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滄洲醫案》~ 痰飲門 (1)

回本書目錄

痰飲門 (1)

1. 痰飲門

,咳嗽痰多,氣急。脈微數。此屬痰飲,治在肺脾。

瓜蔞皮(切,三錢),歸身(三錢五分),生米仁(三錢),玉蝴蝶(七分),薤白頭(去苗酒浸,三錢五分),茯苓(五錢),生蛤殼(一兩,先煎),川斷(鹽水炒,二錢),宋半夏(三錢五分),甘草炭(四分),冬瓜子(七錢),資生丸(三錢,絹包)

白話文:

  • 絲瓜皮(切片,3錢)
  • 當歸身(3錢5分)
  • 生米仁(3錢)
  • 玉蝴蝶(7分)
  • 薤白頭(去苗,用酒浸泡,3錢5分)
  • 茯苓(5錢)
  • 生蛤殼(1兩,先煎)
  • 川斷(用鹽水炒過,2錢)
  • 宋半夏(3錢5分)
  • 甘草炭(4分)
  • 冬瓜子(7錢)
  • 資生丸(3錢,用紗布包好)

,積痰不出,咽癢痛,口乾,脈弦。左如大。起於痰飲喘急之後,理之甚非易易。

瓜蔞皮(切,三錢),白杏仁(去尖,三錢),元參(三錢),茯苓(三錢),橘白(一錢),紫菀(三錢五分),海浮石(三錢),川石斛(三錢),鹽半夏(三錢五分),竹茹(三錢五分),粉甘草(五分),馬兜鈴(七分),枇杷露(一兩,溫服)

白話文:

絲瓜皮(切片,三錢),白杏仁(去掉尖,三錢),元參(三錢),茯苓(三錢),橘皮(一錢),紫菀(三錢五分),海浮石(三錢),四川石斛(三錢),鹽漬半夏(三錢五分),竹茹(三錢五分),粉甘草(五分),馬兜鈴(七分),枇杷露(一兩,溫服)

,脾濕蒸痰痰貯於肺,肺氣上逆,咳逆氣急,倚幾不得臥,舌白黃。背惡寒少寐,脈軟數,防作喘,毋忽。

白話文:

偏向左側,脾臟濕氣蒸發成痰,痰液積存在肺部,導致肺氣上逆,咳嗽、呼吸困難、氣急,依靠枕頭也無法入睡,舌苔發白或發黃。背部怕冷,睡眠少,脈搏虛弱而跳動快速,如果忽視,可能會演變成哮喘。

歸身(三錢五分)蘇子(三錢五分),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鹽半夏(三錢),款冬花(炙,三錢),白芥子(一錢),代赭石(四錢,煅,先煎),冬瓜子(七錢),白杏仁(去尖,四錢),海浮石(四錢),朱茯苓(四錢),玉蝴蝶(二分),生穀芽(五錢,絹包),左,病久,陰陽並虧,無臟不虛,近日所最慮者,腎不納,肺不降,浮陽上越,痰不化、自汗不已,氣急不止,自覺胸悶,不能飲食,約已六晝夜,不能合目。病情危急已極,而又大便不實,畏熱作躁,脈虛數促,臟真如失所司,理之頗非易易。

白話文:

歸身(三錢五分),蘇子(三錢五分),旋覆花(三錢五分,包裹於紗布中),半夏(三錢,先用鹽水煎),款冬花(炙用,三錢),白芥子(一錢),代赭石(四錢,煅燒後先煎),冬瓜子(七錢),白杏仁(去尖,四錢),海浮石(四錢),朱茯苓(四錢),玉蝴蝶(二分),生穀芽(五錢,包裹於紗布中)

患者情況:

患者病程較長,陰陽俱虧,臟腑皆虛。近日最擔憂的是腎氣不固,肺氣不降,浮陽上亢,痰液不化、自汗不止,氣急難平,自覺胸悶,不能進食,約有六晝夜未闔目。病情危重,同時大便不實,畏熱煩躁,脈象虛弱數促,臟腑功能失調,治療極為棘手。

熟地(一兩,切小塊急火煎四五十沸去渣),蛤蚧尾(一對,鹽水炙),左牡蠣(二兩),抱木茯神(六錢,硃砂拌),蒼龍齒(五錢,以湯煎藥),南沙參(四錢),海浮石(五錢,先煎),懷山藥(炒焦,五錢),紫石英(煅,五錢,先煎),川貝(去心,三錢),紫河車根(五錢),甘草炭(三分)

白話文:

  • 熟地黃(1 兩,切小塊並用大火煎煮 40-50 次,濾渣)
  • 壁虎尾巴(1 對,用鹽水烤製)
  • 左側牡蠣(2 兩)
  • 茯神(6 錢,與硃砂混合)
  • 龍齒草根(5 錢,用湯藥煎煮)
  • 南沙參(4 錢)
  • 海浮石(5 錢,先煎)
  • 淮山藥(炒焦,5 錢)
  • 紫石英(煅製,5 錢,先煎)
  • 川貝(去心,3 錢)
  • 紫河車根(5 錢)
  • 甘草炭(3 分)

,昨進介類潛陽,養肺運痰,以河間濁藥清投之意,施之沖氣自汗,幸較平靜。無如平素操勞,今病日久,腎納失司,積痰上壅,陽不入陰,沖不衛外,晝夜不能合目,動即汗出汲汲,近又脾胃兩奪,食物不進,大便頻下,中運無權,用藥尤覺為難。面浮手腫四末不暖,根蒂極不固,陰陽俱憊,早已不言而喻。補陰易於滯痰,補氣又易升陽,姑為圖維,以冀氣順胃醒,汗止能寐為本。

白話文:

前天給予你補陽助潛能的藥物,以治療肺虛痰多。按照河間醫派的觀念,用清涼藥物緩和過旺的陽氣,用於沖陽自汗的病人,效果還算穩定。但是,你本來就過度操勞,加上病情持續一段時間,腎臟功能受損,痰液堆積在肺部,造成陽氣無法進入陰分,沖脈無法濡養體表,所以你白天黑夜都無法閤眼,稍一活動就出虛汗喘個不停。最近又傷及脾胃,食慾不振,大便次數增加,中焦運化功能受損,用藥也變得更加困難。你的臉部浮腫,手部水腫,四肢冰冷,元氣大傷,陰陽兩虛,這是不用多說的。補益陰分容易造成痰液停滯,補益氣分又容易使陽氣上升。現在姑且採取調和的方法,希望能夠讓氣機順暢、胃氣恢復、停止盜汗、改善睡眠。

大熟地(一兩),蛤蚧尾(一對,鹽水炒),鹽半夏(二錢),懷山藥(六錢),蒼龍齒(五錢,先煎),紫河車根(五錢),海浮石(七錢),抱木茯神(辰拌,六錢),左牡蠣(二兩,先煎),北秫米(五錢,絹包),南沙參(五錢),首烏藤(四錢),生白芍(三錢),紫石英(七錢,煅,先煎),浮小麥(絹包,一兩,煎湯代水)

白話文:

中藥材:

  • 熟地黃:1 兩
  • 蛤蚧尾:1 對(用鹽水炒過)
  • 半夏(鹽製):2 錢
  • 懷山藥:6 錢
  • 蒼龍齒:5 錢(先煎煮)
  • 紫河車根:5 錢
  • 海浮石:7 錢
  • 抱木茯神(用辰砂拌過):6 錢
  • 牡蠣(左邊):2 兩(先煎煮)
  • 北秫米:5 錢(用絹布包裹)
  • 南沙參:5 錢
  • 首烏藤:4 錢
  • 生白芍:3 錢
  • 紫石英:7 錢(煅燒過,先煎煮)
  • 浮小麥:1 兩(用絹布包裹,煎煮後取湯代水)

