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醫言》~ 卷二 (11)
卷二 (11)
1. 扁鵲傳評
按周官醫科有四。食醫也。疾醫也。瘍醫也。獸醫也。夫療帶下。療小兒。療耳目痹。是皆關疾醫手者。豈可區別。而後世立科名家。沾沾自矜。至相謂曰某疾吾長於療之。某疾彼長於療之。各得扁鵲一體。夫隨俗為變。自稱其科。淳于意猶所不屑也。而況扁鵲乎。道聽途說。
實攘公羭。卑卑陋識。職此之由。不可不熟。凡五段。中間疏略。
白話文:
扁鵲傳評
周朝官職中,醫科分為四種:飲食醫、疾病醫、外科醫、獸醫。治療帶下病、小兒疾病、耳目痺塞等,都屬於疾病醫的範疇,怎麼能分開呢?然而後世卻設立許多科名,醫生們沾沾自喜,互相吹噓說:「某種疾病我治療最好」、「某種疾病他治療最好」,每個人都自稱繼承了扁鵲的一部分醫術。他們隨著世俗變化而改變,自稱某一科的專家,淳于意都看不起這種做法,更何況扁鵲呢?這些都是道聽塗說,實際上是互相吹捧,學識淺薄,所以才會如此。這篇評論共分五段,中間有些簡略。
2. 讀扁鵲之傳
正義曰。秦越人與軒轅時扁鵲相類。乃號之曰扁鵲。又家於盧。因命之曰盧醫也。自扁鵲者至以診脈為名耳一段。記性名出處。世傳也。是長君之事。不足信矣。以言飲神人之禁方。而眼目瞭然。果然則不遇於神人則不成。遇神人則不學而可至。豈可尊信扁鵲哉。夫大道者無賢愚。學而可行。唯賢者特諭於大。愚者亦諭於小。故謂大道也。扁鵲可學。若不可學。則非所以稱古今名醫也。自為醫至田四萬畝二段。亦世傳也。自其後扁鵲至越人能使之起耳三段。中庶子所謂皆盡陰陽醫之論也。故扁鵲不取。自扁鵲仰天嘆曰。至尚溫也又一段。是越人之真言。末代醫家之龜鑑也。學之在茲。思之在茲。得之在茲。教之在茲。微此傳疾醫之道永捐拂地。是太史公之賜也。偉哉太史公之有功於醫。夫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者。素問所謂望問聞切之四。知而不得之則不可為醫也。而扁鵲不俟之。言病之所在。則素難與扁鵲醫道之異可以見已。所謂病之所在者病毒也。聞病之陽。陽者顯也。聞病之陰。陰者隱也。聞病之顯證。搜索而知其陰毒也。(譬如聞下利讝語搜索而知有燥屎)聞病之隱證。搜索而知其陽毒也。(譬如聞煩悸之隱證而知動之所在)此語漢以降誤解。其故何也。疾醫道廢而陰陽醫舉焉。扁鵲者疾醫也。以疾醫之語。陰陽之醫解之。故多牽強。且無益於實事也。病應見於大表。是古今治法之規則也。非見於大表。則何以傳人。如陰陽醫則不見於大表。理以推其因。理者無有定軌。故見一病人。而師弟相反目。無規矩準繩也。扁鵲不然。以見於大表。定治方。故師弟無異。有規矩準繩也。自扁鵲曰若太子(虢太子說苑十八作趙太子。文亦少異可並考。)至二旬而復故也。又一段。世傳。疑非疾醫之語。且其方不傳。自故天下至能使之起耳。是又扁鵲之真言也。以是為古今之名醫可以見矣。自扁鵲過齊至桓侯遂死(裴駰云。謂是齊侯田和之子桓公午也。韓非子齊作蔡。)四段。世傳。疑非疾醫之事也。自使聖人預知微。至言脈者由扁鵲也。五段是疑太史公之言。因桓公之言太史公教戒於人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是太史公不知疾醫。故有此嘆邪。嗚呼。疾醫之湮滅亦已尚矣。夫疾醫者視萬物唯為一毒。故雖病千狀萬怪。其治之。見毒之所在而去其毒。則皆治。未嘗見不治者也。六不治之內。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是司馬遷所以不知疾醫也。以扁鵲為帶下醫。為耳目醫。為痹醫。為小兒醫。分科之誤。不足深尤也。
