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愚

《余無言醫案》~ 痙病 (2)

回本書目錄

痙病 (2)

1. 惡寒(陽虛惡寒證)

病者日日惡寒,他無所苦。居平之時,人衣單而彼衣夾,人衣棉而彼衣裘。即盛夏之時,亦終日嗇嗇惡寒,必行走於烈日之下,上曬下蒸,皮膚有汗,乃不惡寒。入室片時,又復惡寒矣。夏夜必覆薄棉之被,冬令之重衾疊裘,更可知矣。詢之病近四年,脈微沉遲。投之以崔氏八味丸,不效。

白話文:

患者每天都覺得寒冷,沒有其他的不適。平常時候,別人穿單衣,他卻穿夾棉襖;別人穿棉襖,他卻穿大衣。即使在大夏天,他也整天畏寒,必須在烈日下走動,上面的太陽曬,下面的地氣蒸騰,皮膚出汗了,纔不會覺得冷。回到室內一會兒,他又開始畏寒了。夏天的夜晚,他必須蓋薄棉被,冬天的重被和疊起來的皮襖就更不用說了。詢問得知,他的病情已經持續了四年,脈象微弱、緩慢。給他服用了崔氏八味丸,但沒有什麼效果。

投之以甘草乾薑湯,又不效;投之以桂枝附子湯加肉桂、乾薑方,仍然無效。後過一年餘,忽以氣中而亡。

患者張廷乾,住閘北鴻興路,業老虎灶,有惡寒之疾。近四年之久而不愈,由同業王傑夫介就余診。

白話文:

給予甘草乾薑湯治療,但沒有效果;給予桂枝附子湯加入肉桂、乾薑方劑治療,仍然沒有效果。之後過了一年多,突然因為氣鬱而死亡。

據病者自述,其惡寒之疾,並無任何誘因,係由漸而來。初覺身有微寒,以為受涼冒風,以薑湯服之數次,若愈若不愈。即有時不惡寒,有時復又微寒。因他無所若,遂亦置之。如此約月餘,漸覺寒甚,始就醫求診。一醫無效,再醫亦無效,三醫仍然無效。於是中醫不效,改就西醫,內服注射,久之亦無效果。

白話文:

患者表示,他的怕冷症狀沒有任何明顯的誘發因素,是逐漸發生的。剛開始他覺得身體有點微寒,以為是受了風寒,喝了幾次薑湯,好像有點好轉但又不是很有效。有時候不覺得怕冷,但有時又會覺得有點冷。由於他沒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因此也就沒有放在心上。這樣持續了一個多月,他漸漸覺得寒氣很重,才開始求醫。看了第一個醫生沒效,再看第二個醫生還是沒效,第三個醫生依舊沒有效果。於是放棄中醫,改看西醫,內服藥物和注射針劑,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後,仍然沒有效果。

其間有間藥一二月者,蓋諸藥不效,恨不服藥耳。如此者藥近四年,依然惡寒也。再後則惡寒更甚,雖至盛夏之時,亦復如此。必奔走於烈日之下,體力勞動,上為日光之直射,下為地熱之反射,乃可稍稍有汗,而惡寒得解。如一至室中,稍靜片時,則又嗇嗇惡寒矣。炎酷之夏夜。

必覆以小棉被或毛毯,冬令寒冷之時,必重衾疊被,羊裘大衣,然猶惡寒不已也。

白話文:

在這段時間裡,有一位病人服用了數月的中藥,但病情卻沒有改善,因此他對服藥產生了牴觸情緒。這種情況持續了大約四年,他的畏寒症狀依然沒有好轉。之後,他的畏寒症狀變得更加嚴重,即使在盛夏時節,他也仍然感到畏寒。他只能在烈日下不停地走動或體力勞動,才能依靠陽光的直射和地面的反射熱量出點汗,讓畏寒症狀有所緩解。但是,一旦他回到室內靜坐一會兒,就會再次感到畏寒。即便是在炎熱的夏夜,他也無法擺脫畏寒的困擾。

余因為之診脈,覺微沉遲,尺部覺較更沉,其他毫無病象。詢其家庭狀況,乃知固如齊人焉,而有一妻一妾者。然妻妾均無出,告余之時,猶深伯道之感,余乃慰之。斷為腎虧無疑,並戒其年過五旬,節欲為要。蓋縱欲則精氣衰,節欲則精氣盛,俗所謂寡欲宜男也。因令至胡慶余堂,購崔氏八味丸服之。

白話文:

服用量少可能難以見效,一定要增加劑量;短期服藥可能沒有效果,必須長期服用。病人按照我的建議,每次服用五十到六十顆藥丸(像梧桐子一樣大),每天早晚各一次。服用兩個月後,仍然無效,於是再次找到我看診。我囑咐他一天三次服用,再服一個月。然而,最後服用等於沒服用,病情絲毫沒有減輕。

少服恐難生效,必加量服之;短期恐亦不效,必長期服之。病者如余言,每次服五六十丸(梧桐子大),每日早晚各一次。服至兩月,依然無效,復就余診。余令一日三次,再服一月。然終服如未服,毫未減輕。

三次複診時,余以其未見寸效,因思脾胃陽虛,或亦致此,遂以甘草乾薑湯試之。依仲景方法,炙草用六錢,乾薑用三錢,速服十劑,亦不效。再將甘草加至一兩,乾薑加至六錢,續服五劑,仍不效。而患者心仍不死,必求我再為設法。

白話文:

第三次複診時,我看到患者的病情一點都沒有好轉,於是考慮到脾胃陽虛也可能是導致這個情況的原因,因此決定試用甘草乾薑湯。根據仲景的方法,我使用六錢炙草和三錢乾薑,讓患者連續服用十劑,但仍然沒有效果。我又將甘草增加到一兩,乾薑增加到六錢,再讓患者服用五劑,但仍然沒有效果。不過,患者仍然不死心,堅持要求我再想辦法。

當此之時,余頗覺技窮。沉思至再,因想及惡寒之證,其病在表,表陽之虛,再因裏陽之虛,或合而致此。乃為之勉處一方,以桂枝加附子湯再加薑、桂,且其量亦重。令服五帖,不效。令續服五帖,以瞻其進退,過旬日後再來,仍然絲毫無效也。余以迭治不痊,乃堅謝不敏。

白話文:

那時,我感到醫術無能。沉思再三,想到惡寒的徵兆,其病在體表,體表陽氣不足,再因體內陽氣不足,或者兩者共同導致。於是勉強為他開了一個方子,以桂枝加附子湯,再加薑、桂,而且用量較重。讓他服了五帖,沒有效果。讓他繼續服五帖,觀察病情變化,十多天後再來,仍然絲毫沒有效果。我因多次治療不愈,只好堅決辭謝,說自己無能。

蓋最可怪者,即服藥改用三湯,始終服如未服。若謂不對證耶,則必致引起其他反應,而此則反應無之。謂為藥對證耶,則又何以大量不效,久服亦不效。故此病未愈,為余終身一大憾事。此一大疑團,中心蘊結,近三十年而不解。然此後廿餘年中,如張某之病,亦未見過第二例。

白話文:

最奇怪的是,服用三種湯藥,從頭到尾都像是沒吃藥一樣。如果說藥物無效,那肯定會產生其他反應,但這卻沒有。如果說藥物有效,為什麼大量的藥都無效,長期服用也沒用?因此,這個病沒有治好,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遺憾。這個巨大的疑問像是一團結,困擾了我近 30 年,至今仍未解開。然而,在之後的 20 多年中,像張某這樣的病例,我也沒再見過第二個。

復思一般醫者,每有治驗記錄,而治不驗者不與焉。余今特破向來之例,紀我之治不驗者,以告醫界同人,深恨學識淺薄,經驗未豐,尚希知者有以教之。

崔氏八昧地黃丸方

白話文:

再想想一般醫生,常常只記錄治癒的病例,而不記錄沒有治癒的病例。我現在特別打破這個慣例,記錄我的治療失敗的病例,告訴醫界的同仁,我深刻地痛恨自己的學識淺薄、經驗不足,希望有見識的人能予以指教。

熟地黃八兩(九蒸、搗爛),乾山藥四兩,山茱萸肉四兩,白茯苓三兩,牡丹皮三兩,澤瀉三兩,上肉桂一兩,附子一兩(泡去皮臍)

白話文:

熟地黃 8 兩(蒸 9 次,搗碎)

山藥(曬乾)4 兩

山茱萸(去核)4 兩

白茯苓 3 兩

牡丹皮 3 兩

澤瀉 3 兩

肉桂(上等)1 兩

附子 1 兩(去皮和臍)

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三十丸,每日早晚各一次,溫酒下。

按:此方曾服至60~80丸。

甘草乾薑湯方

炙甘草一兩炮,薑炭六錢。

按:此方為第二次加重之量。

桂枝附子湯加肉桂乾薑方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粒,每天早晚各一次,溫酒送服。

備註:曾經有人服用此方時,每次服用劑量高達六十到八十粒。

甘草乾薑湯方

炙甘草一兩炮製,薑炭六錢。

備註:此方為第二次加重的劑量。

桂枝附子湯加肉桂乾薑方

川桂枝五錢,京芍藥五錢,炙甘草三錢,生熟附子各四錢,上肉桂一錢,炮薑炭三錢,生薑三錢,大棗十五枚。

按:此方生熟附子並用者,冀其溫裏兼達表也。

白話文:

川芎和桂枝各 5 錢,京芍藥 5 錢,炙甘草 3 錢,生附子和熟附子各 4 錢,肉桂 1 錢,乾薑炭 3 錢,生薑 3 錢,大棗 15 枚。

2. 善飢(急性善飢證)

青年學生,體質中等,忽患善飢之證。一日六餐,每餐均屬多量,通常飯碗,約有十八碗之多。詢之他無所苦,惟飽食二三小時,即覺飢腸轆轆,不能忍也,而大便仍然如常,舉家駭極。余詢知,曾踢足球,而跌僕一次,然不能肯定為病原。姑以十全大補湯,去肉桂、加黃精試之,二劑而減,四劑而安。

白話文:

某位青年學生,身體狀況中等,突然得了容易飢餓的症狀。一天要吃六餐,每餐都很豐盛,通常能裝滿十八碗飯。詢問他除了飢餓之外,沒有其他不適。只不過飽食兩三小時後,就會感到飢腸轆轆,無法忍受,但大便仍然正常。全家人都很驚慌。我詢問得知,他曾經踢足球摔了一跤,但不能確定是不是病因。我先用十全大補湯,去掉肉桂,加入黃精試試看。喝了兩劑後症狀減輕,四劑後就恢復正常了。

在抗戰之前二年,滬南陸家浜有戴君如者,其長子求學於民立中學。每日晨八時到校,中午歸來午餐。一日,十時余,即快步回家,向其母素食。曰:不知何故,腹中飢餓異常,任何食物,其速與我。其母詫曰:汝今晨曾食粥三碗,大餅油條各一,何以兩小時後,即飢餓若此耶?戴生曰:我亦不自知。今趁第二課後,休息之時來家,快上第三課矣,其速與我。

白話文:

在抗日戰爭爆發前兩年,湖南京口區陸家浜有一位姓戴的人,名如。他的大兒子在民立中學讀書。每天早上八點到學校,中午回家吃午飯。有一天,上午十點多,他急匆匆地跑回家,向母親討素食吃。他說:「不知道什麼原因,肚子特別餓,快給我點吃的。」他母親驚訝地說:「你今早不是吃了三碗粥、一個大餅和一根油條嗎?怎麼才過兩個小時就餓成這樣了?」戴生說:「我也說不清。現在趁著第二節課後的休息時間來家,再不上第三節課,就快餓壞了,快給我點吃的吧。」

其母以昨日剩余之飯,用大碗盛之,加以開水,即與之食。此一大碗,約有尋常之兩碗。食畢匆促而去,蓋學校距家頗近也。至中午歸來,仍呼餓極。適其父亦歸,聞狀亦大驚異。立命取來飯菜,一家同桌而餐。戴君目睹其子之食飯,迥異常時。飯送入口,亦若不甚咀嚼,唇舌略動,即下嚥矣。

白話文:

他的母親用大碗盛著昨天的剩飯,加上熱水,就給他吃。這一大碗,大約有平常的兩碗。吃完飯後,他就急忙走了,因為學校離家很近。到了中午回來,他又喊著非常餓。正好他父親也回來了,聽到了情況也很驚訝。立刻叫人把飯菜拿來,一家人都坐在一起吃。戴先生親眼目睹他兒子吃飯,與平時大不相同。飯送到嘴裡,好像是沒有怎麼咀嚼,嘴脣和舌頭略微一動,就嚥下去了。

計其平常飯碗,連食滿滿四碗。食畢已將近一時,又匆匆上學而去。詎至三時三十分,忽又返家,索食如前。中午飯多余剩,又急與之。立食三碗,擲箸起去。及至五時返家,仍然索食。食至兩碗,其母因止之曰:兒今一日間食量非常,姑自行克制之。稍待至六時,又晚餐矣,屆時再食可也,其子乃勉從之。

即至六時晚餐,又食飯兩碗,啜粥三碗。

白話文:

他平常吃的飯碗,連續吃了滿滿四碗。吃完飯後就快要到下午一點了,又匆匆忙忙的上學去了。可是到下午三點半左右,他突然又跑回家,要吃飯,跟之前一樣。中午的飯還有剩,又趕緊給他吃。他一口氣吃了三碗,放下筷子就走。回到家裡已經五點了,他仍然要吃東西。吃了兩碗後,他媽媽因為擔心叫他停下來:「孩子,你今天吃的實在太多了,自己稍微控制一下吧。」過了不久,到了六點,該吃晚餐了,到時候再吃吧。他的兒子只好勉強答應。