,陰分不足,氣火偏升,頭暈易耳鳴,遍體作脹。以脈合證,似乎中有痰濁,痰壅無形之氣,氣灼有形之痰,夜來作躁多夢,痰黏。標本同病,宜擇要先治。

白話文:

陰液不足,陽氣和火氣偏旺。表現為頭暈,容易耳鳴,渾身發脹。與脈象相合,好像體內有痰濁。無形的氣體把有形的痰衝擊著,有形的痰被氣灼燒著。入夜後容易煩躁,多夢,痰黏稠。整體症狀是標本兼顧,應該選擇重要的先治療。

桑葉(三錢五分),細生地(三錢),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大白芍(三錢),丹皮(二錢),元參(三錢五分),煅瓦楞粉(一兩,絹包),連翹(三錢),石決明(一兩五錢,煅,先煎),川石斛(四錢),紫貝齒(一兩,生杵,先煎),黑山梔(二錢),陳佛手(三錢五分),《醫統》沉香化氣丸(三錢)

白話文:

桑葉(21克),細生地(18克),旋覆花(21克,用紗布包),大白芍(18克),丹皮(12克),元參(21克),煅瓦楞粉(60克,用紗布包),連翹(18克),石決明(90克,炒後先煎),川石斛(24克),紫貝齒(60克,生搗,先煎),黑山梔(12克),陳佛手(21克),《醫統》沉香化氣丸(18克)

,痰濕阻礙氣化,清不升、濁不降,清濁不分,致氣少下達,脘次如隔。脈狀細澀,舌白黃,少寐。病根實深,草木之功有限,圖治洵非易易。

白話文:

中醫認為,痰濕阻礙了氣的運行,導致清陽之氣不能上升,濁陰之氣不能下降,清濁混雜。因此,氣血不能到達下焦,造成胸腹脹滿不適,就像隔了一層東西。脈絡細小而澀,舌苔白黃,睡眠減少。病根深重,單憑草藥治療效果有限,想要根治並不容易。

蘇子(炒,三錢五分),淡吳萸(淡鹽水炒,三分),橘紅(一錢),火麻仁泥(一兩),白芥子(三錢五分),淡乾薑(三分),製半夏(三錢五分),霞天曲(三錢五分),萊菔子(炒,四錢),沉香片(四分),全瓜蔞(一兩,切),綠萼梅(去蒂,三錢五分),朱磁丸(五分,以枇杷露一兩調服)

白話文:

炒蘇子:35 克

淡鹽水炒淡吳萸:3 克

橘紅:10 克

火麻仁泥:100 克

白芥子:35 克

淡乾薑:3 克

製半夏:35 克

霞天曲:35 克

炒萊菔子:40 克

沉香片:4 克

全瓜蔞(切片):100 克

去蒂綠萼梅:35 克

朱磁丸:5 克(用 100 克枇杷露調服)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脾濕蒸痰,上輸於肺,肺氣不降,至咳逆痰多,動即氣急。舌薄白,脈濡。病根深遠,理之。

白話文:

脾臟是產生痰液的根源,肺臟是儲存痰液的器官。脾臟濕氣過盛,將痰液蒸化,輸送到肺部。肺氣無法下降,導致咳嗽逆亂、痰液增多,稍一活動便會氣喘。舌苔薄白,脈象濡滑。病根深遠,需要細心調理。

歸身(三錢五分),蘇子(炒,三錢五分),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冬瓜子(七錢),款冬花(炙,三錢),白芥子(一錢),代赭石(四錢煅,先煎),清炙甘草(三分),白杏仁(去尖,四錢),萊菔子(四錢,炒),海蛤粉(七錢,絹包),茯苓(四錢),玉蝴蝶(三分)

白話文:

歸身(21克),蘇子(炒,21克),旋覆花(21克,用紗布包住),冬瓜子(42克),款冬花(炒,18克),白芥子(6克),代赭石(24克,煅製後先煎),清炙甘草(1.8克),白杏仁(去尖,24克),萊菔子(24克,炒),海蛤粉(42克,用紗布包住),茯苓(24克),玉蝴蝶(1.8克)

,積痰貯肺,肺失清肅,咳逆痰多而白,胸悶知飢,不能食,食則胸脘不適,舌白,大便不多,脈軟。肺脾同病。肝木乘之,病實。宜擇要治。

白話文:

上述症狀是:痰液積聚在肺部,導致肺部失去正常的清肅功能。咳嗽、嘔逆,痰液多而呈白色,胸悶,知道飢餓卻不能進食,進食後胸口和腹部不適,舌苔白,大便次數不多,脈搏無力。這是肺脾兩臟同時出現問題,受到肝木之氣的侵襲,病情已經很嚴重。應該根據病情重點進行治療。

旋覆花(絹包,三錢五分),白杏仁(去尖,四錢),廣鬱金(一錢,枇杷露一兩磨沖另服),雞內金(炙去垢,三錢),代赭石(四錢,煅,先煎),象貝(去心,五錢),竹茹(玫瑰水炒,三錢),車前子(四錢,包),海蛤粉(絹包,七錢),冬瓜子(七錢),大腹皮(洗,三錢),玉蝴蝶(三分),生熟穀芽(各五錢,絹包)

白話文:

旋覆花(用紗袋包,3.5錢),白杏仁(去尖,4錢),廣鬱金(1錢,用枇杷露1兩研磨後另服用),雞內金(烘烤後去除雜質,3錢),代赭石(4錢,煅燒後先煎),象貝(去中心,5錢),竹茹(用玫瑰水炒,3錢),車前子(4錢,用紗袋包),海蛤粉(用紗袋包,7錢),冬瓜子(7錢),大腹皮(清洗後,3錢),玉蝴蝶(3分),生穀芽和熟穀芽(各5錢,用紗袋包)

,心肝不潛,痰熱上擾,妄語不寐,便閉。宜鎮肝滌痰。

上川連(鹽水炒,五分),竹茹(三錢),陳膽星(七分),朱茯神(五錢),石決明(一兩,生,先煎),竺黃片(三錢),連翹(三錢),紫貝齒(生杵,一兩,先煎),黑山梔(三錢),白金丸(絹包,三錢五分),青礞石(煅,三錢五分,先煎),鮮竹瀝(一兩,沖服)

白話文:

上川連(用鹽水炒,取五分),竹茹(三錢),陳膽星(七分),朱茯神(五錢),石決明(一兩,生用,先煎),竺黃片(三錢),連翹(三錢),紫貝齒(生用,搗碎,一兩,先煎),黑山梔(三錢),白金丸(用絹包裹,三錢五分),青礞石(煅燒,三錢五分,先煎),新鮮竹瀝(一兩,用開水沖服)

,脾不健運則生痰,痰貯於肺,肺失肅降,咳逆氣急,痰白,脈左細弦、右軟,舌垢。胃呆,午後心中作躁。病深藥淺,不易見功。

白話文:

如果脈象偏左,表示脾臟功能不健全,會產生痰液。痰液積聚在肺部,導致肺部調節功能失常,引發咳嗽、呼吸不暢、痰液呈白色,脈搏左邊細小而緊硬,右邊柔軟,舌苔有污垢。胃氣停滯,下午時會感到心中煩躁。如果病情嚴重,而藥方效力不足,則難以見效。