白話文:
【閱讀扁鵲傳記】
有人認為,秦越人與黃帝時代的扁鵲類似,因此被稱為扁鵲。他又因為居住在盧地,所以也被稱為盧醫。從扁鵲以診脈聞名這一段開始,記載了他的名字來源和出處,這是流傳於世的說法。但長君所說的事,卻不一定可信。他提到扁鵲得到神人的祕方,眼睛明亮,如果這是事實,那麼沒有遇到神人就無法成功,但遇到了神人,即使不學習也能達到目的。我們怎能輕易相信扁鵲呢?真正的道理,不論賢能或愚笨,只要學習就能做到。賢者對大的道理有獨到的領悟,愚者也能理解小的道理,因此我們稱之為大道。扁鵲的醫術是可以學習的,如果不能學習,那麼他就無法成為古今著名的醫生。從他自己行醫到擁有四萬畝田地這兩段,也是流傳的說法。從扁鵲之後,越人能夠讓人起死回生這三段,是中庶子認為他精通陰陽醫學理論。因此,扁鵲不採用這種方法。從扁鵲仰天歎息說到尚溫這一段,是越人的真實言論,是後代醫學家的典範。學習、思考、獲得和教學都在這裡,沒有這些傳承,醫學的道路就會永遠消失。這是太史公司馬遷的恩賜,他對醫學的貢獻真是偉大。切脈、觀察面色、聆聽聲音和判斷形態,這是《黃帝內經》中的望、問、聞、切四種診斷方法。如果知道這些卻無法應用,就不能成為醫生。然而扁鵲不需要等待,就能指出疾病所在,從這裡可以看出,《素問》和扁鵲的醫術有所不同。
所謂疾病所在,指的是病毒。聽到疾病的陽性表現,即明顯的症狀;聽到疾病的陰性表現,即隱蔽的症狀。聽到明顯的病症,通過探索就能瞭解潛在的毒素(例如,聽到腹瀉和胡言亂語,就能推測有乾燥的糞便)。聽到隱蔽的病症,通過探索就能發現潛在的毒素(例如,聽到煩躁和心悸的隱蔽症狀,就能找到病因)。自漢朝以來,這種觀點被誤解了,原因在於醫學衰落,陰陽醫學興起。扁鵲是專門治療急病的醫生,但陰陽醫學卻用陰陽理論來解釋他的語言,導致許多牽強附會的解讀,實際上並無助於病情。
疾病的徵兆應該在表面上顯現,這是古往今來治療的規則。如果不顯現在表面,如何讓人瞭解病情?像陰陽醫學就不在表面上顯示病徵,而是通過推理來找出原因,但推理並無固定標準,因此,面對同一個病人,師徒之間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缺乏統一的標準。扁鵲不同,他通過觀察表面症狀來確定治療方案,因此師徒之間沒有分歧,有固定的標準。
從扁鵲說:「如果太子」(虢太子在《說苑》第十八卷中被稱為趙太子,文字略有不同,可以參考比較)到「二十天後恢復健康」這一節,是流傳的說法,懷疑不是急病醫生的言論,而且他的療法治法已經失傳。從「因此天下」到「能讓他起死回生」這一段,是扁鵲的真實言論,由此可以看出他是古今著名的醫生。從扁鵲經過齊國到桓侯死亡(裴駰注釋說,指的是齊侯田和的兒子桓公午,但韓非子卻將地點改為蔡國)這四段,是流傳的說法,懷疑不是急病醫生的事情。從「讓聖人預知微」到「言脈者由扁鵲開始」這五段,是對太史公的懷疑,他通過桓公的話,向人們傳達教訓。人們的疾病種類繁多,但醫生的治病方法卻很少,這是太史公不懂急病醫生的緣故,所以他才會發出這樣的感歎嗎?唉!急病醫生的知識已經湮滅很久了。急病醫生看待萬物,只認為是一種毒素,所以即使疾病有千百種變化,只要找到毒素的位置並將其清除,就能治療所有疾病,從未見過無法治癒的情況。「六不治」中的「陰陽並存,臟器功能不穩定」是第四種不治之症,這是司馬遷不瞭解急病醫生的原因。他把扁鵲當作婦科醫生、眼科醫生、風濕病醫生和兒科醫生,這種分科的錯誤,不必過於苛責。