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寶詒醫論醫案》~ 醫案 (2)

回本書目錄

醫案 (2)

1. 便血門

吳,便血數日不止,濕熱之留於營分者,由此疏泄,惟氣機不化,脘氣不舒。宜清泄營吩,疏通中氣。

豆豉,桔梗,小生地炭,白芍,淡芩,炒枳殼,煨木香,炒歸身,丹皮炭,防風根炭,綿耆,荷葉炭,藕

白話文:

  • 黑豆豉
  • 桔梗
  • 小生地黃,炭炒
  • 白芍藥
  • 淡竹葉
  • 炒枳殼
  • 煨木香
  • 炒當歸身
  • 丹皮,炭炒
  • 防風根,炭炒
  • 綿茵陳
  • 荷葉,炭炒

吳,腸風失血甚多,濕熱下注使然。法宜清泄。

細生地炭,荊芥炭,槐米炭,歸身炭,晚蠶沙側柏葉炭,丹皮炭,茜根炭,陳阿膠地榆炭一錢研末炒),藕節

白話文:

  • 將地道生地黃研磨成炭
  • 將荊芥研磨成炭
  • 將槐米研磨成炭
  • 將歸身研磨成炭
  • 晚蠶沙
  • 將側柏葉研磨成炭
  • 將丹皮研磨成炭
  • 將茜根研磨成炭
  • 將陳阿膠(將地榆研磨成炭,取一錢末炒香)
  • 將藕節研磨成炭

再診,便血甚多,氣墜血注,前與清泄不效,擬固氣攝營,佐以潤腸泄熱。

黨參,細生地炭,槐米炭,防風根炭,黃耆,丹皮炭,柏子仁霜(絹包),歸身,荊芥炭,阿膠(蒲黃粉拌炒)

白話文:

黨參,細心地用地炭焙乾研細,槐米的炭末,防風根的炭末,黃耆,丹皮的炭末,用絹布包著研磨成霜的柏子仁,歸身,荊芥的炭末,阿膠(用蒲黃粉炒過)

另:臟連丸(三錢)

趙,便血頗多,肝脾營氣大傷,脈虛細,神倦乏力。當從肝脾清攝。

黃耆,槐米炭,阿膠(地榆炭一錢研末拌抄),枳殼(醋炒),大生地(炒鬆),丹皮炭,黑穭豆衣,廣皮,歸身炭,茜根炭,白芍,側柏葉炭,炒焦荷葉

白話文:

  • 黃耆
  • 槐米炭
  • 阿膠(與一錢研磨的地榆炭混拌炒製)
  • 枳殼(醋炒)
  • 大生地(炒鬆)
  • 丹皮炭
  • 黑豆衣
  • 廣皮
  • 歸身炭
  • 茜根炭
  • 白芍
  • 側柏葉炭
  • 炒焦荷葉

姜,先患便血,腹中滯痛不爽,此濕熱傷營之病,溫之澀之,便血稍止,而濕熱內踞。中氣受傷,漸至脘腹脹滿。刻診脈象弦數,舌苔黃濁。法當清泄肝脾,勿容溫補助邪也。

白話文:

先前有位病人患有便血,腹中疼痛不適,這是因濕熱損傷氣血所致。當時以溫補法止血,雖然便血稍止,但濕熱仍留在體內。由於中氣受損,逐漸導致腹部脹滿。現在觀察脈象弦細而急促,舌苔黃厚濁膩。治療應以清利肝脾濕熱為主,不可再用溫補的方法,以免助長濕熱邪氣。

煨木香,枳殼(醋炒),酒炒淡芩,桔梗,酒炒赤白芍,槐米炭,歸身炭,防風根炭,丹皮炭,紅曲米炭,川芎,炒焦荷葉

白話文:

  • 煨木香

  • 醋炒枳殼

  • 酒炒淡芩

  • 桔梗

  • 酒炒赤白芍

  • 槐米炭

  • 歸身炭

  • 防風根炭

  • 丹皮炭

  • 紅曲米炭

  • 川芎

  • 炒至焦黑的荷葉

另:小溫中丸,每服三錢

孟,便血不已,氣墜肛脫,自屬氣虛下陷,宜用升補之法。但左脈弦數,腹中未和,舌苔帶濁,仍有濕熱留戀,濁痰上壅。宜先疏化。

白話文:

孟某,大便出血不止,氣虛肛門下墜,這明顯是氣虛下陷所致,應該採用升補的方法。但他的左脈弦而數,腹中不調和,舌苔上有濁氣,說明體內還有濕熱未解,濁痰上逆。因此,應當先進行疏通化濁的治療。

青鹽半夏,炒枳殼,茯苓茜草根橘紅,煨廣木香,歸身炭,淡芩(炒黑),酒炒東白芍,槐米炭,丹皮炭,炒焦荷葉,藕節炭

白話文:

青鹽炮製的半夏、炒過的枳殼、茯苓、茜草根、橘紅、煨過的廣木香、歸身(生地黃)炭、炒成黑色的淡芩、用酒炒過的東白芍、槐米炭、丹皮炭、炒焦的荷葉、藕節炭

2. 肝氣門

肝木犯胃則嘔,犯脾則脹,犯肺則氣逆。木病久必歸中土,腹脹納艱,大便不時溏泄,乃中氣更傷之病。動作氣逆,肝氣上逆於肺,故亦有偏臥之候。久病正虛,未便專用疏泄。擬和胃健脾,兼佐泄木調氣之法。

白話文:

當肝木屬性旺盛,影響到胃就會嘔吐,影響到脾就會脹氣,影響到肺就會氣息逆亂。肝木之病久拖不癒,必定會波及中土(脾胃),導致腹脹、進食困難,大便不規律,時而溏時而泄,這是中氣受傷的表現。如果動作後出現氣息逆亂,說明肝氣逆行到肺部,所以患者還會出現偏向一側臥的現象。如果疾病時間較長,正氣虛弱,不宜單純使用疏通泄瀉的方法。建議兼用健脾和胃的方法,同時輔助疏導肝木,調理氣息。

半夏,生於術,雞內金,東白芍小青龍,廣鬱金,奎砂仁,刺蒺藜,左牡蠣旋覆花,川百合,檀降香枇杷葉木蝴蝶

白話文:

**半夏:**生長在沼澤地帶。

雞內金: 雞的胃壁。

東白芍: 產於東方的白芍藥。

小青龍: 一種中藥,來源於爬行動物的骨骼。

廣鬱金: 產於廣州的鬱金。

奎砂仁: 產於奎山地區的砂仁。

刺蒺藜: 一種帶刺的植物。

左牡蠣: 產於左面的牡蠣。

旋覆花: 一種紫色的花。

川百合: 產於四川的百合。

檀降香: 檀香的根部。

枇杷葉: 枇杷樹的葉子。

木蝴蝶: 一種植物的種子,形狀像蝴蝶。

肝木犯胃,痛嘔而脹,發必五日,甚則形寒汗出。脈象左手弦長,關部獨大,肝木自鬱於本宮,氣侵及胃,設使胃病及脾,則脹增痛減,病情更重矣。姑先泄木安胃,冀得痛嘔兩平。

白話文:

肝氣過於旺盛侵犯到胃,會引起疼痛、嘔吐和脹氣。發作時間通常是五天,嚴重時會出現肢體冰冷、出冷汗的症狀。脈象特徵是左手寸脈弦長,關脈特別強盛,表示肝氣鬱結在自己所在的部位,並且影響到了胃。如果胃部疾病又影響到脾臟,那麼脹氣會加重,疼痛會減輕,病情會變得更嚴重。這種情況下,首先要疏泄肝氣,安撫胃部,以求疼痛和嘔吐同時得到緩解。

細川連(五分),吳萸(二分,炒),製半夏(醋炒,一錢半),小青皮(醋炒,一錢半),川楝子(酒炒,一錢半),延胡(醋炒,一錢),東白芍(土炒,二錢),陳木瓜(酒炒,一錢),黑山梔(薑汁炒,二錢),紫蘇細梗(八分),桂丁子(三分,研末沖),蔻仁(一粒,研末沖),竹二青(薑汁炒,一錢五分),陳香櫞皮(一錢五分)

白話文:

細辛(5 克),吳茱萸(2 克,炒過),制半夏(醋炒,1.5 克),小青皮(醋炒,1.5 克),川楝子(酒炒,1.5 克),延胡索(醋炒,1 克),東白芍(土炒,2 克),陳木瓜(酒炒,1 克),黑山梔(薑汁炒,2 克),紫蘇梗(8 克),桂丁香(3 克,研成粉末,泡水服用),蔻仁(1 粒,研成粉末,泡水服用),竹黃(薑汁炒,1.5 克),陳香柚皮(1.5 克)

脈象左弦右弱,肝氣上逆,胃氣下降,寒熱雖退,而撐痛嘔脹,舌中黃厚,時或吐紅,胃氣不得下行。當與泄肝和胃。

白話文:

脈象左邊有力右邊虛弱,表示肝氣上升,胃氣下降。即使寒熱已經退散,但還是會有脹痛、嘔吐、腹脹等症狀。舌苔中間厚重發黃,有時還會吐出帶血的物質,說明胃氣無法往下運行。此時應選用能夠瀉肝和胃的中藥來治療。

川連(吳萸三分,炒),鹽半夏,青皮,金鈴子,延胡,廣鬱金,石斛瓜蔞皮,枳實茯神,檀降香,竹茹

白話文:

川楝子(吳茱萸的果實,三分,炒過)、半夏(用鹽醃製過)、陳皮、金鈴子、延胡索、廣鬱金、石斛、瓜蔞皮、枳實、茯苓、檀香、竹茹

撐痛當脘,旁及左脅,痛甚則嘔吐酸濁,脈象細弦,病緣肝木犯胃,挾中焦之痰濁,上逆不降。營衛相忤,則形寒裡熱;風木浮擾,則耳鳴頭眩,而總以肝病為主腦。擬方疏肝安胃,暢氣化痰。

白話文:

腹部正中央疼痛,延伸到左脅,疼痛劇烈時會嘔吐酸水,脈象細小且緊繃。病因是肝氣犯胃,加上中焦的痰濁,向上逆行而無法下降。營氣和衛氣互相抵觸,就會出現身體寒冷、內部發熱的症狀;肝風上擾,就會出現耳鳴和頭暈,但總體來說是以肝病為主要病因。建議用藥方疏肝理氣、安撫胃部,暢通氣機、化解痰濁。

東白芍(土炒,一錢半),桂枝尖(四分),小青皮(醋炒,一錢半),姜半夏(一錢半),新薈皮(一錢),細川連(吳萸二分同炒,四分),淡乾薑(鹽水炒,四分),白茯苓(三錢),白苡米(薑汁炒,三錢),瓦楞子殼(醋炒,六錢),竹二青(一錢五分),陳佛手(八分)

白話文:

  • 東白芍(在土上炒過,半錢)
  • 桂枝尖(四分之一錢)
  • 小青皮(用醋炒過,半錢)
  • 姜半夏(半錢)
  • 新薈皮(一分錢)
  • 細川連(與吳茱萸一起炒,合計四分之一錢)
  • 淡乾薑(用鹽水炒過,四分之一錢)
  • 白茯苓(三分錢)
  • 白苡米(用薑汁炒過,三分錢)
  • 瓦楞子殼(用醋炒過,六分錢)
  • 竹二青(一分半錢)
  • 陳佛手(八分錢)

方按:再加石決明以熄風木,則更周到。

肝氣撐痛則嘔,數月不止,氣阻瘀窒,經水不行,兼感微邪,營衛俱病,故寒熱日作,舌色干絳,苔色干黃,腐蝕胃陰,為裡熱所灼,未可再投溫燥。擬內養胃陰,外和營衛;兼佐泄肝調氣之法。冀陰液得復,乃可著手。

白話文:

肝氣鬱結造成的疼痛引發嘔吐,好幾個月都不見好轉。氣滯血瘀,經水不暢,再加上感染了一些外邪,導致營衛系統都出了問題,所以寒熱交替出現。舌苔乾燥赤紅,舌質發黃,顯示胃陰被灼傷,不能再用溫熱藥物。治療方針是從內調理胃陰,從外調理營衛,同時配合疏肝理氣的方法。等胃陰恢復後,才能著手進一步治療。

洋參,麥冬,川石斛,白芍(桂枝炒),丹皮,白薇,金鈴子,延胡,青皮,細川連(吳萸二分煎汁炒),木瓜,瓦楞子,檀降香,竹二青,橘葉

白話文:

西洋參、麥冬、川石斛、白芍(用桂枝炒過)、丹皮、白薇、金鈴子、延胡,青皮、細葉川蓮(用吳茱萸的汁炒過)、木瓜、瓦楞子、檀香、竹二青、橘葉

肝木犯胃,撐痛嘔逆,肝病則營血不調,經水淋瀝,營陰內耗,向晚發熱。當泄肝和胃,佐以和營清陰。

細川連(吳萸二分煎汁炒),青皮,白芍,川楝子,川鬱金,制香附,黑山梔,全當歸,丹皮,白薇,丹參,香櫞,竹二青

白話文:

炒過的細辛和吳茱萸煎汁,橘皮,白芍藥,川楝子,川黃連,炮製過的蒼朮,黃梔子,當歸,丹參,白薇,香圓,竹茹

再診,脘痛當心,肝木內犯之病,更兼勞傷,內熱少納、不寐。當和肝為主,佐以養營清陰。

金鈴子,白芍,川鬱金,沉香曲,瓦楞子殼,丹參,丹皮,黑山梔,白薇,川百合,淨棗仁(川連半兩煎汁炒),檀降香

白話文:

  • 金鈴子
  • 白芍藥
  • 川鬱金
  • 沉香曲
  • 瓦楞子果殼
  • 丹參
  • 丹皮
  • 黑山梔
  • 白薇草
  • 川百合
  • 淨棗仁(用川連半兩 煎汁炒過)
  • 檀香

關格已久,近復肝氣橫逆,撐痛作嘔,脈細弱無神,病象已深。再與疏木降胃。

川楝子,延胡,半夏,廣皮,茯苓,白杏仁,細川連(吳萸二分煎汁炒),白芍,青皮,麥冬,北沙參,淡乾薑,九香蟲,竹二青

白話文:

川楝子

延胡索

半夏

陳皮

茯苓

白杏仁

細辛(吳茱萸二分煎汁炒製)

白芍藥

青皮

麥冬

北沙參

生薑

九香蟲

竹茹

痛由左脅及脘,甚則吐酸,木氣內犯,中土受傷。法當泄木安土。

淡吳萸(川連三分煎汁炒),白芍,桂枝,青皮,全當歸,炙草,川鬱金,瓦楞子,半夏,煨姜,佛手,紅棗

白話文:

吳茱萸(取川連枝三等分,煎取汁液後炒乾),白芍藥,桂枝,青皮,當歸,炙甘草,川黃連,瓦楞子,半夏,煨生薑,佛手,紅棗

肝木不和,胃痛及脅,木旺傷脾,肢體倦怠。當泄木培土。

白芍(桂枝四分炒),金鈴子,延胡,青皮,瓦楞子,牛膝(吳萸二分炒),沉香曲,茯苓,白朮木香,砂仁,佛手

白話文:

  • 白芍:以桂枝四分炒製
  • 金鈴子
  • 延胡索
  • 青皮
  • 瓦楞子
  • 牛膝:以吳茱萸二分炒製
  • 沉香曲
  • 茯苓
  • 白朮
  • 木香
  • 砂仁
  • 佛手

肝木犯胃則痛嘔,犯脾則脹滿,痛止而脹不減,腑病易通,而臟氣難和也。以泄肝為主,佐以運脾和胃。

吳萸(川連三分炒),金鈴子,延胡,青皮,白芍,全當歸,沉香曲,雞內金,砂仁,川樸,黑梔,桂丁子(研末沖服),竹二青

白話文:

川連(乾炒三成),金鈴子,延胡索,青皮,白芍藥,全當歸,沉香,雞內金,砂仁,川樸,黑梔子,桂丁香(研成細末後沖服),竹瀝

病出肝脾兩臟。肝營窒塞,則化火生風、而為眩運;血絡不調、而為瘀阻;脾氣不運,則腹悶色黃,舌濁肢冷。刻當吐瘀之後,咳逆喉鯁,胸膈板滯,肝氣逆行於肺絡,不得疏降,瘀阻於上,氣窒於中,而脈象虛數,已有臟損之徵,調治頗難。姑與和營暢氣,泄肝通絡之法。

白話文:

疾病是由肝臟和脾臟功能失調引起的。

肝臟氣血運行不暢,會化火生風,導致頭暈目眩;血脈運行不順,就會形成血瘀。

脾臟氣血運行不暢,則會出現腹脹、面色發黃、舌苔濁厚、四肢冰冷的症狀。

目前應先治療血瘀,但治療後可能會出現咳嗽、喉嚨有異物感、胸膈堵塞的症狀。這是因為肝氣逆流入肺經,未能順利排出,血瘀阻滯於上,氣機堵塞於中,脈象虛弱而快速,已經出現內臟損傷的徵兆,治療較為困難。

暫時採用調和氣血、疏通肝經的方法進行治療。

丹參,丹皮,白芍,旋覆花,紫菀,粉前胡,刺蒺藜,鬱金,瓜蔞皮,白苡仁,奎砂仁,歸鬚,橘絡,降香,枇杷

白話文:

丹參:一種中藥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丹皮:丹參的樹皮,也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白芍:一種中藥材,具有養血調經、緩解疼痛的功效。

旋覆花:一種中藥材,具有祛寒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

紫菀:一種中藥材,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

粉前胡: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消炎、利尿通淋的功效。

刺蒺藜:一種中藥材,具有平肝明目、行氣活血的功效。

鬱金:一種中藥材,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瓜蔞皮: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的功效。

白苡仁:一種中藥材,具有健脾利水、益氣養胃的功效。

奎砂仁:一種中藥材,具有理氣化痰、止嘔止吐的功效。

歸鬚:當歸的根鬚,具有養血活血、補血調經的功效。

橘絡:橘子的內側白色網絡,具有理氣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降香:一種中藥材,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枇杷葉:枇杷樹的葉子,具有清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

再診,脾氣運則脹滿略鬆,痿黃之色略退,其胸板略舒,營絡亦有條暢之機。惟唇色干淡而焦,苔色漸灰,舌底淡白不華,肝脾營氣窒損,窒則裡氣不通,損則陰血枯澀,病關臟氣,非旦夕所能調復。於滋肝健脾法中,仍佐暢營調氣之意。

白話文:

再次診脈,脾氣運轉較之前舒緩鬆弛,萎黃的膚色略有消退,胸部略微舒暢,血脈也比較通暢。但是嘴脣顏色乾枯暗淡,舌苔逐漸變灰,舌底淡白無光澤。這是因為肝脾營氣受損,氣機不通,血氣枯澀所致。病根在於臟氣,非一朝一夕所能調養恢復。在滋養肝脾的治療方法中,仍然輔以疏通氣血之意。

洋參,生地,全當歸,丹參,丹皮,白芍,於術,雞內金,廣木香,硅砂仁,生熟神麯,豆衣,柏子仁霜,龍眼肉

白話文:

  • 洋參:美國人參
  • 生地:生地黃
  • 全當歸:當歸的全部(根和葉)
  • 丹參:赤芍藥
  • 丹皮:丹參的樹皮
  • 白芍:白芍藥
  • 於術:白朮
  • 雞內金:雞胃中的砂囊壁
  • 廣木香:砂仁
  • 硅砂仁:砂仁的外殼
  • 生熟神麴:生麥芽和熟麥芽
  • 豆衣:豆腐皮
  • 柏子仁霜:柏樹種子皮的粉末
  • 龍眼肉:龍眼果肉