戴君固為驚異,經再四思之,他無病狀,此或偶然之事。即至次日,仍然飢餓如初,與昨日之情形,絲毫無異。至下午五時,挈其子來就余診,告余以昨今兩日之事實。診其脈無異象,不過微大微數,不足以為病脈耳。詢其昨晨到校,曾與同學賽踢足球片時,因搶球曾被推踢一跤,但毫無損傷。

白話文:

戴醫師感到很驚訝,思考後,認為患者沒有疾病徵兆,這可能是偶然事件。到了第二天,患者仍然非常飢餓,跟前一天的情況一模一樣。到了下午五點,患者帶著他的兒子來找我診斷,告訴我過去兩天的情況。我診斷他的脈象沒有異常,只是稍微大且快,但不至於構成病症。詢問後得知,患者昨天早上到學校時,曾和同學踢足球,搶球時被推倒,但沒有受傷。

視此情形,亦不足為暴食如此之多之誘因。徵之中西書中,雖有善飢症之狀,不過時時覺飢,量稍增多耳,亦不如此之特甚。若以全日計,約有十八九碗之多也。詢其兩日來大便如何,則又不見增多,亦如尋常。其食之渣滓,從何道而去耶?

白話文:

考慮這種情況,也不足以成為暴飲暴食的誘因。根據中西方的醫書,雖然有食慾亢進的狀況,但通常只是時常感到飢餓,食量稍有增加而已,也不像這般嚴重。如果計算全天的食量,大約有十八九碗之多。詢問最近兩天的排便情況,卻又沒有增加,與平常一樣。那麼,食物的殘渣從哪裡排出呢?

余沉思至再,不能得其病情,且亦從未見過,戴君則促余設法。余思暴食至如此之多,其有需要,必有所不足。不足即是虛,虛即當補。補之之方,氣血兼顧,則十全大補湯尚矣。然內有肉桂之溫,在大病後之需溫補者,必須用之。今戴生非病後之可比,決為去之,另加黃精以實之。

白話文:

我反覆思考,還是無法確定病情,而且從未看過類似的案例。戴君催促我趕快想辦法。我想,暴飲暴食到這個程度,他一定是哪裡不足。不足就是虛,虛就應該補。補方的選擇,應該同時顧及氣、血,這樣才能全面大補,因此我推薦十全大補湯。不過,大補湯裡面有溫熱性的肉桂,對於大病初癒需要溫補的人來說,是必須使用的。但如今戴生並非病後狀態,所以我決定去掉肉桂,加上生地黃來滋補他。

蓋本草載黃精一品,有久服不飢之效,此真所謂「醫者意也。」余今以意為之,亦自覺可笑。遂以意立方如次以與之,令服兩帖,以瞻其效否。

白話文:

中醫書籍《本草綱目》中記載黃精這一種藥材,有長期服用不飢餓的功效。這確實是「醫生的一廂情願」。我現在也憑藉自己的想法,不自覺地覺得有些可笑。於是,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制定了一個藥方如下,給他服用兩劑,看看是否有效果。

詎意服藥一帖後,即覺小效。續服二帖,即覺大效。連服三帖,其飢餓之感,則戛然而止矣。後戴君偕子來謝,笑謂余曰:「雖云我之愛兒,若朝朝吃飯如此之多,則吾月薪所得,只供伊一人吃飯矣。」相與大笑。

十全大補湯去肉桂加黃精方

白話文:

誰知服下一帖藥後,就覺得有點效果。接著再服兩帖,就覺得效果很明顯。連著服了三帖,那飢餓的感覺,就突然停止了。後來,戴先生帶著兒子來道謝,笑著對我說:「雖然說是我心愛的兒子,但如果他每天都吃這麼多飯,那麼我一個月的薪水,只夠他一個人吃飯的了。」我們都哈哈大笑。

西黨參四錢,焦白朮四錢,雲茯苓四錢,炙甘草三錢,大熟地四錢,川芎三錢,全當歸四錢,炒白芍三錢,炙黃耆四錢,蒸黃精五錢,紅棗十枚,生薑二錢

白話文:

西洋黨參四錢,炒焦的白朮四錢,雲茯苓四錢,炙烤過的甘草三錢,熟透的大地黃四錢,川芎三錢,全當歸四錢,炒過的牡丹皮三錢,炙烤過的黃耆四錢,蒸過的黃精五錢,紅棗十顆,生薑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