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寶詒醫論醫案》~ 醫案 (12)
醫案 (12)
1. 噎膈門
肝木逆犯肺金,氣嗆哽噎,發則呵欠氣厥,病由痰氣上阻。法當疏降。
旋覆花,瓦楞子,鬱金,蘇梗,鹽半夏,橘紅,枳殼,川貝,前胡,桑皮,枇杷葉,沉香,烏藥二味磨沖
脹痛嘔惡,不能納穀,病由肝木犯胃,胃氣不得舒降,將成枯膈之候。
北沙參,川連,乾薑,瓦楞子,青皮,白芍,木瓜,半夏,廣皮,鬱金,枳實,茯苓,竹茹,香櫞
白話文:
噎膈門
肝氣逆衝犯肺,導致氣體阻塞咽喉,出現呼吸困難、呃逆、氣短等症狀,是因痰氣阻滯於上焦所致。治療方法應以疏通下降為主。
方劑用旋覆花、瓦楞子、鬱金、蘇梗、鹽半夏、橘紅、枳殼、川貝、前胡、桑皮、枇杷葉、沉香、烏藥等藥材研磨沖服。
若出現腹脹、疼痛、嘔吐、厭食等症狀,是因肝氣犯胃,胃氣不能順利下降,將發展成嚴重噎膈的徵兆。
方劑用北沙參、川連、乾薑、瓦楞子、青皮、白芍、木瓜、半夏、廣皮、鬱金、枳實、茯苓、竹茹、香櫞等藥材。
2. 痹門
胸氣痹窒,上迫於肺。脈象左虛右弦,舌苔黃膩,雖屬宿病,而兼挾新邪。以疏降肺氣為主。
干薤白,瓜蔞皮,旋覆花,鬱金,杏仁,前胡,鹽半夏,枳殼,紫菀,通草,枇杷葉
方按:合參案方,大約有咳嗽等見證。
當胸氣窒,狀如胸痹,此由肝氣逆行肺絡,不能清降。脈象弦數,木鬱生火也。仿《金匱》法,佐以清肝。
旋覆花,薤白,蔞皮,鬱金,前胡,川貝,黑梔仁,丹皮,歸鬚,橘絡,瓦楞子,竹茹,枇杷葉
痰氣阻結,清陽被郁,脈數舌黃,兼有濁熱蒙擾。當宣痹泄濁。
旋覆花,薤白頭,瓜蔞皮,鬱金,前胡,杏仁,香豉,射干,枳殼,橘紅,蔻仁,通草,枇杷葉
方按:既有濁熱,宜加山梔。
痰氣阻於上焦,木火內閉,不得疏泄,上則暈眩氣噎,下則夢遺精濁。肺俞獨冷,痰阻而陽氣不通也。法當化痰暢氣,泄木清火。
旋覆花,鹽半夏,橘紅,桂枝,白芍,於術,茯苓,茯神,川柏,砂仁,牡蠣,竹茹,生薑
再診,木火為痰氣所阻,不得疏越,背惡寒而胸氣窒。再與通陽泄濁,肅肺暢氣。
旋覆花,薤白,鬱金,前胡,全瓜蔞,鹽半夏,桂枝,於術,茯苓,苡仁,枳殼,生薑,竹茹
白話文:
[痹門]的內容如下:
病患胸部有氣血阻塞感,這種壓迫感影響到了肺部。脈象顯示左邊弱右邊緊繃,舌苔呈現黃且膩,雖然這可能是舊疾,但同時有新的外來因素影響。治療的主要策略是疏通並降低肺部氣流。
藥方包含:乾薤白、瓜蔞皮、旋覆花、鬱金、杏仁、前胡、鹽半夏、枳殼、紫菀、通草、枇杷葉。
根據經驗,這樣的病人通常會出現咳嗽等症狀。
當胸部有窒息感,就像胸痛一樣,這是因為肝氣逆向流動至肺絡,無法順利下降所致。脈象顯示緊繃且快速,這是肝氣鬱悶生成火氣的現象。依照《金匱》的方法,輔以清肝的治療。
藥方包含:旋覆花、薤白、蔞皮、鬱金、前胡、川貝、黑梔仁、丹皮、歸鬚、橘絡、瓦楞子、竹茹、枇杷葉。
當氣血與痰液在上焦區塊阻塞,清純的陽氣被鬱悶,脈搏快速舌苔黃色,同時有濁熱幹擾。應該使用宣洩濁熱的療法。
藥方包含:旋覆花、薤白頭、瓜蔞皮、鬱金、前胡、杏仁、香豉、射干、枳殼、橘紅、蔻仁、通草、枇杷葉。
如果還有濁熱,應該加入山梔。
當上焦區塊有痰氣阻塞,肝火封閉,無法順利排解,上部會感到暈眩和呼吸困難,下部會有夢遺和精濁。肺俞穴特別冰冷,是因為痰液阻塞導致陽氣不流通。應該使用化痰、調理氣血、泄肝火的療法。
藥方包含:旋覆花、鹽半夏、橘紅、桂枝、白芍、於術、茯苓、茯神、川柏、砂仁、牡蠣、竹茹、生薑。
再次診斷,肝火受到痰氣阻塞,無法順利擴散,背部感覺寒冷而胸部有窒息感。再次使用通陽、泄濁、肅清肺部、調理氣血的療法。
藥方包含:旋覆花、薤白、鬱金、前胡、全瓜蔞、鹽半夏、桂枝、於術、茯苓、苡仁、枳殼、生薑、竹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