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寶詒醫論醫案》~ 醫案 (8)

回本書目錄

醫案 (8)

1. 肝火門

徐,血行清道而為衄血,其故由於肝火不平,蒸灼營陰,以致血絡沸騰,屢發不已,陰血日耗,肝失血養,木火愈甚,馴至逆行,肺金喘逆鼻煽,神色枯悴,上損之候已深。而納少、跗腫、便溏,中氣亦壞。脈象細數,左尺浮數,所伏之肝火,不時上克肺金,而且下及腎陰,肝腎不主攝納,病見於上,而根壞於下,在損症中為最深之候。姑與清肝肅肺,培土納腎之法,氣陰兩顧,扶過炎夏傷金之令,方可從長議治。

臺參鬚(錢半),大生地(用墨旱蓮草一錢同炒,米湯拌蒸,曬三次),白芍(錢半),天冬(三錢),紫白石英(各三錢),淮山藥(三錢),川百合(三錢),丹皮,歸身(錢半),北五味(一錢),女貞子,牡蠣(二錢),歸身(錢半),牛膝(清鹽水拌烘),竹二青(錢半),毛燕窩(絹包,五錢)

復診,吐血止後,牙床又腫,脈象左細右數,病因肝火竄於陽明之絡,火隨血泄。用清營泄肝法調理之。

生地炭,北沙參,元參,生草,黑山梔,刺蒺藜,絲瓜絡,知母,茜草炭,羚羊角,丹皮,白芍,竹二青

顧,痰濁內阻,由於胃氣不降,而胃氣之所以逆者,則由於肝火之內沖。刻下納穀則脹,納飲則嘔,口中甜濁上泛,時更嘈熱無汗,氣機迫促,肝氣升而肺氣均逆矣。擬方清泄木火,疏降肺胃。

淡乾薑(鹽水炒),旋覆花,川連(薑汁炒),茯苓,砂仁,佩蘭葉,代赭石,半夏,枳實,桂枝,瓦楞子,苡仁,於術,竹二青

改方:去佩蘭、旋覆花、代赭石,加吉林參鬚(一錢)、新會紅(一錢)。如氣急,仍用代赭、旋覆。

再診,肺氣稍平,胃氣尚未順降,而病原實由於肺氣之不平。脈象滯數,木火不化。以煎劑疏胃氣,丸劑疏肝木。

川連(吳萸炒,六錢),青皮(醋炒,八錢),香附(一兩六錢),川樸(一兩六錢),乾薑(鹽水炒,六錢),炙草(四錢),半夏(一兩五錢),茯苓(三兩),於術(生切曬研,二兩),枳實(六錢),木香(五錢),新會皮(一兩),黨參(二兩),砂仁(八錢)

上藥共為細末,沉香(三錢),磨沖水泛丸。每服三錢,用姜竹茹湯送下。

費,木火挾痰,內犯清淨之府,嘈脹目黃,內熱唇燥,皆屬木火為病。用清泄之法。

羚羊角,川連,茯神,生草,桑枝葉,半夏,枳實,洋參,刺蒺藜,廣皮,白芍,黑山梔,竹二青

魏,肝火不平,挾衝任之血上升為衄,脈象弦數,色黃內熱。當用清火泄木之法。

全當歸,川楝子,黑山梔,白薇,牛膝炭(蘇木五錢炒),茺蔚子,紫丹參,白芍,延胡

許,營陰虧耗,木火易浮,近因哀感過度,肝氣上逆,肺氣不降,每晚內熱盜汗,肝陰傷而肝陽越也。咳嗆不止,氣從左脅上升,逆於胸臆,正屬木火刑金之候。陰愈弱則熱愈熾,金愈弱則木愈強,勢必金枯陰涸,肝肺兩損。調治之道,不外養陰清熱,肅肺柔肝。務須舒懷調攝,乃能退出損途。

白話文:

徐先生的病,是因為血循運行在清道時產生了鼻出血,這是因為肝火不平衡,蒸發灼傷了營陰(指血液中的精華物質),導致血絡沸騰,所以才會反覆出血,這樣一來陰血日漸損耗,肝臟失去血液的滋養,肝火就更加旺盛,最後甚至會導致肝火逆行向上,使肺部氣喘、鼻翼煽動,精神萎靡不振,呈現出明顯的傷損之象。而且病人食慾不佳、腳踝腫脹、大便稀溏,這些都顯示中氣也已經受損。把脈時發現脈象細數,左手關尺部位的脈浮而且數,這是潛伏的肝火不斷向上侵犯肺金,而且向下侵擾腎陰,肝腎失去正常的攝納功能,病症顯現在上面,但根本原因卻是下面的功能損壞,這在損傷病症中屬於最嚴重的狀況。現在只能先用清肝火、肅清肺氣、培補脾土和納藏腎精的方法,同時照顧到氣和陰兩方面的需要,扶助身體度過炎熱夏季對肺金的傷害,之後才能慢慢考慮治療。