桑白皮(蜜炙,三錢),象貝(去心,四錢),生蛤殼(一兩,先煎),茯苓(四錢),款冬花(炙,四錢),陳皮(一錢),冬瓜子(一兩),石英(四錢,先煎),白杏仁(去尖,四錢),宋半夏(三錢五分),生甘草(三分),玉蝴蝶(三分),蘇子(三錢五分,鹽水炒)

白話文:

桑白皮(用蜂蜜炙過,3錢),象貝(去除內臟,4錢),生蛤蜊殼(1兩,先煎),茯苓(4錢),款冬花(曬乾炙熱,4錢),陳皮(1錢),冬瓜子(1兩),石英(4錢,先煎),白杏仁(去除尖端,4錢),宋半夏(3錢5分),生甘草(3分),玉蝴蝶(3分),蘇子(3錢5分,用鹽水炒過)

,痰濕內阻,風寒外乘,中焦運融不宣,胸背徹痛,病屬胸痹。音啞脈數而不暢,最防漸轉噎膈。

全瓜蔞(淡姜水炒,四錢),紫菀(蜜水炙,一錢),枳殼(三錢五分),茯苓(四錢),薤白頭(去苗酒浸,三錢五分),桔梗(七分),廣鬱金(三錢五分),戌腹米(三錢,絹包),宋半夏(三錢五分),干菖蒲(七分),苦杏仁(去尖勿研,四錢),陳佛手(一錢,開水磨沖)

白話文:

  • 全瓜蔞:4錢,用淡薑水炒製
  • 紫菀:1錢,用蜂蜜水烘烤
  • 枳殼:3錢5分
  • 茯苓:4錢
  • 薤白頭:3錢5分,用清酒浸泡後去除根莖
  • 桔梗:7分
  • 廣鬱金:3錢5分
  • 戌腹米:3錢,用絹布包裹
  • 宋半夏:3錢5分
  • 幹菖蒲:7分
  • 苦杏仁:4錢,去除尖頭,不要研磨
  • 陳佛手:1錢,用開水磨碎沖服

,痰飲氣急。咳嗽,冬寒尤劇,腹中不舒,大便不實,脈軟弦帶滑。當宗《金匱》外飲治脾立方。

白朮(三錢五分),澤瀉(炒,三錢五分),陳皮(一錢),白芥子(一錢),茯苓(五錢),歸身(土炒,三錢五分),宋半夏(三錢五分),生米仁(四錢),豬苓(三錢五分),款冬花(炙,三錢五分),蘇子(炒,三錢五分),紫石英(四錢,煅,先煎),冬蟲夏草(三錢五分)

白話文:

漂白朮(15.75公克),澤瀉(炒,15.75公克),陳皮(3.5公克),白芥子(3.5公克),茯苓(22.5公克),當歸(土炒,15.75公克),半夏(3.5公克),糙米(17.5公克),豬苓(15.75公克),款冬花(炙,15.75公克),蘇子(炒,15.75公克),紫石英(17.5公克,煅,先煎),冬蟲夏草(15.75公克)

,向患積飲作吐,客冬升塞胸痛,至今形瘦納少,脈沉細,咳嗽帶血。病道深遠,不易治。

蘇子(三錢五分,炒),款冬花(炙,三錢五分),茯苓(四錢),霞天曲(三錢,絹包),白杏仁(去尖,四錢),陳皮(一錢),豬苓(三錢五分),川石斛(三錢),象貝(去心,四錢),宋半夏(三錢五分),澤瀉(三錢),炒穀芽(五錢,絹包)

白話文:

蘇子(10.5 克,炒製)

款冬花(10.5 克,炙烤)

茯苓(12 克)

霞天曲(9 克,用絹布包裹)

白杏仁(12 克,去除尖端)

陳皮(3 克)

豬苓(10.5 克)

川石斛(9 克)

象貝(12 克,去除內臟)

宋半夏(10.5 克)

澤瀉(9 克)

炒穀芽(15 克,用絹布包裹)

,客冬背寒,今腸鳴濯濯如囊裹漿,小溲少,痰多胸悶,脈細。積飲阻遏中陽,一時不易速效也。

桂枝(四分),豬苓(三錢五分),陳皮(一錢),炙雞金(去垢,三錢),漂白朮(三錢五分),澤瀉(三錢),法半夏(三錢五分),大腹皮(洗,三錢),茯苓(五錢),車前子(包,三錢),白芥子(一錢),五加皮(三錢),陳麥柴(三錢)

白話文:

桂枝(24 克),豬苓(21 克),陳皮(6 克),炙雞內金(去垢,18 克),漂白朮(21 克),澤瀉(18 克),法半夏(21 克),大腹皮(洗淨,18 克),茯苓(30 克),車前子(包,18 克),白芥子(6 克),五加皮(18 克),陳麥柴(18 克)

,痰濕壅阻氣分,氣虛升降未能自如,足腫入腿,少腹脹,夜臥氣升,脈濡。須速為解散

白話文:

左側,痰濕堵塞氣道,氣虛導致升降不暢,足部浮腫延伸至腿部,腹部脹滿,晚上躺下時氣往上衝,脈象濡滑。必須立即散去痰濕。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新會皮(一錢),五加皮(三錢),肚坎臍(酒洗,一條),代赭石(四錢,煅,先煎),宋半夏(二錢五分),車前子(三錢,包),胡桃肉(三枚),白杏仁(去尖,四錢),茯苓(四錢),冬瓜子(七錢),沙苑子(鹽水炒,三錢)

白話文:

旋覆花(105 公克,用布包好)

新會橘皮(30 公克)

五加皮(90 公克)

肚臍(用酒洗過,一條)

代赭石(120 公克,先烤過,並先煎)

南星(75 公克)

車前子(90 公克,用布包好)

胡桃仁(三顆)

甜杏仁(去尖,120 公克)

茯苓(120 公克)

冬瓜子(210 公克)

沙苑子(用鹽水炒過,90 公克)

,(正號老公租)氣不化濕濕鬱蒸痰,痰氣窒滯,腹中不能舒轉自如,大便不流利,頭蒙,脈軟帶微弦。三陰同病。當循序理之。

白話文:

,(正號:老公租)氣不化濕,濕氣鬱積形成痰,痰氣堵塞,腹中不順暢,大便不暢,頭昏腦脹,脈象柔軟稍有弦脈。三陰經同病。應按部就班地治療。

瓜蔞皮(炒,三錢五分),炙雞金(去垢,三錢),茯苓皮(四錢),陳麥柴(三錢),新會皮(一錢),大腹皮(洗,二錢),五加皮(三錢五分),炒穀芽(四錢,絹包),法半夏(三錢五分),陳佛手(一錢),白芍(春砂末四分同炒,三錢五分),川石斛(三錢),玫瑰花瓣(一錢)

白話文:

材料:

  • 瓜皮(炒製,105 公克)
  • 炙雞內金(去除雜質,105 公克)
  • 茯苓皮(140 公克)
  • 陳麥冬(105 公克)
  • 新會陳皮(35 公克)
  • 大腹皮(清洗,70 公克)
  • 五加皮(105 公克)
  • 炒穀芽(140 公克,用紗布包起)
  • 法半夏(105 公克)
  • 陳佛手(35 公克)
  • 白芍(春砂粉末 15 公克,與白芍一起炒製,105 公克)
  • 川石斛(105 公克)
  • 玫瑰花瓣(35 公克)

