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醫言》~ 卷三 (7)
卷三 (7)
1. 太倉公傳
則事不成。故後世家曰積氣不治。奚有不治之病哉。是名之誤也。何則。氣者天之司也。以人事不可治矣。吾黨後世所謂積氣者。為積毒而治之。未曾見不治也。今依有積氣之字。正病名之誤矣。學者思諸。
斫撻無傷痛。指擿無痟癢。
為則曰。是亦非疾醫之論。
夫醉者之墜於車也。雖疾不死。骨節與人同。而犯害與人異。其神全也云云。今肪知子黨之誕我。我內藏猜慮。外矜觀聽。追幸昔日之不焦溺也。怛然內熱。惕然震悸矣。水火豈復可近哉。自此之後。範氏門徒。路遇乞兒馬醫。弗敢辱也。必下車而揖之。
為則曰。是並非疾醫之論。
百骸六藏。悸而不凝。
宋陽里華子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云云。非藥石之所攻。云云。而積年之疾。一朝都除。
秦人逄氏有子。少而惠。及壯而有迷罔之疾。
乃不知是我七孔四支之所覺。心腹六藏之所知。其自知而已矣。
龍叔謂文摯曰。子之術微矣。吾有疾。子能已乎。文摯曰唯命所聽云云。非吾淺術所能已也。
吳楚之國有大木焉。其名為櫞。碧樹而冬生。實丹而味酸。食其皮汁。已憤厥之疾。(氣疾也)齊州珍之。渡淮而北。化為枳焉。
為則曰。此注誤矣。氣非病也。疾者毒也。憤厥之病。聚毒於心胸。以櫞皮汁治之。古方胸痹用橘皮湯。可以徵矣。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有疾。同請扁鵲求治。扁鵲治之。既同愈。謂公扈齊嬰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府藏者。固藥石之所已。今有偕生之疾與體偕長。今為汝攻之。
何如。二人曰。願先聞其驗。扁鵲謂公扈曰。汝志強而氣弱。故足於謀而寡於斷。齊嬰志弱而氣強。故少於慮而傷於專。若換汝之心。則均於善矣。扁鵲遂飲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藥。既悟如初。二人辭歸。於是公扈反齊嬰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弗識。
齊嬰亦反公扈之室。有其妻子。妻子亦弗識。二室因相與訟。求辨於扁鵲。扁鵲辨其所由。訟乃已。
為則曰。此論疑亦列子之寓言。其曰自外而干府藏者。固藥石之所已者。誠是。故辯明焉。夫人者以人道。而不以天道。是聖人之道也。蓋治天下以一於眾心為歸要。然人心不同而同於一。是天命也。以人事不可為一也。故有易者。任以天命。委以鬼神。一於眾心。孔子雖聖人。
不關天下之政。故其能無所施用。雖不施用於天下之政。亦不可舍。因作十翼傳之。夫天命自然之心。以人事不可換也明矣。疾醫亦然。夫風寒暑濕燥火之六氣者。天之正令也。五藏六府者。造化之所為也。以人事不可測也。醫之所為。因人事所生之毒。除其毒而已矣。苟去此毒。
則百疾皆治焉。藥石之所已者。不在毒生之後。則無可治者。可以知耳。
白話文:
太倉公傳
事情若不順利,便是因為積氣未治。後世醫家說積氣難治,其實這是誤解。為什麼呢?因為「氣」是上天所主宰的,用人力是無法治療的。我們後世所謂的「積氣」,實際上是積累的毒素,只要針對毒素治療,從未見過不治之症。現在沿用「積氣」這個名稱,只是糾正了病名上的錯誤,學者們應該好好思考這一點。
刀砍斧劈沒有疼痛,手指探查也沒有癢感。
這並不是醫學上的論述。
醉漢從車上摔下來,雖然受了傷,但不至於死,他的骨骼關節與常人一樣,但受傷的原因與常人不同,他的神志是清醒的。現在我知道子黨在欺騙我,我內心猜疑慮,表面上卻裝作鎮定聆聽,追憶過去沒有遭遇災禍的時光,內心焦灼不安,身體顫抖不已,水火都不能靠近了。從此以後,範氏的門徒,路上遇到乞丐或獸醫,都不敢怠慢,必定下車行禮。
這也不是醫學上的論述。
全身百骸和六臟六腑,都驚悸不安,不能平靜。
宋陽里華子中年患病,早晨記住的事情,晚上就忘記了,這不是藥物所能治療的,但多年積累的疾病,卻在一夜之間痊癒了。
秦國逄氏有一個兒子,年少聰慧,長大後卻患上了迷惘的疾病。
這並非七竅四肢的感覺,也不是心腹六臟的認知,而是他自己知道的。
龍叔對文摯說:「你的醫術很精妙,我現在生病了,你能治好嗎?」文摯回答說:「遵從您的吩咐」,但這並非我淺陋的醫術所能治療的。
吳楚一帶有一種大樹,名叫櫞,樹葉碧綠,冬天長出果實,果實呈紅色,味道酸澀。食用它的樹皮和汁液,可以治療憤厥之疾(一種氣病)。齊州人很珍視它,但渡過淮河到北方,就變成了枳樹。
這段註解是錯誤的。「氣」並不是疾病,「疾」才是毒素。憤厥之病,是毒素積聚在心胸,用櫞皮汁治療它,就像古代治療胸痹的橘皮湯一樣,可以互相印證。魯公扈和趙齊嬰兩人患病,一起請扁鵲治療,扁鵲治好了他們。扁鵲對他們說:「你們以前的疾病,是外邪入侵府藏,藥物是可以治療的。現在你們還有與生俱來的疾病,與身體一起成長,現在我要幫你們治療它。」
怎麼樣呢?兩人說:「我們想先聽聽療效。」扁鵲對公扈說:「你意志堅強,但氣勢虛弱,所以善於謀劃,卻缺乏決斷。齊嬰意志薄弱,但氣勢強盛,所以考慮較少,容易衝動。如果交換你們的心,就能達到平衡。」扁鵲於是給兩人喝下毒酒,使他們昏迷三天,剖開胸膛,取出心臟,交換後再放回去,並服用神藥,醒來後就像從前一樣。兩人告辭回家,結果公扈回到齊嬰的家,與他的妻子在一起,他的妻子卻不認識他。
齊嬰也回到公扈的家,與他的妻子在一起,他的妻子也不認識他。兩家人因此爭吵,向扁鵲討個說法,扁鵲解釋了事情的緣由,爭吵才停止。
這段論述很可能是列子寓言。它說,外邪入侵府藏的疾病,是可以藥物治療的,這點是對的,所以要解釋清楚。人要遵循人道,而不是天道,這是聖人的道理。治理天下,以統一眾人的心為根本,但是人心不同,卻能統一,這是天命,人力是無法統一的。因此,有的人就依靠天命,祈求鬼神,來統一眾人的心。孔子雖然是聖人,
但並不干預天下的政事,因此他才能無所作為。即使他不干預天下的政事,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他寫了《十翼》來傳達他的思想。天命和自然之心,是人力無法改變的,這很明顯。醫學也是一樣的。風寒暑濕燥火的六氣,是上天的正常運作,五臟六腑是造化的結果,人力是無法預測的。醫生的作用,是針對由於人力因素產生的毒素,去除毒素而已。只要去除毒素,
那麼所有的疾病都能治癒。藥物所能治療的,不在於毒素產生之後,就沒有辦法治療了,這可以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