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寶詒醫論醫案》~ 醫案 (4)
醫案 (4)
1. 嘔門
病因痰飲內聚,胃氣不得舒降,木氣為濕土所郁,漸至化風生火。其嘔吐痰沫、大便溏閉不時、氣逆頭痛諸病,概由乎此。左脈弦細而數,右寸關浮搏而數,肺胃之氣,為木火所沖激,不特上逆為嘔,抑且掣及經絡。兼以陰虛之質,木火易燃,故有內熱口渴之證。溫中蠲飲,自屬正治。
但於陰虛肝熱者,恐有劫陰之弊。擬仿喻氏關格治例,肝胃兩調,寒熱互用,冀得通降為吉。
細川連(吳萸一分炒),乾薑,淡芩,桂枝,洋參,白芍,金鈴子,瓦楞子,半夏,枳實,茯苓,姜皮,竹茹
濁飲內蓄,嘔吐酸濁,甚則吐水黃色,飲久成癖,木鬱生火,當溫中疏木,通導濁積,俾得下行為順。
乾薑,半夏,廣皮,茯苓,苡仁,白芥子,枳實,桃仁,於術,秦艽,雞距子,生甘草
另:控涎丹每服一錢七分,開水送下。
濁陰夾木火,鬱而上逆,在胃為嘔,在肺為咳。病歷年餘,痰黏內熱,濁蘊陰傷,不堪燥劑。姑與清肝泄濁,肅降肺金。
茵陳,苡仁,旋覆花,半夏,茯苓,黑山梔,川連,杏仁,冬瓜仁,海浮石,瓦楞子,枇杷葉
脘塊撐痛,上嘔下瀉,糞色瘀黑,嘔吐痰涎,舌苔晦白,中氣虛寒,而煩躁絞疼,肝木鬱化為火,又非純用溫燥所宜,此病所以難治也。姑兩和之。
細川連(乾薑三分,炒),半夏,金鈴子,川鬱金,小青皮,枳實,黑梔皮,烏梅炭,瓦楞子,白芍,桂枝,蘇葉,石菖蒲,竹二青
再診,絞嘔未止,木火挾痰濁蒙擾不降。仍宜苦辛疏化。
細川連,淡乾薑,姜半夏,廣皮,茯苓,黑山梔,白芍,石決明,烏梅炭,金鈴子肉,延胡,丹參,竹二青
白話文:
[嘔吐症狀]
病因是體內聚集了過多的痰飲,導致胃部的氣機無法順利下降,肝氣被濕土所壓抑,久而久之轉化成風火。由此引發的症狀如嘔吐痰沫、大便時而稀軟時而祕結、氣逆頭痛等,都是由這種情況引起的。左手脈象呈現弦細且頻繁跳動,右手寸關部位的脈象則浮動且快速,顯示肺胃的氣機被肝火所衝擊,不僅會向上逆流導致嘔吐,甚至影響到經絡。加上本身陰虛的體質,肝火容易被點燃,因此出現內熱口渴的情況。溫中袪痰飲的療法,自然是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然而對於陰虛肝熱的患者,可能會有消耗陰液的副作用。打算參考喻氏的關格治療案例,調節肝臟和胃部,寒熱並用,希望能夠通暢氣機,達到下降的效果。
使用藥物有細川連(與吳茱萸一同炒製)、乾薑、淡黃芩、桂枝、西洋參、白芍、金鈴子、瓦楞子、半夏、枳實、茯苓、薑皮、竹茹。
體內痰飲過多,嘔吐出酸性或渾濁的物質,嚴重時甚至嘔吐出黃色的水,長時間下來形成一種習慣性的病症,肝氣鬱結產生火氣,應當溫暖中焦,疏理肝氣,通導體內的濁物,使其順利下降。
使用的藥物有乾薑、半夏、廣皮、茯苓、薏苡仁、白芥子、枳實、桃仁、白朮、秦艽、雞距子、生甘草。
另外,每次服用控涎丹1錢7分,用開水吞服。
體內混濁的陰氣夾帶著肝火,鬱結而向上逆流,在胃部表現為嘔吐,在肺部表現為咳嗽。病程已超過一年,痰液粘稠伴隨內熱,混濁的物質導致陰虛,不能忍受乾燥的藥物。暫時以清肝泄濁,肅降肺金為目標。
使用的藥物有茵陳、薏苡仁、旋覆花、半夏、茯苓、黑山梔、細川連、杏仁、冬瓜仁、海浮石、瓦楞子、枇杷葉。
腹部有硬塊且疼痛,上吐下瀉,糞便顏色呈暗黑色,嘔吐出痰涎,舌苔呈現晦暗的白色,中氣虛弱且寒冷,卻又煩躁且劇烈疼痛,肝氣鬱結轉化為火,又不適合單純使用溫燥的藥物,這就是病情難以治療的原因。暫時雙管齊下進行治療。
使用的藥物有細川連(與乾薑一同炒製)、半夏、金鈴子、川鬱金、小青皮、枳實、黑梔皮、烏梅炭、瓦楞子、白芍、桂枝、蘇葉、石菖蒲、竹二青。
