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滄洲醫案》~ 帝案(曹滄洲醫案真本) (6)

回本書目錄

帝案(曹滄洲醫案真本) (6)

1. 帝案(曹滄洲醫案真本)

細生地(二錢),生石決明(三錢),金毛脊(三錢,炙去毛),煅蒼龍齒(二錢),川續斷(三錢),抱木茯神(三錢),沙苑子(二錢),鹽半夏(三錢五分),引用鉤勾(三錢)

四月初七日請得

皇上脈又見弦數。弦為肝邪,數為火旺,水可涵木,木邪侮中,因之濕鬱化火,火復生風,上擾下竄,耳鳴堵響未減,腰膝足牽連,痛勢此重彼輕。現在足甚於腰,痠軟無力,且似經絡發熱。脈證參詳,謹擬解熱泄風,通絡化濕,為標本兼調。伏乞聖裁。

羚羊角片(一錢,先煎),川柏(八分,鹽水炒),金毛脊(四錢,炙去毛),宣木瓜(一錢),香獨活(一錢),嫩桑枝(三錢),引用川斷(二錢),絲瓜絡(三錢)

四月初八日請得

皇上脈弦數,旋平旋起,弦兩關為甚,數兩尺為多。病情本在肝腎。考肝主筋,腎主骨,股足掣動之痛在於肝,酸重之痛在腎;耳亦屬於肝腎,耳為腎竅,肝附膽經亦行耳側,其耳之鳴響堵悶,由是來也。肝易侮土,腎為胃關,所以食物運遲,大便不調。種種病機,皆本腎肝兩虛而起。用藥之義,肝非清不安,腎如攝不固。謹擬數味以調諸恙。恭呈聖裁。

大生地(三錢),全當歸(三錢),鉤勾(三錢),杭甘菊(三錢五分),宣木瓜(三錢五分),粉丹皮(三錢五分),生白芍(三錢五分),左秦艽(三錢五分),引用桑枝(三錢),絲瓜絡(三錢五分)

四月初九日請得

皇上脈兩尺見數,所以又發遺泄。兩關仍弦。水虧木旺,木火內燃,上升則耳鳴堵塞,未見輕減,下擾則足跟痛減,又支竄腰胯。陰虧氣痹,因之口覺微渴,食物運遲,大便不暢。統核諸證,合以脈情。謹擬調氣和陰。

大生地(三錢),生白芍(三錢五分),全當歸(三錢),左秦艽(三錢五分),鉤勾(三錢,後下),粉丹皮(三錢五分),石決明(三錢,鹽水煅,先煎),金石斛(三錢),引用川斷(三錢),生穀芽(三錢,包),蓮子(心七根)

四月初十日請得

皇上脈仍然細小,從中兼於帶數。數屬心腎兩虧,虛火內熾,弦屬肝脾不調,至於細小,又屬體虛本脈。自調理以來,證情未見輕減。意欲兼顧上下。用鎮墜則耳響作堵相宜,恐與下焦不合;用兜澀則遺瀉足痛得益,又與上焦不符。既顧上下,又須中權運動,則飲食能運,大便令暢,不全濕熱壅氣。再之組織以求目的。擬濟心腎而和肝脾。

臺黨參(三錢五分),潼蒺藜(三錢),大生地(三錢),抱木茯神(三錢),川黃柏(一錢,鹽水炒),川斷(三錢,鹽水炒),肥知母(一錢,鹽水炒),新會皮(一錢),引用黛燈心(七寸),蓮子心(七粒)

四月十二日請得

白話文:

四月初七日,皇上脈象弦數。弦脈代表肝邪,數脈代表火旺。水能制木,肝邪犯脾胃,導致濕邪鬱結化火,火又生風,上擾頭部,下竄肢體,耳鳴、堵塞的症狀未見好轉,腰膝足部牽扯疼痛,疼痛部位時輕時重,目前以腳部疼痛最為嚴重,感到酸軟無力,且好像經絡發熱。綜合脈象和症狀,擬定方劑以解熱、泄風、通絡、化濕,標本兼治。

四月初八日,皇上脈象弦數,時而平緩時而跳動,寸關兩部弦脈明顯,尺部數脈較多。病情主要在肝腎。肝主筋,腎主骨,大腿腳部抽搐疼痛屬於肝臟病變,酸痛沉重則屬於腎臟病變;耳也屬於肝腎,耳為腎竅,膽經循行於耳側,耳鳴、堵塞、悶脹的症狀由此而來。肝容易克脾,腎與胃相通,所以飲食消化緩慢,大便不暢。各種病症都源於肝腎兩虛。用藥的目的是清瀉肝火,固攝腎氣。

四月初九日,皇上脈象尺部數脈,所以又出現遺洩症狀。寸關部仍然是弦脈。腎陰不足,肝木旺盛,木火內燃,向上則耳鳴堵塞未見好轉,向下則足跟疼痛減輕,又蔓延到腰胯部。陰虛氣滯,所以感到口微渴,飲食消化緩慢,大便不暢。綜合分析各種症狀和脈象,擬定方劑以調氣和陰。

四月初十日,皇上脈象仍然細小,時而略帶數脈。數脈屬心腎兩虛,虛火內熾;弦脈屬肝脾不調;脈象細小則屬體虛。自調理以來,病情未見好轉。想要兼顧上焦和下焦。使用鎮墜之品可以治療耳鳴堵塞,但恐與下焦不合;使用收斂之品可以治療遺洩和足痛,但又與上焦不符。既要顧及上焦下焦,又要兼顧中焦運化,使飲食能正常消化,大便通暢,消除濕熱壅滯之氣。重新調整藥方以達到治療目的,擬定方劑以滋補心腎,調和肝脾。

四月十二日,皇上脈象……(後續內容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