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寶詒醫論醫案》~ 醫案 (22)
醫案 (22)
1. 崩漏門
先經停而後崩漏,腰脊痠痛,奇脈不調,衝任不固,頭暈少納,肝胃不和。當固攝奇脈,兼和肝胃。
歸身,生地,白芍,砂仁,川斷,杜仲,菟絲子,金毛脊,川鬱金,木香,青皮,杭菊,阿膠(蒲黃炒),藕
再診,崩漏之後,肝血必虛,其頭暈嘈絞,乃肝陽上擾之病;脘塊攻撐,木氣不和也;帶下腰痠,中氣虛陷也。總以調補肝脾,固攝奇脈為主。
生地炭,歸身炭,丹皮,白芍,石決明,刺蒺藜,於術,苓皮,砂仁,川廣鬱金,茜草炭,菟絲子,杜仲,烏鰂骨,銀杏肉,鮮藕煎湯代水
奇脈不固,為木火所沖激,經漏不止,腰痠色瘀。法當清肝固奇,疏暢營絡。
生地,歸身,白芍,丹皮,川斷,杜仲,菟絲子,烏鰂骨,杞子,沙苑,砂仁,阿膠(蒲黃一錢炒),穭豆衣,茜草炭,藕節,茺蔚子
崩漏後,晚熱盜汗,脈象細數而弦,此必有微邪乘虛襲於營分;留戀日久,即為營損。舌心黃厚,兼有食滯不化。擬方養陰泄邪,稍兼化滯之意。
細生地,歸身,白芍,丹皮,青蒿,白薇,延胡,荊芥炭,生鱉甲,枳實炭,焦六曲,茅根肉
方按:用青蒿鱉甲煎,加歸、芍、薇、荊,從陰分泄邪。延胡、枳、曲,以化食滯,面面周到。
左脈浮數,右脈虛細,經漏淋瀝,腰痠嘈運,血不養肝,木燥生風,血不能藏,愈漏愈虛。當清肝攝營,用滋熄法。
生地炭,歸身炭,東白芍,茜草炭,烏鰂骨,丹皮炭,黑山梔,左牡蠣,刺蒺藜,女貞子,旱蓮草,十灰丸絹包,藕節
另:歸脾丸,每服三錢,藕湯送下。
方按:既云滋熄,何不用蒲黃炒阿膠。
白話文:
崩漏門
一開始月經停止,後來又出現崩漏(月經量異常增多),伴隨腰背酸痛,脈象異常,衝任二脈虛弱,頭暈食慾不振,肝胃失和。治療應當著重於固攝奇經八脈,同時調和肝胃。
第一個處方包含:熟地黃、生地黃、白芍藥、砂仁、川斷、杜仲、菟絲子、金毛狗脊、川鬱金、木香、青皮、杭菊、阿膠(用蒲黃炒制)、蓮藕。
第二次診斷,崩漏之後,肝血必然不足,頭暈、胃部不適是肝陽上亢的表現;腹部脹滿,是肝氣不舒暢;帶下、腰酸,是脾氣虛弱下陷。總體治療方向是調補肝脾,固攝奇經八脈。
第二個處方包含:炭制熟地黃、炭制生地黃、丹皮、白芍藥、石決明、刺蒺藜、蒼術、茯苓皮、砂仁、廣鬱金、炭制茜草、菟絲子、杜仲、烏賊骨、銀杏、鮮藕煎湯服用。
奇經八脈虛弱,受到肝火衝擊,導致經血不止,腰酸,血瘀。治療應當清肝固攝奇經八脈,疏通經絡。
第三個處方包含:生地黃、熟地黃、白芍藥、丹皮、川斷、杜仲、菟絲子、烏賊骨、枸杞子、沙苑子、砂仁、阿膠(用一錢蒲黃炒制)、扁豆衣、炭制茜草、藕節、益母子。
崩漏之後,晚上發熱盜汗,脈象細數而弦急,這是風邪乘虛入侵營衛的表現;如果持續時間長,就會損傷營氣。舌頭顏色黃厚,還有食積不化的症狀。因此擬定方劑,以養陰泄邪,兼顧化解食積。
第四個處方包含:生地黃、熟地黃、白芍藥、丹皮、青蒿、白薇、延胡索、炭制荊芥、鱉甲、炭制枳實、焦三仙、茅根。
方劑說明:用青蒿、鱉甲煎服,再加入熟地黃、白芍藥、白薇、荊芥,從陰分泄去邪氣。延胡索、枳實、焦三仙用於化解食積,全面考慮。
左脈浮數,右脈虛細,經血淋漓不斷,腰酸腹痛,血不能滋養肝臟,肝燥生風,血不能貯藏,漏血越多身體越虛弱。治療應當清肝攝血,採用滋陰熄風的方法。
第五個處方包含:炭制熟地黃、炭制生地黃、白芍藥、炭制茜草、烏賊骨、炭制丹皮、山梔子、牡蠣、刺蒺藜、女貞子、旱蓮草、十灰散(用絹布包)、藕節。
另外:服用歸脾丸,每次三錢,用藕湯送服。
方劑說明:既然要滋陰熄風,為什麼不用蒲黃炒阿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