,(正號)胃濁不降,積飲作吐,半月來飲食不思,脘腹作痛,痛至神思疲乏。脈軟,不寐,寐則驚惕,舌黃。防積久成膈。

白話文:

現在,(診斷為)胃中濁氣不下降,積累的水飲引起了嘔吐,半個月來一直沒有食慾,胃部腹腔疼痛,疼痛劇烈導致精神疲倦。脈搏無力,失眠,睡覺時容易驚醒,舌苔發黃。防止積累時間過長形成膈氣。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上川連(鹽水炒,五分),朱茯神(五錢),石決明(一兩,煅,先煎),煅瓦楞粉(絹包,一兩),淡吳萸(鹽水炒,二分),枳殼(三錢五分),生穀芽(絹包,五錢),川石斛(四錢),烏梅肉(三分),竹茹(三錢),綠萼梅瓣(一錢)

白話文:

旋覆花(3.5錢,用紗布包好)

上等川連(用鹽水炒過,0.5錢)

朱茯神(5錢)

石決明(1兩,煅制過,先煎)

煅瓦楞粉(用紗布包好,1兩)

淡吳萸(用鹽水炒過,0.2錢)

枳殼(3.5錢)

生穀芽(用紗布包好,5錢)

川石斛(4錢)

烏梅肉(0.3錢)

竹茹(3錢)

綠萼梅瓣(1錢)

左(正號壽翁),據述病情,一無出入。咳嗽日久,津液耗爍殆淨,舍培補別無善策。所詢洋參參鬚,儘可另服。

白話文:

左(正號壽翁),根據你描述的病情,沒有出入。咳嗽持續很長時間,身體津液消耗殆盡。除了補充營養,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你詢問的西洋參鬚,儘管另外服用。

黨參(米炒,三錢五分),制於術(三錢五分),橘白(一錢),炒長鬚穀芽(五錢,絹包),麥冬(去心,三錢五分),蛤蚧尾(秋石五釐合焙,一對),鹽半夏(三錢五分),北五味子(鹽水炒,三分),肚坎臍(洗去垢,一條),川石斛(四錢)

白話文:

潞黨參(炒米,3.5錢),白術(3.5錢),橘子皮(1錢),炒長鬚穀芽(5錢,包裹在絲絹中),麥冬(去心,3.5錢),蛤蚧尾(與秋石一起焙製,5釐,一對),鹽半夏(3.5錢),北五味子(用鹽水炒,3分),肚臍(洗淨,一條),川石斛(4錢)

,痰濕熱尚多逗留。舌根苔不清,脈帶弦,胃納呆鈍,脘次尚未全舒。擬再流利氣機,舒暢中宮,以復升清降濁之常。

白話文:

患者還有痰濕熱滯留,舌根的苔仍然不清淨,脈象帶有弦象,胃口仍然遲鈍,胸脘部位還沒完全舒展。準備繼續疏利氣機,使中焦通暢,恢復氣血運行正常。

瓜蔞皮(切,三錢),炙雞金(去垢,三錢),淡吳萸(鹽水炒,二分),陳佛手(一錢),杏仁泥(三錢),大腹皮(洗,三錢),茯苓(四錢),川通草(一錢),火麻仁泥(四錢),白芍(三錢五分),宋半夏(三錢五分),炒穀芽(五錢,絹包)

白話文:

  • 冬瓜皮(切成薄片,3錢)
  • 炙雞金(去除雜質,3錢)
  • 淡吳茱萸(用鹽水炒,2分)
  • 陳年佛手(1錢)
  • 杏仁泥(3錢)
  • 大腹皮(洗淨,3錢)
  • 茯苓(4錢)
  • 川通草(1錢)
  • 火麻仁泥(4錢)
  • 白芍(3錢5分)
  • 宋半夏(3錢5分)
  • 炒穀芽(5錢,用布包起來)

,痰堵胸次,大便不行,昨宵發熱,舌黃,脈數。急宜表裡兩治。

鮮霍香(三錢),秦艽(三錢),枳殼(三錢五分),萊菔子(炒,四錢),鮮佩蘭(三錢),白杏仁(去尖,四錢),竹茹(二錢),赤芍(四錢),大豆卷(三錢),牛蒡(研,三錢),陳皮(一錢),澤瀉(三錢),玉樞丹末(三分,開水調服)

白話文:

新鮮霍香(15克),秦艽(15克),枳殼(17.5克),炒萊菔子(20克),新鮮佩蘭(15克),去尖白杏仁(20克),竹茹(10克),赤芍(20克),大豆卷(15克),研磨牛蒡(15克),陳皮(5克),澤瀉(15克),玉樞丹粉末(1.5克,用開水沖服)

,氣急痰嘶較平,胸悶畏風不盡。宜即守前意增損。

瓜蔞皮(四錢,切),白芥子(一錢),陳皮(一錢),生米仁(四錢),薤白頭(三錢五分,去苗酒浸),萊菔子(三錢,炒),紫菀(一錢,蜜炎),白前(三錢五分),宋半夏(三錢五分),枳殼(三錢五分),款冬花(三錢五分,炙),竹茹(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

白話文:

  • 絲瓜皮:4錢,切碎
  • 白芥子:1錢
  • 陳皮:1錢
  • 生米仁:4錢
  • 薤白頭:3錢5分,用酒浸泡,去除嫩芽
  • 萊菔子:3錢,炒熟
  • 紫菀:1錢,用蜂蜜炙烤
  • 白前:3錢5分
  • 宋半夏:3錢5分
  • 枳殼:3錢5分
  • 款冬花:3錢5分,炙烤
  • 竹茹:3錢5分
  • 白杏仁:4錢,去除尖端

,積痰作迷,迷則神蒙,兼之小溲色深,脈軟弦滑數。宜先治痰濕。

全瓜蔞(四錢,切),紫菀(三錢五分,炙),白杏仁(四錢,去尖),橘紅(一錢),薤白頭(三錢五分,去苗酒浸),枳殼(三錢五分),萊菔子(四錢,炒),豬苓(三錢五分),製半夏(三錢五分),竹茹(三錢五分),制南星(一錢),澤瀉(三錢),干菖蒲(一錢)

白話文:

全瓜蔞(60 克,切片)

紫菀(52.5 克,炙)

白杏仁(60 克,去除尖端)

橘紅(15 克)

薤白頭(52.5 克,去除苗,浸泡過酒)

枳殼(52.5 克)

萊菔子(60 克,炒過)

豬苓(52.5 克)

製半夏(52.5 克)

竹茹(52.5 克)

制南星(15 克)

澤瀉(45 克)

幹菖蒲(15 克)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脾不運則生痰,肺不降則咳嗆。吐出盡系白沫黏韌之痰,咳甚則頭暈,脈弦滑,右耳鳴響失聰。擬宗金匱外飲治脾立方。

白話文:

從左脈相來看,脾臟是產生痰液的根源,而肺臟則是儲存痰液的器官。脾臟功能失調就會產生痰液,肺臟功能下降就會引發咳嗽、嗆咳。吐出的痰液通常是白色的泡沫狀粘稠痰液,咳嗽嚴重時會出現頭暈,脈搏弦滑,右耳鳴響伴有失聰。擬採用《金匱要略》中治療脾臟虛寒的外飲治脾立方。

