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愚

《余無言醫案》~ 食中 (1)

回本書目錄

食中 (1)

1. 食中

2. 老年夜眠食中證

媼年已過六旬,忽患昏糊不語,如睡眠然,似無痛苦。醫以中風及痰厥治之,不效。詢知三旬以來,食量倍常,膳畢即睡,忽發此證,乃食中也。決以大承氣湯下之。小瘥。因易醫復延兩旬,不死亦不得生。乃改服蓖麻子油,兼行灌腸法。大瀉而蘇。

合肥路之柏薌村30號,有陳媼者,年62歲。於1934年10月間,某日晨,其家中人人都起,而陳媼不起。其媳唐氏,至床前呼之,亦不應,推之亦不動,始知其神昏不語矣。觀其情形,似無痛苦,如睡眠然,惟喉中覺略有痰聲。其子陳如年,急延醫為之診治。醫以中風及痰厥治之,三易其醫,數日無效。蓋口不能開,藥難下嚥也。嗣延余診。

余察其脈息顏色,未犯絕象,乃細詢未病之前有無他故。如年曰:「余母在未病之前,異常健啖。一日三餐,尤以晚膳為最多。食必二三大碗,約近兩旬,日日如是。且最奇者,晚膳後立即就寢,人謂其不易消化,強之少坐片時,然後再睡,而余母不聽也。至前日忽患此疾,今已三易其醫矣,皆無效也。

」余細思之,此必食積為患也。狀如中風,在中醫書中,名之日食中,亦類中之一種也。乃決以大承氣湯加萊菔子下之,但因口閉難開,服未盡劑。瀉只一次,其量亦不甚多,惡臭難聞。神識雖有時清醒,但旋又昏糊。

病家復延他醫治之,均無效果。蓋藥難下嚥,灌之大不易也。如此不言不動,僅有一息者,計二十一日,不死亦不得生,乃復求余診。

余以其遲延已二十餘日,且年過六旬,不敢用藥,只答以盡人事而已。乃以灌腸器行灌腸法,久之大便未通。乃復以大量蓖麻子油,用開口器開口灌之。不三小時,而腹鳴大瀉。瀉出之糞,如黑醬,如車軸油,如痰狀,如魚凍,其中夾有黑團,堅不可碎,惡臭不堪。

由此大瀉之後,神識漸轉清明,手足略能屈伸。問其病已二十餘日,不言不語,汝知之乎?則陳媼茫然不知也。後仍續服蓖麻子油兩次,瀉清腸垢,乃思飲食,於是慶更生矣。吾國醫書所謂塞者通之,蓋亦自然療法之一例耳。

大承氣湯加萊菔子方

錦紋大黃五錢,元明粉五錢,(分沖),炒枳實四錢,上川朴三錢,萊菔子四錢(研)。

按:此方如當時設法多灌,必可得下而愈,不致多延兩旬。後改服蓖麻子油者,恐年高病久不勝也,而服之果效,亦僥倖耳.

白話文:

標題: [老年人夜間睡眠飲食症狀]

內容: 有位老婦人已經超過六十歲,突然間開始變得神智不清,無法言語,就像在沉睡一樣,看起來並沒有感到痛苦。醫生最初診斷爲中風或痰厥進行治療,但是效果不佳。經過詢問後得知,在這三十天裏,她的食量比平常增加了許多,每次吃完飯後就立即睡覺,然後突然出現這種症狀,判斷這是飲食過度引起的病症。決定使用大承氣湯來治療,病情稍有好轉。然而更換醫生治療了兩個月,病情始終沒有明顯改善,處於生死邊緣。後來改爲服用蓖麻子油,並配合灌腸療法,大量排泄後,她逐漸恢復了意識。

在合肥路之柏香村30號住着一位陳姓老婦,62歲。在1934年10月的某一天早晨,家裏所有人都起牀了,但她卻沒有。她的兒媳唐女士到牀邊呼喚她,她沒有任何反應,即使輕輕推她也沒有任何動靜,這才發現她已經陷入神志不清的狀態。觀察她的情況,似乎沒有痛苦,像是在沉睡,只是喉嚨裏有些許痰聲。她的兒子陳先生急忙請醫生來爲她診治。醫生按照中風和痰厥的情況進行治療,換了三個醫生,數天內都沒有看到療效。因爲她的嘴巴無法張開,藥物難以吞嚥。之後請我來爲她看診。

我檢查了她的脈搏、呼吸和麪色,沒有發現明顯的致命跡象,於是詳細詢問她在發病前是否有其他異常。陳先生說:“我的母親在發病前非常能吃,一天三餐,尤其是晚餐吃得最多。每頓至少吃兩到三大碗,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將近二十天,每天都這樣。最奇怪的是,晚餐後她立即上牀睡覺,我們擔心她消化不良,勸她稍微坐一會兒再睡,但她並不聽從。直到前天突然病倒,到現在已經換了三位醫生,都沒有效果。”