處方: 台灣黨參鬚(七點五克),大生地(用墨旱蓮草五克一同炒製,再用米湯拌勻蒸,曬乾三次),白芍(七點五克),天冬(九克),紫石英、白石英(各九克),淮山藥(九克),川百合(九克),丹皮(牡丹皮),當歸身(七點五克),北五味子(三克),女貞子,牡蠣(六克),當歸身(七點五克),牛膝(用淡鹽水拌勻後烘乾),竹二青(七點五克),毛燕窩(用絹布包好,十五克)

複診時,吐血已經停止,但是牙齦又腫了起來,脈象是左手細而右手數,這是因為肝火竄入陽明經絡,火隨著血一起洩出。所以要用清營泄肝的方法來調理。

處方: 生地炭,北沙參,玄參,生甘草,黑山梔,刺蒺藜,絲瓜絡,知母,茜草炭,羚羊角,丹皮,白芍,竹二青

顧先生的病,是因為痰濁阻滯在體內,這是由於胃氣不能下降,而胃氣之所以會逆行,是因為肝火內衝所致。現在吃飯就覺得肚子脹,喝水就想吐,嘴裡總是覺得甜膩,而且會反胃上湧,有時候會覺得燥熱而且不出汗,氣機運行迫促,肝氣上升,肺氣也跟著逆行。所以要開清泄肝火、疏通下降肺胃氣機的藥方。

處方: 淡乾薑(用鹽水炒製),旋覆花,川連(用薑汁炒製),茯苓,砂仁,佩蘭葉,代赭石,半夏,枳實,桂枝,瓦楞子,薏仁,白朮,竹二青

改過的藥方:去掉佩蘭葉、旋覆花、代赭石,加入吉林人參鬚(三克)、新會陳皮(三克)。如果氣喘急促,還是要用代赭石、旋覆花。

再次看診時,肺氣稍微平穩了一些,但是胃氣仍然沒有順暢下降,而病因實際上是由於肺氣不平。把脈時發現脈象滯澀而數,這是木火沒有化開的表現。所以要用煎劑來疏通胃氣,丸劑來疏理肝木。

處方: 川連(用吳茱萸炒製,十八克),青皮(用醋炒製,二十四克),香附(四十八克),厚朴(四十八克),乾薑(用鹽水炒製,十八克),炙甘草(十二克),半夏(四十五克),茯苓(九十克),白朮(生切曬乾後研磨,六十克),枳實(十八克),木香(十五克),新會陳皮(三十克),黨參(六十克),砂仁(二十四克)

將以上藥材一同磨成細末,加入沉香(九克),研磨後用水泛成藥丸。每次服用九克,用薑竹茹湯送服。

費先生的病,是因為木火夾雜痰邪,向上侵犯清淨的頭面,所以才會覺得嘈雜脹滿,眼睛發黃,內熱口唇乾燥,這些都屬於木火導致的疾病。所以要用清泄的方法來治療。

處方: 羚羊角,川連,茯神,生甘草,桑枝葉,半夏,枳實,西洋參,刺蒺藜,廣陳皮,白芍,黑山梔,竹二青

魏先生的病,是因為肝火不平,夾雜衝任二脈的血上升導致鼻出血,脈象弦而數,臉色發黃,體內有熱。應當用清火泄肝木的方法來治療。

處方: 全當歸,川楝子,黑山梔,白薇,牛膝炭(用蘇木十五克炒製),益母草,紫丹參,白芍,延胡索

許先生的病,是因為營陰虧損,木火容易浮動,最近因為過度悲傷,導致肝氣上逆,肺氣不能下降,所以每天晚上都會發熱盜汗,這是肝陰受損而肝陽浮越的表現。咳嗽不止,氣從左脅向上衝,逆於胸膈,這正是木火侵犯肺金的表現。陰越虛弱,熱就越旺盛;肺金越虛弱,肝木就越強盛,這樣下去必然會導致肺金枯竭,陰液耗盡,肝肺兩方面都受損。所以治療的方法,不外乎滋養陰液、清除虛熱、肅降肺氣、柔和肝氣。必須要保持心情舒暢、好好調養,才能夠脫離虛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