漂白朮(三錢五分),鹽半夏(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新會皮(三錢五分),茯苓(四錢),海浮石(四錢),白前(三錢五分),冬蟲夏草(三錢五分),川貝母(三錢五分,去心),生蛤殼(七錢,先煎),竹茹(三錢五分),生穀芽(五錢,包),磁朱丸(四錢,絹包),玉蝴蝶(二分)

白話文:

漂白朮(21.25克)

鹽半夏(21.25克)

白杏仁(24克,去尖)

新會皮(21.25克)

茯苓(24克)

海浮石(24克)

白前(21.25克)

冬蟲夏草(21.25克)

川貝母(21.25克,去心)

生蛤殼(42克,先煎)

竹茹(21.25克)

生穀芽(30克,包裹)

磁朱丸(24克,絹布包裹)

玉蝴蝶(1.2克)

,積痰積濕,肺脾受病。氣急咳逆,吐痰不爽利,脈弦。宜泄肺下氣,以防作喘。

栝樓實(四錢,淡姜水炒切),蘇子(三錢五分,鹽水炒),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冬瓜子(四錢),薤白頭(三錢五分,去苗酒浸),白芥子(一錢),代赭石(四錢,煅,先煎),茯苓(四錢),鹽半夏(三錢五分),海浮石(四錢),白石英(四錢),玉蝴蝶(二分),冬蟲夏草(一錢),甘草炭(四分)

白話文:

  • 栝樓果實(4 錢,用淡薑水炒切)
  • 蘇子(3.5 錢,用鹽水炒)
  • 旋覆花(3.5 錢,用絹布包裹)
  • 冬瓜子(4 錢)
  • 薤白(3.5 錢,去掉苗,用酒浸泡)
  • 白芥子(1 錢)
  • 代赭石(4 錢,煅燒,先煎)
  • 茯苓(4 錢)
  • 鹽半夏(3.5 錢)
  • 海浮石(4 錢)
  • 白石英(4 錢)
  • 玉蝴蝶(2 分)
  • 冬蟲夏草(1 錢)
  • 甘草炭(4 分)

,痰飲肺脾病也。脾不化濕,由濕蒸痰痰輸於肺,肺氣不降,致咳逆不已,精微之氣盡化為痰。舌垢,口乾不多飲,氣不致故燥,中無陽故不渴。脈軟弦。宜標本兩治。

白話文:

稱為「左」的疾病,主要是由痰飲阻滯肺、脾所致。脾胃功能失常,水液不能正常運化,導致濕邪蒸化成痰,輸送到肺部。肺氣不降,引起咳嗽和逆氣上沖,體內精微的津液漸漸轉化為痰。舌苔厚膩,口乾但不致於多喝水,這是因為氣機不暢,導致津液運化不暢,所以感覺乾燥。體內沒有陽氣,所以不口渴。脈象沉細而緊。治療時,需要兼顧標本並治。

白石英(五錢,先煎),川貝(三錢五分,去心),生米仁(四錢),冬蟲夏草(一錢,炙),海蛤粉(五錢,包),鹽半夏(三錢五分),茯苓(四錢),玉蝴蝶(三分),指迷茯苓丸(四錢,包)

白話文:

  • 白石英(30 克,先煎)
  • 川貝(21 克,去心)
  • 生米仁(24 克)
  • 冬蟲夏草(6 克,炙烤)
  • 海蛤粉(30 克,包裹)
  • 鹽半夏(21 克)
  • 茯苓(24 克)
  • 玉蝴蝶(1.8 克)
  • 指迷茯苓丸(24 克,包裹)

,痰飲著涼即發,此肺脾病也。累年糾纏,最恐激動根株,殊不可忽。

君子丸(四錢,包),白杏仁(四錢,去尖),白石英(四錢,煅,先煎),冬蟲夏草(一錢,炙),歸身(二錢),生蛤殼(一兩五錢,先煎),紫衣胡桃肉(二枚),玉蝴蝶(二分),款冬花(三錢,炙),冬瓜子(五錢),茯苓(四錢),炒穀芽(五錢,包)

白話文:

六君子丸(四錢,包起來)

白杏仁(四錢,去掉尖頭)

白石英(四錢,煅燒過,先煎)

冬蟲夏草(一錢,烘烤過)

歸身(二錢)

生蛤殼(一兩五錢,先煎)

紫衣胡桃肉(兩枚)

玉蝴蝶(兩分)

款冬花(三錢,烘烤過)

冬瓜子(五錢)

茯苓(四錢)

炒穀芽(五錢,包起來)

,肺虛久冬瓜腎,胃家痰熱上亢,氣急痰嘶,神識迷濛。舌糙燥無津。氣不至口燥,中無陽故不渴。脈至數不勻。肢振病深藥淺,不易立方。

白話文:

左:肺氣虛弱久咳,腎虛,胃中有痰熱上逆,氣促痰鳴,神志昏迷。舌頭粗糙乾燥,沒有津液。氣息不通,導致口乾,體內沒有陽氣所以不覺得口渴。脈搏又快又亂。肢體震顫,病情嚴重,藥物太弱,不容易制定藥方。

鮮霍斛,左牡蠣,元參,海浮石,西洋參,紫石英,川貝,竺黃片,生地炭,河車根,鹽半夏,茯苓

白話文:

新鮮的霍斛、左邊的牡蠣、元參(一種中藥材)、海浮石、西洋參、紫石英、川貝、竺黃片(一種中藥材)、生地炭(一種中藥材)、河車根(一種中藥材)、鹽半夏(半夏經過鹽醃製而成的中藥材)、茯苓

,痰飲伏根已深,吐痰不利,氣急,舌根垢。肺脾同病,最易喘急生波。擬宗《金匱》外飲治脾立方。

桂枝(四分),蘇子(三錢五分,炒),橘紅(一兩),冬瓜子(七錢),漂白朮(三錢五分),白芥子(一錢),製半夏(三錢五分),生草(四分),茯苓(四錢),萊菔子(四錢,炒),海蛤粉(七錢,包),紫衣胡桃肉(二枚),冬蟲夏草(一錢,炙),玉蝴蝶(三分)

白話文:

桂枝(8克),蘇籽(14克,炒過),陳皮(40克),冬瓜子(28克),蒼朮(14克),白芥子(4克),半夏(14克),生薑(8克),茯苓(16克),蘿蔔子(16克,炒過),牡蠣粉(28克,包起來),紫衣核桃肉(2個),冬蟲夏草(4克,炙過),玉蝴蝶(1.2克)

,舌白根膩,右肋下痛,得食作泛,腹鳴小溲少,腰脊酸,脈濡滑。痰濕阻遏升降。防延噎膈。

栝樓實(三錢,重姜水炒切),旋覆花(三錢五分,包),生米仁(三錢),陳佛手(一錢),薤白頭(三錢五分,去苗酒浸),代赭石(五錢,煅,先煎),橘紅(一錢),桑枝(一兩,切),鹽半夏(三錢),煅瓦楞粉(一兩五錢,包),茯苓(四錢),絲瓜絡(三錢),葛花解醒丸(三錢,包)

白話文:

藥材:

  • 栝樓子(3錢,用重姜水炒過後切片)
  • 旋覆花(3錢5分,包起來)
  • 生米仁(3錢)
  • 陳皮(1錢)
  • 薤白(3錢5分,去除葉子,用酒浸泡)
  • 代赭石(5錢,煅燒過,先煎)
  • 橘紅(1錢)
  • 桑枝(1兩,切片)
  • 半夏(3錢,用鹽醃製過)
  • 瓦楞粉(1兩5錢,包起來)
  • 茯苓(4錢)
  • 絲瓜絡(3錢)
  • 葛花解醒丸(3錢,包起來)