再次診斷,絞痛嘔吐仍未停止,肝火夾帶痰濁,幹擾氣機無法下降。仍舊應該用苦辛的藥物疏導化解。
使用的藥物有細川連、淡乾薑、薑半夏、廣皮、茯苓、黑山梔、白芍、石決明、烏梅炭、金鈴子肉、延胡、丹參、竹二青。
2. 噯噦門
噯噦不止,起於病後,此肺胃之氣為痰濁所阻,升降不得自如。仿仲景噯氣例治之。
旋覆花,代赭石,黨參,炙草,半夏,白蔻仁,細川連(乾薑二分拌炒),杏仁,枳殼,竹二青
再診,噯噦減而未止,胃氣內虛,失靜鎮之常,不能勝風木之沖激。仍仿噫氣例,增入培土之意。
黨參,炙草,茯苓,廣皮,半夏,蔻仁,沉香,旋覆花,代赭石,桂丁子(沖),枇杷葉
噯噦硬噎,納穀撐脹,右脈弦硬,肝胃氣鬱,逆而不降。
旋覆花,代赭石,鬱金,枳殼,半夏,廣皮,瓜蔞皮,前胡,蔻仁,蘇梗,枇杷葉
噦氣衝逆,喉間如炙臠,木氣鬱結,阻於肺部。當泄木降肺法治之。
旋覆花,代赭石,鬱金,丹參,川樸,枳殼,杏仁,川百合,瓜蔞皮,蘇梗,佛手,枇杷葉
木火較平,而氣阻不暢,脘復升逆,上窒於喉,病與梅核氣相似。用清火降氣法。
旋覆花,鬱金,青皮,黑梔(薑汁炒),蘇梗,瓦楞子(鹽水煅),枳實,半夏,橘絡,杏仁,前胡,蔞皮,枇杷葉,竹茹
再診,核阻雖通,而氣未暢,近增寒熱,脘悶,時邪挾發於中焦。仍當疏氣和中為主。
豆豉卷,黑梔,蘇葉,淡芩,苓皮,枳殼,杏仁,鬱金,橘絡,通草,香櫞皮,竹二青。
肝氣上逆,肺氣不降,胃氣被其搏激,失其通降之常。噯噦不已,納穀哽噎,脈形滑而神不爽,前醫謂痰氣相搏,信然。但治痰必先理氣。擬與通降肺胃,佐以疏肝化痰。
旋覆花,薤白,鬱金,蔞皮,枳殼,法半夏,橘紅,象貝,前胡,川百合,竹茹,枇杷葉
另:桂丁香(三分),白蔻仁(三分),研末沖服
白話文:
[呃逆症狀]
持續性的打嗝,通常在生病後出現,這是由於肺胃的氣被痰濁阻塞,導致氣流無法自由升降。治療方式會模仿張仲景治療打嗝的方式。
使用旋覆花、代赭石、黨參、炙甘草、半夏、白蔻仁、細川連(乾薑拌炒)、杏仁、枳殼、竹二青等藥物。
第二次診斷,打嗝雖有改善但尚未停止,這是因為胃氣內虛,無法保持正常平靜,無法抵抗肝氣的衝擊。依舊會採用治療打嗝的方法,並加入補益脾胃的意圖。
使用黨參、炙甘草、茯苓、陳皮、半夏、白蔻仁、沉香、旋覆花、代赭石、肉桂籽(沖泡)、枇杷葉等藥物。
打嗝伴隨吞嚥困難,吃東西後感到脹滿,右手脈搏緊繃,肝胃氣鬱,氣流逆向而無法下降。
使用旋覆花、代赭石、鬱金、枳殼、半夏、陳皮、瓜蔞皮、前胡、白蔻仁、紫蘇梗、枇杷葉等藥物。
打嗝的氣流逆向上升,喉嚨像被燒烤一樣,肝氣鬱結,阻礙肺部功能。應當使用疏肝降肺的療法。
使用旋覆花、代赭石、鬱金、丹參、川樸、枳殼、杏仁、川百合、瓜蔞皮、紫蘇梗、佛手、枇杷葉等藥物。
肝火已趨平穩,但氣流仍不順暢,胸口再次逆氣上升,使喉嚨感到堵塞,病情類似於梅核氣。使用清火降氣的療法。
使用旋覆花、鬱金、青皮、黑梔(薑汁炒)、紫蘇梗、瓦楞子(鹽水煅)、枳實、半夏、橘絡、杏仁、前胡、蔞皮、枇杷葉、竹茹等藥物。
第二次診斷,喉嚨阻塞已疏通,但氣流仍不順暢,近期出現寒熱,胸口悶,是因時邪在中焦發作。仍應以疏導氣機和調理中焦為主。
使用豆豉卷、黑梔、紫蘇葉、黃芩、茯苓皮、枳殼、杏仁、鬱金、橘絡、通草、香櫞皮、竹二青等藥物。
肝氣上沖,肺氣無法下降,胃氣受其刺激,失去正常的通降能力。打嗝不斷,吞嚥困難,脈象滑但精神不佳,之前的醫生認為是痰氣交纏,確實如此。但治療痰必定要先調整氣機。打算用通降肺胃,輔以疏肝化痰的療法。
使用旋覆花、薤白、鬱金、蔞皮、枳殼、法半夏、橘紅、象貝、前胡、川百合、竹茹、枇杷葉等藥物。
另外,肉桂丁香(三分)、白蔻仁(三分),研磨成粉末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