肝木鬱陷,腹痛頭暈,脈象弦數。用養肝調氣法。

歸身,白芍,丹皮,黑山梔,製半夏,鬱金,竹二青,陳佛手

方按:宜加木香、青皮、滁菊、蒺藜。

向來營血不充,不能滋養肝木,木燥則化火生風,上逆不靜,兼以氣分郁阻,木失條達之機,橫克胃土,故腹痛攻撐,少納易脹,此氣血兩虛而又兩室,疏之則嫌其削克,補之又恐其壅阻。擬方養血滋肝,暢氣和胃,兩層兼顧,或不至有偏勝之虞。

白話文:

從前血氣不足,無法滋養肝臟,肝臟乾枯就會化成火生風,往上衝不會平靜,加上情緒鬱悶不通暢,肝臟失去條達的機會,反過來剋制脾胃,所以肚子疼痛脹滿,吃一點點就容易脹氣。這是氣血兩虛,又堵塞了肝和脾胃。疏通它又擔心傷克元氣,補養它又擔心阻塞阻滯。所以要考慮滋養肝血,疏通氣機,調和脾胃,兩方面兼顧,這樣就不會偏向某一方。

全當歸(炒黑,三兩),大生地(砂仁一兩炒鬆,四兩),於術(生切,一兩五錢),黨參(三兩),廣皮(鹽水炒,二兩),紫丹參(三兩),丹皮(炒,二兩),川鬱金(一兩五錢),廣木香(八錢),香附(打,三兩),青皮(醋炒,一兩五錢),石決明(醋煅,八兩),菊花(一兩),淨棗仁(炒黑,三兩),川斷肉(炒,三兩),生炙甘草(各四錢),川石斛(二兩),竹二青(二兩)

白話文:

全當歸(炒黑,150 克)

生地黃(與砂仁 50 克一起炒鬆,200 克)

白術(生切,75 克)

黨參(150 克)

陳皮(鹽水炒,100 克)

丹參(150 克)

丹皮(炒,100 克)

鬱金(75 克)

廣木香(40 克)

香附(打碎,150 克)

青皮(醋炒,75 克)

決明子(醋煅,400 克)

菊花(50 克)

大棗仁(炒黑,150 克)

川斷(炒,150 克)

生甘草(20 克)

炙甘草(20 克)

石斛(100 克)

竹茹(100 克)

煎汁洋入阿膠(二兩),酌加冰糖收膏。

氣由左脅竄入脊膂,攻痛不定,脘腹作脹,肝木不和,擾及肺胃。當和肝為主,佐以通調絡氣。

旋覆花(絳末三分同包),歸鬚,白芍,桂枝,刺蒺藜,青皮,廣皮,砂仁,桑皮,前胡,枳殼,瓜蔞皮,絲瓜絡,陳香櫞

白話文:

旋覆花 (與紅粉末同分三份,用紙包好)

歸尾 白芍藥 肉桂 刺蒺藜 陳皮 廣陳皮 砂仁 桑樹皮 前胡 枳殼 冬瓜皮 絲瓜絡 陳皮

再診,前與和肝通絡,脹痛攻竄,減而未止,脈象弦中帶數,木鬱無疑。惟痛偏於右,木邪侵於肺胃之界。擬於前法中加入推氣散意。

白話文:

再次診療,前次治療後肝氣已通,脹痛有所減緩但仍未完全消失。脈象弦中帶數,表示肝鬱無疑。但是疼痛偏向右側,說明肝鬱之邪侵犯到了肺胃之間。打算在前次處方中加入推氣散的藥物,以宣通氣機。

金鈴子,青皮,川鬱金,刺蒺藜,白芍,丹參,旋覆花,廣皮,川百合,桑白皮,枳殼,檀香,降香,絲瓜

白話文:

金鈴子(一種中草藥)

青皮(柑橘類植物的外皮)

川鬱金(薑黃科植物的根莖)

刺蒺藜(一種植物的果實)

白芍(芍藥根)

丹參(一種中草藥,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旋覆花(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廣皮(木麻黃樹的皮)

川百合(百合科植物的鱗莖)

桑白皮(桑樹的樹皮)

枳殼(枳樹的果皮)

檀香(檀香木)

降香(沉香木)

絲瓜絡(絲瓜裡面的纖維組織)

肝木犯中,腹痛作嘔,新產奇脈不充,衝脈因之上逆,遂致胸脘撐脹,上及於嗌。脈象左關浮弦而數,巔痛項強,風木化火,鬱而上升。當泄木和胃,兼平衝脈之氣。

白話文:

肝火旺盛,出現腹痛、嘔吐。新產婦氣血不足,衝脈上逆,導致胸腹脹滿,甚至影響到喉嚨。脈象顯示左關浮弦而數,說明肝木化火,氣血鬱結上逆。此時應疏肝理氣、和胃止嘔,同時調理衝脈氣血。

旋覆花,代赭石,半夏,象貝,前胡,黑山梔,金鈴子,川鬱金,小青皮,東白芍,長牛膝,瓦楞子,甘菊,香櫞,木蝴蝶

白話文:

旋覆花、代赭石、半夏、象貝、前胡、黑山梔、金鈴子、川鬱金、小青皮、東白芍、長牛膝、瓦楞子、甘菊、香櫞、木蝴蝶

肝氣逆則脹悶,肝風動則眩暈,脈象弦硬,木鬱不達。用藥以和肝為主。

刺蒺藜,石決明,穭豆衣,天麻,甘菊,廣皮,白芍,青皮,沉香曲,木香,砂仁,香櫞

白話文:

刺蒺藜、石決明、黑豆皮、天麻、甘菊、廣藿香、白芍藥、陳皮、乳香、木香、砂仁、葡萄柚

肝木犯胃,嘔吐酸苦濁涎,脈細弦,舌紅,氣火上逆,肺金不肅。法當苦辛泄降。

細川連(吳萸半兩,煎汁炒),桂枝(四分),東白芍(酒炒,一錢半),淡芩(酒炒,一錢半),姜半夏(二錢),廣皮(一錢五分),南沙參(四錢),前胡(一錢),木瓜(酒洗,一錢),雞內金(炙,一錢五分),砂仁(研,八分),黑梔(一錢半),紫菀(一錢半),竹二青(薑汁炒,一錢五分),枇杷葉(去毛,兩片)

白話文:

吳茱萸(半兩),煎成汁後炒乾

桂枝(四分)

白芍(先用酒炒過,一錢半)

黃芩(先用酒炒過,一錢半)

半夏(二錢)

陳皮(一錢五分)

南沙參(四錢)

前胡(一錢)

木瓜(先用酒清洗,一錢)

雞內金(炙過,一錢五分)

砂仁(研成粉末,八分)

梔子(一錢半)

紫菀(一錢半)

青竹葉(先用薑汁炒過,一錢五分)

枇杷葉(去掉絨毛,兩片)

肝氣不和,窒及營血,始則塊撐作痛,漸至內熱咳嗽,病已一載,神倦音破,此熱久陰傷,由肝脾而並及肺胃,漸有入損之象。當和營調氣,清養肺胃。

白話文:

肝氣不調和,影響到氣血運行,最初會出現脹塊疼痛,逐漸發展成內熱和咳嗽。病情持續了一年,精神疲倦,聲音嘶啞。這是因為熱邪傷陰過久,從肝脾蔓延到肺胃,逐漸出現損傷的跡象。治療應當和營調氣,清養肺胃。

歸身,白芍,丹皮,白薇,金鈴子,延胡,沉香曲,鮮沙參(去皮),馬兜鈴蛤殼青蒿子,穭豆衣,竹茹

白話文:

龜板,白芍藥,丹皮,白薇花,金鈴子,延胡索,沉香混和的藥材,新鮮沙參(去除外皮),馬兜鈴,蛤蜊殼,青蒿子,綠豆衣,竹茹

方按:宜加旋覆花。

肝木犯胃,脘痛日作,此氣分病也。惟脈細數右弦,內熱咳嗽,肝營窒損,有陰血乾涸之慮。

歸身,白芍,丹參,丹皮,細川連(吳萸二分煎汁炒),青皮,川鬱金,香附,青蒿,白薇,蛤殼,茅根,枇杷葉

白話文:

龜板粉末

白芍藥

丹參

丹參皮

細辛川連(吳茱萸粉碎,以其汁液炒製)

青皮(橘皮)

川鬱金

香附

青蒿

白薇

蛤蜊殼

茅根

枇杷葉

向患肝木不和,中土受克,胸脘脹痛,口吐涎沫,病久陽虛,形寒作咳。擬溫養法佐以和胃。

全當歸,白芍,青皮,丹皮,廣皮,蘇子杜仲,甘杞子,淮山藥,砂仁,香櫞皮

白話文:

當歸、白芍、青皮、丹皮、廣皮、蘇子、杜仲、枸杞子、淮山藥、砂仁、香櫞皮

方按:宜加桂枝、半夏。

肝氣上逆,嘔酸塊痛,按月而發,癸阻不行,氣病及血。法當先以調氣為主,和營佐之。

吳萸(川連三分同炒),金鈴子,延胡,青皮,香附,蘇梗,歸尾,丹參,橘核,長牛膝(桂枝五分炒),九香蟲,白芍,木香,砂仁

白話文:

吳茱萸(與川連比例為 3:1 炒製),金鈴子,延胡索,青皮,香附子,蘇梗,當歸尾,丹參,橘核,長牛膝(與桂枝比例為 5:1 炒製),九香蟲,白芍,木香,砂仁

氣機膹郁,肺胃不能順降,脘悶不納。當與和中暢氣。

青皮,廣皮,白芍,鬱金,蘇梗,沉香曲,半夏,枳殼,川石斛,蔻仁,香櫞

腹脹撐急微痛,噯悶氣窒,癸停數月,病屬木氣內郁。當先以暢肝和胃為主。

白芍,青廣皮,鬱金,蘇梗,木香,旋覆花,茯苓,腹皮,砂仁,蔻仁,香櫞,枇杷葉

薛,咳嗽內熱,鬱熱內蒸,肺氣不降所致。左少腹塊撐作痛,經至腰痠,乃肝木不調,不能藏血之象。當以疏暢肝木,佐以和絡清肺。

白話文:

薛的咳嗽是內部有熱,鬱熱向上蒸發,導致肺氣不能下降所引起的。左邊的小腹總是腫脹疼痛,經期來時腰部痠痛,這是肝木失調,不能儲藏血液的現象。治療時應疏通肝木,輔助活血化瘀、清肺。

鱉甲,白芍(桂枝四分炒),香附,青皮,全當歸,牡蠣,鬱金,北沙參,柴胡(醋炒),丹皮,降香片,橘絡,橘核,枇杷葉,竹二青

白話文:

生鱉甲、白芍(與桂枝四分之一炒製)、香附、青皮、全當歸、牡蠣、鬱金、北沙參、柴胡(醋炒)、丹皮、降香片、橘絡、橘核、枇杷葉、竹二青

二診,撐痛起於少腹,從左上升,漸侵脾胃,少納多脹,病因肝氣鬱陷,營絡不通。當疏肝和營。

金鈴子,川鬱金,瓦楞子,全當歸,青皮,白芍(小茴香三分炒),川連(吳萸炒),木香,牛膝(紅花三分煎汁炒),丹參,橘核,九香蟲,檀降香

白話文:

金鈴子、川鬱金、瓦楞子、當歸(整根)、青皮、白芍(小茴香炒三分)、川連(吳茱萸炒)、木香、牛膝(紅花煎汁炒三分)、丹參、橘核、九香蟲、檀香

三診,脹痛減而未和,肝脾不暢,氣血兩窒。再與疏肝和脾。

白芍,砂仁,烏藥,香附,青皮,延胡,丹參,牛膝(吳萸三分炒),木香,六曲,紅花,香櫞,全當歸

白話文:

白芍藥、砂仁、益智仁、香附子、青皮、延胡索、丹參、牛膝(吳茱萸炒制3分)、木香、六曲、紅花、香櫞、全當歸

吳,向質氣虛木旺,中氣輸運失常,濕熱留戀,阻窒氣機,脘腹脹悶,天陰則甚,即其徵也。其經水淋瀝先期,乃木火內郁,肝血不藏所致。脈象右弦左數,舌苔厚濁,病機偏重於氣分。當與和中泄濁,清暢肝木為主。

白話文:

吳先生的情況是:身體虛弱,肝氣旺盛,消化系統功能紊亂,濕熱停滯,阻礙氣血運行,導致胸腹脹悶,在下雨天症狀會加重。他的月經提前且淋漓不淨,這是因為肝火內鬱,導致肝血不藏所致。脈象顯示右手寸脈弦象,左手寸脈數象,舌苔厚而濁,表明病機主要在氣分。治療時應以調理中氣,祛除濕濁,疏通肝木為主。

川鬱金,白芍,香櫞,新會皮,川楝子,苓皮通草,香附,青皮,丹皮,黑梔仁,檀降香

白話文:

  • 川鬱金
  • 白芍藥
  • 香櫞
  • 新會陳皮
  • 川楝子
  • 苓皮
  • 通草
  • 香附子
  • 青皮
  • 丹皮
  • 黑梔子
  • 檀香

另:小溫中丸,每服三錢,空心開水送下。

薛,內熱雖減,左脈尚數,肝經絡氣未和,脅左板窒作聲。再與和絡清肝,佐以滋養。

旋覆花(絳末四分炒),生地,鬱金,枳殼,桑葉皮,歸鬚,白薇,白芍,丹皮,牡蠣,前胡,降香,枇杷葉

白話文:

旋覆花(用絳粉染色,炒成深紅色),生地黃,鬱金,枳殼,桑葉皮,歸尾,白薇,白芍藥,丹皮,牡蠣,前胡,降香,枇杷葉

周,肝氣較平,惟營陰未得疏暢,晚熱少汗,少腹作痛,營絡欲通未暢。擬與清陰暢營。

細生地,生鱉甲,白芍,白薇,紫菀,全當歸,南沙參,青蒿,木香,延胡,紫丹參,丹皮,牛膝(紅花炒),桃仁,枇杷葉

白話文:

細生地:一種草藥

生鱉甲:鱉殼,未經烹煮

白芍:芍藥的根

白薇:薇菜的根

紫菀:一種菊科植物的花和根

全當歸:當歸的根和葉

南沙參:沙參的一種

青蒿:一種菊科植物,抗瘧疾藥的來源

木香:一種木蘭科植物的根

延胡:一種罌粟科植物的根

紫丹參:一種脣形科植物的根

丹皮:牡丹樹皮

牛膝(紅花炒):牛膝和紅花一起炒製

桃仁:桃子的仁

枇杷葉:枇杷樹的葉子

陳,風木不靜,陽明內虛,故有眩暈諸疾,此不獨血虛肝旺,兼以痰氣內阻。擬熄風培土。

鹽半夏(一兩五錢),制料豆(二兩),歸身(二兩),刺蒺藜(四兩),黨參(三兩),白芍(二兩),明天麻(一兩),於術(一兩五錢),茯苓(三兩),廣皮(一兩五錢),丹皮(一兩五錢),菊花(一兩),木瓜(一兩),棗仁(三兩),川連(三分炒黑),共為末,用大生地(四兩),夜交藤(四兩),煎濃汁泛丸。

白話文:

鹽半夏(75克)

制料豆(100克) 歸身(100克) 刺蒺藜(200克) 黨參(150克) 白芍(100克) 明天麻(50克) 於術(75克) 茯苓(150克) 廣皮(75克) 丹皮(75克) 菊花(50克) 木瓜(50克) 棗仁(150克) 川連(炒黑後,約9克)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

使用大生地(200克)和夜交藤(200克)熬煮出濃厚的藥汁,然後將藥粉加入,揉成藥丸。

趙,氣機不化,內熱留戀。再與清木和胃,以泄邪機。

左金丸,半夏,茯苓,青皮,菊花,廣皮,黑山梔,枳殼,鬱金,木瓜,青蒿,佛手,竹二青

白話文:

左金丸:

  • 半夏
  • 茯苓
  • 青皮
  • 菊花
  • 廣皮
  • 黑山梔
  • 枳殼
  • 鬱金
  • 木瓜
  • 青蒿
  • 佛手
  • 竹二青

王,肝木鬱陷,脾土受傷,其咳嗆屬於肺,疝墜屬於肝,皆木氣為患。泄瀉內熱,神瘁少納,則中氣被戕矣。左脈細數,右寸關浮弦。當與泄木培中,防其漸就損途。

白話文:

這一位王先生,肝木鬱積,脾土受傷。他的咳嗽屬於肺,而疝氣屬於肝,都是木氣發作所致。泄瀉內熱,精神疲倦,食慾不佳,表示中氣被損傷了。左脈細而數,右寸關脈浮弦。應該疏泄肝木,培補中氣,防止病情逐漸惡化。

於術,丹皮,青皮,青蒿,雞內金,川石斛,白芍,黑梔仁,木瓜,橘核,瓦楞子,砂仁,佛手

劉,咳嗽,肝營窒損,有陰血乾涸之慮。

歸身,白芍,川連(吳萸二分炒),青皮,丹參,香附,青蒿,丹皮,白薇,川鬱金,蛤殼,茅根肉,枇杷葉

王,痛由少腹上掣及脘,此肝腎內虛,寒邪杜仲,其侵及中部,則中陽亦虛矣。脈象濡軟中帶弦,肝邪上犯,最易變成沖厥。刻下痛勢暫平,須及時好為調理,以預防之。

白話文:

這個病人疼痛從小腹往上升到腹部,這是因為肝腎氣血虛弱,寒邪侵入身體中部,導致中焦陽氣也虛弱了。脈象濡軟中帶緊,說明肝臟鬱熱,容易導致肝氣上逆。現在疼痛暫時平息,應該及時調理,以防止再次發作。

黨參(四兩),於術(二兩),茯苓(四兩),全當歸(小茴香五錢炒,二兩),白芍(二兩),牛膝(吳萸四錢炒,二兩),萸肉(二兩),杞子(二兩),砂仁(一兩),桂枝(一兩),製附子(五錢),木瓜(一兩五錢),川楝子(二兩),延胡(一兩五錢),木香(六錢),為末,用橘葉(一兩五錢),橘核(三兩),煎汁泛丸,每空心鹽花湯送下(三錢)。

白話文:

藥方:

  • 黨參:4 兩
  • 於術:2 兩
  • 茯苓:4 兩
  • 全當歸(用 5 錢小茴香炒):2 兩
  • 白芍:2 兩
  • 牛膝(用 4 錢吳茱萸炒):2 兩
  • 茱萸肉:2 兩
  • 杞子:2 兩
  • 砂仁:1 兩
  • 桂枝:1 兩
  • 製附子:5 錢
  • 木瓜:1 兩 5 錢
  • 川楝子:2 兩
  • 延胡索:1 兩 5 錢
  • 木香:6 錢

製法: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再用橘葉(1 兩 5 錢)和橘核(3 兩)煎煮出來的汁液調和藥粉,搓成藥丸。

服用方法:

每次空腹時,用鹽花湯送服 3 錢藥丸。

劉,氣逆暫平,木火上竄則頭痛目眩,入絡則肢麻膚疹。仍宜泄肝和氣為主。

刺蒺藜(三錢),石決明(四錢),鬱金(一錢半),丹皮(錢半),桑葉(一錢半),桑皮(三錢),黑山梔(錢半),夜交藤(三錢),白芍(錢半),菊花(一錢),佛手(三錢)

白話文:

刺蒺藜(15克),石決明(20克),鬱金(7.5克),丹皮(7.5克),桑葉(7.5克),桑皮(15克),黑山梔(7.5克),夜交藤(15克),白芍(7.5克),菊花(5克),佛手(15克)

郁,木氣內克則脘痛,上升則頭暈,舌苔厚濁,胃氣被克,不得清降。當疏肝和胃。

生於術,夜交藤,半夏,鬱金,白芍,石決明,細川連(吳萸一分炒),枳殼,茯苓,刺蒺藜,廣皮,杭菊,竹二青

白話文:

由術草、夜交藤、半夏、鬱金、白芍藥、石決明、細川連(一小撮吳茱萸炒過)、枳殼、茯苓、刺蒺藜、廣陳皮、杭菊花、竹茹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