新陽縣陳企南大令吾師出診方,痰飲為表邪所遏,肺胃之氣不能前降下行,熏蒸旬日痰濕熱無一不從火化,咳逆氣粗、肌灼神躁,所吐盡是濃黃黏稠之痰,痰者火之標,火甚則逼動肝木,加以心營素虧,浮火益烈,已有抽搦糊語,喘急不寐等狀。脈來絃動不調。病屬上實下虛正不敵邪,正值攻補兩礙,風波疊起之際,暫以徐之才輕可去實之法進之。以觀動靜,倘能即此應手,最為幸事。

白話文:

新陽縣陳企南大官是我的老師,他前來求診。

痰液積聚在體表,被邪氣阻遏,肺胃之氣不能順利下行,導致痰濕熱在體內燻蒸十天,咳逆、氣促、肌肉灼熱、精神煩躁,咳出的痰都是濃黃粘稠的。痰液是火氣的標誌,火氣過旺會逼動肝木,加上心營原本虛弱,浮火更加劇烈,已經出現抽搐、胡言亂語、喘急、失眠等症狀。脈象弦動不調。

病情屬於上實下虛,正氣不敵邪氣。此時正處於攻補兩難,風波疊起的境地,暫且用緩和的方法治療,觀察病情變化。如果能就此奏效,是最幸運的事。

南沙參,紫貝齒,朱茯神,玉蝴蝶,川貝,朱連翹,海蛤粉,蛤蚧尾,宋半夏,赤芍,海浮石

另服:上濂珠,鮮竹瀝

夜服:黛蛤散(七錢,包),知母(三錢),竺黃片(三錢),朱茯苓(五錢),川貝(三錢),甜瓜子(七錢),生石決明(二兩,先煎),生草(四分),鮮蘆根(二兩)

白話文:

夜間服用藥方:

  • 黛蛤散(七錢,用布包裹)
  • 知母(三錢)
  • 竺黃片(三錢)
  • 朱茯苓(五錢)
  • 川貝(三錢)
  • 甜瓜子(七錢)
  • 生石決明(二兩,先煮)
  • 生草(四分)
  • 鮮蘆根(二兩)

翌日再診:考痰飲一症,《內經》只論飲而未言及痰,至漢張仲師始創論痰飲及懸飲、支飲,並留飲、伏飲之說。治其源,不外內飲治腎,外飲治脾。然病因非一端,病之牽涉亦無一定,就現在所病,昨日幾有痰熱內火,一齊升越,上擾神明,下激腎真之勢,斟酌再三,以清金制木,下痰順氣進之,今脈狀較能斂靜,舌垢較能化薄,氣急較平,形色較正,昨寐頗能寧謐。此皆病之有減無增之佳象也。

白話文:

第二天再次診斷:探討痰飲這類證候,《內經》只討論飲,沒有提到痰。到了漢朝的張仲景才開始論述痰飲及懸飲、支飲,並提出了留飲、伏飲的說法。治療痰飲的根源,不外乎內飲治療腎臟,外飲治療脾臟。但是,病因並非單一,疾病的牽連也沒有固定模式。根據目前的病情,昨天痰熱內火同時上沖,擾亂了神志,刺激了腎臟真氣。經過反覆斟酌,使用清金制木、化痰順氣的方法治療。現在脈象較為平穩,舌苔較薄,呼吸困難減輕,氣色恢復正常,昨晚睡眠較為安穩。這些都是病情好轉的良好徵兆。

但氣陰已乏,痰火猶重肺降腎納不充如循常度。惟有養陰分以斂浮游之火,清痰熱以復肅降之令,加以息心養神,俾可氣順痰化,早得奏效為幸。

白話文:

但是身體氣血陰津已不足,痰液火氣仍然很重,肺氣下行、腎氣上納的功能依然不足,如果按照平常的治療方法。只能調理陰液以收斂浮動的火氣,清除痰熱以恢復肅降的功能,再輔以靜心養神,讓氣血順暢、痰液消散,早點見效纔是最好的。

西洋參,宋半夏,石決明,甘草,南沙參,黛蛤散,白石英,玉蝴蝶,川貝母,海浮石,朱連翹,蛤蚧尾

另服:鮮竹瀝(一兩),入化橘紅(二分),上濂珠粉是夜湯頭用:

王泉散(四錢),南沙參,代赭石(四錢),紫貝齒(一兩),冬瓜子(一兩),海浮石(五錢),朱拌抱木茯神(六錢),甜杏仁(三錢),鮮蘆根(二兩)

白話文:

王泉散(4錢),南參,代赭石(4錢),紫貝齒(1兩),冬瓜子(1兩),海浮石(5錢),赤茯苓(6錢),甜杏仁(3錢),鮮蘆根(2兩)

再診:經曰陽氣者,煩勞則張,大恚心陽動則浮陽亦動,肝火升則氣火亦升,火升則痰來。陽浮則易喘,所以息心滌慮,最為定喘降痰之妙法。刻下痰濃帶黑,積飲蒸痰,邪火煅煉而然也。咳多即氣急,肺失肅降,上實下虛也。夜來語多錯雜,易有神思躁擾之象,陰不涵陽,痰火上擾神明也。

白話文:

再次診斷:經典記載,陽氣會因勞累而升發,過度憤怒時,心陽會浮動,肝火上升時,氣火也會上升,火氣上升就會生痰。陽氣浮動容易喘鳴,因此保持心境平靜、掃除雜念,是平喘化痰的最佳方法。

目前痰液濃稠帶黑,這是因為體內積蓄的飲邪被邪火蒸發所致。咳嗽頻繁會導致氣急,這是肺氣不能正常宣降,導致上焦實熱,下焦虛寒的緣故。夜間言語混亂,容易神思躁動不安,這是陰不涵陽,痰火上擾神明的表現。

脈左弦、右滑數,已無錯綜之狀,舌垢退而底苔尚厚,痰熱之重不言而喻。本元雖弱,尚不能驟求峻補。今方擬泄火化痰,為急則治標之法,佐以育陰安神,俾標本不致偏勝。

白話文:

左手脈象弦緊,右手脈象滑動頻數,已經沒有之前錯綜複雜的情況了。舌苔變薄,但底層舌苔仍然很厚,可見痰熱之症依舊明顯。雖然患者身體虛弱,但不能貿然使用補益藥物。現在開具的藥方以清熱化痰為主,作為暫時緩解症狀的辦法,同時輔以滋養陰液、安神定志的藥物,避免標本兼顧失衡。

羚羊角,原金斛,代赭石,甜瓜子,西洋參,川貝,海浮石,白茅根,南沙參,宋半夏,紫貝齒,真珠粉(四分),竹瀝(二兩),入化橘紅(二分)(蛤蚧已進兩次,今可撇去矣。)

白話文:

羚羊角、原金斛、代赭石、甜瓜子、西洋參、川貝、海浮石、白茅根、南沙參、宋半夏、紫貝齒、真珠粉(四分之一)、竹瀝(兩錢)、化橘紅(兩分之一)(蛤蚧已經加入兩次,現在可以去掉。)

另用:參鬚(七分,用秋石三釐同拌),生地炭(四錢、),紫石英(四錢,同打)

清煎,時時飲之,可以養氣納氣,不滯痰濁。

夜服湯頭,再入:抱木茯神(五錢),蜜炙夜合歡(三錢五分),炒香棗仁(一錢)

