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無言醫案》~ 噦病 (1)
噦病 (1)
1. 噦病
2. 氣鬱食滯噦證
少年氣盛心愚,事非其罪,而被責打,午餐未畢,忍忿就睡。因之食滯中脘,氣逆胸膈,發生呃逆,此《傷寒》、《金匱》中之噦證也。五日不愈,詢之大便未解。與以調胃承氣湯加味方,一服而便利噦止。再劑而膈快胸寬,藥未三劑,霍然而痊。
丹徒人王炳臣者,住滬南大木橋之瓦平房中。此房地產乃其戚金君所有。王君兒女眾多,貧不能自存,來滬相依。金君即令其住於平民村中,為之代收租金,以度其清貧之生活。時在抗戰前一年之某日,王以收來之房租數元,置之案上屜中。至午飯完畢,再取時,已不翼而飛。
問其妻彭氏及諸兒,皆云不知。王以長子大槐,已18歲,有竊取嫌疑,指為伊取。而大槐不承其罪,云:父事太煩,或別處遺忘。時其子午餐尚未畢,王在盛怒之下,飽以老拳,其子因氣忿而睡臥不起。迨至傍晚,即發生呃逆。初則時斷時繼,繼則終日不停,非至夜間疲極睡去,則呃逆不能稍止。
然間一二小時,又因忽發呃逆而醒。中經醫療,均未獲效。病者苦之,而其父亦轉怒為愁矣。
嗣乃延余診治。既至病家,由王妻彭氏告余以詳情,知由氣鬱為患。因察其舌,則尖雖白而根已燥黃。詢其大便,則病五日,即五日未解。診其脈,則微弦數。捫其膚,則微有熱,按其腹,則痛而微滿,他無所苦也。再索閱前醫之方,則甲醫用丁香、柿蒂,乙醫用代赭、旋覆,然而均不愈也。
因告王君曰:「前方之所以不效者,非病邪為之,乃氣鬱為之,乃鬱氣夾停食為之,故其用理氣降逆之藥不效也。蓋食後被責,肝鬱而逆脾,脾虛滯於運化,脾氣不輸助於胃,故胃亦失職,而不能司消化之權也。治當疏肝醒脾以調胃,乃可愈矣。」因為之處方,以調胃承氣湯加廣鬱金、春柴胡、焦白朮、雞內金四味。
一劑而大便暢解,呃逆即停,腹脹亦減。再劑則大便續解二次,膈爽而胸部亦寬,時時噯氣,漸覺知飢思食矣。令服薄粥三日,戒慎口腹,勿令其再反復也。病家遵囑,而獲痊癒。
然有為讀者告者,即此方之治,並不神奇。在經方中,此常方耳,此常法耳。惜時醫不讀《傷寒》、《金匱》,以致不解其理,不用其方。《金匱》嘔吐噦病篇不云乎:「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愈。」今病者因氣悶而致鬱結,因停食而致不消,食氣相搏,合而為病,且大便不解五日,此後部不利之的證也。因以調胃為主,佐以疏肝醒脾,而成相需相濟之功耳。
用之果然有效,仲景豈欺余哉。
調胃承氣湯加柴鬱術金方
錦紋軍,元明粉各三錢,炙甘草二錢,春柴胡二錢,廣鬱金三錢,焦白朮,雞內金(炙)各三錢
白話文:
[氣鬱食滯打嗝症狀]
一個年輕力壯但有些莽撞的少年,無辜受責備捱打,午餐都還沒吃完,就帶著怒氣去睡覺。結果食物停滯在胃中,氣血逆流至胸口,導致持續打嗝,這就是《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所描述的打嗝症狀。五天過去了,情況仍未改善,進一步詢問,得知他這五天都沒有排便。我給他開了調胃承氣湯加上其他藥材的處方,只吃了一劑,他就順利排便且打嗝停止。再吃一次藥,他感到胸腔舒暢,不到三次藥,他的病情就完全好轉。
有個叫王炳臣的丹徒人,住在上海南部大木橋的一個磚瓦房裡,房子是他的親戚金先生的。王炳臣子女眾多,生活困難,來到上海投靠親戚。金先生安排他在平民村住下,讓他幫忙收取租金,以此維持他清貧的生活。在抗戰前一年的某一天,王炳臣把收到的幾元房租放在抽屜裡,午餐後再去找,錢卻不見了。
他問妻子彭氏和孩子們,他們都說不知道。王炳臣懷疑是他18歲的大兒子大槐偷的,但大槐否認,說父親可能事情太多,忘記放哪了。當時大槐的午餐還未吃完,王炳臣在盛怒之下,狠狠揍了他一頓,大槐因此憤怒而躺在牀上不肯起來。到了傍晚,他開始打嗝,起初時斷時續,後來整日不停,只有晚上疲倦到極點睡著時才會停止。
然而,每過一兩個小時,他又會因為突然的打嗝而驚醒。雖然經過治療,但效果不佳。病人感到痛苦,父親也從憤怒轉為憂慮。
後來請我來診治。到了病人家裡,由王炳臣的妻子彭氏詳細告訴我整個過程,我知道這是因為情緒鬱悶所致。檢查他的舌頭,發現舌尖雖白,但舌根已經乾燥發黃。再問他的排便情況,他五天的病程中,五天都沒有排便。診查他的脈象,微弱且數次不等。觸摸他的皮膚,微微發熱;按壓腹部,感覺疼痛並輕微脹滿,其他部位沒有不適。再看之前醫生的處方,一個醫生用了丁香和柿蒂,另一個醫生用了代赭石和旋覆花,但都沒有見效。
我告訴王炳臣:「之前的治療之所以沒有效果,不是因為疾病本身,而是因為情緒鬱悶,是鬱悶的氣息夾雜食物停滯所致,所以用理氣降逆的藥物無效。因為飯後受到責罵,肝氣鬱悶,影響脾臟功能,脾虛導致消化不良,脾氣無法輔助胃部,所以胃部也無法正常工作,無法行使消化功能。治療應該是疏肝醒脾調胃,才能痊癒。」於是為他開了調胃承氣湯加上廣鬱金、春柴胡、焦白朮、雞內金的處方。
服用一劑後,他順利排便,打嗝立即停止,腹部脹滿也減輕。再服用一劑,他又排便兩次,胸膈舒暢,胸部也寬敞了,偶爾會打嗝,逐漸感到飢餓想吃東西。我建議他連續三天喝稀飯,注意飲食,不要讓病情反覆。患者遵守我的建議,最終康復。
然而,我要告訴讀者的是,這個處方的治療方法並不高深莫測。在傳統醫學中,這是一個常見的處方和常見的療法。可惜的是,許多醫生不讀《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因此不瞭解其中的道理,不使用這些處方。《金匱要略》的嘔吐打嗝症狀篇不是提到:「打嗝伴隨腹部脹滿,要觀察前後,瞭解是哪個部位不順暢,疏通該部位就能康復。」現在患者因為鬱悶導致鬱結,食物停滯無法消化,食物和氣息相互作用,共同造成病症,且五天都未排便,這是後部不順暢的明確證據。因此,以調節胃部為主,輔以疏肝醒脾,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實際上,這個處方真的有效,張仲景怎麼會欺騙我呢。
調胃承氣湯加柴鬱朮金方
錦紋軍、元明粉各三錢,炙甘草二錢,春柴胡二錢,廣鬱金三錢,焦白朮、雞內金(炙)各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