我仔細思考後認爲,這必定是飲食積滯造成的病症。症狀類似中風,在中醫書籍中,這種情況被稱爲“食中”,也是中風的一種類型。於是決定使用大承氣湯加上萊菔子進行治療,但由於她的嘴閉得很緊,藥物未能完全服下。排便只發生了一次,量也不是很大,但散發出難聞的惡臭。雖然她的意識有時會清醒,但很快又陷入昏迷狀態。

家屬再次請其他醫生進行治療,但都沒有效果。由於藥物難以吞嚥,灌藥也非常困難。就這樣,她不言不語,僅存一絲氣息,持續了二十一日,既沒有死亡也沒有好轉,於是再次請求我進行診治。

考慮到已經拖延了二十多天,再加上她已經超過六十歲,我不敢貿然用藥,只能回答說盡人事而已。於是使用灌腸器進行灌腸治療,但長時間內大便並未通暢。隨後使用大量蓖麻子油,用開口器強行開口灌入。不到三個小時,腹部開始鳴響並大量排泄。排出的大便像黑色醬汁,像車軸油,像痰狀物,像魚凍,其中夾雜着黑色團塊,非常堅硬,難以破碎,氣味極其惡臭。

經過這次大量排泄後,她的意識逐漸變得清晰,手腳也能略微活動。當問她是否知道已經病了二十多天,一直不言不語時,她一臉茫然,對此一無所知。之後繼續服用了兩次蓖麻子油,徹底清除腸道污垢,隨後她開始有了食慾,終於迎來了重生。正如我國醫書所說,堵塞的要疏通,這也可以算作一種自然療法的例子。

大承氣湯加萊菔子方

錦紋大黃五錢,元明粉五錢(分衝),炒枳實四錢,上川樸三錢,萊菔子四錢(研)。

按語:如果當時能夠設法讓她多服用些藥物,可能就能順利痊癒,不至於拖延兩個月。後來改爲服用蓖麻子油,考慮到她年紀大、病程長,身體可能無法承受,但最終確實見效,這也算是僥倖吧。

3. 青年飲冰食中證

天時炎熱,晚場觀影。邊食霜淇淋及冰棒,枵腹歸來。進食油炸蛋飯,睡後無何,忽然不語。醫以中風、痰厥或中惡治之,不效。詢得其情,斷為食中,以大承氣湯加瓜蔞、乾薑主之。

曹家渡有劉裕昌窯貨號,其小主人年25歲,毫無前驅症狀,於夜間二時左右,忽然昏糊不語。當時延附近醫生治之,或云中風,或云痰厥,或云中惡。至日間下午四時,五易其醫,絲毫無效,乃飛車延余往診。

余入病者之臥室,見其父母妻子,皆流淚滿面。因診病者之脈,沉實而有力,身體四肢如常,不厥不熱,一如常人。呼吸略粗,而鼻微帶鼾聲,與常人睡眠無異。以手扳其下頷,亦隨手而開,無牙關緊急之痙象。使余無從知其病原,惟按其脘口。則頗滿硬。

因問其妻日,「夜間得病,汝何由知其不語,始於夜間二時左右乎?」曰:「昨夜伊隨友人某君,同至金城大戲院看電影。因腹中飢餓,又恐夜間戒嚴(時在敵偽時期),回至家中,命我為備夜膳。食畢即就寢,時已十二時有餘矣。始尚言語、翻身,至二時余,我詢其欲飲茶否,則已不能語矣。

」余聞所食何物,及食之多寡。曰:「豬油炒飯一大碗,另加油煎荷包蛋二枚。以其飢甚,故多與之也。」余曰:請招其友來。無何友至。余又問曰:「劉君作與閣下同去,可有其他飽食否。」其友曰:「別無他物。只有在戲院中,頻呼胸熱口渴,伊…人曾食霜淇淋兩客。散場後,又食冰棒三支,即各歸家。

」余曰:「病情得之矣。」立書大承氣湯加瓜蔞、乾薑與之。大黃、芒硝,各用至八錢,川朴四錢,枳實六錢,全瓜蔞一兩,加乾薑三錢,以溫通其脾胃之陽。並囑其速服,遲恐氣閉不救。病家無法,只得照服。余歸來後,則不能安枕。

次日上午十時,復來延余。曰:「昨日下午六時灌藥,幸得緩緩灌下。至八時大便一次,依然昏糊。九時半又大便一次,其量甚多,病者旋即清醒。告以昏糊已一日夜,則如夢初醒,茫然不知,今晨更覺清醒矣。」余聞之大喜,立即偕與俱去,至則闔家歡忭,病者亦含笑道謝。

余即細為之診察,改用調胃承氣之輕劑,加理氣和中之品,以清其根株。並告以「此病名食中,因先飲冷,而大暴食,大傷脾胃,因而不能蠕動。胃家如此之實則氣閉,氣閉則交感神經失其作用,影響於腦,故完全失其知覺。非風非熱,故不痙;非虛非寒,故不厥;非上焦有痰,故呼吸不喘哮。

