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愚

《余無言醫案》~ 熱病 (5)

回本書目錄

熱病 (5)

1. 熱病陽明經證

婦人仲夏病熱,初惡寒而旋不惡寒,延至四日,病勢愈進。赤膊赤足,臥於地上,煩躁不安,反復顛倒,目赤膚紅,猶如中酒,多汗如珠,大渴引飲,脈洪大而數,舌絳而乾。先飲以西瓜汁,次進以白虎人參湯加花粉方。

上海羊尾橋有陳姓婦,年42歲。於五月端午節前三日,患生熱病,此即《內經》所謂「夏至以前為病溫,夏至以後為病熱」是也。初為惡寒發熱,旋即但熱不寒,濺濺然自汗出。至第三日,大汗如洗,他醫治之無效。第四日始延余診。

入室時,即見其仰臥於水泥地上。赤膊赤足,僅著一短褲,周身皮膚如中酒,目亦潮紅,煩躁不安,反復顛倒,無片刻之寧。自汗如珠,滾滾不已,四肢微厥,而胸部捫之炙手,大渴引飲,欲得冰水以為快。

診其脈,則洪大而數,重按之則微芤。察其舌,則色絳而乾,毫無潤氣。余知為白虎湯證。但處方配藥煎藥,尚須一相當之時間,乃令先購隔年西瓜,取汁恣意與飲之。為處白虎人參湯加花粉方,並囑其先煎石膏,次下諸藥及粳米。俟米熟湯成,濾清與服。

迨西瓜購來,取汁先與飲之,呼快不已,自汗即漸少。再服湯藥後,不二小時,而汗出熱退,煩躁漸停。續服二煎,得睡一夜未醒。次日晨,其病如失矣。

白虎人參湯加花粉方

生石膏六兩,肥知母八錢,炙甘草三錢,西黨參四錢,天花粉四錢,粳米一兩

白話文:

一位婦人在盛夏時期得了熱病,一開始會覺得冷,但很快地就只感到熱而不冷了。到了第四天,病情逐漸加重。她赤裸上身和腳,躺在冰冷的地面上,顯得非常焦躁不安,身體不斷翻轉,眼睛和皮膚都泛紅,就像醉酒一樣,汗珠不斷地從身上滴落,極度口渴想喝水,脈搏強大且頻率快,舌頭呈深紅色且乾燥。首先讓她喝西瓜汁,然後再服用白虎人參湯加上花粉的藥方。

在上海羊尾橋有一位姓陳的婦女,42歲,在端午節前三天,她突然生了熱病,這正是《內經》所說的“夏至前為溫病,夏至後為熱病”。一開始,她感到寒冷和發燒,但很快地只感到熱而不冷,持續地流汗。到第三天,汗如雨下,其他醫生治療都沒有效果。第四天才請我去診斷。

進入房間時,我看到她赤裸上身和腳,只穿了一條短褲,躺在水泥地板上。全身皮膚泛紅,像醉酒一般,雙眼也充血,她非常焦躁不安,不停地翻轉,一刻不得安寧。汗水如珠子般不停滴落,四肢有些冰冷,但胸部摸起來卻很燙,她極度口渴,想要冰水解渴。

我診斷她的脈搏,發現脈搏強大且頻率快,深度按壓後則有些虛弱。觀察她的舌頭,舌頭呈現深紅色且乾燥,毫無濕潤。我知道這是白虎湯症狀。但是開藥、配藥、煎藥都需要一段時間,於是先讓她購買隔年的西瓜,榨汁給她喝。我開了白虎人參湯加上花粉的藥方,並囑咐她先煎煮石膏,然後再加入其它藥材和粳米。等到米煮熟,藥湯完成,過濾後再服用。

西瓜買來後,榨汁給她喝,她感到非常舒服,汗量逐漸減少。再喝了藥湯後,不到兩個小時,汗出熱退,焦躁感也漸漸消失。繼續服用第二次煎煮的藥湯,她睡了一整夜。第二天早晨,她病癒如常。

白虎人參湯加花粉方

生石膏180克,肥知母24克,炙甘草9克,西黨參12克,天花粉12克,粳米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