣痛於步履,遂致精神疲倦,每為嗜臥。諸病未見減輕,元氣更為虧乏,證同參,似宜滋水益火峻劑調理。而再三審度,又多有不合之處。謹擬養心以滋腎柔肝以和脾。恭候聖裁。

白話文:

陛下的脈象細軟,身體基本健康,只是脈搏的頻率有時會高於正常水平,因此關元穴的氣血不穩固,經常需要更換衣物,這明顯是少火不藏,壯火過旺的證據,而脾胃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病狀,耳鳴耳閉,頭暈目眩,行走時腰胯疼痛,導致精神疲倦,經常嗜睡。各種疾病都沒有好轉,元氣反而更加虧虛,證狀與參照的病症相似,似乎應該採用滋水益火峻劑來調理。但是經過再三審查,發現還有許多不符合的地方。謹慎地提出滋養心腎以柔肝和脾的治療方案。恭候聖上聖裁。

潞黨參(二錢),煅龍齒(三錢五分,先煎),煨天麻(七分),辰茯神(三錢),制萸肉(三錢五分),陳皮(一錢(,大生地(三錢,砂仁末拌),懷山藥(三錢,炒黃),白芍(三錢五分),引用蓮子芯(七粒,去心),桑枝(四錢,酒炒)

白話文:

潞黨參(12克)

煅龍齒(21克,先煎)

煨天麻(4.2克)

辰茯神(18克)

制萸肉(21克)

陳皮(6克)

大生地(18克,拌砂仁粉)

懷山藥(18克,炒黃)

白芍(21克)

蓮子芯(7粒,去心)

桑枝(24克,酒炒)

六月十四日請得

皇上左三部皆靜軟,右關向來不和,或滑或弦。今診脈象尚不失沖和之象,氣分郁濕,陰虛生熱逗留,所以虛不受補,脘宇運遲,大便不暢,中氣不調,真陰不復,耳響發不見增減,腰痛胯掣較甚,近因濡暑鬱悶,機關更為不利,下虛轉為上熱,頭暈時起,口發小泡,以脈合證,謹協肝脾而化濕。濕化火。恭呈聖裁。

白話文:

皇上的左邊三部脈象都比較平穩,右關脈一向不正常,有時候滑動,有時候緊繃。現在診脈發現,脈象還沒有失去調和的徵兆,體內氣血鬱結濕氣過重,陰液不足產生熱氣,熱氣滯留,因此身體虛弱無法進補,胃部運作緩慢,大便不暢,中氣不調,真正的陰氣衰敗,耳鳴發作沒有減輕或加重,腰痛胯部抽痛較為嚴重,最近因為濕熱鬱悶,臟腑功能更為失調,下焦虛冷轉為上焦發熱,頭暈時常發作,嘴巴長小水泡。根據脈象和症狀,謹慎地調和肝脾,化解濕氣,濕氣化解後火熱也就消了。謹將診斷呈上,請皇上聖裁。

生白芍(三錢五分),辰拌白芍(三錢五分),陳皮(一錢),金石斛(三錢),抱木茯神(三錢),炒夏曲(三錢五分),川斷(三錢),杭菊(一錢),厚朴花(四分),引用絲瓜絡(三錢),桑寄生(二錢),紅棗(三個)

白話文:

**生白芍:**3.5錢

辰拌白芍: 3.5錢 **陳皮:**1錢 **金石斛:**3錢 **抱木茯神:**3錢 炒夏曲: 3.5錢 **川斷:**3錢 **杭菊:**1錢 厚朴花: 0.4錢 **絲瓜絡:**3錢 **桑寄生:**2錢 **紅棗:**3個

是日張御醫彭年請得

皇上脈軟數象平而未靜,右部關中欠調,病本為氣陰虛,脾腎不足,但眩暈為風,便溏為濕,風濕合化,虛熱自生。此皆標病所致。昨今腰胯尤覺跳痛,仍鳴而作堵,補則礙標,瀉則礙本。恭擬標本雙合法。呈候聖裁。

白話文:

皇上的脈象軟弱而數次,象徵平穩卻未完全平靜,右關脈絡有異常。病因主要是由於氣陰不足,脾腎虛弱。但是頭暈是風邪所致,便溏是濕邪所致。風濕相結合,導致虛熱產生。這些都是表症。最近腰胯疼痛加劇,依然有疼痛作堵的感覺。如果補益,會加重表症;如果瀉下,會損傷根本。謹建議採用標本兼顧的方法。敬候聖裁。

白朮(一錢),生白芍(三錢五分),秦艽(八分),炙甘草(二分),雲茯苓(二錢),厚朴花(五分),桑寄生(三錢五分),云茯神(二錢),白蒺藜(去刺,二錢),扁豆衣(三錢五分),引用荷葉邊(一圈),竹捲心(七個)

白話文:

白朮 (1 克),白芍 (3.5 克),秦艽 (0.8 克),炙甘草 (0.2 克),茯苓 (2 克),厚朴花 (0.5 克),桑寄生 (3.5 克),茯神 (2 克),白蒺藜(去刺)(2 克),扁豆衣 (3.5 克),荷葉邊 (1 圈),竹捲心 (7 個)

是日呂御醫用賓請得

皇上脈,左部略緩,右部微數。舌苔淡。木乘土位,濕蘊中宮,上泛則耳鳴氣堵頭暈,中滯則飲食不運,下注則便溏,腰胯掣痛。宜清肝運脾,兼治下焦,清利濕熱,謹擬按證擬方。恭呈聖裁。

白話文:

皇上的脈象,左手脈較緩,右手脈稍快。舌苔淡。肝氣過旺侵犯了脾胃,脾濕內蘊,向上導致耳鳴、胸悶、頭暈,中間導致飲食運化不良,向下導致大便溏稀,腰胯疼痛。應當清肝益脾,兼顧下焦,清利濕熱。謹根據症狀擬訂方藥。謹呈聖上裁決。

生白芍(二錢),橘白(八分),潼蒺藜(二分),杭菊花(一錢),雲茯苓(二錢),金毛脊(炙去毛,二錢),桑寄生(三錢),晚蠶砂(三錢五分),引用炒麥芽(三錢)

白話文:

白芍(2錢)

陳皮(8分)

蒺藜(2分)

杭菊(1錢)

茯苓(2錢)

金毛狗脊(炙後去毛,2錢)

桑寄生(3錢)

晚蠶砂(3錢5分)

炒麥芽(3錢),用於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