此亦宿食之證,《金匱》未言,而後世方書曾言之矣。所見不多,故醫家能言之者亦少,即或遇此證,其不當中風痙厥治者亦鮮矣。設問診及腹診稍一疏忽,則不明病原,藥劑妄投,病者之生命危矣。」病家皆大嘆服。

白話文:

[年輕人吃冰冷食物導致的疾病案例]

在炎熱的天氣裡,一位年輕人晚上去看電影,期間他吃了許多冰淇淋和冰棍。回家後因為肚子餓,他又吃了油炸蛋飯,沒多久就睡著了。然而,他突然間變得無法說話。醫生起初認為他是中風、痰厥或中邪,但治療都沒有效果。經過詳細詢問他的情況,我判斷這是由於飲食過量導致的問題,因此使用大承氣湯加上瓜蔞和乾薑來治療。

在上海曹家渡有一家劉裕昌瓷器店,店主的小兒子,年僅25歲,在無任何預警的情況下,於凌晨二點左右突然陷入昏迷,無法說話。當時找來附近的醫生治療,有人說是中風,有人認為是痰厥,也有人認為是中邪。直到下午四點,已經換了五個醫生,但情況仍未見好轉,於是他們急忙請我前往診治。

進入病人的房間,看到他的父母和妻子眼眶泛紅。我為病人把脈,發現脈搏深沉且有力,他的身體四肢正常,既不厥冷也不發燒,一切如常。他的呼吸略顯粗重,鼻子微微發出打鼾聲,就跟一般人睡覺一樣。我用手扳開他的下巴,可以輕易地張開,沒有牙關緊閉的痙攣現象。除了感覺到他的胃部有些脹滿堅硬外,我無法直接找出病因。

我問他的妻子,她如何知道他在凌晨二點左右開始無法說話?她回答說:「昨晚他跟朋友去看電影,因為餓,又怕宵禁(當時是戰爭時期),回到家後讓我準備宵夜。吃完後他就去睡了,那時已經超過十二點了。開始時他還會翻身說話,但到了凌晨二點多,我問他要不要喝茶,他已經無法回答了。」

我進一步詢問他晚餐吃了什麼,以及份量多少。她告訴我:「他吃了一大碗豬油炒飯,另外還有兩個油煎荷包蛋。因為他很餓,所以我給他多了一些。」我讓她把朋友找來。不久,朋友到了,我問他:「你跟劉先生一起出去,他有沒有再吃其他東西?」朋友回答:「沒有其他食物。但在電影院裡,他不斷說胸口熱,口渴。他吃了兩份冰淇淋,電影結束後,他又吃了三根冰棒,然後我們各自回家。」

我說:「我知道病情的原因了。」我立刻開出了大承氣湯加上瓜蔞和乾薑的處方。大黃和芒硝各用了八錢,厚樸用了四錢,枳實用了六錢,全瓜蔞用了1兩,加上三錢乾薑,以溫暖脾胃。我強調必須馬上服用,否則可能會因氣閉而無法救治。病人家人雖然無奈,也只能照著做了。我回家後,整晚都無法安心入睡。

隔天上午十點,他們再次來找我。他們告訴我:「昨天下午六點,我們慢慢讓他喝藥。到了八點,他排了一次大便,但還是昏迷。九點半,他又排了一次,這次量很大,病人隨即清醒過來。他對於自己昏迷了一整天,就像剛從夢中醒來,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今天早上他更加清醒了。」聽到這個消息我非常高興,立刻陪著他們回去。到了那裡,全家人都非常開心,病人也微笑著向我道謝。

我仔細檢查了他的狀況,改用調胃承氣湯的輕型配方,加上一些調理氣血和中和的藥材,以清除殘留的病因。我告訴他們:「這種病叫做食中,是因為先吃冷食,再大量進食,嚴重傷害脾胃,導致脾胃無法正常運作。胃裡積聚了太多的食物,氣機閉塞,交感神經失去功能,影響到大腦,因此他失去了所有的知覺。他不是中風也不是發熱,所以沒有痙攣;他不是虛弱也不是寒冷,所以沒有厥冷;他上焦沒有痰,所以呼吸不會喘息。

這是過食的證狀,《金匱要略》雖未提及,但後世的醫書中曾有相關描述。因為這種情況並不常見,所以能正確診斷的醫生並不多。即使遇到這種情況,也很少有人會想到不是中風或痙攣。如果在問診和腹部檢查時稍微疏忽,就會誤判病因,亂投藥物,病人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他們都對我的解釋表示贊同。

然而,這種情況是因為食物積在胃裡,卻使用了瀉下法,這是醫生的一種臨時應變措施。至於瓜蒂散的催吐作用,是否也能治療這種食中的病症,我不得而知。總之,如果食物積存在胃裡,病人神智清醒,有想吐的傾向,那麼瓜蒂散可能就是一個有效的選擇。

大承氣湯加瓜蔞乾薑的配方

大黃八錢,芒硝八錢,厚樸四錢,枳實六錢,全瓜蔞一兩,乾薑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