翌日再診:昨竟安和,夜來稍有煩躁,旋即安寐,又得大便,並無糊語不寧等狀。且腹中自然之氣已能由漸運動。此痰火解開,心腎交而肝肺升降得和之佳景也。今晨右脈滑數得減,左部尚覺弦疾上駛。上焦所蘊痰熱較化,心營虛而腎不攝肝,肝木猶未遽平也。所病本非一朝一夕而得,所虛亦非一臟一經之損,藥似治病,尤宜養息以治本。

白話文:

第二天再次診脈:昨天晚上很平靜,到了晚上稍微有點煩躁,但是很快又睡著了,而且排了大便,也沒有胡言亂語或不安心的症狀。並且腹中的自然之氣已經能逐漸運行了。這說明痰火已經消散,心腎相交,肝肺升降調和,這是很理想的景象。今天早上的右脈滑數有所減輕,左脈仍然覺得弦緊向上衝動。上焦所蘊藏的痰熱已經比較消散,心營虛弱而腎不能約束肝,肝木仍然沒有完全平復。所患之病並非一天兩天就能得的,所虛弱的也不僅是一臟一經的損傷,藥物雖然可以治病,但更應注意休息以根治根本。

至用藥一道,痰熱必須清理也。不清則火易動痰、痰易壅氣作喘也。陰分不得不養也,不養則水不濟火,火輒上浮,反復易如反掌也。氣分又不能不利,否則氣不運痰,痰濁中阻,其升降之隧道又屬可慮之至也。今方擬清上而不涉中下,養氣而勿令動火,育陰而不滯痰濁,標本兼治,方有裨益。

白話文:

在用藥方面,必須清除痰熱。如果不清除,火很容易影響痰,痰也容易阻塞氣道導致喘息。陰液部分必須滋養,如果不滋養,水液就無法滋養火,火氣就容易上浮,反覆發作如同翻掌一樣。氣部分也不能被阻礙,否則氣無法運化痰液,痰液會阻塞在中間,其升降通道也會有很大的問題。現在的方子打算清肺而不過度涉及中間和下部,滋養氣而不使火動,滋養陰而不使痰濕停滯,標本兼治,方劑纔有益處。

羚羊角(三錢五分,另煎),西洋參(三錢五分),知母(三錢五分),抱木茯神(四錢,辰拌),石決明(一兩半,煅,先煎),南沙參(四錢),川貝(三錢五分,去心),棗仁(三錢五分),原金斛(四錢),海浮石(四錢),宋半夏(三錢五分),竹瀝(一兩,衝入),仍用人參鬚,生地炭(清煎飲之)

白話文:

羚羊角(3.5錢,另煎)

西洋參(3.5錢)

知母(3.5錢)

抱木茯神(4錢,於辰時拌入)

石決明(1.5兩,煅製後,先煎)

南沙參(4錢)

川貝(3.5錢,去掉果仁)

棗仁(3.5錢)

原金斛(4錢)

海浮石(4錢)

宋半夏(3.5錢)

竹瀝(1兩,沖入)

另外,仍使用人參須和生地炭(清煎後飲用)

是夜湯頭所用:朱茯神,棗仁,煅瓦楞殼,北秫米,夜合花,宋半夏

翌日再診:病情化險為夷,轉機迅速,甚為可喜之至。溯發病之始,風寒傷其外,煩慮困其中,停痰積飲為表邪觸之而發因氣弱不運而阻肺胃失宣中陽被遏以溫藥和之正合病機無如本體不充,既不能盡達表邪,復不能全撤病飲,日復一日,所謂痰飲也,風寒也,無一不蒸熱化火,上壅肺氣,下動腎真,既擾肝風,復亂心神,已致危象畢集,幾難著手,斟酌再三,始以舍常求變之法應之,專以急則治標為宗旨,幸而日起有功,然所損已非淺少矣!今診脈數象較退,弦象較和,已無鼓指上駛之象,而嫌和緩不足,且舌苔發黃,痰熱尚多未解,不能不格外謹慎。

白話文:

隔天再次診療:病情已經好轉,轉變迅速,令人十分欣慰。追溯發病的緣由,一開始是因為風寒侵襲了體表,煩惱憂慮鬱積於心,停滯的痰液和飲水因外邪的觸動而發作,加上氣虛運化不暢,阻滯了肺胃的正常運作,體內的溫陽之氣也被遏阻。以溫熱的藥物來調理,的確符合病機,但由於患者的體質虛弱,既無法完全驅除表邪,也不能徹底根除病飲。日復一日,痰飲和風寒同時作用,熱化為火,上擾肺氣,下動腎精,同時擾亂了肝風和心神,最終導致危象叢生,幾乎難以施救。經過反覆斟酌,才決定採用「捨常求變」的方法應對,專注於標本兼治。慶幸的是,日益見效,但元氣損耗已經不淺。現在診脈,脈象比之前減少,弦象也較為緩和,雖然不再有鼓指上駛的現象,但還是略顯平和不足。此外,舌苔發黃,說明痰熱尚未完全化解,不得不格外謹慎。

至神思不振,夜安寐,間有不寧,皆屬病後應有之象,循法善調,加以息心調養,自可日臻坦境矣!

羚羊角,原金斛,川貝,棗仁,石決明,全瓜蔞,知母,甘草,西洋參,宋半夏,茯神,連翹,竹瀝

起翁先生,濕痰生於脾,貯於肺,蒸為痰飲,已歷四年。今發咳逆痰多,動即如喘,面浮足腫,脈軟、尺更弱,右寸關滑數。氣虛運遲,下攝不足,延屬喘滿並劇,未可忽視。

白話文:

起翁先生,體內有濕痰,積存在脾臟中,並上蒸到肺部,形成痰液,已經有四年之久。現在咳逆加重,痰液增多,稍微一動就氣喘,臉部浮腫,雙腳腫脹,脈象軟弱,尺脈更弱,右寸關脈滑數。由於氣虛,運化能力遲緩,下行的功能不足,導致喘鳴和腹脹更加嚴重,不可輕視。

杜蘇子(二錢,炒),漂白朮(三錢五分),白芥子(一錢),煅瓦楞殼(一兩,先煎),戈製半夏(一錢,研末沖服),茯苓(五錢),白杏仁(四錢,去尖勿研),甘草炭(五分),款冬花(二錢,炙),澤瀉(三錢五分),車前子(四錢,炒絹包),生米仁(四錢),蛤蚧(五分,去頭煎,鹽水焙)

白話文:

  • 炒杜仲子:20克

  • 漂白朮:35克

  • 白芥子:10克

  • 煅瓦楞殼:100克(先煎)

  • 戈製半夏(研末沖服):10克

  • 茯苓:50克

  • 去尖不研的白杏仁:40克

  • 甘草炭:5克

  • 炙款冬花:20克

  • 澤瀉:35克

  • 炒絹包車前子:40克

  • 生米仁:40克

  • 去頭鹽水焙蛤蚧:5克(先煎)

翌日再診:痰飲積久,肺經之病累及肝腎,上氣喘急,胸次不寬,脈軟弦、按之不調,舌尖中干、邊灰余糙。上實下虛,攻補兩不易,時正大節,尤為棘手之至。

白話文:

第二天再看診:痰液瘀積已久,肺經的疾病蔓延到了肝腎,導致氣喘急促,胸悶氣短,脈搏軟弱而弦,按壓時不跳動,舌尖中部乾燥,邊緣有灰苔和粗糙。上焦實熱,下焦虛寒,攻補兩難,正值季節更替的大節日,更是棘手的難題。

真風斛(三錢),紫石英(六錢,先煎),茯苓(三錢),車前子(四錢,包),生蛤殼(三錢,先煎),肚坎臍(一條,洗去垢),款冬花(三錢五分,蜜水炙),沙苑子(三錢,鹽水炒),宋半夏(三錢),蛤蚧尾(一對,洗去鱗,秋石水焙),甘草炭(五分),白芥子(一錢),玉蝴蝶(三分)

白話文:

真風斛(3 克),紫石英(6 克,先煎),茯苓(3 克),車前子(4 克,包裹),生蛤殼(3 克,先煎),肚臍(1 條,洗淨),款冬花(3.5 克,用蜂蜜水炙烤),沙苑子(3 克,用鹽水炒),宋半夏(3 克),蛤蚧尾(1 對,洗淨鱗片,用石灰水烘烤),甘草炭(0.5 克),白芥子(1 克),玉蝴蝶(0.3 克)

左(膏方),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蓋脾運稍遲,即易由濕化痰,上輸於肺,即有咳逆之患,久則因痰傷氣,肺病及腎。今所病並不甚,而伏根不淺,必須納氣立中,以治脾腎之本,下氣化痰,以復肺氣肅降之常。

白話文:

在治療肺部疾病時,肺主氣,腎為氣之本,肺是儲存痰液的器官,脾是產生痰液的源頭。如果脾運轉緩慢,濕氣容易轉化成痰液,上升到肺部,就會引發咳嗽和氣逆。長此以往,痰液會損傷肺氣,進而影響腎臟。

現在患者的病情並不嚴重,但潛在的問題不可小覷。必須調理氣血,使脾腎得到滋養,促進肺氣下降,化痰止咳,恢復肺氣的正常運作。

潞黨參(三兩),歸身(一兩五錢),雪梨膏(三兩,收膏時入),元參(一兩五錢),制首烏(四兩),海蛤殼(九兩,先煎),二仙膠(一兩半,收膏時入),甘草炭(四錢),上西耆(一兩半),杜蘇子(一兩半,鹽水炒),甘杞子(二兩,鹽水焙),冬蟲夏草(六錢),大熟地(四兩,春砂末三錢炒),鹽半夏(三兩),紫石英(七兩,煅,先煎),蛤蚧(去頭足,秋石水焙,另煎收膏入,一對),漂白朮(二兩),枳殼(三錢五分同炒),川貝母(去心,研末,收膏時入,二兩),潼蒺藜(四兩,鹽水炒),金毛脊(去毛炙),浙茯苓(四兩),海浮石(七兩),厚杜仲(三兩,鹽水炒),陳佛手(一兩五錢)

白話文:

潞黨參 (150 克)

歸身 (75 克)

雪梨膏 (150 克,在收膏時加入)

元參 (75 克)

製首烏 (200 克)

海蛤殼 (450 克,先煎)

二仙膠 (75 克,在收膏時加入)

甘草炭 (20 克)

上西耆 (75 克)

杜蘇子 (75 克,用鹽水炒)

甘杞子 (100 克,用鹽水焙)

冬蟲夏草 (30 克)

大熟地 (200 克,與 15 克春砂末炒)

鹽半夏 (150 克)

紫石英 (350 克,煅燒,先煎)

蛤蚧 (去除頭足,用秋石水焙,另煎收膏加入,一對)

漂白朮 (100 克)

枳殼 (17.5 克,與半夏同炒)

川貝母 (100 克,去心,研磨,在收膏時加入)

潼蒺藜 (200 克,用鹽水炒)

金毛脊 (去毛烤焦)

浙茯苓 (200 克)

海浮石 (350 克)

厚杜仲 (150 克,用鹽水炒)

陳佛手 (75 克)

用長流水浸一宿,翌日滾煎三度,滓去濾清,入雪梨膏、二仙膠、川貝末,攪和,再入蛤蚧湯,徐徐收膏。每早服半超漸加至一超,如有感冒須暫停之。

白話文:

將藥材用水浸泡一晚,隔天煮沸三次,過濾去除殘渣,加入雪梨膏、二仙膠和川貝粉,攪拌均勻,再加入蛤蚧湯,慢慢熬煮成膏狀。每天早上服用半匙,逐漸增加至一匙,如果感冒,需要暫停服用。

,久病咳嗽,下汲腎水,刻下由肺傳脾,腿足腫,大便溏泄,脈細軟。氣急面浮,杏不思食。病深已甚,理之不易。

白話文:

一位姓左的病人,咳嗽已經很久了。腎水下降,現在咳嗽已經從肺部傳到了脾髒,導致腿腳腫脹、大便溏瀉。脈搏細弱無力。呼吸急促、臉色浮腫,沒有食慾。病情嚴重,難以治療。

桂枝(四分),豬苓(三錢五分),代赭石(五錢,先煎),冬瓜皮(五錢),漂白朮(三錢),澤瀉(三錢),川貝母(三錢),戈製半夏(五分),茯苓(五錢),旋覆花(三錢五分,包),水薑片(五分),陳麥柴(三錢),生穀芽(五錢),鹽半夏(三錢)

白話文:

桂枝(16公克),豬苓(14公克),代赭石(20公克,先煮),冬瓜皮(20公克),漂白朮(12公克),澤瀉(12公克),川貝母(12公克),戈製半夏(2公克),茯苓(20公克),旋覆花(14公克,包起來煮),生薑片(2公克),陳麥柴(12公克),生穀芽(20公克),鹽半夏(12公克)

朱左,痰飲由脾傳肺,肺病作咳,累及於腎,漸增氣急,吐痰厚薄不定,小溲赤,脈濡弦。大便溏,腿足腫,舌垢,口渴不多飲。氣不至故燥,中無陽,故不渴,胃納不開,漸至臟真日竭,最慮腹滿增喘。

白話文:

朱左先生說,痰液從脾臟傳遞到肺部,導致肺部疾病引起咳嗽。隨著疾病加重,累及腎臟,逐漸氣喘加重。患者會咳出黏稠或稀薄的痰液,小便發紅,脈搏濡弱而弦緊。大便稀溏,腿腳浮腫,舌苔厚膩,口渴但不想喝太多水。氣血運轉不暢,導致身體乾燥;體內陽氣不足,所以不覺得口渴;胃口不開,導致臟腑逐漸衰竭,最擔心的是腹脹加重喘息。

金水六君丸(五錢,絹包),淡苓炭(三錢五分),款冬花(三錢),紫衣胡桃肉(三枚),白石英(五錢,煅,先煎),川貝(三錢,去心),冬爪子(七錢),竹茹(三錢),鹽半夏(三錢五分),海蛤粉(七錢,絹包),茯苓(四錢),玉蝴蝶(三分),通天草(一錢),生穀芽(五錢)

白話文:

金水六君丸(5錢,裝入絹袋中)

淡竹苓炭 (3錢5分) 款冬花 (3錢) 紫衣胡桃仁 (3顆) 白石英 (5錢,煅燒過後,先煎) 川貝 (3錢,去除果核) 冬爪子 (7錢) 竹茹 (3錢) 鹽半夏 (3錢5分) 海蛤粉 (7錢,裝入絹袋中) 茯苓 (4錢) 玉蝴蝶 (3分) 通天草 (1錢) 生穀芽 (5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